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北京市制定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爱惜粮食、文明就餐,把“光盘行动”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在方案实施三个月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本市部分大中小学校园了解到,各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优化供餐方式、精细化管理食堂、日常监督等举措,积极推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取得了很好成效。
北京市教委表示,本市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节粮教育和习惯养成,持续加强中小学校集中用餐管理和规范高校食堂管理,不断提高校园餐饮质量,努力提升广大学生在校就餐满意度。同时,学校开展节粮教育情况和学生节粮表现,将成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
学生对话大厨为校园食谱提出建议
“在学校,你不喜欢吃哪种食物?平均一天会多添几次饭?哪种菜剩的最多?”……日前,丰台五小银地校区五六年级的少先队员代表,就学校午餐进行了一次大调查,并拿着统计的午餐数据表走进后厨,“对话”食堂大师傅,为校园食谱提建议。
食堂采购“按需定量”以减少浪费
除了减少剩餐,市教委还强调,各学校要抓好学生食堂的日常管理,将节约理念贯穿到原料采购、加工经营、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好动态管理,加强对用餐人数的分析、预估和计算,做到按需采购、精准备货、合理配餐,有效减少饭菜浪费。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昌平区教委已经明确,下一步将针对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学校食堂原材料进货较多、造成浪费等现象,引导学校食堂提倡食材科学分类、适量分装存储,按照先入先出原则,缩短食材流动周期,尽量即采即用,防止因存储不当导致食材变质造成浪费。
推小份菜、半份菜等满足个性化需求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海淀区学校优化供餐方式,推进按需定量、按量计价和半份菜、小份菜,方便就餐师生适量选取,避免饭菜量过剩引起的浪费。高校方面,北京大学食堂菜牌增加“小辣椒”标识,避免不能吃辣师生误选辣味菜品产生浪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部分菜品由按份改为按个销售,适当减少盖饭类品种米饭分量,可免费续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堂设置女生专用窗口;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燃烧吧卡路里”营养餐,供应丰富的低油少盐烹饪的荤菜、素菜,并详细标注了供应菜品的类别以及卡路里,同学们可根据自身食量以及卡路里需求进行点菜,做到光盘不浪费的同时,又能摄取到每餐所需的充足营养素,养成营养搭配好习惯。
节俭用餐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学生们变身“光盘族”,北京各大中小学通过多种日常监督手段、激励方式等引导师生争当“光盘族”,甚至部分学校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行之有效的日常监督。
“吃多少,盛多少,饭菜吃光才叫好……”在丰台五小银地校区,学校鼓励三四年级的学生自编儿歌,每日饭前进行朗读,以此增强学生的“光盘”意识;在门头沟区,各学校将节俭用餐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昌平区教委也将学校开展节粮教育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开展节粮教育工作突出的学校要予以表扬和表彰,对开展节粮教育不力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学校严肃处理。
高校方面,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餐盘回收处安装摄像头,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日常监督,及时提醒纠正餐饮浪费行为。另据介绍,北京体育大学也在推进收残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学校年度考核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行“光盘行动”过程中,有个别学校存在认识不准确、理解不到位、急于追求效果等现象。对此,市教委表示,将大力宣传校园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推动教育系统节粮惜粮活动的持续深入。同时,也将开展舆论监督,适度曝光反面典型。而学校开展节粮教育情况和学生节粮表现,将成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
市教委督促各区教委和高校加大考核力度,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和节粮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或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以适当方式予以曝光或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学校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持续把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和日常检查的重要内容,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将定期带队入校开展明察暗访。
下一步,本市将继续规范高校食堂管理,持续加强中小学校集中用餐管理,不断提高校园餐饮质量,努力提升广大学生在校就餐满意度。“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也将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市持续推进中小学日常行为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对节约粮食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加强家校联动监督,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浪费行为,共同推动良好用餐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