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度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地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意。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词句品读,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游览了新疆的葡萄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吧。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随机介绍泼水节)泼水节为何如此令人难忘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标段。

2、学生自读,画出生字,借助书下的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指名分段读文

5、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生字注音)

凤凰花周恩来敲鼓

咖啡色踩着端碗

蘸水对襟白褂健康长寿

6、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去掉生字注音)

三、深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同学们,凤凰花开了,泼水节到了,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2)出图,介绍凤凰花。随机理解“火红火红”

2、学习第二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很高兴,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

(2)给“特别”换个词。

3、学习第三段

(1)课文接下来要写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段,遇到喜欢的好词好句圈一圈,画一画,一边读一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概括这段主要内容。

(3)这段话有几句逐句学习

A、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住“敲起象脚鼓”、“四面八方”、“赶来”。

(出图:介绍象脚鼓)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看课文插图理解“撒满”。)

“鲜红的地毯”: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读“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比较理解“一串串”、“一条条”。

三个句子随机灵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么热闹、隆重的场面,是傣家人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呢

B、激情引读句1,句2,句3。

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天天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当时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周总理乘飞机后又改乘汽车,最后又乘渡船过江,不辞辛苦,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当时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难怪,难怪(引读句1,句2,句3)。

C、引读句4。

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欢呼着:......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人们的欢呼中,周总理来到了人群中。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观察。理解“笑容满面”

(2)这段中除了描写总理的衣着外还写了什么,读一读。(动作)画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词语。

5、学习第五段

(1)泼水开始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五段)

(2)泼水节被泼的水越多,也就代表着你收到的祝福越多。

出示:

当周总理把水洒向孩子,总理祝孩子____。

周总理把水洒向老人,总理祝老人____。

周总理把水洒向傣族小伙子,总理祝小伙子____。

周总理还把水洒向__,祝__。

(3)孩子们,傣族人民又向周总理祝福什么用上“一边……一边”造句

(4)文中处处体现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正因为如此,所以泼水节才如此令人难忘。再次齐读课题。

6、学习第六--八段

课文的最后三段表达了人们对泼水节的难忘,让我们齐读课文。

四、总结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

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师范读

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

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同时出示“读书小提示”:

(1)把还不太熟的生字结合叶子上的拼音多读几遍。

(2)读书小问号:

①读了一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②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课文。

预设:

第1段:

(1)介绍傣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那里有火红火红的凤凰花。(边观看课件教师边介绍并解释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

(2)指导朗读: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傣族人民又要举行泼水节了,让我们带着美丽的心情齐读这一段,“又”字要读得重一些。

第2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特别”高兴呢?

(2)你能用“因为......所以......”再说一遍这句话吗?

(3)你能把“特别”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吗?

(4)指导读:是呀,周总理也来和他们一起过节日,傣族人民的心情真高兴,所以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一读这段吧!(语气要高兴一些,“特别”两个字要读重一些,脸上带着笑容去读。)

第3段:

(1)抓住“撒,一条条,一串串”板书。

(2)用一个词形容这样的场面(热闹,激动人心)

(3)你还有什么词、句不明白可以提出来。(解释象脚鼓、四面八方、欢呼等,并相机指导朗读)

如:欢呼:特别高兴的呼喊,所以在读“周总理来了”这句话要声音大些激动些。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5)齐读

四、小结:听着同学们快乐的读书声,看着这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图片,仿佛让我们真的置身于傣族人民那年欢乐的泼水节中,是呀,周总理来了,傣族人民和总理到底会怎样过泼水节呢,想知道吗?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五、课后作业:本节课6个生字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教学目标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2、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象。

教学过程

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教教他)

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想边读,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

带着问题(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3)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又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插图)谁来说说“今天”总理的打扮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

2)读第四段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3)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的

5、体会第五段。

1)老师扮演总理,拿着银碗和柏枝向人们泼酒,为人们祝福。

2)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3)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另人难忘的”,有感情的朗读6----8段。

教学后记:

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首先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其次要注意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从实际中感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因素,逐步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如要求学生独立发现识字的难点,并解决难点;提倡求异思维,不强求全班学生按同一方法识记生字,允许并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自己设计识字的练习和复习的练习等等。

教学理念:

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人民心里的热情。

一、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认读词语

敬爱欢呼幸福难忘鲜红水红色咖啡色

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

3、交流反馈:

A、学习第三节。(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敲起象脚鼓

傣族人民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B、学习第4——6节

1、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外貌描写: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节日盛装?

动作描写:同学们,你站在周总理身边,跟着总理一起敲着象脚鼓,一起跳着舞,你感到怎么样?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节,指名朗读。

3、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相互祝福的?

自己读一读第5、6两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表演动作:端、拿、蘸、泼洒

指名朗读课文5、6两节,其他同学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采访:你感到快乐吗?

你刚才祝福我们的总理什么?

你听到我们的总理在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丰登、合家欢乐,老人长命百岁,孩子学业进步…….)

跟我们的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快乐呀!齐读4——6节。

引读最后两节。

周总理不远万里从北京来到傣族,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和总理一起在锣鼓喧天,花炮声声,龙舟疾驶中泼啊,洒呀,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幸福哇!

这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4、朗读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难忘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教学反思: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敬爱的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破水祝福,同庆盛大的节日。

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对于课文的朗读,我的示范过多,以至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而生成的个性化的朗读较少,除了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表现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数是孩子们学着我的朗读模式进行的,另外,在课堂上,我应该采用播放记录片的形式,将孩子们课外搜集的资料更加直观和感性的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这样对于孩子们的感情铺垫将更有效,能更好地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发挥作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

(2)课文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书写生字“历、敬、度、赶”

2、学生书写生字。

3、点评书写。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令:注意和“今”字区别。读准字音“lìnɡ”。

福:应读作“fú”,不能读作“fǔ”。

2.字形:

蘸:“zhàn”可分部件记忆字形。

敬:左宽右略窄。指导书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健:左窄右宽,中间的“廴”,不要写成“辶”。

寿:半包围结构,寸字底,上面是“丰”字竖变成“丿”。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熟读课文。

1、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2、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3、复习本课生字词。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起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熟读全文。

一、说教材内容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书写生字;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能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2.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理解重点内容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从周总理的衣着、表情,动作中,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四、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本课我分2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篇幅短,内容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第一课时就可以完整地理解课文。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巩固理解,教学生字的写法。我今天教学的是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从以前学过的《关怀》入手,引出周总理,然后再引出课题。

然后板书课题的时候,我并没有提前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虽然那样的课题会写得更漂亮一些,但是我感觉现场板书不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学生一个模仿老师写字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写好字的兴趣。

板书好课题后齐读课题,然后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这样既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善于思考,也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初步感知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后,紧接着让学生立即接触课文内容,通过初读,了解主要内容。初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要求、带着问题来读,这样的读书效果会更好一些。

读完后立即交流,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

3、读书识字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我力争词语和生字交替出现,在二类字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现的是词语,从词语中认识生字,这样的难度小一些。在一类字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现的是生字,然后由生字联系到课文里的词语,因为一类字相对来说简单一些,有很多是在以前的二类字里出现过。“恩”在课文里的词语是人名,所以我选择这个字让学生扩词。又让学生比较“恩”与“思”,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经常混淆这两个词语。由“度”所在的词语“一年一度”自然地引到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4、细读感悟

第二自然段内容也很简单,同时这一自然段也回答了开头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这部分内容略讲。在这里我设置了一个训练点。

那就是从理解“今年”是哪一年指导学生学会上下文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并指出“联系上下文”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傣族人民如何欢迎周总理的到来,先出示周总理一天的工作表,理解傣族人民为什么对于周总理的到来那么兴奋,那么激动。接着抓住“赶来”、“一条条”、“一串串”等重点词语的理解傣族人民如何欢迎周总理的到来,指导读出傣族人民的激动,兴奋,对总理的欢迎、爱戴。

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是课文插图最直接的描写,本段的学习重点是图文结合,通过观察周总理的服装、表情、动作,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第五自然段仍然先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想象周总理在泼水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再一次体会与傣族人民的幸福,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然后设置训练点:学习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全篇感情的集中喷发,这里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激情,通过朗读释放出激情,使课文的学习达到高潮,也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不是简单地对课文内容做一个总结,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六、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和周总理有关的故事,使学生对周总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把课文主要内容显示出来,而且要简洁。

说教材分析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泼、龙、恩、凤、凰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多音字“盛”

2、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

4、初步体会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会写生字;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二、句与段的教学

今天学习的重点段落是第3小节,我以“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展开教学,由句子再细化为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累、再由句到段由局部到整体,层层引导学生明白人们赶来了,人们撒满花瓣,人们欢呼都表达子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句与段的`学习离不开朗读的指导,朗读的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如精读第3小节时,我就采用了指名读、感悟地读、高兴的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等形式。在指导读“周总理来了!”这句感叹句时,我又采用了提示读,“你欢呼着:他欢呼着,大家一起欢呼着”使小朋友身临其境。

三、作业设计:

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翻看了课后及作业本发现有这么几个类型:生字抄写、看拼音写词语、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会填正克确的量词,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造句。因此本课时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字词教学时穿插了多音字“盛”的教学,说话练习:用一组关联词:因为……所以……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好像”造句指导学生把比喻句说得更生动,

量词的叠用:一条条、一串串要能理解叠用表示很多,并能正确运用从而能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

四、课后发现的问题:

1、“对襟白褂”这个词的教学除了读准字音,如果能以学生的衣服为实物教学明白对襟是怎么样的,医生穿的就是白褂,让生字的音、形、义在潜移默化中扎实的完成了教学。

2、语言表达: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如果能让小朋友学习这种写法,学会迁移,比如说:迎春花开了,春天到了。再比如: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们上学了等等,让小朋友学会运用。

说教材:

《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一、二两句写人们做的准备,三、四两句写泼水地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验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选择地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我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走入情境,全面热情参与情感的体验,从而与傣族的泼水节来一次亲密接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主要是师生一起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共同领悟、感受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

四、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感悟课文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说过程: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这一课时的授课形式,我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激发情感,引起需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2、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3、详略交替,以读代讲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第一句,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二句,以声、像手段为烘托,让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文本中画面,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4、回归全文,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教师应以读为本,积极营造一种以书声琅琅为主的课堂气氛。总结时我打算用激励性的语言:“小朋友,你们愿意用朗读,带俞老师去西双版纳过个快乐的泼水节吗?”来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学设计,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一、教学教材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三、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是永生难忘的节日。为什么是“难忘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泼”右边是“发”不要和“波”相混。

(二)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一、说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新课程标准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学段的阅读课文教学是区别于其他学段的。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的着眼点。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为: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说学生情况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等,具体的运用将结合本课的教学程序进行说明。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共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整体感知。

(三)读中感悟,突破重点。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五)布置作业,课堂积累。

下面我将对本课的教学程序进行具体的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从插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让学生读课题,想想:为什么难忘?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多思考,通过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图片可以使他们更快的走进课本,走进难忘的泼水节。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

3、全班拼读生字。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1)本课要写的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板书这四个字,其中“凤凰”两个字比较难写,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凤凰”的书写

我是这样讲的:小朋友,看看这有两个字宝宝像双胞胎一样,仔细观察这对双胞胎那些地方长的像,那些地方长的不像。【在课堂上我使用小朋友感兴趣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兴趣。】

这时候,学生们就会踊跃发言:

生1:我知道,这两个字宝宝都是“风字头”

生2:我观察出来了,“凤”字里边是“又”和咱以前学的“风”字不能弄混了。“凰”字里面是一个“皇帝”的`“皇”字。和“皇”的读音也一样。

我适时鼓励:这两个同学观察的真仔细。回答的真好,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俩。

观察之后还要知道怎么写: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个字的关键,边说边板书。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最后再写里面的。

(2)出示“思”和“恩”作比较。同样让学生自己观察找出区别。此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思考:1961年地泼水节是怎么过的?

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学会默读,现在就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默读思考了。)

指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7、我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如:

(1)插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着什么?傣族人民穿着什么?他们表情怎样?什么是“满面笑容”,找生站出来示范一下。在此教学阶段,理解“满面笑容”,并练习说一句话。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强调重点词:端、拿、蘸、泼洒、祝福、泼水、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此环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8、我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强调“特别”、“周恩来总理”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点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最后两个自然段,“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指名回答明确:(心连心,师板书)

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幸福、难忘的节日,师板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说教材

由二年级教学的重点及本文的特点,确定认知目标为:认识本课12个生字。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是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由本文的内涵引出的情感目标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认识。重难点则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所洋溢的热情、幸福与快乐,对周总理和人民的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随教学过程阐述)

要理解本文的内容并有所感悟,必须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和人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此课前我和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前5分钟交流。

一、激情导入

我先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情景,再引入:这图景就是1961年的泼水节,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美丽的西双版纳,走进那个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

二、朗读感悟

1、自读体会。自主读课文,想想这个泼水节为什么会如此难忘,找出描写人物表情、动作、心情的句子,去细细体会。

2、小组合作读。在小组内读有关词句并交流体会。

3、品读悟情。抓住重点词句:如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周总理的穿着,笑容满面的表情,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动作等,引导学生体会傣族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总理的平易近人,人们的.欢乐与幸福,从而感悟出周总理与人民的心连心。

4、入情朗读。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我抓住最后一句人们的欢呼“周总理来了!”引导孩子们走进情境,想象周总理就在身边,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去感受此时傣族人民的心情。或许孩子们体会到的是喜悦,是兴奋,是激动,是幸福。这时再让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而结尾的几个感叹句,我则利用范读加情感渲染导读:让我们再次细细品味这难忘的时刻,让我们沉浸在这浓浓的幸福之中吧!这样孩子们自然能放慢速度,读出陶醉的感觉。

1、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板书“泼水节”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学习生字“凤、凰”

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⑵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

3、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练习:火红火红的()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⑶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4、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5、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简介总理

第四段:

⑴对襟白褂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⑵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⑶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

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板书:四面八方

生读第一句

师错读,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够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一条条一串串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一起来欢呼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凤凰”两个字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横折弯钩的钩幅度要小一点。把“凤”中“又”的一捺改成点。

THE END
1.英语释义(精选十篇)而古汉语中单用“饥”指“五谷收成不好”, “馑”指“蔬菜收成不好”。这类复音词的同义语素有一定的独立性, 意义有细微差别。根据这个特点, 解释这类词语的时候可采用互释的办法, 如“怠慢”这个词, “怠”是“轻慢、不恭敬”的意思, “慢”是“怠慢、不敬”的意思, 了解其中一个语素, 也就大致了解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4ergg9.html
2.讲座预告科技伦理治理——难题与挑战主讲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经济漩涡:冷战发生的另一个解释框架 主讲人: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教授,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资深研究员) 时间:2月24日9:00 主办:香港科技大学 参与方式:讲座报名 结合实例讲解海口市城市更新指导意见 主讲人:王红英(高级规划师,雅克设计有限公司规划院副院长兼城市更新中心负责人) https://dy.163.com/article/HUB54QC30514R9P4.html
3.认准喝粥更长寿五谷粥养生祛病一碗粥美食书籍早餐详细营养粥养生认准喝粥更长寿五谷粥养生祛病一碗粥美食书籍早餐详细营养粥养生食谱大全长高冬季食疗 青岛出版社 分享 收藏 降价通知 已选 【认准正版】健康五谷养生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http://item.m.jd.com/product/10129813693834.html
4.JavaWeb学习javaweb开发需要学什么创建一个空项目(项目结构中配置jdk和对应的编译版本、创建Java模块modules)->导入驱动jar包放入新建的目录lib里面(jar包下载网址:MySQL :: Download MySQL Connector/J (Archived Versions))->让当前工程识别jar包(add as library -> modules library),如果不识别的话,后面无法完成驱动的注册https://blog.csdn.net/boke00_7/article/details/130071041
5.五谷杂粮的图片及名称五谷杂粮的名称及区别 五谷杂粮的名称及区别五谷杂粮的名称及区别多吃粗粮身体好? 大鱼大肉“未必补,五谷杂粮最养人 ?《黄帝内经》中讲,“五谷为 『食全食美』五谷杂粮美食图片 『食全食美』五谷杂粮美食图片『食全食美』五谷杂粮美食图片。 花卉名称图片大全(二) 引用 花卉名称图片大全(二) 各种花卉名称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009/14/58655553_999010379.shtml
6.长治市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历史沿革风景图片旅游长治市,山西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位于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全市辖4个区、8个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314.2万人。 http://www.365135.com/shanxi/changzhi.shtml
7.五谷图片五谷图片大全五谷高清图片下载第2页全景网-高端图片库和正版图片素材网站,拥有大量的五谷图片及五谷图片素材,个人免费下载使用高清图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媒体创意解决方案。https://www.quanjing.com/category/13090351_2.html
8.五谷百穗品牌图片高清产品图片以及五谷百穗加盟店形象展示一我对五谷百穗很感兴趣,请尽快寄资料给我! 我想了解五谷百穗加盟费多少? 我想知道五谷百穗加盟电话多少? 我想了解五谷百穗加盟后期支持有哪些? 我想了解五谷*姓名: *电话: 邮箱: 详细地址: *留言内容: 推荐同行业优质项目给我 快捷留言 收藏项目 品牌图片 品牌名称 推荐值 对比 康宝莱 185 对比 九芝http://www.1637.com/wugubaisui/pic.html
9.美食做法:脆皮五谷甜甜圈烹饪方法图片及所用厨具(不锈钢焊接烹饪脆皮五谷甜甜圈所用的厨房设备有:单头炒灶、蒸饭柜、烤鸭炉、油炸炉、蒸包炉、各类异形定制水池、餐具消毒柜、水吧操作台、保温售饭台、冷饮机、绞肉机、油烟净化器、开水器、斩切刀、勺子、擀面杖。甜点菜谱脆皮五谷甜甜圈做法、所需材料 及厨具设备推荐,通过59位厨https://www.chuju555.com/buy/show-110515.html
10.红色五谷杂粮背景的腊八节节日介绍PPT模板红色五谷杂粮背景的腊八节节日介绍PPT模板 详细介绍:这是一套红色五谷杂粮背景的腊八节节日介绍PPT模板,共22页; PPT模板封面,使用了五谷杂粮背景图片、腊八粥背景图片。左侧填写腊八节PPT标题,设计风格为古典中国风。 PowerPoint模板内容页,由20张红色动态幻灯片图表,搭配PPT文字排版。另外使用了卡通腊八粥插图、五谷杂粮https://www.1ppt.com/article/129124.html
11.五谷小米图片大全高清熊猫办公精心为用户挑选80张高清精美小米图片、支持专业级小米设计素材下载,更多风格的小米,免抠元素,卡通手绘素材图片、图标图案、免抠矢量图,尽在熊猫办公。 相关搜索: 家常小米粥图片大全真实 | 各种小米手机的图片大全高清 | 小米手环图片素材 | 小米标志图形创意设计 | 很辣的辣椒图片真实高清图集 | 小米图片https://www.tukuppt.com/speciall/xiaomi6321.html
12.谷香园五谷杂粮怎么样谷香园五谷杂粮加盟费价格及图片地址我想加盟谷香园五谷杂粮,请寄资料给我,谢谢 我想详细了解谷香园五谷杂粮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做为谷香园五谷杂粮的代理加盟商能得到哪些支持? 请问投资谷香园五谷杂粮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我想加盟谷香园五谷杂粮,请电话联系我。 *姓名 先生女士 *电话 http://www.jiameng.com/wiki/pp5228198691/
13.五谷杂粮图片各种豆类图片大全五谷杂粮高清图片五谷杂粮五谷杂粮图片大全|小编为您推荐高清五谷杂粮图片、美食五谷杂粮图片、各种豆类高清图等五谷杂粮图片供您欣赏。https://www.maigoo.com/tuku/51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