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由于染色介质一般为水,则习惯上将染液体积(L)与被染物质量(kg)之比称为浴比。
轧液率:浸轧后织物上的带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泳移:指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
上染:指染料舍染液(或其他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
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其原色泽不变的能力。
固色率:指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染料量占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固色效率:染料与纤维的固着速率与染料的水解速率之比。
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内靠近纤维表面的染液几乎是静止的,此时,染料主要靠自身的扩散靠近纤维表面,该液层称为扩散边界层。
动力边界层:染液流速从染液本体到纤维表面流速降低的区域。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平衡时,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上染达到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曲线。
动电层电位:吸附层与扩散层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位差。
亲和力:是染料从它在溶液中的标准状态转移到它在纤维上的标准状态的趋势和量度。是染料对纤维上染的一个特性指标。
直接性:可以理解为染料离开染液上染纤维的性能,即染料对纤维直接上染的性能。一般用染色平衡时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大小表示,上染百分率高,直接性高。
提升力: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织物颜色的加深程度。
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所有染座都被染料占据时,吸附就达到了饱和,此时的饱和值称为纤维的染色饱和值
染色热:无限小量染料从含有染料呈标准状态的染液中(活度等于1)转移到染有染料也呈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活度等于1),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吸收的热量。
染色熵:无限小量染料从标准状态的染液中(活度等于1)转移到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活度等于1),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引起的物系熵变,单位kJ/(0C·mol)。
自由体积:指其总体积中没有被分子链占据的那部分空间,它以微小的空穴形式散布在纤维中。
稳态扩散:指在扩散过程中,扩散介质中各处的浓度梯度始终维持不变(通常就是各处的浓度维持不变)的扩散过程。
非稳态扩散:指在扩散过程中,扩散介质中各处的浓度梯度不断变化(或各处浓度不断变化)的扩散过程。
无限染浴:浴比很大,足以维持染液浓度基本不变的染浴。
有限染浴:浴比有限,在上染过程中染液浓度逐渐下降。
扩散活化能:染料分子克服能阻扩散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单位kJ/mol。
染色饱和浓度:指能使给定纤维达到饱和吸附所需染料的量,以相对于纤维或织物的质量来表示。
匀染:广义的匀染是指染料在染色织物表面以及在纤维内各部分分布的均匀程度。
移染:使上染较多部位的染料通过解吸转移到上染较少的部位,提高匀染效果。
隐色体电位:将一定浓度的染料用保险粉、烧碱溶液还原成隐色体,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赤血盐滴定,染料被氧化开始析出沉淀时所测得铂电极与饱和甘汞参比电极间的电动势就是还原染料隐色体电位。
白芯现象:也称环染现象,是指外层纤维染色而里层纤维不染色的染色不均匀现象。
干缸还原:染料及助剂不直接加入染槽,而是先在另一较小的容器中,用较浓的碱性还原液还原,然后再将隐色体钠盐的溶液加入染浴中。
全浴还原:染料直接在染浴中还原的方法,也称染缸还原。染料被还原后即可开始染色,染料、保险粉及烧碱的浓度都相对比较低。
超当量吸附:染料数量足够,染料的吸附量会超过纤维的染色饱和值,即发生超当量吸附。
染色转变温度:上染速率迅速增加时的的温度,用TD表示。一般大于玻璃化温度十几度。
相容性(配伍性):指两只及两只以上的染料拼混后的染色行为。若这些染料在同一染浴中以相同速率上染,在整个染色过程中被染物的色调或色相始终保持一致,则认为这些染料是相容的。
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指数:是反映阳离子染料亲和力大小和扩散速率高低的综合指标,根据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性不同,其配伍指数(K)划分为5组,上染最快的配伍指数设为1,最慢的设为5.
光敏变色现象:外界光变化时,纤维表面颜色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直接印花:在白色或有色纺织面料上直接印制各种颜色的印花色浆从而形成印花图案的印花方法。
防染印花:先在纺织面料上印制能够防止染料着色的印浆,然后染色或压(叠)印其他颜色的色浆,先印花部位的色浆能够破坏或阻止后染或后印染料对所印纤维的着色,从而形成花纹,这样的印花叫防染或防印印花。
拔染印花:在已经染色的或染色而尚未固色的面料上,印制能够破坏已染色染料结构或能够阻止尚未固色染料固色的印浆,将其地色破坏而局部露出白地或有色花纹。分为拔白和色拔两种。
转移印花:将印花图案预先印制到特定的纸张上,得到所谓的转移印花纸,然后将转移印花纸与所印纺织面料复合(转移印花纸图案面和纺织面料接触),通过热和压力或者在一定的湿度下施加压力,转移印花纸上的图案便转印到纺织面料上。
糊料:指加在印花色浆中能起增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
原糊:印花糊料在和染料、化学试剂调制成色浆之前,一般先在水中溶胀,制成一定浓度的稠厚的糊状溶液,这种糊状溶液被称为印花原糊。
流变性:物体在切应力作用下的流动变形特性。
粘度指数PVI:剪切速度梯度相差10倍时表观粘度的比值。
表观粘度:胶体溶液经过仪器测量得到的粘度,是流体牛顿粘度和结构粘度的总和。
结构粘度:在糊料大分子链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或氢键作用力,从而增大了胶体溶液中流体层与层之间的内摩擦力,形成了所谓的结构粘度。
成糊率:为制取相同粘度的糊料溶液,需要投入糊料的量,它表示不同糊料间的增稠能力的大小。
假塑性流体:受到切应力时就开始流动,但流变曲线的斜率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即粘度随切应力或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剪切速率减低后,粘度随之而增高的这种流体。
牛顿型流体:对低分子物流体或一些高分子稀溶液来说,粘度不随切应力而变化,在给定温度和压强下是常数,将τ对dv/dx作图为一直线关系的这种流体。
二、填空
1.浓色染样的日晒牢度往往比淡色染样的要(好),而水洗牢度要(差)。
2.溶液中电解质如食盐浓度增加会(加剧)染料的聚集。
3.加热溶解配制的染液在放置过程中其吸收光谱曲线上会出现一个新的波峰,这是由于
染料(聚集)所引起的。
4.染色时最常用的助溶剂为(尿素)。
5.直接染料染色后用阳离子固色剂后处理其目的是提高(湿处理牢度),但往往会
使(耐日晒)牢度有所降低。
6.还原染料隐色体电位负值越大,还原倾向越(小)。
7.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的利用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染色过程中(染料水解)。
8.1∶2型酸性含媒染料中的比例关系是指(中心金属离子与络合染料分子数)的比。
9.匀染性酸性染料染羊毛时,等电点以下电解质起(缓染)作用,等电点以上电解
质起(促染)作用。
10.两只染料拼混时,若要获得最佳配伍效果,其配伍性比值K应(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