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经济已经逐渐恢复,但是存在的威胁还是不容忽视的。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仍不稳定,但应该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仍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则相对宽松。在内忧外患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大,外需也严重紧缺,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形势令人担忧。
截至2012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再度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美国经济复苏的后劲严重不足,日本经济出现停滞现象,欧元区经济严重受制于世界形势,连续出现负增长,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都放慢了增长的步伐。2010年世界经济在政策的支持和刺激下快速回升,但是自2012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但是相较于以前,投资和私人消费在经济中的推动力不断增强,这些都表明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作用减弱,经济复苏的根基较为稳固。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态势喜人,房地产市场打破市场泡沫,呈现回升态势,就业率增加,失业率不断下降,国内就业形势趋于乐观,美联储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不断朝着好的态势发展。日本经济复苏仍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但是由于国内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扩大政府的公共投资,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政府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日元适度贬值,增加了经济增长的砝码。欧元区经济复苏仍存在相当难度,目前欧元区的债务危机逐渐缓解,金融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加强,但是欧元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仍不稳定,失业率逐渐增加,负资产状况严重,经济发展瓶颈难以突破。新兴经济增长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外贸出口严重不足、国内市场疲软,这些都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主要国家已经加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经济发展方向,采取积极政策扩大内需,希望借此改变经济增长颓势,促进经济快速增长。[1]
纵观全球,世界经济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较多,下行风险仍不容忽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将在2012年的基础上小幅增长,发达国家的增长幅度约为1.4%,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增幅将达5.5%。
二、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年初以来,在世界经济出现回暖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形势明显好转。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连创历史新高,日经指数刷新4年半高位纪录,欧洲股市亦温和上涨,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上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涨,西班牙、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去年7月份高点大幅下跌,与德国国债收益率之差分别缩小2.9和2.2个百分点。虽然近期塞浦路斯爆发银行业危机,但欧洲金融市场抗冲击能力明显增强,金融形势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国际汇市总体平稳,虽然近期日元贬值和美元汇率趋于走强,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有升有贬,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和墨西哥比索分别升值0.8%、3%和4%,韩元和俄罗斯卢布则贬值5%和1%。
同时,应当看到,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金融市场缺乏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欧元区重债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恶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仍存在债务违约风险,塞浦路斯危机的后续影响有待观察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和金融市场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再度出现动荡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三、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震荡,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四、发达国家财政政策总体仍将趋紧,货币政策可望继续宽松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率仍在上升。欧盟最新统计,2012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27国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比率较上年同期分别从86.8%和81.5%升至90%和85.1%。据IMF数据,2012年美国和日本政府债务总额相当于GDP的1.07倍和2.36倍。为降低公共债务负担、维持财政的可持续性,美欧仍将继续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日本虽然继续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但在中长期仍将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社会福利开支等方式稳固财政。
在经济复苏总体乏力、财政政策难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只能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根据目前形势判断,美联储仍将继续实施低利率政策,近期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欧央行在继续承诺无限量购债的同时,可能再度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日央行也会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努力摆脱通货紧缩的状况。
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和生产能力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面临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出路,因此相互间的联系会更加密切,同时为了保护贸易,也会出现相应的维护和引导的组织。[3]
1.各国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增加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的程度。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强技术交流与创新,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都在不断提高。一般情况下,外向型,小国依存度大;自主型,大国依存度小。
2.区域经济一体化
出现了诸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一体化组织。在确保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互利互惠,在很多领域上相互合作和支援,成员国之间共同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主渠道
在国际贸易中,传统的竞争手段是价格竞争。而今,由于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耐用消费品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增大,跨国公司通过高质量和性能的产品以及优良的售后服务将更能争取到国家市场地位。
4.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一个新的行业――国际服务贸易迅速成长起来。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
5.电子商务应用广泛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电子商务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贸易的效率;电子商务的全球性和开放性,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
六、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在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国既要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要努力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继续扩大我国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当前,一是要继续稳定促进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努力改善出口企业的经营环境。二是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和”走出去”步伐,通过深化区域合作和扩大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和工程承包,积极促进出口。三是要完善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应对贸易摩擦机制,维护我国企业正当权益。四是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妥善应对输入型通胀压力,继续做好控制物价上涨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玉成,童光荣.世界经济失衡与资本失衡:基于《资本论》的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04)
[2]刘航,赵景峰,吴航.国际经济合作思想及其对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启示[J].经济学家.2012(06)
尽管如此,由明朗的世界经济决定的世界市场价格也是基本明朗的。10月28日,纽约市场石油期贷价格为81.98美元,黄金价格每盎司1327美元,都未达到历史最高点位,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大火导致农产品部分减产,限制出口,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粮食产区收成不错。因此,粮食价格上涨没有市场短缺的逻辑。
另外,在此前的经济危机中所有工业品普遍过剩,更没有涨价的理由。相比之下,服务产业的供给和需求是对称的,在短时期内也没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不仅如此,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货币贬值政策,世界商品价格也趋于下降。
其实,目前,人们对世界市场价格上涨的担心主要是对美元的担心。由于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加货币供应导致美元贬值,美元指数下降。然而,美国采取增发美元和美元贬值的策略更多是象征性的。增发美元不会在短期内提高美国经济增长能力,只是缓解眼前难题而已;美元贬值也不可能提高美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因为美元贬值50%也无法抵消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反而影响美国经济结构增长,导致美国物价上涨,形成难以解决的经济滞胀。因此,美国目前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权宜之计,通过增加美元供应,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美元贬值,出口价格降低,出口增加,就业增加,改善国际收支,尽管这种逻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一、以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新的经营和消费理念会给世界的现代经济带来什么
技术人员把花生壳、玉米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从开口放入设备中,五六分钟后就出来了黑黝黝的煤块。现场发出了阵阵赞叹声。
在场的各位领导对设备非常满意,当场决定先订购3台小型机器放到农户手中,以后将逐步在全市农村普及秸秆制煤机,让荣成村村有设备,村村能产秸秆煤,既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又达到了节能增收的目的。
秸秆煤炭成型机和秸秆制煤机是泰安市自然新能源公司的独家产品,公司位于美丽的泰山脚下,是一家多年致力于农村新技术、农业新产品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秸秆煤炭成型机、秸秆制煤机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国家专利(专利号:200720025179.1)。公司先后获得现代营销“诚信企业联盟会员单位”、“真情服务联盟会员单位”、“2009年金牌创业项目”光荣称号,产品质量过硬,技术过关,获得了广大用户的称赞。
符合国家政策
市场前景广阔
秸秆煤炭是将分散、不易储存的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秆、花生壳、树枝、树叶、木材边角料、锯末、稻壳、稻草等)经过铡切或粉碎后,再经过一定的煤化脱水处理,高温压缩成燃料。这种新型燃料密度在1.1-1.2克/立方厘米以上,一般的热值在5500大卡以上。秸秆煤炭可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完全可以替代木柴、煤炭、液化气,广泛应用于生活炉灶、取暖炉、热水锅炉、工业锅炉……每一吨秸秆煤的热值相当于一吨的优质民用块煤。
秸秆煤产品质优价廉,与民用块煤相比易燃、无烟、无异味,燃烧充分、火力猛、发热量高。总书记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刚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新能源公司的秸秆煤炭成型机及其成品可以在多种领域代替石油、煤炭等燃料,成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这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1月煤炭价格比同期上涨14.9%,作为国家燃料的支柱产业,煤炭价格一再上涨,农民购买传统商品能源的负担日益增重,而秸秆制煤机的成品(秸秆煤炭)每一吨热值相当于一吨民用块煤。通过资料分析本公司生产的秸秆煤炭,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成分指标排放浓度为138mg/Nm3,二氧化硫的浓度仅75mg/nm3,大大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指标,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是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同时,秸秆的回收再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吨秸秆煤炭成本在200元以内(地域不同,成本有别),售价不过700元,大大节省了农民取暖等方面的费用。由此可以看出,秸秆煤炭成型机符合国家政策和能源发展方向,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秸秆煤炭成型机、制煤机
金牌项目属第一
“致富星”系列的秸秆煤炭成型机具有一机两用的功能,也可以作为秸秆制煤机来使用,它利用高温高压技术,将一切可以燃烧的农业废弃物(如玉米秸秆、小麦秆、锯末、花生壳、树枝、树叶、稻草、稻壳、棉秆等)压制成块,秸秆热值可提高到3700-5500以上,达到代替煤炭的标准。成型机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技术先进,工艺纯熟,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产业化体系建设,使秸秆能充分利用。其在技术专利上大大改变了原有的产品结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科技人员利用推力轴承双向旋转的原理,使压轮自动调节压力角度,物料不挤团,不闷机,保证出料成型的稳定。而且,秸秆制煤机自动化程度增高,产量大、转化率高。在秸秆煤化过程中,加入特制的煤化剂(每吨秸秆煤化所需煤化剂成本只需2元),可确保转化率达80%以上,每吨原料生产秸秆煤700-900Kg。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仅需2人使用人工上料即可完成整个工艺流程。
我公司生产的秸秆煤炭成型机、秸秆制煤机可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各种热值的秸秆煤炭、有烟型煤、无烟型煤,设备好、市场好、服务优、价格廉,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大方向,秸秆煤炭成型机和秸秆制煤机必将创造新一轮创富热潮!
泰安市自然新能源有限公司(宁阳县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仙桥工业区(县环保局西邻)
关于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首先是研究出口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其次是研究进口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鲜有研究本国进口贸易对他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文献。但是在从2007年以来的这场经济危机当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中国出口和进口贸易对他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在一些国家,不断有人把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中国出口。
二、中国出口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关于中国出口与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关系,我们主要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出口不是这次危机的根源。美国一些官方人士和学者不时的放言: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购买美国国债太多和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太低,造成美国人不断发行国债和借债消费,才导致危机。例如,2009年初,即将卸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公开表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并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将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额储蓄。这是典型的嫁祸于人。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内需[3],世界经济危机另有原因[4]。
第二,中国出口不是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获利者。首先,在这场经济危机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这不是得力于经济危机,而是得力于中国稳健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扩大内需的结果。其次,中国并没有从这场危机当中“趁火打劫”,实际上,中国也是这次危机的无辜受害者,其突出表现就是在2009年,中国贸易出口增长率下滑的幅度远远大于进口下滑的幅度。根据世贸组织在2010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贸易出口增长率为-10.5%,进口增长率为2.8%;如果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贸易出口增长率为-16.0%,进口增长率为-11.0%,依然是出口下降幅度大于进口下降幅度[5]。这必然对中国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这场危机造成中国就业压力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所以,中国也是这场危机的受害者。
第三,中国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做出了贡献。在这次危机当中,中国不仅是危机的受害者,而且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中国进口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做出的贡献
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反而是推动世界经济尽快走出这场危机的积极力量,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中国仍然保持GDP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率产生积极作用;二是中国维持较高贸易进口率,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联结世界各国经济的主要渠道是贸易进出口,尤其是进口对促进他国经济复苏的作用更大。中国一直保持高的进出口贸易额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积极力量。在2009年,世界贸易出口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12.2%,进口下降的幅度更大,为12.9%。中国出口增长率为-10.5%,但是进口增长率仍然是正数,达到2.8%(按照2009年当年价格计算,中国进口下降了11%,但是世界进口下降幅度更大,为24%),中国是世界各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当中唯一保持贸易进口增长率为正数的国家。
关于贸易进出口与本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一般使用贸易进出口指标,来衡量贸易进出口与本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尤其是贸易出口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是,如果考察本国经济对他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则应当用本国的贸易进口指标(如贸易进口增长率)。按照这个思路,可以简单的计算一下,中国贸易进口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贸易进口分为商品进口和劳务进口,本文只考察中国商品贸易进口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运用数学回归模型,简单考察世界商品贸易进口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考察的年份是1990年至2009年,共20个年份,具体数据参见表1。
如果中国的下降幅度与美国下降幅度相同,即26%,中国2009年贸易进口额就只是8364亿美元,与10060亿美元的差额是1696亿美元。由此将导致世界贸易2009年下降幅度是25.0%,即由于中国贸易进口下降幅度较小,导致世界贸易平均下降幅度减少了1.0%。如果中国的下降幅度与独联体下降幅度相同,即33%,中国2009年贸易进口额就只是7573亿美元,与10060亿美元的差额是2487亿美元。由此将导致世界贸易2009年下降幅度是25.5%,即由于中国贸易进口下降幅度较小,导致世界贸易进口平均下降幅度减少了1.5%。
以0.9、1.0和1.5分别乘以0.1243,可以分别得出0.11、0.12和0.19,即与2009年世界贸易进口平均下降幅度相比较,中国贸易进口下降幅度较低而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率提高了0.11%(或者说,少降低了0.11%);与美国贸易进口下降幅度相比较,中国贸易进口下降幅度较低而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率提高了0.12%;与独联体贸易进口平均下降幅度相比较,中国贸易进口下降幅度较低而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率提高了0.19%。据此计算,2009年,中国保持较高贸易进口额,对世界GDP增长率,提高了0.11个百分点。如果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国贸易进口增长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更大。因为,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贸易进口增长率高于世界贸易增长率15.7%;而上文是按照2009年价格计算的,即2009年,中国贸易进口增长率只高于世界贸易增长率13%。
四、结论
第一,在探讨中国当前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时,我们不能只看到中国GDP增长率对世界GDP平均增长率的贡献,还要看到中国强劲的进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探讨中国进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我们不能只看到出口贸易的作用,更应当看到中国进口贸易对促进或者说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