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球粮食总量的三分之一被浪费;
年浪费量达12亿吨,相当于全球谷物产量的二分之一;
你的挥霍正伴随着别人的饥饿;
请珍惜粮食。”
在世界人口越来越多的今天,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粮食安全生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将1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作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旨在唤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粮食问题的高度重视,促进粮食生产,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损失,消除世界饥饿和营养不良现象。据报道,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社会粮食的状况仍令人心痛,从根本上扭转消费观念、节约粮食值得我们深思。
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粮爱粮的大环境下,有人会觉得节约一粒米重要吗?表面看来节约一粒米确实没实际意义,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身体力行的去节约粮食。
据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万个。我国约l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年可节约l200万公斤大米,这可以养活3.5万人。“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一星半星,聚两成斤。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粒米饭一粒金,寸金难买寸粮食。”多少年来传承下来的民俗言语毫无保留地阐释了节约要从小处着手,聚少成多,最终也能带来巨大的收获。
在节粮无小事的今天,在公众餐饮消费场所大力宣传节约粮食有重大意义。可以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第一是在饭店、酒楼、餐馆、食堂等餐饮场所构建“绿色餐饮消费”规范,在醒目的位置向顾客重点宣传“科学饮食、吃好为止”、“均衡饮食、重质适量”、“合理点菜、剩菜打包”等。第二是作为消费者要立志养成良好的待客吃饭习俗,做到“主随客便”、“厉行吃光”、“吃喝定量”、“勤俭持家”。第三是对食堂、饭店等餐饮场所,监管部门建立规章制度和可操作的机制措施,以惩治餐饮业的浪费。第四是人们要从一天三顿饭做起,让自觉珍惜粮食的习惯在餐桌上形成。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亦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节约更是一种涵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北宋时的司马光虽然高居宰相,但是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暖和,吃饭够饱即可,也教导下一代以节约为荣。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处处以身作则宣扬节俭。毛主席经常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万事俭为先。
节约粮食的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小中见大。文明就餐,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社会公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为了让贫苦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抵制奢靡腐败之风,从珍惜一粒米开始,从细微处做起,养成节俭的好习惯,用实践来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