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滨网讯(记者战旗)日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委、市粮食和物资局按照“系统思维、统筹规划,体系化推进、分阶段实施”的思路,研究制定了《天津市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分为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加快构建支撑体系、加强组织实施6个部分。《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光盘行动”广泛深入开展,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举措做细做实,粮食节约减损取得更大成效,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部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主体责任分工。《工作方案》提出,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落实反食品浪费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餐饮业服务规范、行业标准,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分餐制服务、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服务。强化学校就餐现场管理,加大就餐检查力度,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倡导家庭用餐采用分餐、公勺、公筷等方式。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措施,改善食品储存、运输、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降低储存、运输中的损耗;优化产品设计,提高食品加工利用率,避免过度加工和过量使用原材料。
全链条推进粮食节约减损
加快构建支撑体系
明确职能部门提供的支撑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构建标准支撑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加快完善调查评估机制。加快建立符合节粮减损要求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制定促进粮食节约行业标准。制定《绿色餐厅评定标准》,引导餐饮行业绿色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构建技术研发体系和成果推广体系,培养专业化粮食减损技术创新研发队伍。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支撑,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播种收获环节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储运减损关键技术提质升级,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水平。布局以粮食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提升副产物利用技术水平。加强厨余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装备研发和集成示范应用,构建厨余垃圾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组织实施
重在明确责任、推动落实。《工作方案》提出,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严格监督检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节粮减损文明创建,把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依法查处未主动向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严重浪费食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将反食品浪费作为重点列入星级饭店、A级景区和旅行社的明查暗访检查项目,加强对重大典型案件的督察督办。加强对餐饮企业、食品生产经营者浪费食品情况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