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闻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原标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对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摘编》第一专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擘画。

二、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这就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摘编》第二、三专题集中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论述。

三、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摘编》第四至第七专题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个问题所作的系统阐述。

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摘编》第八专题集中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辟论述和重要要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确保粮食安全兹事体大,是国之大者。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义不容辞,承担首要责任。中央财政要从重大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科技创新推广、信息化服务、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产区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不能把担子全部压到中央身上。任何省区市,无论耕地多少,都要承担粮食生产责任。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很明确,现在关键是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责任扛起来。

继续落实“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制。“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地方领导干部得不得力、合不合格,可不仅仅看GDP、能不能抓上几个项目,更主要看是否按照党中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局部服从整体,把粮食安全这类党中央交办的大事要事办好办妥。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继续落实“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制。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真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结合学习《摘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THE END
1.“两藏”战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得益于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三五”期间,中央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 https://www.crnews.net/zt/wzqh/nccj/440502_20201116113559.html
2.如何提炼好小标题,让人眼前一亮?(一)着力推进藏粮于地。(二)着力推进藏粮于技。(三)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三、倡导勤俭节约好风尚,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一)树立大食物观。(二)养成节约习惯。(三)降低粮食耗损。 四、健全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党政同责、齐抓共管 (一)落实落细党政同责。(二)全面强化依法管粮。(三)发挥考核激励作用。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601607_1110258325.html
3.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磅发文→三、推进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七)加快现代种业强省建设。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加快种质资源库、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聚焦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开展种源关键技术集中攻关和良种联合攻关。整合种业科技资源和力量,加快https://www.xytv.cn/h5/pages/article/detail?id=24200
4.教学设计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保障粮食安全,核心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手抓产量、一手保质量,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树立大食物观 食物消费不断升级,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现象。1990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https://www.gxtcmu.edu.cn/my/jysjs/xsyzcjys/jcjsyyzjxzygx3/jcjs3/content_27460
5.农业部关于实施“九大行动”的意见法规库强化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藏粮于库”转向“藏粮于地”,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粮食发展新路子。 六、保障措施 (一)整合系统力量 继续坚持部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和部领导粮食生产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我部有关方面的作用,整体、协调推进工作。同时,部种植业系统根据职责http://www.110.com/fagui/law_106928.html
6.张海鹏: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他山之石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既着眼于“地、技、利、义”综合施策的同时,又要践行“大食物观”,不断拓宽食物来源。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https://www.zgcsswdx.cn/info/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