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论及历史上的盛世,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首推唐王朝。确切而言,乃是李世民在位时期的大唐“贞观王朝”。实则,李世民的“贞观王朝”并非最为富庶,相较于其之前分崩离析的隋朝,二者在财富方面差距颇为显著。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二百七十三年长期分裂的局面。又过十九年,隋朝人口骤增三分之一,有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有口四千六百零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奴婢、部曲尚不在其中)。唐朝贞观之初(627年),因为战争人口锐减,有户不满三百万。据史书记载,隋朝积攒的财富,到了唐朝还用了数十年。然而就是这个盛极一时的庞大王朝,只经过了两代帝王,在短短的三十七年后,灭亡了。唐人吴兢编著的一本书《贞观政要》,上面有一段魏征的话,他上疏曰: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之有。
隋朝的灭亡,除了隋炀帝穷奢极欲,穷兵黩武外,最重要是原因便是轻视人民,无限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尤其是作为当时主要生产力的农民,隋朝的富有是建立在人民的贫困之上的。在豪华的都城外,随处可见穷困潦倒的老百姓,隋文帝时,遇到灾荒,朝廷有时还拿出一部分粮食救济灾民,隋炀帝登基后,几乎没有赈灾的举措,而那年的元宵灯会,却要花费数万元钱。所以,百姓怨声载道,他们的反抗,一旦有火种,便会迅速为燎原之势。
电视剧《新隋唐风云》播出截图
隋朝灭亡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堵塞言路。反对的声音隋炀帝一句也听不进去。农民起义几乎遍及全国,大臣却没人敢说一句实情。隋炀帝不愿听,说实话的不是被罢免,就是下大牢,有的还丢了性命。
隋炀帝到死都不明白他的败因。当反叛的禁卫将士要杀他时,他问:我有什么罪,你们如此对待我?将士们历数隋炀帝的罪恶,其中一条是亏待百姓。隋炀帝承认亏待了百姓,他对禁卫将士说:我的确亏欠了百姓,但我给了你们荣华富贵,你们为什么如此对我?隋朝大势已去,天下共恶一人,隋炀帝必然要被抛弃。
历经战乱,唐朝再次统一纷争的天下。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李建成……多少风云人物成为这段历史的匆匆过客。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从父亲李渊手中接过皇权,也接过了隋朝的均田制、府兵制、科举选士等一系列利于国家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也接过了隋朝覆灭的惨痛教训。
演员沈晓海饰李世民
李世民深知百姓对国家的重要,他减少税赋,遣散宫女,减少官吏,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他教诲儿子:“君,舟也;人(百姓),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广开言路,诚心求谏,听取大臣们的不同意见,知错就改。他对大臣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他还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隋炀帝偏听于虞世基,才误了朝政。但李世民不同,凡是指出其过错的,他都给予奖励,并对刚直不阿的大臣魏征等人给予重用,专门挑自己的毛病。
李世民提倡节俭,任用贤人,听取民声,不拘一格提拔有才能者,有些甚至还曾是他的敌人。在治理国家上,他时时处处以隋朝灭亡的教训告诫自己。《贞观政要》上面记载了李世民和大臣的谈话,其谈论隋朝的教训,几乎无处不在。李世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正隋朝遗留的弊端。短短四年,天下大治。“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长空,马牛布野,外不闭户”(〈贞观政要〉)。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一年全国因犯罪被判处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
因而,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吸取、改正隋朝覆灭教训的之治。
隋唐的兴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思考和感慨,尤其是当下,中国人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实现民族的复兴,我们从隋唐这段兴衰史中,仍然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该剧结尾还是落脚在元宵灯会上,在此次灯会上,李世民和月容公主久别重逢。李世民对月容说:如今,虽然没有当年的富裕、炫耀,但有百姓脸上的笑容,这笑容,让我感到欣慰。
诚然,百姓展露的笑容,方为对所处社会予以真切认同的标志;百姓由衷的笑容,亦是以最佳方式对盛世作出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