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河南大饥荒:日本人真的给河南的灾民发粮食了?
饥饿的民众。摄影师为美国记者福尔曼
当时日本侵略军提出了"宁可饿死一万个老百姓,不让饿死一个兵"的口号,皇协军、警备队、地方团队纷纷进入农村,到老百姓家里吃熟的拿生的,明着要粮款,暗里抢财物,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有的寻死上吊,有的投井自尽。农民们死的死,逃的逃,许多村庄十室九空。
周口太康1938年被日军攻陷。在太康县城有一座"红学庙",当地人说,这座庙是古代考秀才的地方。80岁的张素真老太太正在红学庙里念佛(张素真是开封祁县人,1942年曾在周口太康生活,现在住在太康红学庙里)。她说,日本人打过来,她的二大爷就是在"红学"边上被日本人杀掉的。日本人的到来也在当地引起土匪啸聚,后来她的父亲被土匪杀害。
另一位名叫刘秀兰的83岁老人,就住在红学庙旁的小胡同里。1942年她住在太康县城老南街。说起民国三十一年,她抬起的手抖个不停。在日本人来之前,太康遭遇了黄水。黄水来时,水面与城墙最高处齐平,好在没有漫进城内。饿中黄水刚退去,日本人就来了。
一位老者用车推着故去的亲人。摄影师为美国记者福尔曼。图片来自百度。
她的父亲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母亲饿死了,她就跟着奶奶生活。后来奶奶也饿死了,就跟着三娘生活。在刘秀兰眼中,日本人在太康县城很嚣张,"说话听不懂,不听话,就拿刺刀刺人"。当时日本人还给群众放电影,电影上演日本人放粮食,"但我们根本就没见到日本人给老百姓粮食。该饿死的还是饿死了"。刘秀兰于民国三十二年才回到太康,这里已经成了"人间地狱",她从县城东关进城,城门边到处是死人,死人摞死人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