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升5奥数拓展:小数乘除法-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数M、N在数线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A.①B.②C.③D.④2.小兔从A点出发,先向右走20格,再依次向左走15格,向右走7格,向左走10格,停在B点。
如果每格都表示0.1,那么A、B之间相距()。
A.商2余3B.商0.2余0.3C.商2余0.3D.商2余3二、填空题6.不计算,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后面2题的得数。
8.一块长方形草地,面积是13.6平方米,如果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5倍,扩大后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9.王叔叔3.5小时做了14个零件,他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做1个零件平均需要()小时。
11.一个小数,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多6.48,这个数是()。
6、甲、乙、丙三人站成一排照相,有()种排法。
7、6个男生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4个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这10个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千克。
8、妈妈使用一个平底锅烙饼,这个平底锅每次只能放2张饼,1张饼要烙两面,烙熟一面要3分钟,烙熟3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9、环形运动场上正在进行长跑比赛。
在每位参加赛跑的运动员前面有7个人在跑着,在每位运动员的后面,也有7个人在跑着,现在运动场上一共有()名运动员。
10.(1)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从1起求若干奇数和的规律吗?1+3=1+3+5=1+3+5+7=1+3+5+7+9=(2)求1+3+5+(99)(3)想一想,怎样计算下列各数的和。
101,103,105,(199)11.甲筐有梨400个,乙筐有梨240个,现在从俩筐中取出数量相等的梨,剩下的甲筐梨正好是乙筐梨的5倍。
求甲,乙两筐各剩下几个梨?12.在一条笔直的跑道一旁插着51面小旗,间隔是2米,后来改成26面小旗,平均间隔多少米?13.小刚爸爸下午2时开车从家到学校去接小明回家,往返需要1小时,下午1小时小明就从学校出了,途中遇到爸爸,便立即上车返回家,在下午2时40分到家,问,爸爸开车的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几倍14.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多黄花,13朵绿花的顺序排列着,最后一朵是什么颜色的花?15.甲乙丙三名教师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分别教数学,语文,英语。
已知:①甲不是北京人,乙不是上海人②北京的教师不教英语③上海的教师教数学④乙不教语文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丙教师教什么学科?16.有一堆桃,第一只猴拿走其中的一半加半个,第二只猴又拿走剩下的一半加半个,第三、四、五只猴照此方式办理,最后还剩下一个桃。
五年级奥数分班考试题班: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填空:1、把一根木成3段需要6分,那么把它成9段需要________分。
2、有一列数:2,3,6,8,8,4,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等于前两个数字乘的尾数,那么个数列的第83是_______。
3、按律填数:①3、7、11、____、____;②1、1、2、3、5、____、____、____;③3、15、5、13、7、11、___、____;④1、2、5、10、17、______、______;⑤6、13、27、55、____、____。
5、甲与乙的和是22,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5倍的和是84,甲数______,乙数_______。
6、有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3,如果把3移到百位,其余两位依次改,所得的新数与原数相差171,原来的三位数是_______。
7、一桶油桶共重8千克,吃了一半后,桶共重4.5千克,桶重_____千克。
8、在一个方形的游泳池周每隔3米栽一棵柳,一共栽了130棵。
已知方形的比多35米,个方形泳池的面是_____平方米。
9、参加聚会的八个人如果每两个人都要握一次手,那么一共要握____次手。
10、用0、1、5、6四个数字可以成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11、如果熊爸爸今年的年乘以2,减去18,再除以2,然后再加上8,好38,那么它今年____。
12、用4个“0”和4个“5”成一个只一个“零”的最大八位数是_________。
13、今天是星期六,80天之后是星期______,30天之前是星期_____。
5.有一等差数列:3、7、11、15个等差数列的第100是多少?6.17+19+21++397.5+8+11+14++508.3+10+17+24++1019.2+6+10+14+18+22【课后思虑】(2+4+6++100)—(1+3+5++99)第三讲:均匀数问题【例题解说】例1:贝贝前两次测试的数学均匀成绩是6分,第三次测试后,三次的均匀成绩是70分。
第三次得了多少分?127,右侧三个例2:五个数的均匀数是139,把这些数排成一排,左侧三个数的均匀数是数的均匀数是148,那么,排在中间的这个数是多少?例3:甲乙丙三个数,甲数和乙数的均匀数是93,甲数和丙数的均匀数是87,乙数和丙数的均匀数是80。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1讲植树问题知识方法…………………………………………………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植树类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些生活中的植树类题转化成数学上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主要会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段数+12.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3.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段数-1。
二、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三、在方形线路上植树,如果每个顶京都要植树,则棵数=(每边的棵数-1)X边数。
重点点拔…………………………………………………【例1】在一条长600米的道路上植树,从头到尾毎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可以栽多少?分析这条路共600米,每隔5米栽一棵,600米中共有:600*5=120(段)。
【例2】一条马路边,从头开始每隔40米有一根电线杆,一辆汽车在一根电线杆旁开始行驶,5分钟后刚好经过第60根电线杆(起点的那根电线杆不计在内)。
【例3】从甲地到乙地原来有电线杆51根,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为12米。
四升五暑假班奥数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分120分一、填空:(44分)1.一个鱼塘的周长是1500米,沿鱼塘周围每隔6米栽一棵杨树,需要栽()棵。
2.小红有4件不同颜色的上衣和2条不同颜色的短裙,一共可以有()种不同的穿法。
3.一个数加上6,除以2,再减去9,最后得8,这个数是()。
4.两个同样的杯子分别装了200毫升的水和酒精,从盛水的杯中倒出40毫升与酒精混合均匀,再从混合液中倒还40毫升到盛水杯中。
上述过程再重复一次,两个杯子里,水中混入的酒精与酒精中混入的水哪个多?()。
5.9个袋中分别装有12、15、17、19、21、24、27、28、31、只球,甲取走几袋,乙也取走了几袋,最后剩下一袋,已知甲取走的球的个数正好是乙的2倍,剩下一袋里有()只球。
7.小刚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85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90分。
小刚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
8.公园门口挂着同样大小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气球150只,按5只红的,4只绿的,再3只黄的顺序排列,第125气球是()颜色,这种颜色的气球共有()只。
9.20个7连乘的积的个位数是()。
2、一个数加上6,除以2,再减去9,最后得8,这个数是()。
3、弟弟4岁时,哥哥12岁,今年哥哥的年龄正好比弟弟大1倍,哥哥今年()岁。
4、学期结束,老师将一些铅笔奖励给三好生。
如果每人奖2支,就余下6支;如果每人奖4支,就少18支。
有()个三好生,共()支铅笔。
5、甲、乙、丙、丁和小虎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
到现在为止,甲已经赛了4盘,乙塞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盘。
请问小虎已经赛了()盘。
这两个正方形有一部分重合,那么没有重合的阴影部分A与B的面积是多少?4、小张、小王、小刘和小顾四个人分别会说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的一种,已知:(1)小张既不会说英语,也不会说德语。
(2)小王既不会说英语,也不会说法语。
(3)如果小张不会说法语,那么小刘就不会说英语。
(4)小顾既不会说英语,也不会说德语。
那么他们四人分别会说什么语言呢?5、小强家离水上乐园有650米,游玩后准备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回家,同时妹妹和小狗从家一起向他奔来,妹妹每分钟行50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跑200米,小狗遇到小强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往返于小强和妹妹之间,当小强与妹妹相遇时,小狗跑了多少米?。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小明有一堆苹果,第一天吃掉了总数的1/4,第二天吃掉了剩下的1/3,那么小明还剩下苹果的几分之几?A.1/2B.1/3C.1/4D.1/12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20厘米B.22厘米C.30厘米D.32厘米3.小华和小明一起去公园,小华走了全程的3/5,小明走了全程的2/5,小华和小明一共走了多少千米?A.1千米B.1.2千米C.1.5千米D.1.8千米4.小明有12个糖果,他分给小红一些,然后又分给小刚一些,最后小明还剩下4个糖果。
小红和小刚一共分到了多少个糖果?A.4个B.6个C.8个D.10个5.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25平方厘米B.50平方厘米C.100平方厘米D.125平方厘米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7.小华和小明一起买了一个大蛋糕,小华吃了蛋糕的1/4,小明吃了剩下的3/4,那么小明吃了________平方厘米的蛋糕。
8.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9.小明在学校的跑道上跑了5圈,每圈是200米,那么小明一共跑了________米。
10.一个圆形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小明有一块正方形的土地,他的爸爸帮他扩建了一块长方形土地,扩建后的土地面积是原来的1.5倍。
如果原来正方形土地的边长是10米,那么扩建后的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12.小红和小丽一起收集邮票,小红有邮票的2/3,小丽有邮票的1/4。
如果小红比小丽多收集了120枚邮票,那么小红和小丽一共收集了多少枚邮票?13.小刚在一条直线上走了10米,然后转身又走了20米,最后又走了10米。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第1讲速算及巧算(一)第2讲速算及巧算(二)第3讲高斯求和第4讲4,8,9整除的数的特征第5讲弃九法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找规律(一)第8讲找规律(二)第9讲数字谜(一)第10讲数字谜(二)第11讲归一问题及归总问题第12讲年龄问题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及假设法第14讲盈亏问题及比较法(一)第15讲盈亏问题及比较法(二)第16讲数阵图(一)第17讲数阵图(二)第18讲数阵图(三)第19将乘法原理第20讲加法原理(一)第21讲加法原理(二)第22讲还原问题(一)第23讲还原问题(二)第24讲页码问题第25讲智取火柴第26讲逻辑问题(一)第27讲逻辑问题(二)第28讲最不利原则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速算及巧算(一)两位数乘法速算口诀一般口诀:首位之积排在前,首尾交叉积之和十倍再加尾数积。
如37x64=1828+(3x4+7x6)x10=23681、同尾互补,首位乘以大一数,尾数之积后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