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计算公式范文面料计算是指在裁剪制衣过程中,根据设计需求和尺寸要求,计算出所需面料的数量。
面料计算是裁剪制衣的基础工作之一,准确的面料计算可以保证面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面料计算的公式主要涉及到面料的宽度、长度、覆盖率等参数。
下面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面料计算公式。
1.简单面料计算公式简单面料计算公式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款式,只需计算面料的长度即可。
2.复杂面料计算公式复杂面料计算公式适用于一些复杂的款式,需要考虑面料的宽度和覆盖率。
通过除以面料宽度,可以得到面料的条数,然后再乘以每条面料的长度,即可计算出需要的面料长度。
3.注意事项在进行面料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实际生产中的特殊情况。
比如,面料的花纹图案是否需要与裁剪件的图案对称,是否需要维持方向一致等。
此外,面料的计算公式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考虑到面料的收缩率、缩水率等因素,可能需要增加面料的余量,以确保面料最终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面料计算是裁剪制衣的重要环节,准确的面料计算可以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款式的复杂程度和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结合经验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面料利用率。
例如,如果一块布的长度为2米,宽度为1.5米,则它的面积为3平方米。
例如,如果一块布的半径为1米,则它的面积为3.14平方米。
例如,如果一块布的面积为6平方米,宽度为1.5米,则它的长度为4米。
例如,如果一块布的面积为2平方米,克重为300克/平方米,则它的重量为0.6千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布料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例如,纺织品的克重通常用“每米重量”来表示,因此计算纺织品的重量需要将面积转换为长度。
此外,有些布料的宽度不是标准的1米或1.5米,这时需要使用实际宽度来计算。
纺织常计算公式全1、纺织常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种。
针织面料米长计算公式针织面料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它由许多织物线交织而成。
针织面料通常用于制作衣物、家居用品和其他纺织品。
在制作针织面料产品时,计算面料的长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公式来计算针织面料的米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针织面料的长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在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知道针织面料的密度和宽度。
针织面料的密度是指在一英寸或一厘米宽的面料上有多少根织物线。
宽度是指面料的横向尺寸。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块针织面料,宽度为60英寸,长度为10码,密度为100根/英寸。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计算针织面料的米长并不难。
只要我们知道面料的长度、密度和宽度,我们就可以轻松地使用上述公式来进行计算。
除了上述的基本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能会影响针织面料米长的计算。
例如,如果面料有弹性,那么在计算米长时需要考虑到拉伸后的长度。
此外,如果面料有特殊的纹理或图案,那么在计算米长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进行针织面料的米长计算。
这些软件通常会考虑到面料的各种因素,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例如,面料的克重是指单位面积的面料重量,通常以克/平方米或盎司/平方码为单位。
面料的克重可以影响到面料的手感、透气性和保暖性。
此外,面料的成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纤维材料会影响到面料的性能和用途。
总的来说,针织面料的米长计算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了解面料的基本概念和使用适当的公式和工具,我们可以轻松地进行米长的计算,并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针织面料产品。
服装裁剪面料的计算方法大全1.面料计算公式:面料计算的基本公式是根据服装件数、服装尺寸和面料宽度进行计算。
服装的尺寸包括背部和前台的长度、袖子的长度、裙子的长度等。
然后,根据服装件数和面料宽度进行计算。
例如,要制作10件背部和前台长度为60厘米的衬衫,面料宽度为150厘米。
3.裁剪剩余面料长度的计算:裁剪剩余面料长度是指通过剩余的面料可以制作的衣物件数。
在计算剩余面料长度时,需要考虑面料的方向和宽度。
例如,有一块长长度为3米,宽度为150厘米的面料。
要制作一件背部和前台长度为60厘米的衬衫,宽度为120厘米。
4.裙子长度的计算:计算裙子的长度时,需要考虑裙子的款式和设计。
裙子的长度通常根据身高和个人喜好来确定。
然后,根据裙子的长度和面料宽度进行计算。
例如,要制作一条长度为70厘米的直筒裙子,面料宽度为150厘米。
5.适当的余量:在计算面料时,适当的余量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余量用于考虑到面料裁剪的浪费、缝纫和整理的需求。
通常,适当的余量为所需面料长度的5%至10%。
面料成本核算最详细最新版本面料成本=原料成本+织造费用+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费+检验打卷包装费用+税+各个环节的损耗一、原料成本原料成本=每米用纱量X纱价怎样计算每米用纱量?我们把所有的面料分为没有弹力的面料,纬弹面料,四面弹面料来一一说明。
1.没有弹力的面料客人给我们的样布或者规格大都是成品,已经染色好了,我们就需要把成品规格还原到坯布规格。
坯布经向密度=成品经向密度X成品门幅/坯布门幅坯布纬向密度=成品纬向密度X(1—染色缩率)注:染色缩率,大概全棉的2-5%,涤棉的3-8%,全涤的8-15%,布越薄染色缩率越大,机缸染色比长车染色缩率要大,成品面料蒸烫缩水率要求越小,染色的缩率越大。
我们来举例说明,比如常规品种全棉纱卡坯布规格是21s*16s/128*60门幅63英寸(注意规格的纱支单位都是英支支数,密度的单位都是英寸,门幅的单位也是英寸,有些规格不是这个单位的,可以换算过来,比如化纤的单位是D,那么D数X英支支数=5314,150D=5314/150=35.4支)公式:经纱用纱量=(经密X门幅X0.65)/经向纱支即:128X63X0.65/21=249.6克纬纱用纱量=(纬密X门幅X0.65)/纬纱纱支即:60X63X0.65/16=153.6克0.65是一个系数,很粗糙的一个系数,这里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个系数的大小,比如织缩率,经向因为有张力的伸长,损耗等等。
这里的每米布的用纱量并不等于成品面料的每米克重,也有一个系数,一般用0.88,我们计算出用纱量是249.6+153.6=403.2克/米,成品的克重大概是403.2X0.88=355克米,平方米克重是355/1.5(门幅)=237g/m2,不同的面料这个系数相差很大,在染色的时候,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个系数,比如缩率,碱减量,前处理等等,很多时候要靠经验去总结这个系数。
假设21支棉纱的价格是20000元/吨=0.02元/克,那么经向用纱成本是:249.6X0.02=4.992元每米同样,假设16支的棉纱价格是18000元/吨,那么纬向的用纱成本是153.6X0.018=2.76元每米这个规格的面料原料成本就是4.992+2.76=7.75元每米。
关于面料价格计算面料成本=原料成本+织造费用+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费+检验打卷包装费用+税+各个环节的损耗一、原料成本原料成本=每米用纱量X纱价怎样计算每米用纱量?我们把所有的面料分为没有弹力的面料,纬弹面料,四面弹面料来一一说明。
服装面料计算公式服装面料计算是指通过对衣服设计的尺寸和款式的计算,确定所需的面料的数量,以便进行面料的采购和裁剪。
面料数量的计算通常涉及到不同面料的宽度、衣物的尺寸、款式的设计和裁剪的损耗等因素。
下面是常用的几种面料计算公式。
一、织物的长度计算:织物的长度计算是指在确定好裁剪尺寸的基础上,计算所需要的布料长度。
通常包括衣服的前片、后片、袖子等部分。
织物的长度计算公式:所需面料长度=衣服长度+允许放行长度+系带长度+允许修整长度。
1.衣服长度:根据设计的尺寸计算衣服的长度,通常为从领口到下摆的垂直距离。
2.允许放行长度:为了方便活动和穿着舒适,通常在下摆、袖口等位置留出一定的放行长度,一般为2-5厘米。
3.系带长度:如果衣物需要使用系带或者腰带,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计算系带的长度。
4.允许修整长度:如果面料边缘需要修整,需要预留一定的修整长度。
二、织物的宽度计算:织物的宽度计算是指在确定好裁剪尺寸的基础上,计算所需要的布料宽度。
通常包括衣服的宽度、袖子的宽度等部分。
织物的宽度计算公式:所需面料宽度=衣服的宽度+裁剪边缘损耗。
1.衣服的宽度:根据设计的尺寸计算衣服的宽度,通常为从侧缘到侧缘的水平距离。
2.裁剪边缘损耗:在裁剪面料时,由于需要将边缘修整或者融合处理,通常会有一定的边缘损耗。
边缘损耗的计算通常为面料宽度的2-5%。
三、面料常见款式计算:在一些款式设计中,可能需要特殊的面料计算公式。
例如,对于有褶皱的衣物,需要根据褶皱的数量和宽度来计算所需的面料长度;对于有翻领或者荷叶边设计的衣物,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所需的面料宽度与长度。
面料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因素:1.设计款式:不同的衣物款式需要的面料数量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2.面料的宽度:不同的织物有不同的宽度,需要根据面料的实际宽度进行计算。
3.面料的伸缩性:一些面料具有伸缩性,需要根据面料的伸缩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4.裁剪损耗:在裁剪过程中,由于需要将面料边缘修整或者处理,会有一定的裁剪损耗,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
服装面料计算公式面料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服装的尺寸和图稿,将服装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然后计算每个部分的面积,最后将各个部分的面积相加得到总面积,再乘以缝纫裁剪的损耗率,得到实际需要的面料数量。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服装面料计算公式:总面料数量=(衣长+提高量)*(前幅宽+后幅宽)*(1+缝纫裁剪损耗率)其中,衣长是从肩头到裙摆的垂直距离,提高量是为了保证侧缝线与线边的完美,一般为3-5厘米;前幅宽和后幅宽是指胸围与腰围的长度,它们的和即为部分宽度;缝纫裁剪损耗率是为了修正缝纫过程中损耗的面料,一般为10%-15%。
除了基本的面料计算公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修正和调整。
首先,需要考虑面料的幅宽和延伸率。
面料的幅宽是指面料的宽度,一般为150厘米或者180厘米。
在计算面料数量时,需要根据面料的幅宽和延伸率进行调整。
如果面料的幅宽比标准幅宽要宽,那么需要将总面料数量除以面料的幅宽,以得到所需的面料米数。
其次,需要考虑图案重复和方向。
如果服装图案有重复,那么需要根据图案的重复次数和方向来修正面料的用量。
通常情况下,服装的前后幅面料需要保持一致,当纹理和图案需要对齐时,还需要计算加长面料的数量。
最后,还需要考虑具体的缝纫方式和布局规划。
不同的缝纫方式和布局规划会对面料的用量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服装的缝纫线比较多,那么会导致面料的用量增加,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总结起来,服装面料计算公式是根据服装的尺寸和图稿,根据面料的幅宽、延伸率、图案重复和方向、缝纫方式和布局规划等因素,计算所需面料的数量。
通过合理计算面料的用量,可以避免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服装生产和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
的那个问题),,也许是我是没聼过(见识少啦)。
缩水率是可以控制的:一般的布料做干蒸,洗水。
就可以算出缩率了!测出来后计算好,把数据提供给纸样师傅,他们参考后放出适量。
就OK了。
以上是基本的流程。
具体的做法是(以下我主要说干蒸和水洗):A:干蒸------也是上面鱼说的“烫缩”1)在要测算的布料上(要有足够的大),画出2块固定的长和宽,------拿针织内衣来说,一般40*40CM就可以,意要留出约2CM以上的缝位,因为内衣(~像内裤),面积不大,但是针织布料的缩率又很大。
像氨纶布,莫代尓等,要是定型没定好,可能会缩的可怕。
53x1.05(损耗)经纱重量=102g/m第二步:算出纬纱重量40s+40D=173denielx72=12456x(1.27+0.10m)/9000x36=68.26g/m布重:170克/米化纤产品:50DX75D/203X8966.9”203X66.9=13580./9000=1.5X50DX1.03=77.7175X89X1.7/9000X36=45.39=123G/M假设50D17元/KG原料:2元织造费1.3元/米染整费:0。
9元/米。
4.2元X缩损14%=4.79元+0.30元轧光5.09X10%利润5。
60元/米。
(成本价)如果有氨纶,比如:75D+40D=105D所以,最精确的计重办法:用克重机打克重!!!!出口成本核算出口商品总成本=G+Quota+A+F1+(1+F)xRatel-V出口商品总成本=++++(1+)x-计算结果显示:其中:G表示出口货物的出厂价或出库价,Quota为出口配额价,A为外贸公司的出口代理费,F1是工厂(仓库)到港口或机场的运费,Ratel是外汇汇率,I是海运或空运的保险费,F是海运、空运费,V为出口退税额。
模拟演算:假设有一批出口美国的服装,出厂价为48万元人民币,出口配额总价为1.8万元美元,外贸公司的代理费率为2%,工厂运到装运港口的运输费为1200元人民币,海运保险费为118美元,海运费为3500美元,出口退税额为69743.59人民币。
解:出口商品总成本=G+Quota+F1+(I+F)xRatel+A-V=480000+18000x8.28+1200+(118+3500)x8.28+13204-69743.59=603657.41(元人民币)#1:外贸公司代理费的计算,是以出口合同的合同总价(即G+Quota+F1+(I+F)xRatel)为依据,再乘以代理费率而得。
#2:出口退税额的计算方法是:退税额=销售金额(增值税发票上)x出口商品退税率=出厂价/(1+0.17)xV。
国家规定各类出口商品的退税率不同,本例中的服装退税率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