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粮油抢抓机遇强化引领全面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

湖北是首批启动优质粮食工程省份之一。2017年以来,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支持指导下,湖北省粮食局始终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取得实效。2018年,全省实现粮油工业总产值2265亿元,粮食产业经济整体形势向好。截至2019年8月底,30个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重点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面积达到767万亩,超过计划数的27.8%;全省虾稻、鳅稻、蟹稻等特色粮油种植面积达680万亩,优质特色粮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省共创建53个“荆楚好粮油”产品,其中5个被评为“中国好粮油”,34个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82个产品获绿色、有机或无公害等称号,湖北粮油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18年,全省市场化收购比率达91%;截至2019年9月底,粮食市场化收购比率提升至93.1%,优质粮油份额不断扩大,优粮优价得以充分体现。

一、融入大局,高位推进

二、统分结合,整县推进

坚持“四统两分”,既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更注重充分调动县市政府和部门积极性、主动性,突出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的创造性、示范性、带动性,共同做大做强“荆楚好粮油”。

统规划。省粮食局、省财政厅成立专班,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全省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包括全省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规划、示范县实施方案,以及3个子方案等6项内容,既侧重粮食流通环节,又突出全产业链建设。

统标准。先后编制《“优质粮食工程”新政策、新要求政策解读》《“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要求》以及三个子项《实施方案(参考模板)》等,逐一审定县(市、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统一制作粮食质检仪器设备配置参考清单,为各地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在优质粮食工程实施过程中,湖北省粮食局始终坚持以“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为核心和重点,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检体系建设为支撑和保障,在政策设计和资金安排上有所侧重,全面凸显“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核心地位,抓住统筹、示范、龙头、科技、标准、体系、品牌、宣传等八大关键环节,全力推动项目落实落地。

抓统筹发挥引导集聚效应。在中统培训。先后举办4期县市政府负责人参加的全省优质粮食工程专题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辅导。召开全省优质粮食工程现场推进会、座谈会,组织赴山东滨州、黑龙江五常学习考察,示范县、重点县政府分管领导积极参加。

统考评。组织专班对10个示范县开展专题调研,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监控,并将结果运用到下年度资金分配中,在国家组织的2017年度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资金绩效考核中获得好评。对工作滞后县市全省通报并抄送当地党委政府,对群众举报开展调查核实并上报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作出批示,在全省形成极大震慑。

分批实施。在创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县市政府为责任主体,创建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连续两年遴选确定10个示范县和20个重点县,整县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和粮食质检体系三个子项建设,同步创建51家“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目前正在非示范县、重点县开展“中国好粮油”示范特色企业遴选,打破地域限制,力争实现以示范企业为核心,辐射周边县市,带动粮油产业区域发展。

分项落实。示范县、重点县主要围绕发展优质粮油生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健全完善粮油营销体系、开展优质粮油品牌培育和宣传、建立“好粮油”标准、做好公共服务统筹工作等六大任务开展建设;示范企业进一步细化为九项建设任务,政府、企业分别履行主体责任,分项实施。

三、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方面,明确规定用于“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资金数量,不能少于优质粮食工程补助资金总额的60%;用于示范企业的资金数量,不能少于“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补助资金总额的50%。示范县、重点县政府对内统筹省级粮食流通各项政策资金,整合农田整治、农水项目建设、产粮(油)大县奖补资金等涉农资金;对外充分调动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建设合力。据初步统计,10个示范县、20个重点县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10.53亿元,目前已实现项目总投资91.83亿元,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50多个县市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潜江市与院校合作建立虾乡食品“院士工作站”,湖北枣阳三杰集团先后与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共建小麦加工、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研发)中心,研制的麦芯粉、蔬菜杂粮面叶、鲜湿面、早餐面、小麦麸皮高纤休闲食品,填补了市场空白。

抓标准提升核心实力。扎实推进优质粮食标准制修订工作,再生稻、优质山茶油、优质菜籽油等3个地方标准已立项,“荆楚大地”虾稻米等9个团体标准已发布,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优质粮油标准制修订,助力企业增加湖北粮油产品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潜江虾稻”综合种养标准已通过国家抓示范引导粮食生产。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京山国宝桥米等示范企业、合作社建立数字农业示范区,实时监控水稻种植、生产和管理情况。枣阳三杰集团牵头成立“优质小麦产业联盟”,共同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潜江“虾稻”、石首“鸭蛙稻”、天门“鳅螺稻”等为代表的“双水双绿”种植模式,正在全省逐步推广并形成规模。

抓龙头培育领军企业。出台《粮食产业龙头企业三年培植计划》,集中优质粮食工程、科技兴粮、商业储备等专项资金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支持粮油企业做大做强。各地围绕“五优联动”要求,健全完善优质粮食“产购储加销”产业链条。京山京和米业与南方黑芝麻集团强强联合,重点培育富硒大米、五谷营养米等特色产品。在“中国好粮油”政策引导下,国宝桥米的品牌发展模式、三杰集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十堰鑫榄源油橄榄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洪森集团和袁夫稻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在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THE END
1.关于“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备案的通知(皖粮仓网函〔20201.各示范县、有关中央在皖粮食企业和省属国有粮食企业根据项目实施的客观需要,可以适当调整“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但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粮食和储备局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19〕287 号)、《“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国粮规〔2019〕183 号)、《关于转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565637&moduleid=21
2.江苏省粮油学会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方案(试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抓好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21〕177号,以下简称《意见》)落地见效,现制定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方案。 http://www.jscoa.cn/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1109106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4期(总期74期)在线培训课程二是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强化流通反馈激励机制,推进优质优价市场化订单收购,优化粮食供给结构。强化标准和质量导向,鼓励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发布地方特色粮油产品团体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企业推行更高质量标准,加强营养健康粮油产品研发;持续开展"中国好粮油"产品分级遴选;"中国好粮油"区域公共品牌和优质粮油产品推广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00.html
4.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给出答案3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等多项文件。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确保十四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盘。 https://peanutsci.ccoaonline.com/newsinfo/6956871.html
5.丰收节里看丰收丨打造中国好粮油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中央安排215亿元奖励资金予以支持,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00多亿元,从品种到生产再到加工,全产业链打造中国好粮油,累计增加优质粮食超过1000亿斤。“十四五”期间,国家还将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http://ysxw.cctv.cn/article.html?item_id=982675584266496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