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粮仓分类分级一、粮食仓房的基本要求粮食仓房在储粮期间结构体系必须安全可靠。仓房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应符合相应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承载粮堆的动静荷载。粮仓能够满足防水、防潮、防渗、防鼠、防雀、防止储粮有害生物危害、通风等要求,尽量减少高温高湿等不利环境对储粮品质的影响,保障粮食储藏安全。应根据粮食储备、收纳、中转及其他临时存放需要,设计相应的仓储工艺、输送供应,配置相应的设备。承担政府储备任务的粮仓,应在确保仓房结构安全和储存安全前提下,房式仓单癞间仓容一般不宜超过5000吨,立筒仓、浅圆仓单仓仓容一般不宜超过10000吨。二、粮食仓房的分类
2、评价按照储粮功效,即粮食静态储藏期间的粮堆温度进行分类。(一)A类仓房:粮食静态储藏期间平均粮温能保持在15C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0C的粮食仓房。说明:该类仓房气密、保温隔热性能好,低温控制手段完备,满足低温储藏条件。低温储藏主要通过控制“温度”这一物理量,使粮堆处于一定的低温状态,增加粮食的储藏稳定性,保持粮食原有的色、香、味,延缓储粮品质劣变,进而达到粮食保鲜的效果。(二)E类仓房:粮食静态储藏期间平均粮温能保持在20C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5C的粮食仓房。说明:该类仓房气密、保温隔热性能好,低温控制手段较为完备,满足准低温储藏条件。根据相尖研究成果,利用自然条件
4、的储粮功效而配备的不同储藏技术条件对粮仓进行分级。(一)仓房设施特性由于粮食仓房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建造年代各不相同,如果仅按照结构和材料等对粮仓描述,比较复杂,也难以全面覆盖各种情况,因此在保证仓房储粮期间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根据仓房结构材料及其效果的外延性指标一一隔热性和气密性来分别评判:(1)结构材料:根据仓房结构材料的类型分为三个等级,如表1所示:I立筒仓与浅圆仓的仓壁和仓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房式仓墙体采用烧结砖或钢筋混凝土,仓顶采用烧结砖或钢筋混凝土;II-立筒仓与浅圆仓的仓壁采用钢筋混凝土、仓顶未采用钢筋混凝土,房式仓的墙体采用烧结砖或钢筋混凝土、仓
5、顶采用烧结砖与钢筋混凝土以外的材料;III立筒仓和浅圆仓的仓壁和仓顶均未采用钢筋混凝土,房式仓墙体与仓顶均采用烧结砖与钢筋混凝土以外的材料。其他结构形式可参照执行。表1粮食仓房结构材料分级表级别房式仓立筒仓浅圆仓墙体仓顶仓壁仓顶I烧结砖或钢筋混凝土烧结砖或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II烧结砖或钢筋混凝土其他材料钢筋混凝土非钢筋混凝土III其他材料其他材料非钢筋混凝土非钢筋混凝土注:其他材料,指采用烧结砖与钢筋混凝土以外的材料。说明:仓房是粮食安全储藏的基础设施,安全可靠的结构体系与良好的围护结构对于粮食保管至尖重要。围护结构及其连接的性能直接影响仓房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由于粮食仓
6、房在储粮期间结构体系必须安全可靠是仓房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仓房的基础条件主要依据结构材料类型进行分级。(2)隔热性:根据仓房的墙体或仓壁、仓顶的传热系数分为四个等级,见表2。表2粮食仓房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分级表级别传热系数K/W/(m2K)墙体或仓壁仓顶10.46K<0.52K<0.35II0.53KV0.580.36K<0.40III0.59K<0.700.41K<0.50IVK>0.71K>0.51注:当墙体或仓壁与仓顶的传热系数处于不同级别时,以级别数值较大者为准。例如,当墙体或仓壁的传热系数K
7、=0.555W/(mWK),属于II级,而仓顶的传热系数K=0.443W/(mfK),属于III级,则该粮仓的隔热f生应取III级。说明:高温情况下粮食品质劣变加快,害虫繁殖加快,霉菌生长旺盛,因此良好的仓房隔热条件对于保持通风降温后粮食的低温状态,减弱夏季高温对粮食的影响,保持粮食品质稳定十分必要。仓房的传热系数根据GB/T29890,将第五、七区的要求定义为I级;将第四、六区的要求定义为II级;将第一、二、三区的要求定义为III级;将墙体或仓壁、仓顶的传热系数达不到上述要求的仓房定义为IV级。(3)气密性:仓房气密性以500Pa的压力半衰期分为四个等级,见表3表3粮
8、食仓房气密性分级表级别压力变化范围压力半衰期tI500Pa250Pat>300sII500Pa250Pa120s菜<300sIII500Pa250Pa40s毛<120s(平房仓)60$毛<120s(立筒仓、浅圆仓)IV500Pa250Pat<40s(平房仓)t<60s(立筒仓、浅圆仓)说明:气密性良好的仓房,由于熏蒸时熏蒸气体泄漏较少,可以达到理想的熏蒸效果,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良好的气密性,也是气调杀虫的基本要求之一,可以保证气调杀虫的效果。考虑到体现技术的先进性,起到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仓房气密性以500Pa的压力半衰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