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智慧——中国古代农具变迁史,你能认出几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业生产亦是如此。农业生产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农具,而农具的变迁也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一起来回顾农具的变迁史吧~

原始社会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换句话说,石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人类。

石斧和石犁作为上古神器,很好地完成了采果子、打野兽的历史使命。

夏、商、西周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农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开始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出现了五谷(粟、稷等)。人们已经懂得用草木灰以及其他一些肥料给农作物施肥,后期甚至出现青铜器。

那么,是什么农具支撑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呢?答案是石头、木头和骨头。它们只是稍微相互配合了一下,便出现了灌溉农具——桔槔。

虽然增加的农具品种不少,但总体来说,生产效率还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农具发生重大变革,彻底告别了一些简易的棍棒、绳子和石块。

铁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V字型铁犁头减少了耕作的阻力,铁插增加了翻土的深度,铁耨则可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连耞为后世长期沿用。

▽V字铁犁头、铁插、铁耨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类似的连耞,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村还依然在使用呢,这可是从春秋时期沿袭下来的,可以算是农具中的祖师爷啦~

秦汉至隋唐五代

在中国大一统局面形成的秦汉时期,农具也进入一个更高阶的阶段,变得具有“强复合型”特征,使用时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哒~

宋元时代

有了秦朝的辉煌,宋元时代的农具变更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一时期把重点放在了“动力学”上,进行了各种改进。改进了农具的动力和工作机的连接装置,用来提高效率。并且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改变工具的部件,加强了后端生产工具的使用。

一日可耕种20亩的耧锄,由麦笼、麦钐、麦绰3部分组合的收割作业农具,以及一机多用的“水轮三事”等,很聪明地借助了外力,更加了解了自然规律。据说,“水轮三事”一天加工的粮食可供一千多户人家食用。

明清时代

明、清两代的农具较之元代没有太大变化,发展比较缓慢,但某些农具仍有改进。

这期间我国北方出现了露锄,南方则出现了虫梳、除虫滑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反映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

此外,由于钢铁冶铸技术的发展,在农具部件的创造改进方面也有了较大进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农具的不断演变,对古代农业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就看看,咱们家中是否还有这些农具-----

翻土用的农具,有许多种。在其下方装上一块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犁地

碾子磨面或脱粒用的,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这种工具在电气化以前的中国农村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少用他了。

在磨面机还没有发明之前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就全靠他了。

辘轳(lùlu),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井上竖立井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用它提水省老劲了

纺车,织布工具,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

以前人们的穿衣棉被布料啥的全是由纺车织成的,一般家庭都会有的。

吹谷机,又叫吹谷风车,是一种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秸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

这种设备在南方使用比较多,一些稻米产区几乎家家都有。

独轮车俗称“鸡公车”、“二把手”“土车子”。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特别在北方,几乎与毛驴起同样的作用。过去的独轮车,车轮为木制,有大有小。小者车盘平;大者高于车盘,将车盘分成左右两边,可载物,也可坐人,但两边须保持平衡。

以前,能推上独轮车驮着媳妇回娘家那可是很体面的哦,绝不亚于现在开个奔驰宝马。

蓑衣斗笠,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

穿上它,下雨天不耽误干活。

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石臼是人类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的生产工具。在电气化生产以前,人类的谷物粮食主要是以这种生产工具加工成食品。

捶打的方式不一样了,但原理是一样的。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用水作动力的水磨。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

THE END
1.中国古代农具大全.docx中国古代农具大全(耒耜)传说最古老的工具,大概在炎帝期间。(翻土农具)(钁)最早出现商朝,春秋战国时许多。(似镐的刨土工具)(铜铲)商朝(青铜器。铲土除草用的农具)(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期间。(脚踏耕具)(犁耕)汉代。(翻土农具)(都匀犁)春秋战国。(翻土农具)(镪犁)又写作 “枪犁 ”或“戗犁 ”,时间不详,https://m.taodocs.com/p-712120065.html
2.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中古代中国农民在日常耕作中创新了一系列农具,如四齿钉耙、耧车、锄头等。这反映出古代中国 A.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B. 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 农耕技术缺乏进步 D. 小农经济较为分散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TAGS 扫帚扬场碌碡簸箕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https://m.12tiku.com/tiku/919783/20215863.html
3.古代农具简笔画及说明简笔画图片大全儿童农具简笔画 古代农具简笔画及说明 简笔画广西 看过该简笔画的同学还看了: ●古代农夫简笔画 ●古代农民简笔画 ●农具简笔画 ●农具的简笔画 ●农具少儿简笔画 ●古代简笔画 ●古代的简笔画 ●古代人简笔画 ●古代女简笔画 ●古代车简笔画 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9f4748ac3ac492d7.html
4.中国古代农具大全[参考]资源下载本文(中国古代农具大全[参考])为本站会员(瑶***)主动上传,金锄头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金锄头文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jinchutou.com/h-59.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https://www.jinchutou.com/d-156103967.html
5.度量衡计算工具中国古代青铜器称谓大全(4)农具与工具度量衡器锸(chā),铁锹,掘土工具;耒(lěi),古代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可看作犁的前身;耜(sì),原始翻土农具“耒耜”的下端,形状像铁锹和铧,木、金属制;铚 (zhì),古代短镰刀。 商代青铜耒、耜、锸、銍 8. 青铜鐝镰修刀 钁/鐝(jué),一种形似镐的刨土农具。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578673/article/details/112218142
6.“轼”这个字最可能的意思是什么?()A.古代农民用来犁地的农具B( ) A.古代农民用来犁地的农具 B.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C.古代一种考试的名称 D.可能是一种古代礼节 【考点】偏旁部首.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当前模式为游客模式,立即登录查看试卷全部内容及下载https://www.jyeoo.com/shiti/1035816a-158a-4a15-95b2-8f25d42ba664
7.古代水碾水车水碓舂米水车灌溉庄稼传统水利器具农具复古制作修复欢迎前来供应商网(https://www.gys.cn)了解重庆中裕木制工艺品有限公司发布的古代水碾水车 水碓舂米水车 灌溉庄稼传统水利器具农具复古制作修复价格、厂家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好,性价比高,为您节省采购成本!进网站查看卖家电话。https://www.china.cn/muzhigongyipin/4932185470.html
8.西夏农具考释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docx西夏农具考释-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docx,摘要西夏的农具可分为垦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割农具、谷物加工工具。垦耕农具有犁铧、犁壁、镬、锹;播种农具有耧车;中耕农具有铁锄、铁铲;收割农具有铁镰;谷物加工工具有铁杵臼、碌碡、碓、磨、碾、簸箕、木权、木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03/164553291.shtm
9.伴你学历史33——从曲辕犁看古代农具的演变后来,经过不断改进,耜冠演变成犁铲,耜柄演变成犁把,牵引耒耜的 绳索 ,演变成犁辕 ,就这样, 一种新农具 ——犁诞生了。紧随其后,如何有效的使用耕犁,犁耕技术也随之产生,这项农业生产技术在中国古代社会最初是解决牵引的动力,然后是如何方便操作,使用的问题。https://www.jianshu.com/p/194fd96fc073
10.古代翻耕土地的生产工具:耒耜与犁批木网木业大全农业生产工具自春秋战国以来称之为“田器”、“农器”和“农具”。制造农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种类有锛、臿、斧、斨、镈、铲、耨、镰、犁形器等。这是中国农具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耕翻平整土地的农具主要有两类: https://anywood.com/news/detail/23524.htm
11.耜组词有哪些耜的组词〈名〉(形声。从耒,以声。耒(lěi),翻土的工具。本义:古代农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锹)耒下端铲土的部分,装在犁上,用以翻土字亦作耜。耜,来下剌臿也。古以木为之,后世以金。——《六书故》斵木为耜。——《易·系辞》禹亲自操耜。——《庄子·天下》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率》脩来耜https://m.hao86.com/zuci/801c_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