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才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每一粒米,绝不能大手大脚地浪费粮食。
有一次,我在学校吃午饭,因为饭菜不爱吃,就把它们都倒了。到了晚上,竟然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我把饭菜都倒了的事儿,农民伯伯知道了,他们竟然来我家找我,我心里有愧,腿都软了,就哆哆嗦嗦藏在衣柜里面。农民伯伯倒没抓我,就在衣柜外面谈话,他说:“你知道不知道一粒米一根菜是我流了多少滴汗,费了多少心血才换来的吗”我吓得都不能思考了,就结结巴巴地说:“您,您在说什么呀”
这时,老师走过来,说:“你是不是把今天的饭菜都倒了”我一听老师都知道了,只好对农民伯伯道歉。我说:“农民伯伯,对不起,我不该不节约粮食,更不该撒谎。以后,我一定不会再浪费粮食了。”农民伯伯听了我说的话,笑眯眯的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老师走过来,把我拉出衣柜,说:“你以后一定记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也笑着点点头,看样子已原谅了我。我高兴得说:农民伯伯,谢谢您能原谅我。”说完,我们都高兴地笑了。笑着笑着,我的梦醒了。
现在,我还记得那个梦。我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因为我怕农民伯伯在找我。有了我的这个梦,大家都知道浪费粮食的后果了吧我要告诉大家,节约是一种美德。如果一个人能节约一粒米,那么一般人,就能节约一百粒米,我们一定要节约啊!
提到粮食,你一定会想到香喷喷的米饭,好吃的馒头吧!粮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还能为我们的身体带来最基本的营养和能量!
从我懂事时,爸爸妈妈就教导我要勤俭节约,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滴水!
在刚刚过去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一座座美丽的城市、一条条宝贵的生命、还有那一块块田地!现在灾区的人们过着缺水缺粮的困难生活,可是我却在生活中发现有不少浪费粮食的现象发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爱粮节粮就是对农民伯伯劳动的尊重!我们不仅要从自身做起,还要带动身边人爱惜、节约粮食。
在这三天的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点节粮小窍门:
1、平时做饭买菜时要适量算好吃饭的人数计算好需要的量
2、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尽量不剩饭菜。
3、在饭店吃饭时点菜要适量,不要浪费,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
4、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既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营养,同时也避免了浪费的隐患。
5、节粮爱粮,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家都知道一粒粮食一滴汗吧!我原来从不节约粮食,可是,我回了一次老家,我知道节约的重要性了!
那天是星期日,我回了一次老家,我一回老家看到的景象不再像往常那样热闹了,那天居然没有小朋友来找我玩,以往的早晨九点都有小朋友们来找我玩,可今天没有。我去每个朋友家里一看,都不在家,于是我就去我的叔叔家的玉米地,到了那里,我一看,我的叔叔竟然在玉米地里浇水呢!原来,小朋友们也都去帮大人干活去了。就这样,没有小朋友和我玩,我就只好和叔叔一起在玉米地里浇水,我在老家的玉米地里体验了一番。
我们不能大意一点,因为一大意,就会浇过头了,我们浇玩这个浇那个,累的我满头大汗的,我们的速度非常快,还浇到了十二点多,就这样我的这一天都被浇地白白的浪费了。
回老家,虽然没有玩,很遗憾。不过,我终于懂得了粒粮食一滴汗的意思了!
“世有饥苦人,珍惜盘中餐!”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可怜的孩子连饭也吃不上。
曾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这样的家庭,七只脏兮兮、长满茧的小手向着一双大手伸去,而那双大手上也只有一些早已发黄的米饭,分给孩子们的也只有稀稀拉拉的一两粒米饭。每当想到这样的情景,我眼睛里的“银豆豆”总是控制不住地在眼眶里面慢慢地流动。
他们太可怜了。回想我自己刚到县城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醉得意”吃饭。点菜时,我看到了坐在我们邻桌的一个叔叔,他点了空心菜、麻辣豆腐、荔枝肉……许许多多的菜,可是那个叔叔只吃了那么一丁点儿就走了。这时,爸爸叹了口气,说:“哎,这个人怎么点了这么多,吃一点儿就走了,真浪费,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
那时,我的心里在想:这个叔叔也太浪费了吧!我们一家吃完饭后,刚想走时,爸爸大喊了一声:“服务员,打包!”
话音刚落,店里的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了过来,他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爸爸,似乎在说:“声音怎么这么大,都快把餐厅震倒了。”
我很吃惊,轻轻地问:“爸爸,打包什么田鸡它只剩下几块肉了,为什么还要打包呢
爸爸对我说:“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伯伯的许多心血和汗水,古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训言,今有国家倡导‘光盘行动’。‘光盘行动’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在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提醒与告诫我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即便时至今日,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我们遵守的古老美德之一。”
爸爸的话时常回荡在我的耳畔。我的眼前也总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辛苦劳动的农民伯伯在田间劳作,他们披星戴月、汗流浃背地干活。后来,我每次出去吃饭都会吃多少点多少,如果吃不完就打包,而且我发现,旁边的叔叔阿姨们,也有吃不完就打包的习惯了。
别再舌尖上浪费,别再浪费农民伯伯的心血与劳动成果,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