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减损守护“粮袋子”弘扬节俭端稳“中国饭碗”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对外发布,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食乃民之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浪费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浪费现象却屡见不鲜。从餐馆的过度点餐,到家庭餐桌上的剩菜剩饭,再到农产品在采收、储运、加工等环节的损耗,据《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8万亿元。《行动方案》的发布,是对我国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进一步推进。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粮食损耗的主要原因是由生产技术或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如何避免粮食“未用先坏”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科技进步与管理优化是减少粮食损耗的“金钥匙”,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催化剂”。江苏省将“粮食产后保质减损及绿色智慧仓储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应用”等研究方向新增列入“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重点研发计划”并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等“六大提升行动”;贵阳市大力推广“四散化”技术,简化运输环节,缩短运输周期,减少粮食运输损耗;成都市实施“东西仓储、南北物流”战略资源布局,将粮食物流作业损耗由原来的3‰降低到1‰以内……减少粮食损耗不仅要求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还需提升物流供应链的绿色化与高效化,确保粮食从“田间”走向“饭桌”的每一步都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杜绝“餐饮浪费”,弘扬“节俭之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餐饮消费环节,粮食浪费现象依然严重。在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第七批制止食品浪费行政处罚典型案例中,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等问题仍然存在。家庭、个人层面,粮食浪费问题也不容忽视。宴请时的“多点才大气”习俗、直播时“吃播催吐”的现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浪费……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遏制食品浪费,唯有压实餐饮责任主体,避免铺张浪费“糟粕习俗”,才能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每一粒粮食,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都是辛勤汗水的结晶。《行动方案》不仅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一份责任书、一份承诺书,是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化和拓展。展望未来,随着《行动方案》的不断推进,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之上,从生产到消费,每一个环节都将充满对粮食的珍视和尊重,每一粒粮食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蒋睿)

THE END
1.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4年全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近日,2024年全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推进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要充分发挥政府、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LUQ8D60534A4SC.html
2.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格隆汇12月30日丨2024年全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推进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要充http://k.sina.com.cn/article_5115326071_130e5ae7702002du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