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最新市场观察:预计2025年进口配额制落地;生产自主化进程持续迈进

2025年的曙光已经到来,全球粮食安全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俄罗斯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战争似乎将步入最终阶段,我们再度聚焦俄罗斯农业和农化市场,邀请分别来自俄罗斯三家领先农化企业的专家,Avgust总经理MikhailDanilov,Lysterra市场和出口总监AnastasiaRomanovskaya,以及AgroExpertGroup执行董事AleksandrZhelonkin,介绍在过去的几年中,俄罗斯农业如何在政策支持下实现快速发展,以及在融资和国际支付限制下展现出的企业发展韧性。针对战后俄罗斯农化市场将如何发展,他们也将带来对农药进口配额政策,以及重新评估和调整对外部供应商依赖的最新看法。

大力推动本国农业发展;融资和国际支付成为限制

俄罗斯农业的发展历程充满波折。Avgust总经理MikhailDanilov回顾道,大约十年前,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因此对俄实施制裁,俄罗斯则以粮食禁运政策予以回应,禁止从不友好国家进口牛肉、猪肉、家禽、鱼、海鲜、奶酪、牛奶、水果、蔬菜等食品和原材料。这一举措宛如一把双刃剑,虽在短期内对贸易格局造成冲击,但从长远看,却成为拉动俄罗斯国内农业生产的关键契机。

在政策的引导下,俄罗斯大力推动农业发展,通过补贴投资信贷利率等方式,使得国内农业生产和加工得以迅速扩大和加强。以卢布计价的长期投资信贷年利率仅为2-3%,如此优惠的信贷条件,极大地激发了农业企业的投资热情。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得以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俄罗斯的农业产业技术和生产发展水平由此迈向新的台阶。

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不仅成功确保了自身的粮食安全,还极大地提升了出口潜力。即便面临世界农作物和畜产品价格的波动,俄罗斯农民的财务状况依然得到显著加强。Danilov说道,目前,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俄罗斯中央银行正在采取措施,遏制食品价格上涨。这些措施包括对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实行配额和出口关税,提高基准利率,随后提高农业企业的商业和补贴贷款利率。在许多生产资料(主要是农业机械)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这些限制对低效的土地使用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他们可能会破产。而高效的土地所有者可能会扩大其控制下的土地面积。

Lysterra市场和出口总监AnastasiaRomanovskaya认为,当前俄罗斯农业生产最为主要的新趋势就是快速发展,各类作物产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使其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日益凸显。俄罗斯已成为小麦和亚麻的最大出口国,在全球小麦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其优质的小麦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为保障全球粮食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向日葵和油菜出口方面,俄罗斯也位列前三大出口国之列,其丰富的油料作物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俄罗斯农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融资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Romanovskaya谈到,与全球农业市场类似,俄罗斯农业也面临着高信贷利率的困扰,这使得农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增加,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同时,工业投入价格的不断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农业企业的利润空间。国际支付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美国的制裁导致俄罗斯农业银行与SWIFT脱节,使得国际支付变得困难重重,影响了俄罗斯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限制了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

此外,Romanovskaya说道,2024年季节的进口种子禁令,也曾一度给俄罗斯农业带来冲击,农民们担忧种子供应不足会影响播种和生产计划。然而,这一困境也促使俄罗斯政府加大了对本土种子产业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种子研发和生产,逐渐实现了种子的自给自足,降低了对进口种子的依赖。

农民种植:积极心态引入高效创新农药;寻求有利信贷条件

在当今全球农业格局中,俄罗斯农业已深度融入世界市场,对世界价格波动高度敏感。Danilov对农民的投资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即便投资活动有所缩减,近期内,无论是全球粮食市场的价格起伏,还是制裁、货币政策紧缩以及出口配额和关税等诸多限制因素,都难以致使俄罗斯农业状况急转直下。从耕地面积来看,其出现重大变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农作物的产量与总产出受天气状况的影响程度,甚于政治和市场因素的干扰。同时,俄罗斯农民深知农药对于维持产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作用,因而并未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基于此,俄罗斯持续稳固本国的粮食安全防线,并在全球农作物产品出口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农药登记在俄罗斯农业中扮演着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角色。据Romanovskaya介绍,当下,俄罗斯拥有专门的政府管控系统,能够精准追踪每一升农药的使用去向。这就使得登记的作物范围在农民的种植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再者,价格与质量的平衡也是农民考量的重点。若农民对生产商或卖家持有信任态度,他们愿意为品质稍优的产品支付略高的价格,毕竟质量关乎着能否在有限的耕种时节中获取最大产量,一旦错失时机,便可能导致一季的收成付诸东流。尤其对于果园和葡萄园等利润可观的作物种植而言,在每季多达20次的处理过程中,创新产品的作用不容小觑。只要产品独具特色且切实证明了其有效性,农户便愿意为之买单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农业机械成本对农民的经济压力不可小觑,其高昂的价格与农药、农用化学品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如此,由于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作业,农民不得不进行购置。而这一现状也促使俄罗斯必须大力发展本国的农业机械建筑业,且该行业正呈现逐年向好的发展态势。

AgroExpertGroup执行董事AleksandrZhelonkin认为,当前种植作物的成本不断攀升,其中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趋势明显,并且这种成本压力正逐渐蔓延至更多边际作物,这对农民的投入决策还是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受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农民对信用条款合同的需求显著增加,他们在寻求更有利的信贷条件以维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这一系列因素共同交织,塑造着俄罗斯农业当下的发展路径与未来走向。

跨国公司退出市场又变相回归,份额已向本土企业倾斜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俄罗斯市场的活动呈现出复杂态势,原有的市场平衡已经逐渐被打破。Danilov和Romanovskaya均表示,战争爆发后,部分跨国公司有所动作,但仅有科迪华和富美实这两家美国公司宣布退出俄罗斯农化市场。Danilov透露,富美实后又以新名称和商标重返,其他支持制裁的公司也有类似先退出后变相回归的情况。因此,如Zhelonkin所说,虽然跨国公司在俄罗斯市场的活动有所减少,但并不确定这是否是一个稳定的趋势。同时,像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等大型跨国公司仍选择留在俄罗斯市场,先正达还在俄建立了制剂工厂。

Lysterra公司开发生产基地、建造新车间来扩大产能。Romanovskaya提到,在开拓市场过程中,公司的确面临劳动力不足和年轻一代不愿从事农业工作的问题。而另一大挑战则是财务支出,如为支持农民需提供长达180-210天的长期信贷,同时在多数情况下,俄罗斯企业需要提前向外国供应商付款,这对财务稳定性造成了巨大压力。而在业务推进的过程中,演示试验、参展和实地考察的费用是不能放弃的,因此业务中还存在诸多不可避免的费用支出,但公司仍在努力发展,把握俄罗斯生产商市场份额增加的机会,积极前行。

进口配额制度:处批准最后阶段,预计2025年生效

为了进一步鼓励本土农药生产,近年俄罗斯政府计划对作物保护产品的进口实行配额制度。此项政策的目的是防止某些产品短缺,提高国内工厂的利用率,建立新的生产供应链,并通过配额实现农药原药的本土化生产。毫无疑问,进口配额制的实施,将对之前的贸易伙伴产生影响。目前该计划的进展如何?本土企业对此又持何种态度呢?

Romanovskaya对此说道,进口配额是一个已经讨论很久但仍未实施的问题,因其机制有待完善,否则农民可能面临某些产品短缺。所有参与者需准备好满足市场需求,这是首要任务,所以目前仍处于准备阶段。

她进一步表示,一旦政策实施,这对于俄罗斯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将促进俄生产发展和食品安全。从投资角度看,公司为拥有无限量需本地化生产,这会带来投资本地生产商或建设新生产基地的机会。从投资的战略视角分析,一旦农化产品进口配额制度得以实施,企业必然会审慎权衡利弊,选择在俄罗斯本土进行本地化生产。这一战略决策的转变,将为投资本地农化生产商或者建设新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创造广阔前景。

Danilov指出,限制某些农用化学品进口对确保俄经济和粮食安全合理且必要,可减少进口依赖、保护本土农作物,还为俄本土公司在农用化学品生产中创造优势,受到俄农药生产商一致欢迎。目前该配额引入正处谈判和批准的最后阶段,预计2025年生效,且仅针对俄罗斯国内有同类产品的那些进口产品。同时,Danilov特别强调,进口农药配额问题不仅利于国内生产商,还可能产生协同效应,推动俄农药市场及整个化学工业的积极进程,如促使前进口商建造生产设施、利用国内生产设施来料加工、投资俄科学和劳动力潜力以及恢复活性成分生产等,这些都将助力俄经济加强、预算收入增加、国内生产和劳动力市场增长。

生产稳定性和供应链危机:真正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得到验证

近年来,全球农药市场的高速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受国际粮价、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各地农业需求疲软。农药供应大国中国的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因制裁导致的支付结算,和原本来自于欧洲的农药助剂供应受阻等现实情况,使得俄罗斯在农药生产连续性和供应链稳健性方面迎来了诸多挑战。

Danilov则指出,与2021年9月至2023年初中国和欧盟遭受的能源危机相比,俄罗斯农药行业受到制裁和物流挑战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一直是世界化学品的主要制造商,俄罗斯以及所有跨国公司所使用的活性成分中,近三分之二是在中国生产合成的。而其他原材料成分不仅在欧盟和美国生产,在中国和印度也有生产。

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以人民币与中国签订合同,即便在2022年之后,这一合作模式也未改变,保障了双方贸易的稳定性。然而,由于美国实施二次制裁的风险,目前与中国的相互结算变得复杂起来。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额外的交易成本,但俄罗斯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最终成功确保了供应和付款的稳定性。从美国的二次制裁政策来看,俄罗斯与友好国家之间的贸易额颇为可观。因贸易往来中相互结算的交易成本问题,各方投入了数十亿卢布用于开发新的有效相互支付机制。曾经仅停留在讨论层面的问题如今已获得众多支持,开发可替代的相互支付机制已成为现实。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开发替代相互结算系统的巨额投资,并不会导致俄罗斯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中断,反而会促使其简化流程,为俄罗斯农药行业及其他贸易领域创造更为稳定和自主的发展环境。

Romanovskaya回忆道,西方制裁时,他们已经为下一个农业季做好了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她特别感谢中国商业伙伴,甚至将他们视为朋友,因为在关键材料缺失的艰难时刻,是中国伙伴帮助他们找到了缺失原料的类似物。这一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正如她所说,只要有支持,一切皆有可能。如今,他们所使用的中国和印度农药助剂在实际应用中已证明了其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公司不会轻易改变供应商。在此期间,一些俄罗斯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协助制定配方并进行测试,充分体现了各方在困难面前相互协作、共同攻克难关的精神。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环境中,成为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才能在逆境中生存并发展壮大。

重新评估和调整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经历了复杂的市场挑战,俄罗斯本土农药企业更加注重与供应商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过往应对危机的经验使其更加珍视合作方的可靠性,以此巩固自身声誉。

Danilov指出,长期以来,俄罗斯企业与活性成分和助剂配方供应商建立了成功的合作关系。过去几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能源危机以及不友好国家实施的非法单方面限制等严峻挑战,双方携手共进。如今,尽管又遭遇困难时期,但这些经历充分证明了合作伙伴的可靠性,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声誉的建立和长期合作关系的巩固。

从宏观角度看,当前俄罗斯农药市场迫切需要降低对国外活性成分和助剂配方成分供应的依赖程度,而在国内开展生产是减轻这种过度依赖的关键途径。Danilov满怀信心地表示,Avgust新科学研究中心将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发挥积极作用。该中心计划于2025年投入运营,并将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植物保护技术研发中心,其中活性成分合成技术的开发将是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他坚信,Avgust科学研究中心将与中国合作伙伴紧密协作,不仅助力其作为活性成分供应商的角色,还将吸引其作为生产投资者进入俄罗斯市场。鉴于俄罗斯具备生产多种低吨位化学中间体的条件,且拥有充足的国内原材料和能源资源,此类投资有望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

Avgust位于莫斯科地区的新科学研究中心效果图

Zhelonkin认为,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具有一定可行性,但范围较为有限。鉴于俄罗斯目前活性成分的生产能力相对薄弱,现阶段主要考虑减少对次级成分的依赖。为此,AgroExpertGroup与当地次级成分生产商积极建立合作关系。Zhelonkin透露,近期众多本地化生产农药次级成分的项目已经启动。此外,AgroExpertGroup还致力于独立开发次级成分,旨在通过提高转化率来使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强竞争力。在供应商选择策略上,AgroExpertGroup长期坚持与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并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道路,尽管宏观环境存在诸多动荡因素,但这种长期合作模式在保障稳定供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Romanovskaya说道,Lysterra通过积极参加展览会、热情邀请业务合作伙伴参观总部和生产基地以及在各项事务中严格遵守合规等方式,充分展示了企业的稳定性。Romanovskaya透露,Lysterra每年的资金和产量都呈现出增长态势,这是业务不断扩展和发展状况良好的显著标志。同时,公司每年向俄罗斯市场推出3至5种新产品,这充分体现了其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坚定决心。

Lysterra位于梁赞市的生产基地

展望未来:″不作为会滋生恐惧,行动会培养信心!″

展望未来,俄罗斯本土企业正在积极探寻发展之路,通过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致力于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并通过涉足农业产业链的多个环节来拓展业务版图。在市场拓展方面,在巩固本土市场份额的同时,也积极向国际市场进军,在独联体国家以及更广泛的亚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寻求发展机遇,通过优化服务、加强整合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等举措,提升自身在全球农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Zhelonkin同样展示了AgroExpertGroup的国际拓张计划。公司将继续在独联体地区扩张,计划涉足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国。俄罗斯农药市场因其巨大潜力被视为重中之重,公司已制定战略,推进垂直整合项目并规划横向整合,集中力量提升业务,致力于提高非商品化产品市场份额,巩固在主要消费者中的地位,通过完善运营战略,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国内市场覆盖范围。

AgroExpertGroup位于伏尔加格勒地区的工厂

除了主要农药业务外,Lysterra还开发了肥料和生物产品。目前,公司已成为一家生产商,提供综合方案系统来保护和照顾农作物,该系统包含各种化学农药、营养系统、生物产品和各种助剂。公司产品不仅供应俄罗斯农民,还出口至其他有需求的国家。目前公司已经在独联体国家进行了销售,现在正在研究出口到亚洲、中东和非洲的可能性。Romanovskaya最后说道,″不作为会滋生恐惧,行动会培养信心!我们相信我们的供应商和客户,他们帮助我们一天比一天更具创新性,并变得更加美好。″

THE END
1.2025年我国将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和产业发展力度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获悉,2025年我国将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和产业发展力度,这也是2025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重点任务之一。 会议提出,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政策层面,要统筹用好政策工具箱,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加大储备粮收储轮换力度,保持合理挂牌价格,库点能开尽开、多收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2/280731.html
2.全球饲粮市场年度展望:2025年玉米市成能先扬后抑巴西大豆小麦如果下一年度美国、欧盟和乌克兰的玉米产量增长,2025年全球玉米供应前景改善,将会制约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 展望2025年,玉米市场有可能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2025年头几个月,南美天气将会成为左右玉米价格的关键变量,如果天气不理想,很可能为玉米价格展开反弹提供潜在支撑。但是随着时间推进,2025/2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增长的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LDBC4Q0514EAHV.html
3.2024年全球形势呈现出七大新特征海外视窗2023年上半年,美国银行业爆发危机并引发全球银行业恐慌,正是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造成的。全球央行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央行长时间维持高利率水平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银行业压力,影响银行利润和放贷意愿,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高利率也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压力。世界银行发布的《2023年国际债务报告》指出,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hwsc/202404/t20240417_476072.htm
4.打印关于2023年国际经济形势的几个判断如果俄乌战争会在2023年停战并走向和平重建,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可能会带头恢复经济增长。在这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俄乌冲突导致的粮食和化肥价格暴涨,造成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3.45亿人的生命和生计面临危险,48个低收入国家成为最脆弱的受害方。在愈演愈烈的危机中无人能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1192860
5.AI焦点2025年十大科技新趋势:颠覆未来的创新力量3D快讯目前,量子计算的硬件和容错技术仍面临挑战,商用化进程将可能在2025年后迎来突破,但要达到广泛应用仍需更多时间与技术积累。 四、资讯安全新变局:应对虚假信息与资安挑战 4.1 虚假信息的危机 随着AI生成文本、图像和视频能力的提升,虚假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正在加速扩展。社交媒体加速了假新闻的传播,导致公众信任危机。http://www.dapingtime.com/article/489.html
6.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及政府应对措施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果断决定从国外进口粮食以缓解危机。1961年,我国共计进口粮食580.97万吨(见表11)。为了保证粮食进口计划的顺利进行,国家还通过延期付款、减少工业设备进口、尽力组织农副产品和工矿产品出口以及大量出售黄金和白银等形式筹措外汇,支持粮食进口。此外,党和政府还不顾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果断停止对苏联https://m.hswh.org.cn/wzzx/llyd/ls/2017-08-14/45675.html
7.15个可能毁灭人类的超级自然灾难面对现实吧15.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 食品供应系统是现有的各种系统中最复杂的,在适应变化方面,它似乎具备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不起眼的小事件也有可能引发大动荡。粮食短缺严重,会夺去大部分人的性命,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可能有点疯狂,但这种情况确实很有可能发生。过去也曾发生过由粮食引起的骚乱,为了本国民众不被活活https://mip.ali213.net/news/html/56615.html
8.2022年十大国内经济新闻十大国际经济新闻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贸易阻断和危机预期等因素发生急剧变化,其中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尤为剧烈。粮食安全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 三、全球遭遇40年来最高通胀 受乌克兰危机爆发、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失衡等影响,2022年全球物价水平加速攀升。 https://news.sxgov.cn/content/2022-12/31/content_12902590.htm
9.2024年交运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绿色航运转型加速,内需首推大宗航运贸易 持续 增长。UNCTAD预测,2024年海上贸易量将增长2%,集装箱贸易量将增长3.5% , 2025-2029年期间,海运贸易总额年均增速为2.4%,集装箱贸易年均增速为2.7%,主要来自于铝土 矿、煤炭、集装箱货物、粮食、铁矿石和石油等主要大宗货物的需求增加。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30e4b450cb3947f54d1a7999d8.html
10.专题13战争与和平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时期侧重一战后的国际局势对二战爆发的影响、二战对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等。 预测2025年高考要重点关注①两战及战后国际格局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特别是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以来,引发战争的因素命题几率变大;20世纪以来经济的创新与调整更是高考重点命题区域。②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2924ct15455n492357.html
11.能源危机题目答案解析,能源危机题目答案解析1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作者接下来最可能写的是()。 A.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8%83%BD%E6%BA%90%E5%8D%B1%E6%9C%BA.html
12.历史性歉收?美粮食主产区传来危机信号!“黑海协议”确定延期美粮食主产区传来危机信号!“黑海协议”确定延期 食市场迎来重磅消息!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2日,土耳其国防部长阿卡尔表示,各方即将就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达成一致。 当地时间10日至11日,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以及联合国四方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就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等议题进行了谈判。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05132721054298.html
13.关于中国人的饭碗,这一点非常重要!《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并在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后开始稳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粮食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撑,那就是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是中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支撑。唐仁健在两会期间强调,中国粮食安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71554
14.2022全球市撑大黑天鹅那到了2023年,俄乌冲突会结束吗?又将以何种方式结束? 欧洲能源危机肆虐 天然气一度涨破天际 随后,在俄乌冲突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史无前例的能源危机成为欧洲市场一整年的焦点。 欧洲天然气供应原本高度依赖俄罗斯,但自2月份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俄气加速退出欧洲市场,欧洲基准荷兰TTF天然气合期货一度创下https://36kr.com/p/dp2066203136670599
15.全球粮价"高烧不止"专家称粮食危机恐再爆发专家观点 粮食危机再度爆发的可能性很高 向松祚: 我个人的判断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再度出现像上一次粮食危机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对比来看。你比如从共供给和总需求来看差不多,甚至供给还要高过需求,按理说价格不会涨,应该还会跌。但其实全世界粮食的根本问题在哪里?是一个结构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0-08/14/content_37964.htm
16.粮食危机来袭?专家:“屯粮自保”适得其反当地时间5月22日,据《金融时报》报道,全球最大小麦进口国埃及财政部长穆罕默德·马伊特在接受采访时发出警告,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短缺加剧,全球可能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在近几年已经愈演愈烈。5月初,欧盟、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了年度《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的数据收集工作在俄乌https://www.huxiu.com/article/56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