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劳动育人,发挥以劳育德、以劳育智、以劳育体、以劳育美、以劳育劳作用,创造性地开设了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并组织开展以“快乐劳动幸福成长”为主题的校园劳动周活动。
2023年4月26日“劳动周”期间,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前往智慧农场参加“学农事劳作悟农务艰辛塑农人精神”劳动主题实践活动。
同学们参观科技馆、逛动物园、体验立体种植和插秧,最后再将亲手制作的扦插成果带回家,大家在智慧农场度过了充实快乐、有收获、有意义的一天!
在科技馆,同学们了解到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感伤于古时农业“知天而作”、“看天吃饭”,农民利用天时又受制于天时。
在垂直农业综合技术馆,同学们认识多层立体垂直栽培系统,立柱式栽培、漂浮栽培、旋转追光系统、芽苗菜自动苗床栽培系统、人工光植物工厂,感叹于智慧农业在高科技助力下的蓬勃发展。
同学们在农场里与小动物们亲密接触,亲手投喂孔雀、奶牛、小鹿、羊驼,还有世界上最大的火鸡,大家欢喜雀跃;“壮观”又有趣的大鹅跳水,更是让同学们欢笑连连。
在田间,同学们挽起裤脚,面朝黄土背朝天,体验插秧,感受农民劳作的辛苦,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真切的体验。
在农场老师的教授和指导下,同学们扦插植物并把它们带回家,看一棵小植物的成长,快乐延续……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走进农场
梦寐已久的实践活动终于来了,踏进春机盎然的农场,走进田地,穿上连体水裤,拿上秧苗体验农民伯伯的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体验插秧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程弯着腰,把手浸泡在浑浊的水中,当我起身时早已腰酸背痛。
来到植物科技馆,那一件件高科技机器出现在我面前,不仅有无土栽培,有土栽培,还有鱼和菜的共生系统,让我感觉科技的发达和农科技工作者们的智慧。
六(3)班孙铭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耕是中国5千年长河的瑰宝,也是祖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春风已去,烈阳当空。三个年级的师生一起步入了充满生机的农场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郁郁葱葱的草地。抬头仰望整个苍穹,碧空如洗,几朵云彩恰到好处的点缀其间,好似一幅绣花。
我们一行人走到了一处泥潭,只见黄褐色的泥水翻涌出阵阵白色的泡沫,散发出难闻的腥味儿,而我们却要穿上厚重的衣服,走入泥底,阳光将水潭变得波光粼粼,入水后行走变得困难重重,更何况还要小心翼翼的插入秧苗,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告别了泥潭,我们来到了一个充满科技的场馆。各种设备让人看的应接不暇,记忆犹新。场馆的中间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机器,几十根钢缆缠绕着,两三千盆植物。复杂而又缜密的设计,让它拥有了多个世界第一。观众们无不感到震撼!那一刻我明白了科技也能让农耕更加精彩。
这是一场充满知识的旅行,告诫我们节约是多么重要,也让我们体会了劳动是多么光荣。
六(2)班杨照基
研学活动感受
今天,我们参观了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农业实践课。
我们看到了农场里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马、牛、羊、孔雀、梅花鹿、火鸡等,它们悠闲自在地生活在阳光下。参观了垂直农业综合馆,其中垂直农业种植技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业专家们设计了一个可以循环运动的螺旋架,使架子上的每一株植物都可以轮流接受光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垂直空间,用最少的土地最大化地种植农作物,提高产量。
这次实践课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书本以外的知识,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和魅力,科技让农业生产现代化,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五(2)班王子翀
研学活动感悟
在这美好的春日,我与同学们兴奋地前往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参加研学活动。一进农场,阵阵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让我们一扫路途的疲惫,神清气爽,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活动。
活动最开始,同学们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一起完成了水培架的搭建,让我领悟了团结的重要;然后我们体验了扦插,每个人都细心种下了自己的植物,这些小小的枝叶,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会茁壮地长大,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力的顽强;临近中午,我们参观了垂直农业综合馆,让我惊叹我国农业的发达;下午,终于等来了最让我期待的插秧体验,我们在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的将一株株秧苗插入水田,泥水让我们变成了一只只小花猫,过程很辛苦,让我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三年前,我们开心的和同学出校游玩,觉得稀松平常;
三年后,我们快乐的和同学外出研学,却感弥足珍贵;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了解到了许多农业方面的知识,也让我懂得了了劳动的意义,每一颗果实都是用汗水浇灌出的,我们应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并从身边小事做起,光盘行动,杜绝浪费。
五(2)班杨语萱
北京智慧农场游记
春姑娘驾着彩虹车来到人间,她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撒下了春天的信息。她拨动着春的风车,把小草吹绿了,把桃花吹红了,把柳条从树枝上拽出来了……迎春花张开那嫩黄的笑脸,向春姑娘问好,美丽的小鸟亮着嗓子,在为春姑娘唱着赞美诗……今天,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沐浴着和煦的春光,来到了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
踏进大门,“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跟随着领队老师的步伐,我们体验了关于农作物的几个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就是体验扦插。扦插是繁殖植的方法,这个方法虽然简洁,但也需要一定的耐心,这种种植方法可以有效快速的繁殖植物,并让植物迅速生长。首先,选择长势良好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第二步,将选好的纸条底部的树叶剪除,仅保留靠近顶部的少量叶片;第三步,准备一个透气性好的美观性花盆,在花盆里放一些松软的土,并将枝条在水里浸泡后将其插入花盆,让其能够直立生长;最后,让花盆处于个温暖环境等待其成活。看来想做好每件事都不容易啊,植物虽小也是需要我们的悉心栽培的。
今天活动还有个最有趣的环节:体验插秧!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换上了专心的“背带裤”,挽起了袖子,抓起秧苗,趟着泥潭水开始了插秧大比拼。看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我这个摄影师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好好记录各位大神的风采。
六(4)班贾云浠
参观智慧农场有感
今天我们所有六年级的同学,在智慧农场参加了学农实践活动。一大早,我们兴高采烈的来到农场,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第一项活动就是种花草,老师们耐心的讲解和纠正着我们的错误,一颗颗小苗在我们的手中站立,从未动过农具的双手,在此刻灵活的运动着。
最有挑战性的项目是——“插水稻”,大家一个个无法平抚激动,跃跃欲试。刚开始靠着一股兴奋劲儿,可实践下来,我们根本不可能把水稻插好,几个回合下来,我们便疲惫不堪了。腰酸背痛,凉爽的风丝毫不能吹走我们满头大汗!我们这才知道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也更明白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
在农场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动物,有开屏的孔雀,壮实的牛羊,身白如纱的羊驼……这些都是我们平时不能见到的,我们一手喂食一手抚摸,真想把它们抱回家……
回望这一天,充实,自豪,艰辛,疲惫而快乐。我们从好奇到融入,从辛苦到愉悦……这一切的一切,将深深留在我们所有同学的心田!
六(2)班谭子墨
活动感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转眼间,又是一年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身影,人们用本身的双手底下种着她们的坚定的信念以及永恒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无私的爱。道路两边的树木再也不是只有光秃秃的树干,而是堆满绿色,活像来到绿的世界。今天,我们来到了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
第一个活动,我们学习了如何枝条插拆。比如说在修剪枝条时,不能太长,也不能过于短,底部的长度需要保持在0.5cm间。剪去多余的叶片,但得保留两片。当然在插枝时,还要把枝叶浸水。一是为了保持枝叶能够充分吸收水分,第二是为了清洗上面的泥土与虫子。做完一切的工作后,我才感受到,枝条插拆看似很简单,但其中却有着许多知识。也深刻的意识到种植也不是那么简单,既考验我们的耐心,还有动手能力。
此次活动,让我们走出校园,拥抱大自然,走进现代农业,真正感受我国农业发展的喜人成绩,使我们更加坚定信念,学好书本知识,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去。同时,通过亲自参加粮食耕种,使我真正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珍惜粮食,从自我做起。
六(2)班韩依
劳动教育实践感悟
疫情时隔三年,我们许久未踏出校园,学校组织参观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我真有些欣喜如狂。
我和同学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这里风光绮丽,风景优美。我们参观人工光植物工厂、立柱栽培系统、鱼菜共生,这些都是在古老农耕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科技创新,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科技推动着农耕文化的发展,推动着农业的进步。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在烈日炎炎下插水稻。
正值中午,太阳当头照,我们要换上插秧服去河塘插秧,大家都很兴奋。插秧服有些厚重,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衣服穿好,下水后,因为有泥水的阻力,并没有我想象的轻松。我拿了几棵禾苗,迫不及待地插了起来,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插秧,很新鲜也很兴奋。插完手里一把禾苗,我顿时感觉腰也酸了背也疼了,额头也开始淌汗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吗。想起之前爸爸要求我要把米饭吃干净,不能浪费,我总是不以为然,这次短暂的插秧,竟让我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学校组织的“学农事劳动,悟农务艰辛,塑农人精神”的农业教育学农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六(3)班费雪儿
劳动教育学农活动有感
迎着和煦的春风,踏着明媚的春色,我们来到了北京智慧谷农场,进行劳动教育学农活动,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感受了轻松惬意的田园生活,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水,用辛勤的劳动收获了成长中的一份宝贵记忆,在我们的人生乐章中增添了一段新的旋律。
在学农的过程中,我们学习那很多有用的知识和体验了城市做不到的事情。如插秧,野炊,育苗等,但令我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插秧,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今天来到现场直接干,我却犯了难,这防水靴又厚又沉,在陆上走都费劲更另说在水里了,转头看看同学们,个个也是皱着眉,嘴里也是小声嘟喂,这时,老师突然说:“不会的同学都过来!”我们如获救星,纷纷围过去,认真的听着,现在下水吧!这次,我们可是自信个个精神抖擞,大家都干的不亦乐乎,最终抽秧活动在快乐中告一段落,大家虽然身上沾满泥点,却有说有笑,快乐的花绽外放在每个人的脸上,成为一段快乐的回忆。
短短几小时结束了,我们一起经历了这收获满满,意气扬扬的农体验,区区几个活动,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农人的艰辛,要好好珍惜粮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多彩的学农实践,让我们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五(4)班高钰婕
北京智慧农场游感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去一个科技化农场。这个农场和京郊其它农场可不大一样:你见过蔬菜长在旋转的架子上吗?见过不晒太阳也能茁壮生长的辣椒吗?你想有个在自家阳台就可以种40种蔬菜的“神器”吗?在这里好像应有尽有,让我见识了什么叫科技改变生活。
走进北京智慧农场,首先看到的就是一面充满了春天气息的大门,吸引着我进去瞧瞧,走过绿意盎然的小路,我们来到了一片树林,里面的几排凳子格外显眼,我们要去体验扦插,老师讲了许多关于扦插的东西,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致,细致,再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扦插是门技术活儿。
这次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让我在北京智慧农场对现代化,科技化农业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讲解员姐姐的介绍,也让我大为震撼,且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智慧农业的力量。这种科技化的农业系统,提升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也让农民伯伯不用那么辛苦的劳作,累得直不起腰来,即便利了人民,又提高了菜的品质。科技改善生活,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名少先队员,更应当好好学习,把握文化知识,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未来为我们祖国建成科技化强国的目标献一份力,祖国需要我们,祖国的未来更需要我们。
六(3)班朱羽筝
参加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
一日研学活动有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前往了北京生态谷智慧农场研学,主题是"学农事劳作,悟农务艰辛,塑农人精神”。
在去那里的路上,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什么是智慧农场?智慧农场和普通的农场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叫做"智慧”农场?在那里种植农作物和在别处种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该如何"学农事劳作,悟农务艰辛,塑农人精神”呢?
终于,经历了一个小时车程,我们来到了智慧农场。我怀着种种疑问,进入到了农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建筑,旁边都是一块块的草坪,还有供人行走的道路和一望无际的树木。这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农场该有的样子,反倒像一个极具现代化的公园。
我们先在农场学习了如何拼装立体水培架。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传统种植和立体种植的区别和优点,然后给我们展示了一下水培家的样例,分好小组,然后我们就开始组装了。女生是一组,我们先围在一起商量分工,每个人都明确自己负责什么,之后就散开来,各司其职。最终,当计时停止的时候,只有我们完成了,我感到成就感满满。
之后我们还去体验了水稻插秧。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套连体裤。等我们穿戴好之后就可以下田去插秧了。我一下水就感到一股刺骨的寒冷从脚底穿来,想往前迈步,可鞋底都被淤泥粘住了,费了好大力气才拔出来,但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水流的巨大冲击力。终于找到一块儿平整一点的地了,我蹲下身子把手放进水里,小心翼翼地把秧苗插到田里,结果一松手,秧苗就无力的倒了下来。最后我试了好几次才终于把它立在了田里。等我上岸的时候,我才发觉腿已经冻的有些发麻了。我们穿了如此厚的连体裤,还只在田里呆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感到很不舒服了,那农民伯伯每次插秧至少也要半天,他们该多辛苦啊!
通过这次研学,我知道了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还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不易,同时也体会到了现代科学发展的飞速。以后我们的食品将越来越健康,获得越来越便捷,但是我们在享受科学带来的便捷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
六(1)班李一阳
研学有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4月26日,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往京郊农场参加研学活动。在农场里,我们种植辣椒苗,搭建水培架,在泥潭中“寻秧”,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在有趣的农耕体验中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搭建水培架的过程。同学们个个撸起袖子埋头干,叮叮咚咚的声音不时响起,虽然中途散架了多次,但大家毫不气馁,齐心协力、反复尝试,最终将架子稳稳当当地搭好了。
此次研学活动,我不仅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团结的力量,更感受到了劳作的艰辛和幸福。
五(3)班梁曦月
农耕的乐趣
今天,迎着明媚的朝阳,伴着和煦的春风,欢声笑语中,我们来到了生态谷智慧农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农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刚一下车,我就被农场周围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这里树木茂盛,到处都是奇花异草,连空气中都是花香的味道。我们体验的第一个项目是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我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剪下了植物的一根茎,在水里浸泡5分钟,然后小心翼翼地插在土中。哇,一棵独立的新植株诞生了。然后我们去看了农场里的动物,有牛、羊、鹿、鸡、鹅等。最有趣是鹅跳水,一只只雪白的大鹅像一片片美丽的大雪花从桥上飞了下来,那场面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我们还有幸欣赏了孔雀开屏,每一只孔雀都不甘落后、争奇斗艳,好像要把最美的舞姿展现给我们。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稻插秧。“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哈哈哈,只在古诗中听过的插秧,对在城里长大、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活的我们来说简直太新奇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换上连体裤,像笨拙的唐老鸭一样左摇右晃地来到了泥塘边。看着泥塘里的水,我有点害怕,心想:这泥塘水肯定很深吧?我抬眼一看,哟,同学们都已经跳进了泥塘里,还有人微笑着冲我招手大喊:“快下来啊!”我赶紧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谁知道刚一进泥塘,我就感觉双脚不听使唤了,像被钉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了,我试探着往前挪了一步,差点摔倒。幸亏好朋友及时抓住了我,我们互相搀扶着,每走一步都十分得费劲,仿佛在跟自己的脚拔河一样。慢慢地,我掌握了泥中行走的技巧,只要每一步找到土再落脚,就可以脚踏实地,不会摔倒了。我突然顿悟:难道插秧不也是一样吗?小苗的根也只有稳稳地落在土里,扎根越深,才会长得越壮。果然,掌握了方法,我感觉插秧也一下子得心应手了,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不仅被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深深震撼,而且也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艰辛,明白了要珍惜粮食,不浪费资源。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六(4)班温俊豪
4月26日,我参加了“学农事劳作悟农事艰辛”研学活动。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道理:一.更深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从自己做起,不挑食,不浪费。二.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做事情要有耐心,不怕失败,要有总结经验教训的习惯。在参加插秧活动时,我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渐渐掌握了技巧,最终成功了。在劳动中体验,在劳动收获成长,这次活动是我童年一次难忘的经历!
五(1)班吴芷涵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今中外,蔚为大观。在5000多年至6000多年时,神农炎帝就在古老的三晋大地率领先民制耒耜,种五谷,尝百草,立节气。开创了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而这次的农场学农实践活动,让我感受颇深。
体验水稻插秧,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田里是大片的水,放眼望去,好像是一片褐色的墨水。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插秧,我也不例外。我们一个个都穿上水裤,拾起秧苗,深一脚浅一脚地跨到水田里。原本以为很轻松,但做起来确实困难,鞋底上沾满了潮湿的泥土,有时还会陷进去。我突然想起一句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在今天,我才真正的理解了它。体验完后,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要更加珍惜粮食了。
文化信仰,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最真实的实践中,它蕴涵着无穷的哲理,智慧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我们要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