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期粮情快讯

三月份上旬福州市场粮油价格保持平稳

品种

等级

上月平均价

本月上旬平均价

涨跌率

早籼谷

(19-21)中等

2550

持平

晚籼谷

(19-21)中等

2650

早籼米

3880

晚籼米(江西923)

一级

6000

晚籼米(安徽)

4520

浦城晚籼米

4400

东北米

4800

江苏粳米

4200

红小麦

江苏中等

3080

白小麦

河南中等

3100

玉米

中等

2700

大豆

6200

豆粕

3480

3450

-0.86%

籼糯米

6400

麦皮

中粗

2350

2300

-2.13%

大豆色拉油(散装)

8100

大豆色拉油(20L)

8500

市场动态

短缺缓解拍卖降温

需求低迷麸皮落价

走货倒挂短期挺价

玉米市场依然是一片涨价!

今天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购主流趋势依然是涨价,深加工企业和直属库均有涨价的情况出现。

黑龙江地区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涨价的情况持续增多,低价企业在快速追赶至主流收购价格水平,其中绥化象屿上涨10元,30水玉米0.86元;富锦象屿上涨20元,30水玉米0.835元;中粮龙江上涨30元,30水玉米0.885元;拉哈鸿展上涨20元,30水玉米0.87元;大庆伊品上涨20元,30水玉米0.8524元;龙江阜丰上涨40元,30水玉米0.859元;

同时内蒙古和辽宁地区也在持续涨价,其中内蒙古呼伦贝尔阜丰上涨20元,25水玉米1元;辽宁国投铁岭上涨20元;

吉林地区的直属库继续涨价,吉林四平天道粮食仓储上涨20元,一等玉米收购价格为2300元;

玉米出现下跌,有一个大风险即将到来?

不过在连续涨价的同时,下跌的迹象也是陆续扩散开来,今天不光有深加工企业在下调收购价格,而且直属库也有降价的现象发生,难道说玉米风向要变,要翻脸下跌了吗?

肇东成福下跌10元,30水玉米执行0.8827元;

吉林白城梅花下跌10元,25水玉米执行0.9726元;

吉林四平直属库下跌20元,14水玉米收购价格为2400元;

本身在玉米价格连续涨价之后,市场就有一定的恐高情绪,看到价格越涨越猛,心里始终不托底,而当前市场也存在3点疑虑;

1、价格连涨之后,基层粮商加速出粮,会不会把价格砸下来;

2、玉米持续涨价这么猛,可供应压力依然很大,需求并没有改善,会不会突然转跌;

3、现在已经是进入到3月份,升温即将到来,会不会出现集中卖粮降价潮;

其实对于这3点疑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在当前还看不到有大跌的可能,咱们地趴粮还是要尽快出手,来规避后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

绥化象屿:上涨10元,30水玉米0.86元;

富锦象屿:上涨20元,30水玉米0.835元;

中粮龙江:上涨30元,30水玉米0.885元;

拉哈鸿展:上涨20元,30水玉米0.87元;

大庆伊品:上涨20元,30水玉米0.8524元;

龙江阜丰:上涨40元,30水玉米0.859元;

从全国市场各个区域的市场报价来看,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整体稳重走强,黑龙江绥化上调10元每吨,吉林企业乙醇原料收购价格上调20元/吨,市场报价在1.135元/斤,局部地区上调40元每吨。从东北三省来看,主流玉米市场价格维持在1.1至1.18元每斤。部分地区的潮粮价格在0.9至0.96元每斤。

针对当前东北局部地区的现货价格上涨来看,主要有一定的市场稳重偏强走势。市场主要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国家直属库开价收购走高,带动市场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当前的玉米市场现货报价开始上调,特别粮食贸易商开始建库需求逐渐增多,而对于深加工企业及饲料企业来说,市场补库量增多,对于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天气逐渐转暖的情况下,春耕开始,粮农受到天气的变化的影响下会出现一定的集中出售变现的市场需求。因此,作为东北玉米市场报价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市场前景依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价格存在一定的价格回落,重点是当前的粮食惜售节奏增多导致的地趴量上量增多风险。

据数据了解,山东地区,工厂报价窄幅偏强,其中,下跌方面,邹城米能落价10元/吨,执行价1.19元;柠檬生化落价10元/吨,执行价1.26元;枣庄恒仁报价下调10元,执行价1.185元/斤;上涨方面,晨鸣淀粉、寿光金玉米上调10元,执行价1.175元/斤;乐陵中谷上调10元,执行价1.16元;潍坊天力上调10元,执行价1.17元;山东鲁洲上涨10元,执行价1.205元;昌乐盛泰上调10元,执行价1.162元;东平祥瑞上调10元,执行价1.17元;

从山东地区的市场行情来看,国内工厂收购报价以市场报价为主,市场购销两端,仍然需要谨慎。

一方面,当前的粮食惜售进度相对缓慢,仅仅出售进度维持在55%左右,较往年同期降低10个百分点,基层玉米剩余量依然较多,伴随天气的逐渐变暖,粮农储存难度加大,市场变现虚伪依然较高,玉米市场存在一定的上量风险。

另一方面来看,市场需求跟进较为谨慎,养殖端缺乏一定的利好因素,深加工企业虽然存在一定集中补库操作,但是观望状态依然较强,贸易商及深加工多以市场补库为主。

综合以上分析,从当前市场购销两端市场行情来看,当前的现货玉米市场有一定的较强走势,但是针对后续市场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国内市场玉米集中上量下,国内需求震荡走势,价格难以支撑很大的上涨空间。

春节期间,国际大米供应继续保持偏紧格局,价格高位坚挺,印度大米出口报价再创新高。元宵节后年味渐淡,国内稻米市场购销逐渐恢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受农户库存较高影响,粳稻市场后期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国际大米高位坚挺

印度大米再创新高

越南国家农林渔业质量保证部预测,2024年全球大米产量可能接近5.2亿吨,消费量接近5.25亿吨,大米供需略紧。而印度却再次延长了大米出口关税期限。由于1月份印度食品通胀率高达8.3%,2月21日,印度财政部称,将对原定于3月31日到期的20%蒸谷米出口税无限期有效,以防止大选前国内大米价格上涨,这将导致全球供应继续偏紧,并可能再度推高国际大米价格。受此影响,印度蒸谷米价格继续上涨。上周,印度破碎率5%的蒸谷米价格报546~554美元/吨,周环比上涨5美元/吨,达到创纪录新高。

泰国破碎率5%大米价格为61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5美元/吨,主要是泰铢小幅升值。越南破碎率5%大米价格为625~630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1美元/吨,主要是越南冬春稻米开始收割,库存有所上升。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较高,印度限制大米出口,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表现依然强劲,一定程度弥补了印度大米出口减少带来的空缺。截至2月4日,2024年泰国大米出口总量为84.7万吨,同比增加48%。2024年1月份越南大米出口量为51.2万吨,月环比增长4%,大米出口收入达3.6亿美元,月环比增长7%。

市场购销逐渐恢复

国内稻米有价无市

元宵节过后,学校陆续开学,厂矿企业陆续复工,食堂购买大米需求有所增加,但居民口粮仍以节前存货消耗为主,需求总体不旺,市场短期呈现“有价无市”现象,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元宵节后,随着农户售粮意愿提升,稻谷收购价格可能继续稳中小幅下滑。

2月下旬,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稻谷收购价2620元/吨,龙江圆粒稻谷收购价2660元/吨,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吉林德惠大米加工企业超级稻谷收购价318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3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河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3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春节前下跌20元/吨。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790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06元/吨,与春节前相比变化均不大。江西南昌中晚籼稻收购价284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20元/吨;中晚籼米批发价3980元/吨,持平。湖南长沙中晚籼稻收购价2880元/吨,中晚籼米批发价42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浙江杭州市场江苏产粳米批发价4520元/吨,较春节前上涨40元/吨;安徽产优质晚籼米批发价4380元/吨,黑龙江产圆粒粳米批发价4920元/吨、长粒粳米批发价6660元/吨,均持平。福建福州市场安徽晚籼米批发均价4360元/吨,东北米批发均价4800元/吨,江苏粳米批发均价420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广东东莞常平市场江苏产优质杂交晚籼米批发均价4390元/吨,湖北产优质晚籼米批发均价4990元/吨,安徽产中籼米批发均价4380元/吨,黑龙江产普通粳米批发均价4780元/吨,均与春节前持平。

粳稻库存总体偏高

延长预案期限更好

目前已是2月底,继南方稻谷收购旺季结束后,北方粳稻收购旺季也将结束。国内其他粳稻主产区收购进度同比偏快,但黑龙江部分农户对粳稻价格不认可,春节前存在惜售现象,收购进度同比大幅放慢。虽然国家在该省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托市收购量同比也大幅下降,预计春节前黑龙江基层仍有余粮四至五成,同比增加一至二成。

虽然国际大米市场供应偏紧,但当前国内稻谷供应较为宽松,上半年又是稻米需求淡季。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稻谷储存难度将会加大,加上春耕备耕需要,农户可能会出现集中售粮情况,市场供应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黑龙江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如期结束后,部分供应压力较大地区的粳稻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鉴于当前黑龙江农户库存稻谷较高,为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避免后期出现“卖难”现象,建议将东北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期限适当延长至3月31日。一方面,可以借此稳定新稻市场,避免集中售粮出现“踩踏”现象,缓解农户卖粮难,确保农户收益;另一方面,经过前四年定向稻谷销售,我国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下降较快,仓容也较为充足。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若能适当多收购一些稻谷,可以增加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更好地调控市场,从而更加有力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

籼稻价格或小幅上调

由于国内三大稻谷品种产量和需求不同,近年三者比价关系出现根本变化。粳稻因连年产大于需,自2012年以来,每年都需要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来缓解农户卖难。在供应压力下,粳稻市场走势也持续疲弱,但在2022年之前,粳稻收购价格一直较高,也是三大稻谷品种中最高的。

2022年下半年以后,南方籼稻因灾减产,中晚籼稻走势持续坚挺,而粳稻市场表现较弱,中晚籼稻价格开始高于粳稻。至2023年底,早籼稻收购价格也开始高于粳稻。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消息,截至2023年12月27日,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为2822元/吨、中晚籼稻为2903元/吨,而粳稻价格为2816元/吨。早籼稻、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分别比粳稻高6元/吨和87元/吨。

由于新季粳稻供应压力仍较大,尽管黑龙江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但粳稻市场在三大稻谷品种中表现仍最弱,粳稻与早籼稻、中晚籼稻的价差还在拉大。截至2024年1月31日,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为2818元/吨,中晚籼稻为2886元/吨,粳稻为2794元/吨。早籼稻、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分别较粳稻高24元/吨和92元/吨。

综合考虑南北方的种粮成本与收益、三大稻谷品种的供求关系、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情况以及市场收购价格和比价关系,建议对连年需要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粳稻,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为宜;而籼稻可采取小步慢跑方式,小幅上调早籼稻、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并可通过后期的连续调整,逐步使籼稻最低收购价高于粳稻。

大米中成分与香气的形成

蛋白质对熟米香气的贡献:大米中蛋白质对米饭香气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肽类等参与美拉德反应生成醛、酮、呋喃、吡嗪等香气化合物;另一方面,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离子键、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香气化合物发生可逆或不可逆性结合,影响香气化合物释放。

脂质对熟米香气的贡献:脂质氧化是熟米香气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空气中氧分子徐徐氧化的过程叫脂质氧化。

在大米浸泡和蒸煮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内源性酶(脂肪酶和脂氧合酶)的活性提高,原大米中挥发物前体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加速,淀粉-脂质复合物分解成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生成共轭氢过氧脂肪酸,从而进一步被自氧化或酶降解为各种挥发性化合物,使得米饭闻起来更香。

此外,脂质自氧化或酶降解可以生成各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等。醇类化合物,如己醇和辛醇通常具有沁人心脾的甜味和香气。

淀粉对熟米香气的贡献:大米淀粉通过美拉德反应影响熟米香气的形成。在蒸煮过程中,淀粉会吸收水分膨胀糊化,导致食物基质中水分分布状态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影响体系的黏度和美拉德反应物的迁移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稻米品种对熟米香气的影响

乌鲁内米因其具有甜味、坚果味和略带黏性的质地,是最受欢迎的日本米,常用来做寿司和饭团。

麻薯米味道温和,略带甜味,由于淀粉含量高,这种大米煮熟后会变得非常黏软,非常适合制作米糕和糖果等。由此可见,稻米品种对熟米香气的影响源自于不同稻米品种中淀粉种类及含量的差异。

我国科学家也在积极研究环境对水稻淀粉形成的影响。最近的研究发现,温度对水稻中淀粉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扬农1号水稻和扬农6号水稻进行不同的日间高温、夜间高温和全天候高温处理,水稻淀粉含量有明显不同。

制作工艺影响香气的形成

清洗:在烹饪前清洗大米通常可以去除灰尘和碾磨过程中产生的剩余麸皮。有些人喜欢把米放在水中反复淘洗,这样反而会让营养流失,会让蒸好的米饭没有诱人的米香,所以在做米饭的时候应该适度洗米,最多淘洗不要超过三次,而且在淘米的时候不能过于用力揉搓米的表面。

浸泡后如果继续在容器中进行高压处理,小分子糖可以在不损失的情况下被压入米粒中,会有更甜的味道。这样处理后的米饭中醇类、醛类和酮类的含量增加,也会改善熟米的香气。

烹饪方法:常见的热烹饪方法有蒸汽烹饪、电子电饭煲烹饪和微波烹饪。蒸汽烹饪优点是煮熟过程中水分不易流失,更容易产生香气。

九三门口排队售粮基层心态或有转变

豆市提前进入“淡季”

美豆出口销售不佳

三大油脂基差走跌

油脂后市展望

政策动态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综合信息

当前,春耕备耕已由南向北逐渐展开。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确定依据是什么?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迈上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的台阶。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近年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粮食生产不确定性增加,端牢饭碗的压力不断加大。

虽然面临挑战,粮食生产也要稳中求进。

如何确保完成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

计划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布局建设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加强作物田间管理和技术服务指导,完善化肥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和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

围绕粮食生产的关键,一系列实招、硬招已经部署:

——抓好耕地。

计划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加强退化耕地治理,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攥紧种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今年将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加快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提高“两个积极性”。

提高种粮农民和主产区“两个积极性”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我国将继续提高小麦和早稻的最低收购价,实现全国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全覆盖,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助水平,取消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表示,提高种粮农民收入、种粮科技水平、种粮农民养老待遇;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推进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对主产区的政策扶持,支持主销区和主产区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实施这些关键举措,将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首场“部长通道”启动。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粮食生产供给形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去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产量数字真实可靠、完全可信

对此,唐仁健回应:“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如果吃饭出了问题,那是颠覆性的、不可承受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他介绍,去年,我国局地遭遇了频繁的、极端的自然灾害,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最后还是实现了粮食生产“以秋补夏”“以丰补歉”,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2022年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算下来,去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比上年又增加了7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去年遭了灾,灾害还不轻,粮食生产仍然高位增产、再创新高,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此存疑。唐仁健回应道:“很明确无误地、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粮食产量的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他进一步作出说明:首先,粮食产量数字是国家统计局通过在各地的直属直管的调查总队,按照严密的程序抽取大量样本,最后按当季实割、实收、实产的数字计算出来的,增就是增,减就是减,比如去年夏粮就因为“烂场雨”而减产。

传统认识上,粮食生产存在“两丰一歉一平”的周期,如今这一循环早已被打破。唐仁健说,经过这么多年中国共产党人一代接一代矢志不渝地努力,咬定粮食安全不放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空前的力度大抓、特抓、实抓粮食生产,现在农业的装备条件、抗灾能力、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等已与往年不可同日而语。他举例道,2022年长江流域一些省份遭遇历史极值的高温干旱,但由于建成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受灾区域内89%的中稻和95%的晚稻都有水可灌。当地农民讲,只要有水,温度高点没关系,还可能增产。

唐仁健还建议媒体和社会各界联系实际生活中来感受和看待粮食产量。他表示,粮食作为刚需品,只要供应量少了,市场和价格一定会反映出来。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去年国际大米价格上涨21%,国内大米价格上涨1.7%,粮食价格总体稳定,就是丰收的有力例证。

夺取夏粮丰收有基础,“五良”集成大面积提升单产

“今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农谚讲‘春雷响,万物长。’”唐仁健首先介绍了当前冬小麦苗情,根据近期调度情况,已返青的小麦中,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8.2%,比去年本就很好的苗情还要高0.7%,比近五年平均值高1.8%。

具体到今年粮食生产要抓哪几个方面,唐仁健表示,重点是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强政策。粮食播种面积是丰收的基础和前提,当前面积潜力已经挖掘了不少,但有些地方的撂荒地还要尽量种起来,努力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粮食增产的重心要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集成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这“五良”,重点推广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在试验田、示范田、指挥田的基础上,让单产能够大面积提升。重点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改革激活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各种专业型、社会型、服务型企业,构建起公益、半公益和经营性组织相互协同的服务体系,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围绕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提高小麦和早稻最低收购价,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咬准乡村振兴目标一件事一件事地办,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第4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得怎么样?下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别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具体思路举措上,唐仁健说关键是把握好三点:把正出发点,乡村振兴要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一定要搞清农民的真实需求和诉求,摸清他们的真实意愿和意图,不能拍脑袋作决策,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图虚名。把住关键点,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乡村振兴的事办好。把好落脚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几件事,列好任务清单,建好项目库,咬准目标一件一件办下去,办一件成一件,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先后走上“通道”回答记者提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前,还举办了首场“代表通道”。

一、本周天气特点及农业影响分析

1.1本周天气特点

本周(2024年2月25日-3月2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1~4℃,新疆北部、甘肃中部和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中东部、东北地区西部和中部、江南南部、华南西部和北部、贵州西南部等地偏低4~6℃,部分地区偏低6℃以上;仅西南地区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4℃(图1)。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西部和北部降水量有10~5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成至4倍,全国其余地区降水不足10毫米或无降水(图2)。新疆南疆西部、西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贵州西部等地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少3~9成,新疆北部、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淮中北部、江汉西部和中东部、贵州东部、云南东部和南部等地较常年偏多3~9成,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日照接近常年(图3)。

图1全国平均气温距平

图2全国降水量

图3全国日照距平百分率

1.2本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本周,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气温显著偏低,内蒙古大部以及东北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6℃,日照正常或略偏多;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以及辽宁西部等地出现1~2天降雪过程,有利于土壤增墒,目前土壤尚未解冻;温度偏低增加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的防寒保暖成本。西北地区东部雨日有3~6天,出现小雪或雨夹雪天气,影响土壤化冻和春耕春播进程。3月1日至2日,新疆西南部、西藏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不利牲畜外出采食和设施农业生产。北方冬麦区土壤墒情较好,光照充足,但气温较常年偏低1~4℃,气温持续偏低使冬小麦萌动返青进程放缓,目前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及新疆西南部冬小麦已返青,返青期接近常年或略偏晚。

南方大部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其中江南南部、华南西部和北部阴雨日数普遍有5~6天,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利油菜、露地蔬菜等在地作物生长以及早稻播种育秧和秧苗生长,部分低洼田块湿渍害加重,适温高湿的田间环境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蔬菜、瓜果的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一定影响。西南地区大部光温充足、墒情适宜,有利冬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和春播生产,但四川南部、云南南部周内仍无有效降水,墒情持续偏差,不利夏粮产量形成和春玉米、一季稻等播种。

二、未来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预估及建议

未来10天南方多降雨过程,江淮、江南及华南等地主要降雨时段为4-5日和9-11日,上述地区以小到中雨为主,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降水增加库塘蓄水,但阴雨和局地强对流天气不利于油菜抽薹开花、蔬菜和经济林果等生长以及春耕春播适时开展;华南北部早稻播种育秧可能短暂受阻(图4)。四川南部、云南大部降水仍不足10毫米,部分地区土壤缺墒将持续。

附一、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监测

省份

总测站数

本周主要发育期及测站数

四川

19

开花

9

开花盛期

7

湖北

10

抽薹

4

成活

1

湖南

安徽

3

现蕾

贵州

江西

2

江苏

浙江

附表1本周主产省油菜发育进程统计

附表2本周主产省冬小麦发育进程统计

河南

35

返青

12

越冬

11

山东

16

5

河北

18

起身

拔节

陕西

新疆

14

22

孕穗

山西

13

8

甘肃

云南

抽穗

6

附二、土壤墒情监测

附图120厘米土壤墒情

附图23月2日分省20厘米土壤墒情统计(站点百分比)

附三、作物生长气象适宜指数

附图3冬小麦生长气象适宜指数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平均价

(15-17)中等

2024年3月10日

总9013期

(责任编辑:郝剑)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216号TEL:0591-22627298FAX:0591-22613463E-mail:fzgrain@163.com

THE END
1.吉林玉米今日价格走势吉林玉米多少钱一吨(202412我的钢铁网为您提供2024年12月30日吉林玉米今日价格走势,吉林玉米价格多少钱一吨、让您轻松了解吉林玉米市场分析动态,助您快人一步,掌握商机。https://m.mysteel.com/ssgc/yumi/6053130.html
2.吉林稻谷价格动态(20241230)吉林圆粒超级稻谷主流到厂价参考2800-3000元/吨,较上一工作日持平。米厂收购心态依旧谨慎,部分依旧处于停收状态。 圆粒超级稻谷市场卖方贸易商,长春市场主流送到厂价格多围绕在2860-3000元/吨;松原市场送到厂价格多围绕在2800-2960元/吨;舒兰市场送到厂价格多围绕在2860-2960元/吨。买方大米加工厂,米厂稻谷收购积极http://grain.jl.gov.cn/ywpd/xqzx/sdsc/202412/t20241231_9019160.html
3.终于要涨价了?中粮已经开始上调收购价!山东玉米价格深度好文计前两天到地跟所有的老铁们汇报过,玉米撑死再跌三天就一定会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而就在今天开始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吉林榆树中粮,已经开始率先涨价,包括山东、华北玉米价格也开始迎来了全线上涨的利好行情。现在吉林榆树中粮玉米价格,每吨上涨20,新季干粮玉米报价为0.940元每斤。跟目前整个黑龙江的国储收购价相比,中粮这一次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9GNBTO0556128G.html
4.最近粮食玉米价格12月25日河北邢台玉锋玉米淀粉报价参考2740元/吨,价格稳定,目前厂家正常生产,执行前期订单为主,下游按需采购,价格主流企稳。 价格 下游 按需 创大钢铁网是钢铁行业钢材信息全面的门户网站,为您提供最近粮食玉米价格产业资讯信息,包含最新的玉米价格、玉米行情、最近粮食玉米价格、玉米市场价格走势、玉米行业分析等信息,为https://www.cdgtw.net/hot/1616345.html
5.玉米价格行情分析预测2025年1月2日广东湛江港口玉米价格行情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2 10:05:47 2025年1月2日内蒙古通辽新季玉米价格行情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2 09:57:02 2025年1月2日吉林白城新季玉米价格行情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2 09:44:40 https://www.chinagrain.cn/yumi/
6.黑龙江和吉林玉米市场涨价潮:企业涨价抢粮,未来行情或将走稳近日,东北地区玉米市场行情迎来了显著涨幅。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的深加工企业纷纷提价争夺粮食资源。市场看涨情绪加剧,基层惜售现象推动玉米价格进入更高区间。 企业提价抢购新粮 黑龙江地区成为涨价重镇。在绥化昊天、京粮龙江、青冈龙凤等企业将收购价格提升至1.17元/斤后,周边企业也纷纷跟进。北安象屿、绥化象屿等企业均上调https://futures.hexun.com/2024-05-27/212981861.html
7.吉林玉米增产不增收:除了减面积如何去产能?东北网舆情频道“玉米增产了,却没增收,开春这地该咋种?”这几天,吉林省松原市伯都乡伯都村农户武君一直在寻思。 54岁的武君种了20多年地。去年,他把玉米的种植面积由2垧多增加到4垧,一年下来,打了9万多斤玉米。 粮食增产,粮价却跌了。2015年,国家临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确定为“国标三等”每斤1元,比上年每斤降价0.12元。https://yuqing.dbw.cn/system/2016/02/14/001063965.shtml
8.玉米价格今日玉米批发多少钱一斤最新玉米价格走势查询玉米报价 黄金持续突破历史大顶,马上布局! 12月31日今日玉米价格多少钱一斤查询 玉米报价 12-31 2935 12月30日今日玉米价格多少钱一斤查询 玉米报价 12-30 1766 12月27日今日玉米价格多少钱一斤查询 玉米报价 12-27 2 12月26日今日玉米价格多少钱一斤查询 玉米报价 12-26 3418 一款好用的期货APP,专注https://m.cngold.org/price/lm707/
9.吉林玉米价格?会东网** 部门应加大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力度,确保粮食安全。在玉米价格波动较大时,适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稳定玉米价格。 总之,吉林玉米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应关注市场动态,做好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技术,同时 ** 部门应加大政策调控力度,确保粮食安全。https://www.huidongwang.cn/74518.html
10.吉林粮食市场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召开党员大会选举第一届党总支委员会2024-08-02 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开展“迎七一 守党纪”主题党日活动2024-07-03 综合信息更多>> 1月2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信息2025-01-02 1月2日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信息2025-01-02 1月2日部分产区玉米贸易商收购价格信息2025-01-02 https://www.jllssc.com/
11.潮粮上市量回落进口同比降三成玉米价格将回升?部分产区如河南玉米市场收购价格累计跌幅在1000元/吨左右。更引人关注的是,我国新增玉米产区——新疆今年新产玉米上市开秤价比2023年低了800~900元/吨。”河北石家庄市玉米贸易商王建飞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国内玉米价格的长时间下行令市场各方关注,相关机构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来稳定市场价格,眼下就有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在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11253248957776.html
12.吉林玉米价格今日价一斤多少钱?公主岭市耕地面积47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457万亩,公主岭市耕地面积47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457万亩, 以上就是关于吉林玉米价格的介绍了,吉林是我国主要的玉米产区,当地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在国内数一数二,产区也非常的多,话说你还知道哪些吉林玉米产区?https://www.xjxnw.com/m/html/information/infor_win.html?id=178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