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朋友圈十大谣言主要内容以及危害指数,看仔细了,可别再中枪了!
朋友圈十大谣言
1、肉松面包上的肉松是棉花做的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5月下旬,多段浸泡肉松面包上的肉松视频在网上流传,拍摄者来自不同地区,但内容基本一致:买来肉松面包或糕点后,将上面的肉松泡入水中,肉松在水中变成白色絮状物体,拍摄者声称这些肉松其实是棉花做的,并用白色絮状物可用打火机点燃作为证明。
真相:
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也就是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被识破。
点评:
很多人都喜欢吃面包或蛋糕,这个视频打着关心大家日常生活的名义提醒大家别上当,自己却达到了反效果。有名人说过:”偏见源于无知。”其实谣言也一样,希望制作这些视频的人,在发布之前先仔细做好求证,别因为自己的认知偏差就急慌慌的昭告天下,结果搞得人心惶惶。
2、表情包是日本人发明,使用要付款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中举例的这些表情,其实统称为表情符号,俗称"Emoji",词义来自日语中的绘文字(えもじ)。最初的“Emoji”表情确实是由日本人发明的:是由一个叫栗田穰崇的日本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发明。但它早已被纳入国际非营利机构——统一码联盟(UnicodeConsortium)中,统一负责维护和管理。
真想不到这些我们每天都用到的表情有一天也会中了谣言的标。。。请大家放心使用吧,但偷偷告诉你,小编最近最爱用的是腾讯自己设计的这个表情:[奸笑]
3、某地出现四个假和尚入室偷肾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某视频内容声称:这是发生在xx的真实事件,近日有四个假冒和尚以高价兑换旧钞票为由,入室将一家四口人麻醉后将肾偷走。视频正是描述这家人出殡画面,令人目不忍睹。
其实关于“和尚偷肾”的谣言在全国多个地区均出现过,只不过以前是文字版,现在变为了视频版。
视频中记录的真实情况是,今年6月11日发生在河南省西华县的一起命案:当地一村民因为与村人发生争执,持刀将其全家四口杀害。这起事件与“四个和尚偷肾”毫无关联。
再者,偷肾去做活体器官买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些迷药迷倒后器官没有了的故事,均被证实为耸人听闻的都市传说。器官移植需要配型,而这个配型不是简单的血型相配,还需要供体和受体双方的组织尽量靠近,否则受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排斥外来组织。
偷肾传闻经久远,破除谣言永流传。
如果说”肉松面包”、”虾头白虫”这些视频的录制还有些许无知造成的可能,这个”和尚偷肾”的视频制作者,明显利用大众对生命安全的风险担忧,把他人不幸遭遇用来作为视频谣言内容,用心除了用”恶毒””缺德”来形容,实在找不出别的词汇了。
4、大米是塑料做的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塑料大米”其实是一个流传很久的谣言了。早在2011年,国内外社交媒体就曾出现过“‘塑料大米'在中国被制造”的谣言,随后,不少网民和专家都指出,所谓“塑料大米”并非被当作食物。只是,近日该则谣言又卷土重来。
塑料行业人士表示,视频中所用的设备是塑料行业中很常见的塑料造粒机,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目前并没有在大米内掺入塑料成份的造假手段,且这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元,塑料颗粒的成本比大米贵,商家没有必要用塑料去替代假大米。
对这个谣言,大家牢记一句话就足够:塑料比大米贵多了,只有傻帽儿才会用塑料去冒充大米。
5、紫菜是塑料袋做的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从今年2月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塑料紫菜”视频,拍摄者一边把紫菜泡开,一边告诉大家这不是紫菜而是塑料,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紫菜是假的,有人还用火机烧焦了手里的紫菜。
专家表示,市面的紫菜以坛紫菜和条斑紫菜这两类为主,温州以及福建等地所养殖的均是坛紫菜,江苏等地以条斑紫菜为主。而末水紫菜品质略差,口感更韧。不过即便是末水的坛紫菜,其韧性远远低于黑色塑料袋。
塑料袋本身含有浓重的化工材料气味,坚韧且不溶于水,在气味、味道上也有天壤之别,入口口感和紫菜完全不同,不可能发生混淆。
将紫菜和塑料混淆,是一种低级的常识性错误。而正是用这种低级错误、猎奇式的不实内容传播,造成了正常经营的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希望咱们大家以后别轻易被这种常识性错误给忽悠,该吃啥就吃啥,多上网多查证,一般辟谣信息都会及时发布。
6、虾头里面有两条白线,其实是白色寄生虫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一个有关虾感染寄生虫的小视频传的挺火。视频中,一个没露脸的人剪开虾头后,用牙签挑出两条细长的白线,视频制作者声称这是虾的寄生虫,并告诫广大网友以后少吃虾,还号召让大家为了亲戚朋友的健康,动动手指把视频传出去。
其实类似谣言早于几年前就已出现过,这次的视频只不过是谣言的升级版。
虾头剪开的确会有白线,但这两条白线并不是所谓的寄生虫,而是雄虾的精巢。它们总是1对同时出现,未成熟的精巢无色透明,成熟后为乳白色。不仅对虾有,皮皮虾也有,龙虾也有,而且更为粗壮。虾的生殖腺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完全可以食用。
视频制作者称这类寄生虫叫肝吸虫,视频里的虾应为南美对虾,实际上,目前尚未在南美对虾里发现过肝吸虫,而且肝吸虫在鱼虾肉里寄生时,肉眼根本看不到,需要借助显微镜才可看到,视频里听起来很专业的解释实则是谬论。
活的鱼虾确实可能含有寄生虫,如肝吸虫、肺吸虫、圆管吸虫等,不过存在感染概率的问题,不可能个个都有寄生虫。且只要选材新鲜,做熟食用,完全可以规避风险。
7、“刘明炜”同学的高考准考证又丟了
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刘明炜,考点在一中,请朋友们转发,让刘明炜联系这个号码151****7258。一定帮他群发一下,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
就此,教育部门也作出提醒:考生准考证一般在高考前一周予以打印发放,不可能出现“未考就丢”的情况,2017年夏季高考考试准考证打印工作自6月2日起正式开始,截止全部考试结束,在每天的9点至20点之间都可进行打印,且考生可以重复打印多张以便备用。
这个谣言的流传基本上是每年高考前和高考那几天的一个必备项目了。。小编唯一希望的是去年看到它并转发它的各位老铁们明年别继续上当了。
8、失踪15年的牟翠翠被”采生折割”强迫乞讨
一段“四肢残疾女子贵州街头卖唱”的视频今年三四月份在网上热传。有消息称,山东省广饶县花官镇的牟家人在反复观看该视频数百次后,认为这名唱歌的残疾女子就是15年前失踪的亲人牟翠翠。
据牟家人称走失前的翠翠是一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身高在165cm左右。由此网民纷纷猜测该女子系被打残四肢街头乞讨。这种行为自古就被称为”采生折割”,历朝历代都严刑惩治。
家住贵阳白云区的聂女士来到龚家寨派出所报案,称其就是新闻报道视频及图片中的街头卖艺女子,但并非山东失踪女子牟翠翠。
“采生折割”最早出现在宋朝,是用活人器官来祭祀的迷信活动,邪教徒把拐骗或抢来的儿童或妇女杀死,摘取他们的内脏、器官或四肢末端作为祭品供献给邪教神灵。
社会在发展,道德在进步,大家也要对此有充分的信心呐。
9、雄安新区系列谣言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1、朋友圈中流传出一张男子因雄安新区设立前就卖房导致悔恨之下坠楼身亡的图片,并被冠以“雄安第一跳”之名。经查,死者杨某是自杀,其生前所在房屋为租赁房屋,杨某在保定没有房屋买卖和交易行为。网传“雄安新区卖房跳楼”为谣言。警方已依法给予造谣者行政拘留10日。
2、“87家央企将迁往雄安新区”?
3、保定6月起实行购车摇号?
4、河北安新县出现“尹庄村搬迁补偿明白纸”?
5、“首都第三机场将选址在保定徐水区”?
“保定网警巡查执法”在其官方微博上用诙谐的语气辟谣称:“这也太假了!造谣者平时不看新闻吗?字体P的一点水平都没有。第二机场还没建好,就弄第三机场?建机场真心不是建公交站,说建就建。”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政府的重要发布政策,引发社会热点讨论是很自然的事,但我们也要明辨其中虚假的信息,别把各种段子当成事实去传播。
10、小孩溺水只要不超一小时,用“倒背法”可以救活
看到的请复制下去,小朋友只要溺水不超过一个小时就可以救活!天气热了,小溪小河的比较有吸引力。。从河里救出两名溺水幼儿。孩子已没有呼吸,村民就用当地特有的急救法,攥着孩子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几分钟后,小男孩吐出几口水来,哇地一声哭了。又跑了起码十分钟,小女孩也从死神的手中被拉扯了回来。
暑假到了,不知多少孩子要下水游泳,看到的请顶下去,说不定可以救很多人。医师强调,如果每个收到这条信息的人,都能够带给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条生命将会被挽救回来,我已经做了我的部分了!所以现在你有两个选择:1.无视2.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