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会议强调,要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做好金融服务,以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等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投放,加大对农业重大科研项目和领军企业的支持力度,统筹支持县域富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提升“三农”领域信贷产品适配性。
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煤炭发送量1.84亿吨,同比增长3.3%,其中完成电煤发送量1.32亿吨,同比增长1.9%,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保持较高水平。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给予运力倾斜,国家铁路粮食、石油、冶炼物资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4%、7.7%、9.8%。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11月26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取暖炉、防寒服、棉被等6.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恢复重建期间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1月25日,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以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离岛片区、舟山岛北部片区、舟山岛南部片区为基础,统筹宁波片区,加强区内区外联动。力争到2030年,围绕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特色功能岛,储运规模稳步扩大,精深加工链条不断延伸,贸易交易生态趋于完善,海事服务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粮食、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功能完备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海事服务基地和贸易、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水平改为两年一定。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5年和2026年当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9元,如生产成本等发生较大变化,另行按程序调整。各地要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小麦稳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