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爱劳动》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爱劳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懂得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2、学会换位思考,体验不同职业的辛苦。

3、使幼儿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ppt动画、萝卜若干、小象头饰、图书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大萝卜图片,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蔬菜?你知道这是谁的劳动成果吗?

二、基本部分

1、倾听故事《小象的萝卜地》,感受辛苦劳动成果被破坏的心情。

教师:勤劳的小象做了哪些事情?

教师: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破坏,小象是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小象劳动成果被破坏的伤心情感。

教师小结:收获劳动成果,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2、幼儿观看动画,懂得尊重、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幼共同讨论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劳动成果。

幼儿看动画,启发思考:

教师:宝宝在家有没有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后来,宝宝为什么体会到要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呢?

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互相讨论如何尊重环卫工人、清洁员、服务员、老师等不同职业的劳动成果。

师幼共同小结:尊重是相互的,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人的辛苦,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1)、师幼共同观察两张图片内容。

(2)、引导幼儿判断对错并思考原因。

(3)、请个别幼儿表达观点,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组织幼儿玩《我会整理》的游戏,学会换位思考。

(1)、教师请幼儿分别整理班级的图书、玩具。

(2)、幼儿整理好之后,教师将幼儿整理的书本弄乱。

(3)、请幼儿分别说说看到自己整理好的东西被弄乱后的感受。

(4)、对个别不理解的幼儿进行心理辅导。

三、结束部分

诵读《弟子规》,感受经典熏陶。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土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我们小朋友早上来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开展“大帮小”活动,使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小班的弟弟、妹妹都很小,不会叠衣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学会了叠衣服,去帮助他们吧。

活动延伸

经常带领幼儿到小班帮助他们叠衣服。

1、通过语言讲述与观赏活动,教育幼儿爱劳动的小孩人人爱。

2、通过调查活动,明白幼儿在家劳动的情形,鼓舞幼儿要积极参加劳动。

3、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要积极大胆地做。

活动预备:

《爱劳动的小孩人人爱》图片、磁带、记录表、铅笔、脏毛巾等

一、结合图片讲述,明白爱劳动的小孩人人爱

1、认识酷儿一家,引出大人的问号。

2、结合图片,解答大人的问号。

3、引出中心:爱劳动的小孩人人爱。

二、故事《懒惰的小熊》

1、放小熊的呼噜声,引起幼儿爱好。

2、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提问:

(1)什么小熊是只懒惰的小熊,故事里讲了他几件懒惰的`情况。

(2)熊妈妈累病倒了,小熊家里如何样了。

(3)我们应该如何样关心小熊?

3、述故事后半部分,小熊变好了,教育幼儿要做个爱劳动的小孩。

三、学习使用调查统计表

1、小熊在大伙儿的关心下,成了一只爱劳动的小熊,平常你在家劳动吗?

2、记录自己爱劳动的事。

3、互相交流、展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的含义和重要性;

2、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3、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

5、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劳动吗”“为什么要劳动呢”孩子们进行自由表达,教师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思考。

2、新课:

2.1讲解

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教师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劳动,让孩子们了解到任何事物都需要劳动才能得到。

2.2动手操作

针对班级,分区域分配分工,让孩子们开展对应的劳动活动。如:整理杂物、学校园艺、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

2.3贴画、制作手抄报

针对班级,采集班级中孩子们的劳动作品,制作教室劳动展示墙,并制作手抄报,宣传劳动重要性。

3、巩固: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一定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点,如填空、问答等。

4、评价:

观察课堂学习表现,针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独立思考、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克服不足,提高能力。

三、教学要点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

3、针对孩子们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有趣、实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活动;

4、借用教具和其他教育资源,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性。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劳动的重要性。其中一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不适应某些劳动内容,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则主动帮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班级帮助互助的氛围,班级成员之间感情更加密切,更有凝聚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很有意义的课,让孩子们了解了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对于人类的意义。我们希望在班级中,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更加符合他们实际需要的教学活动,引导他们爱劳动,动手实践,从小建立优秀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

设计意图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是在家里很少做劳动,都是大人帮助,因此自己动手的能力很少。也因为做劳动很辛苦,很累,孩子们更加不想去做。

所以我通过音乐,让孩子们感兴趣,愿意去做劳动,在音乐的情景下,快乐做劳动。

活动目标

1、感知三段音乐的不同,了解ABC段式音乐。

2、能用整理、擦桌子、拖地的动作表现三段音乐。

3、感受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感知三段音乐的不同,了解ABC段式音乐难点:能用整理、擦桌子、拖地的动作表现三段音乐

PPT、音乐

1、情景引入,看望小矮人。

白雪公主离开小矮人后非常想念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今天白雪公主想请我们帮她去森林里看望小矮人,你们愿意吗?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走进场,穿过森林来到树林小木屋(ppt展示森林小屋场景)。师生做敲门状。可能小矮人们都去工作了,我们去房子里面休息一会儿吧!

2、分段练习,熟悉音乐(小矮人家里很乱)呀!小矮人家里怎么了?(乱)

引导幼儿观察小矮人家里的环境,桌子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床上有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帮助小矮人打扫屋子”

(1)A段音乐,学习整理房间的动作

看、这房间里物品太多了,太乱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将这些东西整理干净呢?幼:“把物品捡起来”

师:“捡起来,放在哪里呢?”幼:“放在篮子里”请1-2名幼儿来示范。怎么做?其他幼儿跟着学习。

那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这个动作吧!拿上小篮子。准备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

“哇,小朋友们真棒!学会这了个技能”

(2)B段音乐,学习擦桌子的动作

那我们来看看,哪里还比较脏?(桌子)

师:“那桌子脏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幼:“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

请1--2名幼儿来示范擦桌子的动作,带领其他幼儿学习。“哇,小朋友们真棒!学会这了个技能”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擦桌子

(3)C段音乐,学习拖地的动作

师:最后地上还有很多灰层,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呢?(拖布),那我们来看看拖地是什么样的动作呢?先请小朋友自己创作。然后请1位幼儿来示范。我们一起学习。

好了,我们现在都把整理房间、擦桌子,拖地的技能都学会了。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把小矮人的房间打扫干净吧!

进行三段音乐和整理、擦桌子、拖地动作的相结合的游戏。

哎呀!小朋友们都学会了怎样打扫房间,但是不用力时打扫不干净的哟!我们在一起用力打扫一遍吧!(播放完整音乐)

3、加深练习

师:我们刚刚打扫完一间房间有点累了。坐下休息下吧!咦?小矮人家还有一个房间很脏很乱,怎么办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用自己的.动作去表现)

结束:结束音乐起,听、小矮人回家了,我们藏起来,给小矮人一个小惊喜吧。小矮人知道我们把房间打扫的那么干净,非常开心。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派对。

我们走吧!

教育孩子做一个爱干净,爱劳动的人。

活动总结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这节课很开心,在开心的前提下我们又一起学习了整理物品,擦桌子,拖地的能力。整堂课下来就在游戏中玩耍,非常的有趣。那么本堂课我的目的是让幼儿感知三段音乐的不同,了解ABC段式音乐。因为之前我们可能都没怎么去让孩子接触这种的乐曲,一般常见于儿歌,所以,第一次让幼儿倾听这段音乐,他们是觉得很有节奏感,因为三段音乐的节奏完全不同,也从而能让孩子们玩的这么开心,也是和这个音乐有关。第二个目标是能用整理、擦桌子、拖地的动作表现三段音乐,因为孩子家里的孩子也还是独生子比较多,家里的劳动,孩子都没参与,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些该怎么去表现。但是通过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创作,学习,不少孩子都学会了这三种能力。最后一个目标,是这堂课表现最强的。

因此让完这堂课,我也很开心,小朋友们也很开心。这就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1、按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

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五、延伸活动:

幼儿园可适当组织幼儿到麦田参观或参加拾麦穗的公益劳动,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加深节约粮食的认识。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1、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和实践。

2、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并运用到生活中。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劳动中体验和感受自我成长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3、体验自我成长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孩子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如何让孩子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3、讲解示范法。

五、教学内容

1、什么是劳动?

2、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4、劳动体验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

1、课前引入

老师问孩子:“你们喜欢干什么工作?”

孩子们回答:“画画、跳舞、做手工、打扫房间……”

老师引导孩子思考: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我们应该称之为‘劳动’。劳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带给我们自尊心、自信心、自立能力和成就感,我们应该爱劳动,从小学习劳动技能。

2、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老师通过图片、游戏、故事等情境教学法,让孩子们了解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孩子们爱劳动的意识。比如:让孩子们看图片,辨认各种漂亮的商品或食品,问孩子们谁能制作出这些东西,认真的工人们肯定是答案。让孩子们了解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劳动得到的。

3、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实践

(1)制作手工

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如调制糖水、摆盘子、折纸等,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动手实践,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2)排队整齐

让孩子们排队整齐,熟练地走直线,保持行列整齐、停下等等,让孩子们学会规则、纪律。

(3)擦地板、洗小碗

让孩子们擦地板、洗小碗等家务劳动,学会勤劳持之以恒,掌握劳动技能,并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价值。

4、劳动体验和感受

通过让孩子们学习制作手工、家务劳动,体验和感受自己劳动的价值和快乐,让孩子们从劳动中感受到自信、成长和价值。

七、教学评价

1、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

3、是否能够体验和感受自我成长和价值。

八、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育孩子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设立合理的劳动目标,鼓励孩子们坚持不懈,让他们从劳动中体验快乐和成果,增强孩子们的自信、自尊心和责任感。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重视中班社会课程的学习。中班社会教学内容涵盖的面广,内容丰富,其中《我爱劳动》就是中班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展中班社会《我爱劳动》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热情。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对劳动的认识和了解。

(2)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热情。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重点:

(1)让幼儿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2)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

1、劳动是什么?

在讲授劳动的重要性之前,教师需要先为幼儿说明劳动是什么。通过生动的图片、小故事和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理解劳动是指为了生活、工作和学习而付出的一系列努力和行动。

2、劳动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借助图画、视频、小品剧等形式,让幼儿看到劳动带给人们的改变和影响,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给生活带来的福利和幸福感。

3、劳动的种类

介绍劳动种类是为了让幼儿知道人们的劳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工作,如家务劳动、学习劳动、生产劳动等。引领幼儿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劳动都是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4、学习劳动

幼儿正是需要通过社会化和学校教育来认识和了解劳动的代际群体。在教学中教育幼儿,必须明确,幼儿学会劳动技能的第一步是学会动手,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幼儿需要学会打扫公共设施、收拾教室等家务劳动;做手工、涂色等手工劳动;进行有关知识的学习劳动等。

三、教学方法

1、多元创新

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是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好动,师生关系上注重对话交流,所以对于这个特点,教师需要采用一些富有特色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形式。如合唱、幼儿剧、游戏等,能够让幼儿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任务式教学

任务式教学是一种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设定生活化、实用性、体验性的任务,引导幼儿在学习中体验、探究、实践,达到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情感的体验和个性的发展等多方面的目的。例如,幼儿可以在教学中采取集中到实践中去的方式来学习劳动,如让幼儿参加公益活动、参观企业、参加家务劳动等,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和学习成果,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教学活动

1、探讨劳动

教师可以通过速写、分角色扮演、围绕历史事件、影响和影响等方面,引导幼儿探讨劳动的意义、价值和意义。让幼儿意识到,劳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天赋,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地从劳动中深化认识和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2、劳动社区实践活动

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此外,教师也可以策划一些劳动竞技和联赛活动,在比赛和对抗中让幼儿感受到运动和劳动的益处和乐趣,以此激发幼儿对劳动的热情和兴趣。

3、劳动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是为了满足中班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和劳动意识的提高而设计的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有关劳动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的感觉,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美妙。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创作歌曲或歌曲,让幼儿将自己对劳动的体验和心得转化为歌曲或诗歌。

五、教学评估

教育教学评估是评价和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中班《我爱劳动》教学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客观、全面、专业地评价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状况,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评估的方式可以采用观察、考试、调查等多种方法,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成长。同时,需要注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即评价一定要能够反映学习效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让教学取得更加优秀的结果。

六、总结

《我爱劳动》教学是中班社会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劳动的科学引导和培养,可激发和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热情,全面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为幼儿打开一扇特别的学习之门,让幼儿真正明白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的情感。

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

二、活动准备

结合活动谈话:让幼儿懂得劳动的辛苦,尊重他人的劳动。

读报和收集关于社会新闻,关心身边的事。

大班幼儿积极参与制作宣传小旗。

各班准备参加比赛的`项目,如穿衣、叠被子等。

奖品若干。

三、活动过程

组织幼儿到室外操场进行活动,引出活动主题——《我爱劳动》。

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了解其由来。

各班展示自己的本领,进行穿衣、叠被子等比赛。

为获奖的班级或幼儿颁发奖品。

活动结束,整理场地。

四、活动延伸

将活动照片张贴在班级主题墙上,供幼儿观察和交流。

引导幼儿回家后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还在活动中培养了劳动意识,学习了劳动技能,体验了劳动生活。同时,活动也增强了幼儿对身边劳动者的尊敬和热爱之情。在活动延伸中,幼儿将劳动习惯延伸到家庭生活中,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

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引导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

幼儿准备一些劳动工具,如扫帚、抹布等。

教师提前联系好幼儿园的`劳动场地。

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劳动的意义。

播放一些关于劳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感受劳动的重要性。

学习劳动技能

教师向幼儿示范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劳动实践

教师带领幼儿到劳动场地,分配劳动任务。

幼儿分组进行劳动,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总结活动

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劳动,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家中,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种植活动,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还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培养了热爱劳动的意识。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确保幼儿的安全。同时,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劳动习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真正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能用肢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劳动时的欢快。

了解周围人的各种劳动,萌发爱劳动的情感。

教师准备:音乐磁带、图谱。

幼儿准备:熟悉各种劳动的特点。

播放音乐《劳动最光荣》,幼儿随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幼儿回答)

学习律动

教师根据歌词内容,用肢体动作表现劳动的情景。

幼儿学习律动,感受劳动的.快乐。

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劳动动作。

幼儿分组展示创编的动作,互相学习。

游戏活动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提问:你喜欢哪种劳动?为什么?

小结: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要热爱劳动。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劳动,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本次活动通过音乐、律动、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创编了多种劳动动作,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游戏环节,幼儿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增强了团队意识。不足之处是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劳动的意义,让幼儿对劳动有更深刻的认识。

THE END
1.金秋好时光,研学促成长——莘县东鲁学校赴嘉年华研学活动鲜艳的队旗随风飘扬,400多名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听从老师的指挥,陆陆续续出发莘县农业嘉年华。此次研学活动安排水培扦插、植物拓染、粮食画贴、基质栽培、安神香囊、劳动实践、谷物研磨、草药香包八个课程。 水培扦插课,队员们了解什么是水培扦插,以及水培的方法。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共同合作动手修剪枝条,清洗消毒https://sxjyy.lcedu.cn/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954397&cid=871209
2.制作粮食贴画共话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小小的头盔、大大的安全”等朗朗上口的交通安全宣传语在小朋友之间口口相传。粮食贴画制作环节,老师、民警帮助小朋友们把一粒粒粮食粘贴在印有交通安全文化主题的画纸上,交通信号灯、安全头盔等图样便跃然纸上。(记者 李新苓 通讯员 何斌 文/图)http://www.lfcmw.com/m/2024-12/26/content_972977.html
3.豆子时间长了坏了怎么办?一起来做好玩的种子画吧画画纸盘纸杯虫有些五谷杂粮储放不好的话就比较会容易招虫子或者变坏,这个时候扔了就可以可惜了,不起来做种子画吧。 最开始的阶段就是,从家长或者老师给孩子准备好图画,或者画好雏形孩子把豆子粘上去。 一定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吗那么你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5MU79U05533DUH.html
4.贴画剪纸折纸粮食贴画手工剪纸图片大全简单贴画剪纸折纸粮食贴画粮食窗花贴纸教室环创墙面装饰支持定制学校作业剪纸刻纸城市文明建设 节约粮食剪纸传统墙面勤俭装饰画底稿窗贴贴纸剪纸 五谷杂粮粘贴画剪纸 粮食窗花贴纸教室环创墙面装饰可定制学校作业剪纸刻纸城市文明建设 爱惜粮食剪纸剪纸剪纸刻纸兴趣爱好手工 幼儿园最简单折纸贴画手工剪纸粘贴画图片 粮食窗花贴纸教室https://www.puchedu.cn/jianzhi/dbbeccf28d80c6f7.html
5.粮食贴画教学设计(精选5篇)篇1:粮食贴画教学设计 粮食画系列分为染色粮食画和自然粮食画两大分支。是利用各种粮食、豆类、种子和芝麻及其它附料粘贴而成的山水、人物、花卉、禽鸟等形象的画面,她是吸取了国画、浮雕、装饰等艺术的一门悠久的传统工艺。 自然粮食画色彩自然,朴实可爱,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在章法布局上的构图丰满,富有装饰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i6er2nr.html
6.手工剪贴画图片大全简单剪贴画图片素材高清无水印下载熊猫办公精心为用户挑选47张高清精美剪贴画图片、支持专业级剪贴画设计素材下载,更多风格的剪贴画,免抠元素,卡通手绘素材图片、图标图案、免抠矢量图,尽在熊猫办公。相关搜索:剪贴画免抠元素|剪贴画图片素材|剪贴画作品图片大全简单|贴画图片素材|剪贴板图标卡通设计|剪贴纸图片简单的又漂亮 https://www.tukuppt.com/speciall/jiantiehua5619.html
7.大二班粮食贴画大二班粮食贴画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种庄稼都成熟了。我们收获的种子品种繁多、颜色各异、形状也各有不同。看看我们大二班宝宝们手工制作的粮食画~小鸭子吧! 粘贴一只小鸭子,看着简单,做起来就难了,这可是个精细活,从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来哦!https://www.meipian.cn/389hqsaw
8.DIY特色手工画艺粮食五谷画易拉罐画景泰蓝画麦杆画烙画DIY手工画之…民族粮食豆画(五谷画) 红豆画中游 此物最相思 那青山绿水、那白云彩虹、那花草树木、现代景泰蓝工艺画制作简单,是快速致富的好途径。向您介绍景泰蓝工艺画制作技术:选择题材、打印、拓样、DIY个性画…民间艺术的瑰宝——布贴画 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还叫拨花。它以粗布为原料,用http://www.kjchina.com/hua.htm
9.《五谷贴画教案》.pdf《五谷贴画教案》.pdf,《五谷贴画教案》 导言 : 深爱的这片土地,是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有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 粮,它给予我们物质的需求,滋养了我的灵魂,又丰富了我们精神的 渴望。不论是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还是艺术的沃野。足以让我的爱 变得深深,让我的双眼常含泪水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19/5214014343010033.shtm
10.制作粮食贴画我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制作粮食贴画,后来我在网上查了查,看了看别人的制作过程,才知道什么是粮食贴画。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准备好材料,把我家的小米、大米、黑豆、绿豆、绿米……恨不得把我家厨房里的东西都搬出来。绘制开始了,我先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了一座北京天安门,又在旁边写上了“中国加油”四个大字,又画了一https://www.jianshu.com/p/ca67c9a922b0
11.《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12篇(全文)出示马蒂斯的剪贴画《克里奥尔的舞者》。问:你能看出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完成的吗? 谁能用你的身体把他表现出来? 简单介绍20世纪的法国著名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 引出课题:剪出来的画。 (二)初步了解,欣赏感知 引发学生通过自身肢体语言,感受舞蹈动态,提高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索的能力,初步感受马蒂斯艺术风格。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jg0wo4x.html
12.有关节约粮食的贴画宣传标语11.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https://edu.iask.sina.com.cn/jy/hEPXo9TQ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