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这是一个人人都该记住的日子。泱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经久不衰;优良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年的文明传递,至今仍炫烂不已;颗颗优质稻谷,历经数千次的科学钻研,可谓千里飘香。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治国的尧,受万民敬仰,被称颂万世;出生农家的毛泽东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埋首田间的袁隆平毕生奋斗,造福人类;颗颗金黄而饱满的谷粒,是父辈们辛勤的耕耘,是父辈们劳累的汗水,是父辈们凝结的奉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小我们就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然而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粮食进口国。粮食缺口正成为阻碍我们奔小康道路上一道难以填补的沟壑。“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一声声每天敲响在我们耳边的警钟。
现今,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城市餐饮业人均浪费量为96克/餐,浪费率为11.3%;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部分学校学生食堂浪费严重,盒饭有1/3被扔掉。要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挨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
因此,我们要做到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切实培养节俭节约习惯。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九一班全体同学开展主题班会,认真学习有关知识,将节俭意识融汇于心,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同学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表的观点,力为勤俭节约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
对此,学校提出关于节约粮食的四个建议: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剩饭剩菜3.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米粒虽小,犹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建设“节约型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