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及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左右。(中国煤炭网3月8日)
注意了!煤炭消费比重目标再次下调,查看详情
行业要闻
河北省酝酿搬迁秦皇岛煤炭港口
从多个独立消息源获悉,河北省正在酝酿将煤炭港口从秦皇岛迁出,未来秦皇岛港将聚焦旅游码头和集装箱码头业务。
此次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新表示,秦港下一步以旅游码头和集装箱码头为发展方向,能源运输将会解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
用科技手段抢救浪费的煤炭资源
何满潮提出《关于传统支柱能源开采升级换代的提案》,他表示:由于全国煤炭采出率平均不到50%,我国每年浪费煤炭资源30多亿吨。浪费的资源,价值2万多亿元。
为此,何满潮提出四条建议,通过科技手段,抢救浪费的煤炭资源。
一是国家能源局和住建部分别制定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国家能源局行业标准(NB)、住建部国家强制标准(GB),强制要求矿井采出率必须达到70%以上。
二是财政部出台煤炭资源税优惠政策,规定矿井采出率达到50%以上的煤炭资源部分免征资源税等税收,未达50%的提高征收标准。
四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成立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推广专项基金,每年100亿元规模,以无息贷款形式提供给煤炭生产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煤炭网3月7日)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
取消煤矿工人0到6时的夜班
董林提议:煤矿取消0到6时的夜班。煤矿夜班工人到后半夜容易打盹儿、走神儿,从安全角度出发存在隐患。
董林认为,一方面,煤炭产业受去产能、产业升级转型等政策影响,没有夜间开工的生产压力;
另一方面,煤矿工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充分休息、陪家人等诉求,也希望减少夜间劳动对于身体的伤害。(中国安全生产网3月7日)
混改仍是今年国企改革重头戏西山煤电集团全面启动
2018年两会正在召开,国企改革成为两会的关键词。
东方航空、华能集团、国家电网等国企都公开表示,今年将推动混改。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山西焦煤集团近日下发了《关于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制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西山煤电集团全面启动混改。山西焦煤集团前不久也公布了混改方案,煤炭集团有望开启混改大幕。
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表示,混改仍会是今年国企改革的重要工作。(证券日报3月8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
要解决好去产能煤矿债务处置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姜耀东提出了《关于尽快出台煤炭去产能后企业债务处置实施办法的建议》。
一是尽快研究制定去产能煤矿资产与债务处置具体、可操作的实施办法。
二是尽快修订和完善《破产法》。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依规处置好去产能煤矿涉及的资产债务问题。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与协调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支持金融机构、基金等机构与煤炭企业联合设立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中国煤炭网3月8日)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主副井电工班班长游弋
完善去产能矿井资产债务处置政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游弋带来了《关于完善去产能矿井资产债务处置政策的建议》。
游弋建议完善去产能矿井资产债务处置政策。
一是分期逐步消化资产处置损失。由省里出台政策,明确企业通过当期损益或核减所有者权益列支的资产处置损失,根据去产能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逐步分期予以消化。
二是对资产处置损失金额较大,使企业净资产迅速减少、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去产能企业,由省财政补充国有资本金、利用现有省级投资平台投资入股,或者在省级层面设立煤炭转型发展基金予以补充投资,进一步充实国有资本。(中国煤炭网3月8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
推动能源化工成套技术装备出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副秘书长严慧英
放开尘肺病临床诊断限制加强医疗救助
严慧英今年带来了2份关于尘肺病的提案。
一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放开尘肺病的临床诊断限制,对于没有达到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而无法拿到职业病诊断,但确实身患尘肺病的,应该可由一般医疗卫生部门作出诊断证明,从而方便尘肺病患者寻求其他救济途径。
对于无法取得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的,可由政府、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等,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可以建立尘肺病救助基金,解决尘肺病患者医疗救助的问题。(中国煤炭网3月8日)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神火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炜
处置“僵尸企业”不能“一刀切”
李炜建议,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一企一策,稳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僵尸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
一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僵尸企业的处置,在资金上做好保障。
二是最大限度挖潜剩余资产价值,指导企业进行“腾笼换鸟”,推进产业置换和转型转产,充分利用已经盘活释放的土地、厂房、设备等资源,进行新的招商引资,战略重组或合资合作,最大限度减少资产损失,提升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中国煤炭网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