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光盘行动,拒绝中国式“剩宴”。
11、吃光盘中餐,不做“剩男剩女”。
12、盘子干干净净,照出你我的品行。
13、光盘行动手牵手,勤俭节约心连心。
14、加入“光盘”行动,节约从我做起。
15、勤俭节约正能量,铺张浪费负增长。
16、吃多少,剩多少,文明就餐好习惯。
17、吃饭不要剩饭粒,农民伯伯我爱你。
18、成由勤俭败由奢,倡导光盘净餐桌。
19、盘中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你我助。
20、社会财富来不易,珍惜餐桌米一粒。
21、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22、莫忘昔日饱腹难,珍惜今日盘中餐。
23、饭前洗手真干净,讲究卫生好习惯。
24、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一族你我同行。
25、美食满足舌尖诱惑,美德杜绝餐桌挥霍。
26、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27、争当盘子的“清洁机”,清光盘子不留迹。
28、颗饭粒,一滴汗水,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29、光盘行动,为国争光,人要脸光,饭菜吃光。
30、吃光饭菜,永不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31、节约崇古训立业天地,浪费败家传贻害子孙。
32、节约无小事,文明靠大家,我们是“闪亮光盘”。
33、今天不剩饭剩菜,从我做起,因为,我是“光盘”。
34、让我们天天成为光盘明星,每日珍惜天地“粮”心。
35、健康七分饱,点餐宜点少,若想子孙富,光盘传家宝。
36、挣钱不容易,花钱要仔细,剩菜要打包,点菜要经济。
37、浪费与奢侈,两者皆可耻。愿君多节俭,光盘最明智。
38、盘盘净餐,传留良好习惯;人人节俭,富家利国民欢。
39、食不言,行不语,多吃饭,好身体,讲节约,我做起。
40、餐桌在浪费,良心在流泪;吃光盘中餐,节约不再累。
世界粮食日的'设立背景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1972年,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欠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
设立过程
1973年和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
1979年11月,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期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是因为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的这一天。
设立宗旨
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为此激励国家、双边、多边及非政府各方作出努力;
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
鼓励农村人民,尤其是妇女和最不利群体参与影响其生活条件的决定和活动;
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
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如何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以身作则
为孩子做好勤俭节约的表率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想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树立这样的榜样,不能有一点一滴的浪费。比如带孩子外出就餐,家长要少点餐,剩饭菜要打包。家长的勤俭节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设立规则
让孩子没有机会浪费粮食
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家长就把碗洗净了;孩子不爱吃菜时,家长就会倒掉。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所以家长和孩子制定好饭桌规则,根据孩子的需要盛饭,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
阅读学习
让孩子明白勤俭节约的道理
有很多儿童读物都是关于节约、不浪费的内容,可以让孩子通过阅读,了解勤俭节约的道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悯农》,可以教导孩子节约粮食不浪费,珍惜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成果。
劳动体验
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农村、农场或食品加工厂等地进行劳动体验,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工人和农民的辛苦,对粮食的由来有所领悟。明白了一餐一饭都来之不易,孩子会更加懂得珍惜,进而形成了节约的意识,不再浪费食物。
变废为宝
与孩子一起发挥一物多用的价值
淘米水拿来浇花,快递盒子经过改造能变成鞋盒……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对废弃物品进行再利用。在思考和制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成就感,更加了解节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