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娱乐周刊:一九四二出卖了冯小刚的思想

采写_本刊记者曾明辉录音整理_实习生张燕婷陈国丹简嘉丽

一九四二,沉重的选择题

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中原,蝗灾肆虐,上千万农民被迫逃荒,伴随着日军入侵,重庆政府救灾迟缓,救济粮被层层盘剥,河南饿殍遍野,狗吃人,人吃人。

电影的主线随着地主一家人的逃难而推进,国民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美国记者白修德等历史风云人物次第登场。《一九四二》的核心,也就在三个问题里显现出来。第一个问题是,开赴前线的士兵需要从河南当地筹措军粮,没有粮,军人无法打仗,国土面临沦丧,但筹措了军粮,河南灾民就要饿死,怎么办?第二个问题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目睹了种种人间惨状后问道:上帝知道这一切吗?如果上帝知道这一切而又无法让灾民吃饱肚子,信仰又有什么用?第三个问题则是,日本人进攻河南,向饥饿的灾民发放粮食,这时,是选择活活饿死,还是替侵略者干活,成为“汉奸”?

这些问题让人垂头丧气,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在《一九四二》原著小说里,刘震云的答案是“活下去”,但稍后我们询问导演冯小刚他的答案是什么的时候,他巧妙地回避了他自己设下的问题,他说:“你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就是日本人非常阴险恶毒,拿这军粮去巴结这些奄奄一息的灾民。就是这个,没有别的什么。”

知识精英看上去非常喜欢这类包含着普世价值的提问,在微博上,提前观影的媒体大V已经开始热捧《一九四二》,“深沉、严肃、情怀”,“承担起了艺术家使命”……这些词句通常用来形容伟大、威严、神圣、高高在上,而不是他们十几年来通过报道构筑起来的那个“市民导演”。

但冯小刚也不买账:“我不怕得罪人,我尤其不怕得罪知识分子。”他举姜文《让子弹飞》的例子,说媒体自命不凡的阐释害了姜文,以至于姜文的新片现在被置于放大镜下仔细琢磨,“我问他,哎,他们给说成那样,你真的那么想的吗?姜文说:我操,怎么可能嘛,绝对没有大家想出来那么多……”

可与此同时,与冯小刚共事多年的冯氏御用摄影吕乐,却斟酌着字眼,小心翼翼地阐释着这部电影的意义:“历史其实是一个我们阐释或者编纂的过程,所有历史都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

甚至华谊对于这部电影的宣传也一反常态,冯小刚破天荒地在微博上表示想看贺岁娱乐片的就别看《一九四二》了,而在2011年的开机发布会上,华谊也没有进行这类大片所惯有的炒作:例如神秘的好莱坞大腕,某某和某某的绯闻;而是给每个参会记者发了一张纸,上面白底黑字印刷着从秦末到现代,中国史书记载的每一次灾荒。

大片定义

吕乐是一个精瘦的中年人,标准意义上的“第五代”,有点不善言辞,对于数字电影时代的到来似乎无可奈何。相反,虽然冯小刚也更偏爱胶片,但他对于数字技术的兴趣显然大于吕叔,因为他已宣布《一九四二》是他的最后一部胶片电影。胶卷预算是46万尺,最后用掉了70多万尺,成片2小时15分钟,片比接近1:54,创下了中国电影的纪录。之前的纪录属于姜文,姜文向来以不吝惜胶卷著称,《阳光灿烂的日子》用了25万尺,《让子弹飞》55万尺。

《一九四二》的剪辑肖洋说:“看到素材的时候,感觉我们不用任何修饰。就是说,在没有添加声音、特效以前,光看演员表演,就已经能感受到那种压抑。冯导演的要求是:‘不要贪念视觉冲击,不要贪念一时的煽情,不要贪念某个单独的非常抢眼的部分。’”肖洋是华谊这两年用得最多的剪辑,80后,今年的《画皮Ⅱ》和《太极》都出自他的剪刀手,那是这个年轻人炫技的好平台,但《一九四二》不是。

《一九四二》的美术石海鹰:“拿到剧本都懵了,以往电影比如《唐山大地震》,也是我做,都有主场景,但《一九四二》是一个逃难的电影,四五条主要线索,沿途无数事件,辛苦挑到一个场景,拍几天就要转场了。”看完剧本冯小刚问他有什么想法,石海鹰老实回答:“一点想法也没有。”冯小刚说:“你最好后天就去山西。”

重庆的街道,在成片中只有两场戏,但剧组花了7个月,7000多万,盖出了这条街。为还原街道两边店铺里的小摆设和1000块牌匾,剧组翻拍了超过十万张历史照片,因为冯小刚要求所有的店铺名字必须出自历史照片,而不能凭空杜撰。另外,灾民的破棉被要用老土布定制做旧,打了洞,里面的棉絮露出来又是雪白,必须再喷脏,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最后花费了30万。还有军装的样式,火车头上的喷漆、标号,某种型号的日本飞机是否在1942年进入过中国战场—尽管看电影时这些细节一闪而过,其实很难被捕捉到。

“在《大决战》之后,没有再像我们这样大规模的航拍场面了。”《一九四二》特效总监常松说,“但《大决战》是得到了部队的支持,跟着演习一起的。”

当我们拿这一点询问王中磊的时候,他笑了,40年代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重庆,实际上不乏声色犬马:“太多的商家找我们想要植入了,但一开始《一九四二》就像是要实现朋友的一个愿望,而现在又不同,现在感觉就好像是大家的一件必须要去完成的事。所以最后都谢绝了。”

我有一个梦想

而吕乐第一次听冯小刚说起《一九四二》是在2006年。那年他被冯小刚张罗进了《集结号》,冯小刚跟他说,后面有一个电影,让他来拍,然后冯小刚讲述了一个片段—在教堂前面,神父跟一批饥民说要把死人都埋了,才给大家饭吃。大家就去埋,可是人死得太多,遍地都是,没力气埋。神父说好吧,那就把自己家亲人埋了。第二天,当神父再从教堂里出来的时候,看所有尸骨都露在外面,因为风太大了,而土又是那种浮土,加上饥民没力气。接着野狗来吃尸体。“我当时还真是特别激动。”吕乐说,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思想层面,《集结号》都像是《一九四二》的一次前哨战。

吕乐的激动事出有因,他此前掌镜的最著名的电影,是张艺谋导演的《活着》,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公映,但被很多行家誉为张艺谋导演事业的最高峰。“‘文革’结束十来年的时候,大家对那一段历史,包括再往前的历史,有一段反思,这时候出现了《活着》、《蓝风筝》、《霸王别姬》。”吕乐说,但《活着》遭禁的命运打断了这种反思,张艺谋蛰伏再复出,开始他的中国式大片,此后商业电影开始占据中国银幕主流——这里面当然也有冯小刚的极大功劳—一直到《一九四二》,吕乐又看到了电影界的反思。

刘震云则在他完成小说后不久就遇到了当时还不十分有名的冯小刚,在刘震云的作品中,《温故1942》缺少他惯常的黑色幽默,而是充斥着愤怒的呐喊。“我的家乡发生过一场导致300万人死亡的灾难,我并不知道!300万人,相当于3个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在欧洲是多么重要,而我们现在把三个奥斯维辛遗忘了。”

这就是《一九四二》的最大意义,这个年份实际距离当代不算远,但惨烈的历史事实很快被抗战胜利的喜悦所冲淡,政治的剧变让300万灾民的丧生似乎成为一桩小事,很快进入历史的故纸堆,但知识分子相当清楚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时,一个拥有巨大票房号召力的国民导演拍成了这部电影,可预期的话题效应和随之而来的公共讨论,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情绪宣泄的出口。

在这一点上,冯小刚和与他对立了多年的知识精英达成了一致,他这样评说《一九四二》:“它就像一面镜子。透过镜子照见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们的民族经常是找不着镜子。照着镜子你起码知丑,我们通过这部电影给大家提供一面镜子,让大家看到自己,可能你看到的时候不舒服,但比你糊里糊涂地臭美要强。”

“到点就该吃饭”

《一九四二》的拍摄地大多在山西,冬天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朔风猎猎,而演员必须身穿破烂的棉袄,有时还要涂上血浆泥浆,一天拍下来灰头土脸,拉群众演员的司机都不愿再把他们拉回村里,“太脏了。”几天下来,有一些当地招募来的群众演员不堪辛苦,开了小差。剧组年轻的副导演发现人越拍越少,非常生气,“人怎么能这样?我们在拍一个多有意义的电影!”

冯小刚对我们说到这件事的时候,露出一副“小子跟我比还是太嫩了吧”的表情:副导演精神可嘉,实际太二:“每个人的欲望都是不一样的,需求也不一样,你不能强求大家。副导演说‘我们拍这么一个伟大的作品’—什么他妈伟大作品?到点就该吃饭了!”

与这个世俗的冯小刚相反的,是工作人员口中那个异常顶真的导演,拍完《一九四二》,石海鹰觉得《非诚勿扰》这类电影的拍摄简直是在度假,常松则回忆,拍《一九四二》时的冯小刚非常较真,“抽自己耳光,跟人较劲,跟椅子较劲,跟对讲机较劲。”冯小刚的助理张述,每天到片场要给导演准备5包烟。他自己也在微博上“撒娇”,说《一九四二》拍摄太辛苦,不想当导演了,于是华谊股票应声下跌……

肖洋把《一九四二》比作冯小刚念念不忘的“初恋”,这和冯小刚自己的说法不谋而合:“就像去追求一个女孩,孜孜以求,那女孩追到手了,其实有时候不如你没追到手的时候。”

你以为这是最通俗、最冯小刚的比喻,他又飘来一句:“尼采说,得到即空虚……”

“剪辑时冯导反复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观众他们看明白了吗?他们喜欢看吗?这是他拍每一部电影都会反复问的问题,《非诚勿扰》这样问,《一九四二》还是这样问。”肖洋说。

吕乐这样比较张艺谋和冯小刚:“张艺谋拍电影可能不太调整,要让他改东西可能也改,但是他也不表什么态,太认真,有时也就一根筋了,他要轴一点。但冯小刚不太一样,还可以往哪个方向走?他自己会有个调整,对,比较柔软。”

媒体话语之外

1996年,刚刚经历了《一地鸡毛》、《情殇》、《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被毙的冯小刚开始了《甲方乙方》的创作,在被生活狠狠敲打了以后,冯小刚依然能让电影院陷入没心没肺的狂笑。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他一边接受着各种品牌赞助,一边在《大腕》里导入赞助故事,并借此达到戏剧高潮和黑色幽默的巅峰。

但随着十八年来念念不忘的《一九四二》终于面世,冯小刚也显出了他的另一面—或者说,从《集结号》,甚至更早的《夜宴》开始,就已经慢慢显出的那一面—看看《一九四二》的海报:一只人头蝗虫身的怪物。这一次,在娱乐大片山雨欲来的贺岁档之前,冯小刚成为呐喊者。

在王中磊眼中,那个精于算计票房回收的冯小刚已经被媒体符号化,真正的冯小刚一直以来恰恰都是他最耻谈的“知识精英”,他每一次都在媒体面前津津乐道电影票房,但,“其实他不明白里边的道理,他是非常不会去算计那些票房什么的人,可他每次都会来问我要个数字,票房达到多少我们心里能踏实?然后再跟媒体喷。”

吕乐认为《一九四二》对中国电影的意义在于:它让中国电影朝着选题的边界又迈了一步。“描写战争的电影,一开始是纯粹正义的描写,比如前苏联早期的一些电影,后来慢慢就开始描写人情了,有将军有士兵有家属,然后,第三步可能就到了彻底的反思,比如说《英国病人》,《英国病人》提出大的题目:爱情和出卖国家,选吧,最后选了爱情。”《一九四二》尚没有走到这一步,冯小刚也不愿回答电影里那些芒刺在背的问题,但在政治话语和资本话语夹击下的中国电影圈,作为围观者的我们已无法要求更多。

基于相似的原因,冯小刚和王中磊都不愿估计《一九四二》的票房,“我觉得这种电影类型,能够在当今的市场上仍可以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王中磊说。

在《一九四二》的结尾,张国立领着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向家的方向走去,他们活了下来,没有抱怨蒋委员长,也没有咒骂日本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冯小刚说:“我骨子里头是愿意和这个世界达成和解的。”这个终于呐喊出声的电影人,既把他的理想坚持了十八年,又展现了一种世俗的智慧:深谙游戏规则绝不越界,又能玩到通关。所谓人性通达,这就是了吧。

THE END
1.“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电影《一九四二》的“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电影《一九四二》的宣传语,电影临近结尾处,有一句台词:“日本人真是太恶毒了,他们居然给灾民发粮食。”表现的是侵华日军的指挥官之一乘飞机视察灾区,提出要用军粮赈灾,其目的是收买人心,为其所用。有网友指出回忆录当中,并未查到相关的记录。同时,侵华日军相关政策的执行https://www.shuashuati.com/ti/2d7cdeb4a0224bc1b5767c06e047e045.html
2.日本人进攻河南的手段这么毒辣,给灾民发来自Yours然先生“日本人进攻河南的手段这么毒辣,给灾民发粮食,是我没有想到的。”【转发】@黑潮君: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 https://weibo.com/3909468123/Kjlzzictb
3.随州论坛的时间,他们不仅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多次进攻,还以白兆山为轴心多次在安陆、京山、广水打击日本侵略者以补充粮食之缺。 陈少敏带头开荒种菜、养猪,她在九口堰孙民初山边开荒地三分,萝卜长势喜人。从而原本叶氏家族已拟定兴建计划,准备召集自家人员一起动手建祠堂,但叶开寅烈士的父亲感念灾民疾苦,主动提议https://www.szbb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51190
4.大清隐龙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心净新书457 狡猾的日本人 458 酒宴恶斗 459 四个疯子 460 威逼岛津 461 玉碎瓦全 462 彻底谈崩了 463 破局之策 464 岛津的决断 465 情报官皮埃尔 466 向东向西? 467 新军的无奈 468 开门揖盗 469 恶鬼道、菩萨道 470 法军登岸 471 最后的逃生机会 472 阅兵式上的兵变 473 法军进攻 474 有种的尚泰王 475 水与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3880/
5.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无弹窗457 狡猾的日本人 458 酒宴恶斗 459 四个疯子 460 威逼岛津 461 玉碎瓦全 462 彻底谈崩了 463 破局之策 464 岛津的决断 465 情报官皮埃尔 466 向东向西? 467 新军的无奈 468 开门揖盗 469 恶鬼道、菩萨道 470 法军登岸 471 最后的逃生机会 472 阅兵式上的兵变 473 法军进攻 474 有种的尚泰王 475 水与http://www.b520.cc/199_199143/
6.大清隐龙最新章节,大清隐龙全文阅读,大清隐龙无弹窗,心净,92k言情最新章节:5417 真的到了曲终人散之时7个月前相关推荐: 大清隐龙为什么封了 大清隐龙致远 大清隐龙 10 大清隐龙三部曲顺序 大清隐龙 7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真品图片 大清隐龙介绍 大清隐龙 6 大清隐龙还更新吗 大清隐龙 好看吗 大清隐龙剧情 百度大清隐龙 大清隐龙什么时候完结 大清隐龙烂尾了吗知乎 大清隐龙有https://www.92k.tw/html/260/260466/index.html
7.大清隐龙(心净)最新章节大清隐龙在线阅读457 狡猾的日本人 458 酒宴恶斗 459 四个疯子 460 威逼岛津 461 玉碎瓦全 462 彻底谈崩了 463 破局之策 464 岛津的决断 465 情报官皮埃尔 466 向东向西? 467 新军的无奈 468 开门揖盗 469 恶鬼道、菩萨道 470 法军登岸 471 最后的逃生机会 472 阅兵式上的兵变 473 法军进攻 474 有种的尚泰王 475 水与https://www.biqkan.com/4/4010/
8.大清隐龙最新章节列表大清隐龙甚至还有亲爱的小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一定很痛苦吧,用不用我来加把盐呢? 至于大清王朝?哈哈,您还是求上帝来保佑你吧! 这就是肖乐天来到的世界,一个腹黑小白领和一个阴影王朝的崛起之路。 ps:书友群116253076 朋友们如果看的还爽,就请收藏一下吧,求收藏、求月票!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清隐龙》还不错的话http://www.xinbqg.com/2/2260/
9.带个地道系统打鬼子带个地道系统打鬼子最新章节列表第五百六十二章 准备坑日本人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你们看 她真的是梅机关的间谍 第五百六十四章 戏耍日本人 第五百六十五章 李家要建兵工厂 第五百第九百二十章 二十斤粮食一条枪 第九百二十一章 事毕 第九百二十二章 灾民来了 第九百二十三章 收拢灾民 第九百二十四章 温泉消毒 第九百二十五http://www.i7txt.cc/158/158171/
10.1942年日军发放军粮解救灾民了吗更耐人寻味的是,一向残忍暴虐的日军竟然发放有限军粮,把老百姓从死亡线上解救出来。无论日本如何否定https://iask.sina.com.cn/jx/sh/sLeJc4CWNxF.html
11.中国人的性格心情驿站他有在中国生活22年的经验为他的叙述与评价担保,他看到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及其本相的暖昧性。他为中国人的性格归纳了20多种特征,有褒有贬,并常能在同一,问题上看到正反两方面的意义。《中国人的性格》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仅影响了西方人、日本人的中国观,甚至对中国现代国民性反思思潮,也有很大影响。https://3g.dxy.cn/bbs/topic/7860426
12.『转』1942:河南百姓冒死给日本侵略军送粮“二张回去后,把缩小了的情形报告蒋介石后,蒋介石才决定拨给河南法币1.2亿的救灾贷款”。即使是这点杯水车薪的钱,也被河南省政府秘书长马国琳和省银行行长李汉珍扣下用来做投机倒把买卖,一直拖到1943年麦快熟时才买了一批发霉的麦子发给灾民,而截至彼时,河南至少已经饿死了三百万人。这个数字,被当时的河南官方统https://www.douban.com/note/24632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