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氢熏蒸在粮食储存防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高效、便捷且成本低廉的特性使其成为保障粮油长期安全存储的重要熏蒸药剂。磷化铝自潮解产生磷化氢或通过外置磷化氢发生器直接施药等方式,能有效消灭各类虫鼠害,确保粮仓储存环境免受生物性污染。然而,在熏蒸过程结束后,尽管磷化氢具有较高的挥发性,散气后空气中若仍存在较高浓度残留,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熏蒸剂使用准则《GB/T22497-2008粮油储藏熏蒸剂使用准则》以及磷化氢熏蒸技术规程《LS/T1201-2020》,明确规定了粮仓内磷化氢熏蒸后的安全浓度阈值为0.2mL/m3(即0.2ppm)以下。此外,《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也强调,工作场所内的磷化氢浓度上限应控制在0.3mg/m3(约等于0.2ppm),以防止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头痛、胃肠道不适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健康问题。
尽管如此,熏蒸操作的实际执行过程中,通风状况、通风时长等因素对磷化氢气体残留浓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熏蒸散气后,利用如ERUN-QB9610-PX3这样的便携式磷化氢空间残留气体报警器进行现场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当熏蒸仓室内空气中的磷化氢浓度降至0.2ppm的安全水平以下,工作人员才能进入进行后续作业,从而切实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