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叫停黑海运粮协议影响几何?国际粮价已开始上涨新闻频道

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7月17日到期后,正面临冻结危机。俄罗斯方面宣布,由于协议中涉及俄方部分没有得到落实,将不再继续执行这一协议。俄罗斯此次叫停协议有何考量?未来协议执行又能否迎来转机?

叫停有何考量

17日,俄方向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通报,称反对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称,由于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涉及俄罗斯的部分迄今没有执行,因此俄方中止协议效力。

不过,佩斯科夫也表示,一旦协议涉俄部分得到落实,俄方将立即恢复执行协议。

乌克兰危机去年2月24日升级后,乌克兰和俄罗斯经黑海港口的农产品出口受到干扰。经联合国和土耳其斡旋,俄罗斯、乌克兰去年7月2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就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签署平行协议。协议初始有效期为120天,后于去年11月、今年3月和5月三次延期。

但此前,俄方曾多次对协议涉俄部分的落实情况表达不满,认为在结算、运输、保险等方面,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出口仍因西方制裁遇阻。

此外,自去年7月以来,欧盟对俄农产品出口发布一系列制裁措施,美、英也采取类似举措。俄外交部说,如果西方真的重视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就应认真考虑履行己方义务,取消对俄农产品和化肥的限制。

外界注意到,俄方此前曾多次表示要停止执行协议,但都在最后时刻回心转意。为何俄方此次态度坚决?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表示,俄罗斯叫停协议的症结在于,俄方认为西方在履行协议方面没有诚意、数次敷衍,导致协议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和外交效果。

张弘说,去年7月协议签署时,西方曾答应取消对俄农产品和化肥的限制,但实际上制裁并未取消,俄农业银行仍没有接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西方国家还拒绝对载运俄罗斯商品以及在俄罗斯注册的船舶提供保险服务,这对俄罗斯产品对外销售、运输和结算各方面都造成很大不便。

不过,张弘也指出,俄罗斯“留了个活口”,称只要西方答应条件,将立即“重返协议”。“协议仍是俄罗斯打破西方经济制裁的重要抓手和杠杆。俄方叫停协议,实际上是向西方施压,要求其减轻制裁,回到与俄对话的进程中。”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认为,俄罗斯不再续签协议有两方面考量。

一方面,俄罗斯对西方没有履行涉俄部分协议感到不满。“俄罗斯多次在最后关头威胁退出协议,喊了几次‘狼来了’,但并未让西方真正感到压力,反而认为俄虚张声势。”

杨成说,对俄而言,选择在新一轮粮食出口周期开始之际退出,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治和经济效应。尽管此举势必会被西方抨击俄“滥用”大宗商品的规模优势,但莫斯科认为既然无论怎么做都会被批评,不如让西方感知一下切肤之痛。

另一方面,俄罗斯当初签署协议,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考虑了土耳其、沙特、伊朗等西亚北非国家的需求。这些国家在乌克兰危机中属于典型的“摇摆国家”,并未跟随西方对俄制裁,有助于俄在博弈中施展战略。同时,它们也较易受粮价上涨的冲击。如今俄罗斯停止执行协议,也有意倒逼这些“摇摆国家”向西方施加压力,敦促西方履行协议中涉及俄罗斯利益的部分。

就在俄方宣布不再续约几个小时前,克里米亚大桥于17日凌晨再次遭袭。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压垮协议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此,张弘认为,两件事并没有直接关联。实际上,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之前,俄方就已发出协议将不再延期的信号。克里米亚大桥涉及的安全问题,也和俄方在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中要求打破制裁的诉求无关。

冲击全球粮价

舆论认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可以说是俄乌谈判取得的罕见成果,对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世界面包篮”之称,是葵花籽油、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国,每年向全球市场供应约4500万吨粮食。俄罗斯也是粮食和化肥出口大国,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粮食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5800万至5900万吨。

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由于船只一度无法安全进出乌克兰港口,大量粮食在仓库中堆积,导致全球主要粮食价格上涨。这让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民众面临饥饿风险。

在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达成后,全球粮食安全危机得到一定缓解。该协议也因此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誉为“希望灯塔”。国际救援委员会也将该协议称为处于粮食不安全前线的79个国家和3.49亿人民的“生命线”。

据联合国网站介绍,协议实施近一年来,超过3200万吨粮食商品已从乌克兰的三个黑海港口出口到遍布三个大洲的45个国家,解决了重要粮食商品的供应问题,扭转了全球食品价格创纪录的增长趋势。

俄罗斯中止协议,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

杨成认为,协议停止生效后,将极大地增加乌克兰粮食外运成本,对全球粮价造成冲击。虽然乌克兰粮食外运看似还有替代方案,能够通过陆路或河流向西经由欧洲出口,但这并不是“最优方案”。这意味着,乌克兰的粮食外运成本要增加15%至20%,对全球粮食价格来说将是巨大的冲击因素,甚至将影响部分国家的粮食安全,引发饥荒。

张弘认为,从短期来看,俄罗斯停止执行协议将对乌克兰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乌粮食出口可能因此停摆,导致国际粮价的波动。实际上,俄罗斯宣布这一决定后,国际粮价已开始上涨,说明对粮食安全的隐忧有所上升。

斡旋仍将继续

在俄罗斯叫停协议后,多方仍称要继续斡旋促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7日表示,联合国将继续促进乌克兰和俄罗斯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称,希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协议内容面谈。埃尔多安本月早些时候表示,他已邀请普京8月访问土耳其。

乌克兰总统发言人尼基福罗夫则称,乌总统泽连斯基希望可以在俄罗斯退出协议的情况下,继续从黑海港口出口粮食,正等待与联合国和土耳其确认。

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未来前景如何?

杨成认为,无论是对俄罗斯还是对西方而言,彼此都已没有太多退路。

对西方而言,如果在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上接受俄罗斯的要价,可能意味着整个对俄制裁体系的放宽。但西方认为,需始终保持对俄战略压力,让其遭遇包括战场在内各层面的失败。

另一边,如果西方不兑现原有的承诺,普京也不会同意重返协议。杨成认为,相比要求西方取消制裁,“西方妥协”这一象征性意义对俄更为重要。实际上,西方制裁对俄粮食出口的影响有限,过去一年,俄罗斯粮食出口量创下历史纪录,甚至填补了乌克兰粮食出口减少的份额。

对于土耳其或联合国的斡旋能否带来转机,杨成并不乐观。他认为,联合国没有可以施加压力的杠杆,埃尔多安与普京的谈判能否取得成效,也取决于他能否从西方拿到相应筹码。“如果西方连象征性的妥协都不愿提供,俄罗斯大概率不会重返农产品外运协议。”

张弘表示,俄罗斯可能不会彻底退出协议。俄方已将协议作为反制西方的重要工具,也是能拿捏得住西方的少数几张“牌”之一。虽然退出协议对俄农产品出口数量影响不大,但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粮食实际上是“打折出售”。

此外,虽然乌克兰称要在没有俄罗斯同意的情况下继续启动外运,但可能难以如愿。张弘说,乌克兰已没有海军,没有俄方支持,乌克兰农产品外运安全无法保障。国际商船、保险公司出于商业角度考虑,也不会为其提供服务。由于粮食安全关系到全球通胀、西方经济复苏和乌克兰的经济安全,西方未来可能会为协议的续约作出一定让步。

THE END
1.美国未来年度可能减少粮食生产与供应,或将对全球粮价走势提供底部据美国农业部(USDA)10月8日发布报告显示,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与生产成本攀升影响,2024年美国农场主面临大面积亏损,将会对美国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美国作为全球粮食主要出口国家,其生产减少将会对全球粮价走势提供底部支撑;同时作为我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可能通过出口价格的上涨传导至国内,进而推动国内粮价的企稳https://www.zgcsswdx.cn/info/9970.html
2.全球粮价一飞冲天而这一切可能才刚刚开始野村发布研报警告,伴随着全球能源价格飙涨,能源价格对于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正越来越明显。考虑到全球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明年全球粮价可能面临进一步的上行压力。 如果粮食价格飙涨,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的经济体将面临食品价格进一步飙升的风险。 https://m.zhitongcaijing.com/article/share.html?content_id=601402
3.粮价是2022年物价的黑天鹅吗?展望今年,全球通胀似有降温回落趋势,但“居安思危”,高通胀隐忧难掩,粮食价格或是其一。 华创证券从粮食通胀风险的角度出发,对全球和我国粮食产需贸的基本盘、全球粮价大涨的主要原因及对可能推动粮价上涨的风险点进行了细致分析。 一、摸清全球粮食产需贸基本盘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695
4.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创10年新高疫情持续蔓延冲击着全球粮食供应链和产业链,同时,也暴露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诸多弊端。而我国夏粮今年则迎来了“十八连丰”,消费价格指数也是稳中有降,彰显了中国饭碗的保障能力。 粮价大幅上涨 巴西民众担心吃不起饭 持续多月的粮食涨价潮,正在引发巴西贫民窟居民的强烈担忧。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nGutILfkbKty6h3ICfM2210719
5.全球商品观察俄方表态同意延长黑海谷物倡议国际粮价或保持回落国联期货农产品事业部徐亚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黑海谷物倡议延期将保障2022年剩余谷物继续外运,不过,考虑到俄乌冲突升级导致的谷物减产,全球粮食供应短期内仍维持偏紧格局,“预计今年全球粮价仍处于高位区间”。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月3日公布的最新一期《谷物供需简报》预计,2022/23年度(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3152662722274.html
6.8月09日实话实说:全球粮价高涨潮流席卷中国政府稳定粮价更需稳定全球粮价高涨潮流席卷中国 局地可能现“抢购” 秋粮收购将在9月份开始,和此前的夏粮收购一样,目前粮价上涨的预期依然强劲,今年国内外都面临着粮食供给偏紧的局面,国际粮价的上涨可能会传导到中国粮食市场。http://news.cntv.cn/special/shss/0000/71/index.shtml
7.国际粮价飙涨会否传导到国内?国家粮储局:全球粮食供求依旧宽松,年近期全球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一路上扬。 4月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秦玉云就此表示,2021年国际粮价出现上涨,是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东南亚旱灾、沙漠蝗虫等危机对粮食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从粮食供求角度分析,国际粮食供求在延续宽松格局,价格最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4/03/c5058311.html
8.粮价暴涨危及全球跨国巨头利润翻番“涨吧,不论在哪个国家,为通货膨胀承受代价的总是穷人。”正在北京出差的美籍华人袁琦给旧金山妻子打电话,听说美国很多超市里大米都买不到了。全球粮价上涨的大潮正愈演愈烈。粮食危机导致的社会骚乱已席卷几十个国家,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也出现“大米抢购风潮”。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5/12/content_2176011.htm
9.应对全球粮食乱局的核心是玉米生产在今年全球粮食红灯频闪、20多个国家出台粮食禁令的背景下,我国的粮食进口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 去年以来,粮食价格一路飙升,许多国家纷纷出台粮油出口禁令。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粮食商品价连创新高,3月份飙升12.6%,增幅达到该指数自1990年创立以来的新高。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小麦玉米比价和大豆玉米比价都在https://www.yicai.com/news/10144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