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国之声权威解读:如何守好“三农”基本盘?

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九个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文件提出的“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仍是重中之重。

李国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今年的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重点已经全部画出来了,非常清晰。让我们乡村振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国家粮食安全更有保障,让农民能够增收,特别是脱贫地区脱贫攻坚成果能够巩固,地方经济能够发展,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基调,整个重点工作应该是不变的。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需要,脱贫攻坚好不容易取得成果,整村整乡不能返贫,这两条底线都是不能够再向下降的,没有任何空间。

2022年,各地各部门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全力以赴保供给,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731亿斤,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李国祥分析,与去年相比,今年农业生产条件较为有利。

李国祥:今年的形势跟去年相比有利条件很多,没有严重的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再加上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这些因素对我们的春耕春播影响不是很大。今年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目前应该还是比较充足,价格基本稳定,也是在比较低的价位上运行。可以说今年外部环境对我们整个的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不能够掉以轻心,在有利的条件下,我们要努力取得更大的丰收。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李国祥认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

李国祥:在党政同责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对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比如说大豆,今年希望至少要能够稳定稳产,力争继续扩大大豆的种植,要鼓励调动农民种植大豆和油料作物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再继续加强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把耕地守好,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高耕地的质量。另一个根基是一定要把我们的种业搞上去,要继续加大育种,尤其是大豆、玉米单产水平偏低,在这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有所突破。

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文件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分析,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关键一环。

郑风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一个比较关键的点,就是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乡村产业方面例如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巨大的潜力,同时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也出现了。今年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也提出了培育壮大县域的富民产业,对整个县域的集聚功能,对“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进行一些部署,包括加强县域内的城乡融合,然后县域带动县乡村的发展。

刘静: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要强化技术支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联合攻关,加快推出适合不同条件、不同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的科技产品。要建立健全整个社会的监督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在长效管护方面,要逐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一定是建管护并重。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提高农民积极性,建立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的这种组织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来参与农村基本生活条件现代化的建设。

朱宁:在本土培育方面,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为乡村培育乡土人才。在外来引进方面,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人才工作方面最主要的一个不同就是在农村的急需紧缺人才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项目,比如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教师“优师计划”、“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以及“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一些项目有关部门一直在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来了。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郑风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大的特点,是落实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国要包括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这都是农业强国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整个“三农”工作都要放在农业强国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来进行,这是整体的一个亮点和关键。

THE END
1.中央一号文件: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3日正式发布。文件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 文件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https://m.gmw.cn/2024-02/04/content_1303652500.htm
2.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导读】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https://www.meipian.cn/50msu1zp
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高强表示,建设农业强国要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提高种粮主体和粮食主产区两个积极性,构建多层次、分品种、精准化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对耕地的部署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探索建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2/13/c7354604.html
4.中央一号文件:玉米大豆!“3金补贴”定了?粮补地补农补随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正式颁布,相信很多的老铁家人们最关注的就是今年下发的一号文件当中,针对粮食产业方面制定的相关政策。其实在今年国家针对粮食方面制定了很多利好政策,更释放了诸多强烈信号,尤其是在前段时间,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中储粮及其下属公司针对东北地区的玉米开展定向增储,这充分说明国家对于粮食方面的重视,https://finance.sina.cn/2024-02-06/detail-inafzynr6706253.d.html
5.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严防“割青毁粮”,割青毁粮什么意思?为加强对生长期粮食作物的保护,《规定》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割青毁粮行为有权举报投诉。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粮食作物生长期保护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依法给予处分。此外,对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收贮生长期水稻、小麦,割青毁粮的,责令改正,给予行政处罚。 以上就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严防“割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2482.html
6.[新闻直播间]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增产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增产重心:大面积提高单产。https://tv.cctv.com/2024/02/04/VIDEMBm9MIacQbyq54yUJdX42402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