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专家谈学习运用好大食物观蕴含的“三个融合”

大食物观是一个科学体系,涵盖粮食安全、食物生产、多元化供给、营养健康、绿色发展等方面,内容丰富。贯彻落实大食物观,需要学习领会好大食物观蕴含的“三个融合”:粮食安全与多元化食物生产供给相融合、食物生产与营养健康相融合、食物生产与绿色发展相融合。

一、粮食安全与多元化食物生产供给相融合

保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底线。在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的过程中,决不能淡化或者弱化粮食安全,一定要认识到,大食物观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一底线提供了丰富的理念和明确的指导。早在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地区工作期间,便前瞻性地指出:“过去讲的粮食只是狭隘地理解为就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这一重要论述,被收录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日后曾表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树立大食物观……我在福建工作时就提出大食物观,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啊。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可以看出,大食物观在生产端的指导意义是从粮食生产转变为多元化食物生产供给。一是树立粮食生产是核心的底线认识。坚定不移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耕地和产能的可持续性,特别要保护好主产区尤其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是树立胸怀全局的整体认识。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三是树立面向未来的发展认识。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把粮食安全与多元化食物生产供给有机融合起来。

二、食物生产与营养健康相融合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解决从“吃不饱”到“吃得饱”的难题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全面践行大食物观,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营养健康”的再一次历史性转变。

但是,从“吃得饱”到“吃得营养健康”是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事关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与粮食安全。2024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的比例超过80%。同时,由于慢性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有效控制率低、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其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膳食结构不合理是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我国居民目前膳食结构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一方面,我国人均烹调用油、猪肉、粮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偏多,超出了科学推荐量,尤其是烹调用油超出推荐量40%多,猪肉超出30%多。另一方面,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果摄入明显不足。与膳食推荐量相比,新鲜蔬菜摄入量低47%,大豆及其制品低59%,奶类及其制品以及新鲜水果更是低90%左右。

2023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4096万吨,绝大部分(70%以上)被作为家庭烹调用油和餐饮业烹调用油被居民直接食用,“烹调用油超出推荐量40%多”就意味着一年多用1000余万吨烹调用油。可见膳食结构不合理,既影响人民健康,对粮食和油料供给也造成很大压力。

面对挑战,大食物观为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营养健康”提供了理论遵循。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大食物观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更为全面且系统的论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可以看出,大食物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不仅仅是单纯的食物生产,而是应该“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这就明确指出了食物生产的出发点与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食物生产调整的依据是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食物生产的要求是缺了哪样也不行。

面对粮食安全与健康中国两个重大战略需求,亟待破解食物生产—营养健康—食物消费之间脱节的难题。大食物观明确要求食物生产与营养健康有机融合,要从传统模式的19亿亩耕地种什么,14亿人口就吃什么,转变为14亿人口需要吃什么,19亿亩耕地就种什么,即营养健康引导食物消费,食物消费指导食物生产。为此,“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加强食物生产与营养健康的融合研究,开发建立膳食营养健康大数据系统,深入研究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发展新特点与食物结构变化新趋势,特别是研究豆类和奶类等摄入量严重不足的食物,在我国居民食物结构中营养定位、功能作用和健康功效,尽快补齐国民食物结构中影响营养健康的短板。

三、食物生产与绿色发展相融合

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可持续发展难题,主要表现为农牧分离、种养脱节。一方面,养殖场从全国甚至国外购买饲草饲料,推高养殖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又造成局部区域畜禽粪污超出环境的负荷;另一方面,产粮区饲料粮外运,耕地得不到修复,影响土壤肥力。农牧分离、种养脱节,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明确指出:要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模式。

大食物观蕴含的“三个融合”,就是食物生产—营养健康—绿色发展的有机融合,要树立“产得够、用得优、生态美”的系统观念,把粮食安全、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统一起来,一体谋划、共同推进,成为强国建设和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王加启周琳程广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郑楠

THE END
1.1班团支部开展“青春守护中国粮”主题团日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粮食的重要指示精神,帮助广大青年养成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意识,我院地理信息科学22-1班团支部积极响应号召,于2024年11月28日下午10:15在博四B106组织开展了“青春守护中国粮”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https://cesi.cumt.edu.cn/info/1072/10468.htm
2.青春守护中国粮大同青年勇担当为了向广大团员青年传递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激发青少年对粮食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日,团市委、市学联在大同二十二中开展了“青春守护中国粮 大同青年勇担当”条幅签名活动,通过宣传和引导,让更多青少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主动加入到节粮爱粮队伍,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http://dt.wenming.cn/zthd/202412/t20241226_8776426.shtml
3.做好粮食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两篇大文章——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标准已获得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认证,此专业5门核心课程标准已获得巴基斯坦信德省相关部门认证。累计招收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和短期来华留学生100余人。 学院强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食品检测协同创新中心等基地,为学生与企业员工搭建实践桥梁。依托全国食品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38/280710.html
4.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党建课件PPT下载这是一张关于大学生的PPT模板,包含大学生、政策、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党建等主题内容,也可用作大学生PPT、政策PPT、保障PPT、粮食PPT、安全PPT、中国PPT、党建PPT。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ppt课件党建主体文字图片皆可替换修改,作品编号:929149,支https://m.51miz.com/ppt/dangke/929149.html
5.大学生的粮食安全观.pptx演讲人:日期:大学生的粮食安全观引言粮食安全现状分析大学生对粮食安全的认知与态度粮食安全观教育与实践活动校园粮食安全文化建设社会责任与未来展望contents目录PART01引言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对于大学生而言,了解国际粮食安全形势,有助于增强全球视野和责任感。国际粮食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0790292.html
6.四川三农新闻网市发展改革委粮食储备和流通处处长唐晖介绍,近年来,成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以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为指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持续更新农业装备,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制度。下一步,将强化保障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加快打造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1.html?page=65
7.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在注重产量的同时兼顾了()和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在注重产量的同时兼顾了( )和效益。A.种类B.数量C.质量D.重量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https://www.shuashuati.com/ti/71a8f3aca1aa4a3db55a8eeca0fd6f19.html
8.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暨2020年度(第十四届作者:王斌(山东财经大学) 王乐锦(山东财经大学) 会计研究,2016年第4期 38.产业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分——基于多主体的学习过程 作者:黄凯南(山东大学) 乔元波(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2018年第12期 39.保障粮食安全视角的土地托管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00924/Articel07002MT.htm
9.粮食安全问题,要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要保障更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必须立足自身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哪项行为最有效?”相关的问题 第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00万人,至今约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起薪水平正在下滑。2008年4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7590325.html
10.郸市永年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扎实稳住全区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政策五、切实保粮食能源安全 27.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在前期已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补贴资金,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巩固现有扶持政策,统筹利用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小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肥减量增http://hdyn.gov.cn/doc/2023/01/09/95628.shtml
11.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农业院校大学生粮食安全教育摘要:该文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视角,探讨农业院校大学生粮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首先,通过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粮食安全的理念与框架,探究两者的价值内涵,突显紧密的关联。其次,通过粮食安全课堂实践和基地实践的具体案例,详细分析课程系统不完善、学生兴趣不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最后,提出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https://www.91xueshu.com/l-nycylw/93892.html
12.世界粮食日及粮食安全世界粮食日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当今社会,粮食紧缺,物价飙升,我们的生活日益困难。粮食已成为各个国家重点监控及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爱惜粮食”的要求!有首古诗说得好“一粥一饭https://www.360wenmi.com/f/e2fjrjilm7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