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粮储“智慧仓”让粮食更安全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管好“粮仓”是重中之重。仁怀1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在粮食储藏等方面,采用智能控温、氮气杀虫、超清监测等新技术、新设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提升仓储设施功效性能,提高储粮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仓储。

在仁怀1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的一个粮仓,3500多吨稻谷在温度适宜的粮仓里“睡”得正香,这个粮仓看似平平无奇,其背后却有多项“高新技术”支撑。“整个粮仓都用氮气保存,达到了绿色储粮标准,同时还是一个智能化管理粮仓,它能防虫、会呼吸、可调温。”仓储管理员赵飞介绍。

仓储内景。

仓储存放的粮食。

信息、生物、材料等高新技术在仁怀1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得到广泛应用,仓储中心将常规的“四合一”储粮理念,升级为“八位一体”的综合储粮措施,综合运用粮温检测、自动测虫、自动通风、仓房密闭控温、环流熏蒸、氮气储存、仓内空间控温以及粮温制冷等八项技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推进高效、智能、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粮食仓储体系建设,使粮食仓储更加绿色低碳节能,储备环节的粮食损耗大大降低,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工作人员在中控室全方位查看仓储情况。

据悉,仁怀1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是贵州省重大工程之一,由2栋标准楼房仓、2栋钢构物流仓、消防动力器材库以及附属工程构成,主要储存酒用高粱及稻谷等。中心通过智能化系统的运用,实现了对粮食出入库作业、仓储保管、业务流程和安全生产等内容的标准化、一体化管理。“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运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先进技术,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保障粮食品质,守好粮仓,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贵州红谷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仓储部副部长郑红梅表示。(文/图王莺桦、李亚舒)

THE END
1.如何同时“保鲜”8000吨粮食超级“收纳盒”上大分!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部高级工程师 高志航:我们这8000吨粮食,分为11层来存放,其中每一吨粮食是一个托盘,在这个屏幕上它是一个方格,就是这11层总共有8000个方格,它都有独立的编号,有自己的身份档案。 无锡的常住人口是550万上下,根据每人每天的基本口粮需求,这8000吨的存储量,就可以保障无锡常住人口两周的基本口粮https://m.gmw.cn/2024-07/21/content_1303797870.htm
2.老照片粮仓老照片 60年代生产队粮食入库 50年代粮食仓库 文革时期粮仓 粮仓工人 老粮库 计划经济时代的老粮仓 80年代粮食仓库 60年代生产队粮食入库 50年代粮食仓库 文革时期粮仓 粮仓工人 老粮库 计划经济时代的老粮仓 80年代粮食仓库 粮店老照片 南昌一经路粮油店排队买米 https://www.lswz.gov.cn/html/c100340/lgb_t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