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作出了重要指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实验幼儿园积极响应号召,将开展“厉行节约,爱惜粮食”系列活动,让“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成为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识和行动。
特此,我们向您发出以下倡议
1.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每次进餐时,父母应当做到不剩饭不倒饭,三餐根据全家人的食量来准备。
2.引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按量取餐,努力将盘中餐吃干净,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做爱惜粮食的好宝宝。
3.在外吃饭,就餐点菜,适度适量,吃饱为好。若有剩余,要互相提醒“兜着走”哦!
4.和孩子聊一聊关于粮食的话题:一起“赴一场古人的宴会”,聊一聊他们平时都吃什么,他们都用什么样的餐具进餐,以及在食物不那么丰富的古代,他们是如何珍惜粮食的;给孩子讲一讲世界粮食日的由来,了解目前全球粮食的现状,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5.当孩子有主动节约粮食的行为时,成人可以真诚、及时地肯定和表扬孩子,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将行为变成习惯。
如何理解孩子“浪费食物”?
1.没有意识到粮食的珍贵,缺乏珍惜的意识。大米是一个家庭中最基本的主食,正因为它的普遍性,成人容易疏于引导孩子珍惜一粥一米。
2.饭菜不合孩子的口味。面对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孩子们往往会挑食剩菜。
如何引导孩子节约粮食?
1.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勤俭节约的表率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2.设立规则,让孩子自觉珍惜不浪费
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制定饭桌规则,根据孩子的需要盛饭,不可轻易倒饭,引导孩子遵守规则,自觉珍惜。
3.阅读学习,让孩子明白勤俭节约的道理
让孩子通过阅读珍惜粮食为主题的儿童读物,了解勤俭节约的道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的古诗《悯农》、绘本《多多什么都爱吃》,引导孩子珍惜食物,爱惜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成果。
4.劳动体验,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劳动体验,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对粮食的由来有所领悟。孩子明白了一餐一饭都来之不易,会更加懂得珍惜,进而形成节约的意识,不再浪费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