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多产粮、储好粮对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市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仓储设施建设,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目前已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
粮食是具有呼吸和代谢作用的生命有机体,在储存过程中易受自身生理活性、保管条件等影响。如果保管不当,可能会发生降等、霉变、虫害等情况。笔者认为,管理好储备粮库,既要重视粮仓数量安全,也要重视粮仓质量安全。
要注重粮仓建设规范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建设一批高标准粮仓,改造升级一批粮仓,加快淘汰一批老旧粮仓。高标准粮仓的仓房保温隔热等关键性能良好,采用环保节能材料,能够确保储存期间粮情稳定可控,既能满足收购旺季粮食收储仓容需要,又能确保仓储设施常用常新。
要加强信息化系统管理,在收购、销售、轮换等信息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共享等方面建立可查询、可追溯系统。一旦粮仓内粮温粮情有异动,系统自动报警提醒,可以有效防范粮仓管理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有力维护粮食储存安全。
要创新储粮技术,提高粮仓内控温、气调、内环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绿色技术应用比例,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更好满足群众对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的需求。
还要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专业技能队伍,不断提升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粮食储存加快迈向“绿色优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