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舌尖上的浪费”亟需引起重视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始终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虽然我国实现粮食十多年的高产和产量持续增长,但是粮食需求增长更为迅速,粮食生产和消费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供需缺口会持续扩大。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预测,“十四五”末我国粮食供需缺口将达到1.3亿吨。我国还远远没有达到粮食安全无忧和可以肆意浪费的境地!因此,必须始终对粮食安全抱有危机意识!然而,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在消费阶段浪费食物也越来越普遍,规模甚至可以说相当惊人。据估计,我国每年被废弃的食物价值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在消费环节,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大约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餐桌上的浪费问题,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就对“舌尖上的浪费”就做出过批示,要求充分认识狠刹浪费之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杜绝“中国式剩宴”。为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中办发〔2014〕22号)。同年,中宣部、国家发改委也出台了《关于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中宣发〔2014〕21号),原国家粮食局(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针对性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节粮减损反对粮食浪费的通知》(国粮发〔2014〕160号)。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餐桌上的食物浪费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坚决刹住餐桌上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对校园场所的食物浪费,习总书记还特别提及,要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一直以来,高校食堂是食物浪费的重灾区。不时有媒体深入高校公共食堂进行采访,如人民网2013年的调查,央视网2017年的调查,均发现大学生的浪费现象十分严峻。从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全国有各类高校2663所,在校大学生数量达到了3833万人,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如果大学生普遍存在食物浪费行为,那么高校食堂场所产生的食物浪费规模将会十分惊人。但是,由于缺少科学数据的支撑,已有研究始终无法有效回应:中国高校食堂究竟有多浪费食物?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中国大学生的食物浪费行为?怎样才能有效减少高校食堂中的食物浪费?

因此,为有效回应上述命题,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粮食经济研究院)正式开展了一项全国性调查。研究团队按照“1省1校”的原则进行抽样调查,对除西藏、港澳台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所高校进行了正式问卷调查。历时两个月左右,研究团队累计称重30000余次,最终获得9660份大学生高校公共食堂就餐的有效问卷。

(一)大学生食物浪费情况调查显示,青年大学生在高校食堂就餐时食物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大约有74%的大学生存在食物浪费行为,平均每人每餐食物浪费量为67.55g,食物浪费率为12.86%。按照最低口径粗略估计,相当于1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被白白浪费。换算成相应的水土资源,这些被浪费的食物则相当于每年有247.91千公顷的良田被白白浪费,每年浪费的农业用水量则达到了13.11亿立方米。具体品种浪费方面(图1),绝对食物浪费量排前三位的分别是面制品,米制品和蔬菜,每人每餐平均浪费量达到了17.41g,13.76g和12.57g。就浪费率而言,浪费程度排前列的分别是蔬菜、米制品,豆制品,这三大类食品的浪费率均超过了13%。这表明青年大学生在高校食堂就餐时,主要浪费的是主食类,蔬菜的浪费也十分突出,牛羊肉、蛋类和禽肉的浪费则相对较少。

图1青年大学生的食物浪费情况

(二)影响大学生高校食堂就餐食物浪费的因素

导致个体食物浪费的原因十分复杂,为揭示大学生在高校食堂就餐时浪费的原因,研究团队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饮食特征和信息干预四个维度,探索了哪些因素会影响青年大学生的食物浪费行为。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对个体的食物浪费行为有关键性影响。

(1)性别。整体而言,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浪费食物(图2)。无论是食物浪费绝对量和相对的食物浪费率方面,女性都超过男性。

图2性别与食物浪费

(2)学历。本科生在食堂就餐时的浪费比研究生要严重。本科生有食物浪费的比例为74.67%,研究生学历有食物浪费的比例为69.78%。本科生平均每人每餐食物浪费量为62.34g,研究生平均每人每餐食物浪费量为55.35g。

(3)浪费习惯。从日常浪费习惯来看(图3),平时习惯性浪费食物在食堂就餐时产生的浪费更多。说明青年大学生的食物浪费行为有一定惯性,深受个人习惯的影响。

图3日常就餐剩余情况与食物浪费量

(4)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个体越浪费食物(图4)。相对家庭经济收入低的青年大学生,经济收入高的大学生在食堂就餐时食物浪费情况更严重。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变优越会助长个体的食物浪费。

图4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浪费量对比

(5)购置的饭菜重量。按照个体在食堂购置饭菜重量是否超过样本均值,将整体样本区分为两个分样本。发现超过样本均值的那部分大学生,有食物浪费比例达到了77.14%,每人每餐食物浪费量为69.97g。而饭购置饭菜重量小于样本均值的大学生,出现食物浪费的概率为70.42%,相应的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52.17g。表明个体饭前购置的饭菜越多,相应的食物浪费越严重。

(6)饭菜口味满意度。按照青年大学生对食堂饭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图5),发现个体对饭菜口味满意度越高,越不可能产生食物浪费。相反,不满意饭菜口味,会加剧其食物浪费行为。

图5饭菜口味满意度与食物浪费量

(7)饭菜品相满意度。饭菜品相满意度对个体食物浪费行为也有显著影响,当青年大学生对食堂提供饭菜的品相满意度越高时,相应的食物浪费会越少。

图6饭菜品相满意度与食物浪费量

(8)对光盘行动了解程度。“光盘行动”是中国高校开展最广泛的减少食物浪费行动,调查发现被大学生“光盘行动”的了解程度对其行为有影响明显。相对不熟悉这一行动的个体,熟悉这一行动个体的食物浪费相对更少。

图7对光盘行动了解程度与食物浪费量

(9)接触节粮宣传频率。节粮宣传情况对个体食物浪费行为也有显著影响。相对很少接受节粮宣传的个体,接受过很多宣传的大学生会更少浪费食物。

图8接触节粮宣传频率与食物浪费量

总结而言,影响青年大学生食物浪费行为的主要包括:个体层面的性别、学历,日常浪费情况;家庭层面的家庭经济水平;餐饮特征维度的餐前饭菜重量,饭菜口味满意度,饭菜品相满意度;信息干预维度的对光盘行动了解程度、接触节粮宣传频率。表明大学生在高校食堂就餐时的食物浪费行为受多重因素影响。

(三)减少高校公共食堂食物浪费的对策建议

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学生食物浪费行为十分普遍,高校食堂场所产生的食物浪费规模十分惊人。中国高校频发的“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迫切需要出台针对性措施来缓解高校中的食物浪费。因此,为减少高校公共食堂场所的食物浪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其一,要高度重视女大学生的食物浪费。建议进一步深度挖掘造成女生更浪费食物浪费的原因所在,比如是否因为食堂没有为女大学生提供小份饭菜等等,从而在源头疏导和减少女性的食物浪费。

其二,针对本科生食物浪费更加突出的现象,建议参照国外经验,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增加食育类课程,甚至可以列为必修课程,通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节约意识,让杜绝食物浪费成为一种内在自觉。

其三,浪费习惯对食物浪费有关键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措施来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日常消费习惯,让浪费食物成为一种不被鼓励、不被提倡的行为,而不是放之任之使之成为习惯,甚至是形成浪费光荣的错误观念。

其四,针对家庭经济条件越优越,个体相应食物浪费情况越严重的状况,建议出台措施引导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减少非理性消费。高校可成立食物浪费督查学生自治性群体,对铺张浪费严重的个体进行谈话和监督,为提高大学生参与积极性,可在评奖评优方面纳入食物浪费表现这一因素。

其五,鼓励青年大学生在食堂就餐时,购置饭菜做到合理有度。食物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量的食物供给,建议出台梯度性的价格政策,对超需求标准的食物消费收取更高价格,以有效抑制个体挥霍食物的冲动。另一方面,高校食堂也要适应性的推出小份饭菜,来满足大学生吃好、吃多样化的需求。

其六,要着力改善高校公共食堂饭菜的口味和品相,提升大学生就餐满意度。建议高校食堂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改良、改善饭菜的口味和品相,提供让青年大学生更愿意接受、更喜爱的饭菜品种,以尽可能减少食堂中的食物浪费。

其七,高度重视信息干预在减少食物浪费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相对熟悉光盘行动的大学生会更少浪费食物,接受更多节粮宣传的大学生会更少浪费食物。因此,为有效减少高校中的食物浪费,还应切实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推动“光盘行动”持续展开,并进行多样化、贴近大学生喜好的节粮宣传,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软文化。

(四)进一步延伸:减少食物浪费的长效机制

除了减少高校食堂场所食物浪费的上述微观层次建议,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延伸,提出减少不同就餐场所食物浪费的长效机制,建议在宏观层次从下述四个方面发力:

第三,加快普及各类、各层次学校的食育课程教育。学校食堂是食物浪费的重灾区之一,建议通过教育,让学生知晓中国粮食安全的紧迫感,食物浪费带来的种种弊端,形成文明就餐的理念与习惯,切实做到不浪费。可通过立法形式,在幼儿园、大中小各类学校开展和普及食育类课程教育,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引导学生适量点餐、适量取食,不挑食、不剩饭、不倒饭,自觉抵制铺张浪费行为。

第四,强化各类餐饮机构的社会责任。可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使餐饮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理性消费。包括采取引导消费者文明就餐、理性消费,适量点餐、节俭就餐;积极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试行半份半价、小份适价;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行“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要在醒目位置设置不剩饭菜标识,推行打包服务;借鉴国外有效经验,探索实行收取食物浪费税(比如韩国法律规定,若客人在外就餐时出现剩余食物,须缴纳数千韩元的“环境负担金”),对主观浪费进行惩戒等多重措施,让消费者在餐饮环境尽可能的少浪费。对餐饮机构没有落实责任的,也要明确相应的惩戒措施,让餐饮机构形成节约食物的内生动力。

THE END
1.大学生节约粮食怎么做大学生节约粮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合理规划饮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不要贪吃或过量,避免浪费粮食。 2、注重保存:妥善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变质,因变质而浪费。 3、自行打包:外出就餐时可以自行打包剩余食物,以免浪费。 4、精打细算:购买食物时注意合理搭配,不要买过多或过多的食物,避免浪费。 5、参与公益https://edu.iask.sina.com.cn/jy/33BELuFYkov.html
2.关于大学生如何对待节约粮食的思想调查问卷在光盘行动盛行的这一时代,大学生们如何对待节约粮食这一思想呢? 1. 你对节约粮食怎么看待? A.反正是我花了钱,感觉浪费无所谓B.知道应该节约,但平时没太在意,常常会浪费一部分C.平时很注意节约粮食,每次都适量取用争取吃完 2. 你剩下的食物主要是什么? A.米饭B.肉C.某些不爱吃的菜D.其他 3. 你通常https://www.wjx.cn/xz/245728913.aspx
3.益起行动,节约粮食在宣讲科普过程中,实践队员走访多家饭店,与店家协商在店内张贴宣传标语,让店家为顾客提供最优用餐建议,在满足消费者用餐需求的同时,也让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实践队员还提出了节约粮食的具体举措:1.粮食定量准备,吃多少就准备多少食物,准备得太多会导致吃不完只能倒掉,这样就会很浪费食物。2.节约粮http://www.daxuejia.com/shsj/shsjjl/147875.html
4.大学食堂浪费问题的调查报告8篇(全文)反思与建议: 1.作为大学生要提高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在打饭的时 候要自觉排队,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约光荣,以浪费粮食为耻增强节意识,争取做到不剩饭菜,杜绝浪费。 2.对于学生排队难、吃饭挤的情况,食堂因适量增加打饭窗口,以便学生能够及时用餐,避免因着急上课而带来的浪费。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737k4k8.html
5.节约粮食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精选13篇)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节约粮食的传统意识正逐渐在学生脑海中淡化,通过检查发现很多学生中午在学校就餐时出现浪费粮食、剩饭剩菜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县级文件精神,特开展本次“粮食节约,反对浪费”教育活动。为了保证本次活动的教育效果,特制订方案如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30vt5u0.html
6.节约粮食主题班会20231022113231.pptx节约粮食主题班会 CATALOGUE目录引言粮食问题的现状节约粮食的意义大学生在节约粮食方面的责任与行动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总结与展望 01引言 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加强学生爱粮、节粮意识,使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节约粮食。引导学生了解粮食的重要性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启发学生养成珍惜粮食、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加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22/623513021100524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