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手账主,她喜欢用彩色圆珠笔画手账,每幅画都小小的,特别可爱,有一种稚拙的美
如果你细心,就会发现,好多的简笔画,都是画的我们的身边小物,比如上图所示,就是画的女红小工具。比如针插包、小剪刀,顶针、尺子、纽扣、穿线器,还有手作人最爱、最爱的缝纫机
我们生活中这样的小物简直太多了,平时的时候也许根本不注意它们,但是一旦你开始记录手帐,开始画画,就会猛然发现,原来把它们画下来,是如此如此的可爱~~
连晾衣杆上随风飘的袜子、毛巾和小内内,在你的笔下,都能成为很好的装饰小画儿。所有你能想到的、见到的,都可以简化一下线条,把它们画入你的手帐本中。多年以后翻看,是不是会别有感触呢?上图中的小物,美丽极了,像是童话里的东东。最喜欢中间那个有彩绘的小浴缸,感觉好可爱啊。
我们的一日三餐,也可以画入手账本。就当作是我们的餐食日记,味道用文字表达,形状就可以用画笔来描绘了。
1、市面90%五常大米掺假
记者调查发现,五常市五常大米年产量至多为105万吨,但业内人士估算,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这意味着,市场上大量的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此外,所谓五常“调和米”催生了“拼缝”行业。不少五常市的“能人”从外地收稻,转手卖给加工企业,利润十分可观。
稻花香2号不仅脱粒后香气袭人,而且就连稻子在田间生长时,都能闻到叶片香和稻谷香。经国家种子部门审定后,确定种子名称为五优稻4号。其发明人田永泰认为,五常大米享誉全国的口碑,主要归功于五优稻4号,所以只有它才能称为正宗的五常大米。2003年,五常大米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原产地保护产品,明确五常市全部24个乡镇所生产的40多个品种大米都叫五常大米,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266。综上所述,消费者可对照参考自己食用的大米是否是五常大米。
2、草莓乙草胺致癌
央视财经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8份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进行检测。经过工作人员初步检测,8份样品中全部都检测出了百菌清这种农药。进一步检测后,实验人员又检测出了另一种农药乙草胺,同样是8份样品中全部都有。
新闻报道之后,引发红火的草莓销售市场迅速走冷,各地对草莓的恐慌迅速传导到主产区,导致种植户损失惨重。
乙草胺是除草剂,它主要在大田作物里面。玉米、豆子、土豆,也可以在油菜里面登记使用。目前国家没有登记草莓的残留标准,也就是说在草莓上不能使用。
一.突发性食品中毒应如何进行急救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病人应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二.儿童食品安全十大问题你知道吗
近年来,以儿童为主要消费物件的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儿童正餐外的食品费用已成为家庭的重要开支专案之一,而且,儿童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由于大多数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儿童食品的消费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食品中的新增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多吃营养滋补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有副作用。
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必喝饮料。甜饮料中含糖达10%以上,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饮用白开水,它不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不增加肾脏的负担。
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爱的味道,其它味觉是后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新增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长期食用“精食”。长期进***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铬含量不足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
过分偏食。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