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23全国制种玉米创十年新高,总面积达462万亩地,实则可能突出500万,供需比达167%,加之玉米价格的回归,转基因时代的到来,当前种子终端销售不畅,大量种子库存,许多制种企业均在压缩制种面积,预计2024年伊犁玉米制种面积较去年将减少30--40%。
另,当前玉米价格持续暴跌和农户种植意愿“冷风”,农业部门已经注意到有个别大户放弃了年前流转的土地,各地土地价格理性回归,部分种业企业、制种大户纷纷由揽地抢地转向四处寻找制种订单。为控制成本,上游制种公司订单价格也在调低,这就使得2023秋季高价流转土地的企业、合作社、种植户面临重挫,悔不当初。
有道是全国玉米制种看张掖,新疆玉米制种看伊犁。当前正值春耕农时的3月,为何伊犁玉米制种不见订单?静待春暖花开,内心诚惶诚恐。
2月26日,新疆种业会员大会召开,中国种协张延秋会长在作形势政策解析指出:种业振兴大发展轮到新疆登台唱戏了。建议1:伊犁河谷黄金玉米制种带,打造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要规划先行,规范化运行很重要。建议2:要立足全国,面向“中亚”,以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展示为核心,建设西部种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
自治区种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张胜在部署2024新疆种业发展任务书、路线图明确表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农业强区建设目标,要围绕育种创新、良种推广、技术服务、市场净化、基地建设和种子产业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筑牢种业基石,锻造更加稳固的“三农”底盘。
面对伊犁玉米制种产业的机遇、困难与挑战,我们应该解放思想,调转车头,规划先行、规范管理、整合资源、汇聚力量,把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变为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伊犁河谷黄金谷玉米制种带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
建设核心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伊犁玉米制种产业,坚持全州统筹、县(市)平衡、乡镇(村)执行,三级联动产业体系。依托各地现代农业(种业)示范区,发挥核心玉米制种基地辐射带动作用。
稳基地、提单产、强创新催生产业发展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24年玉米制种基地面积“上线”,如在伊宁县,结合伊宁县玉米制种五大核心区建设的规划,由协会与主管部门共同对去年13.5万亩种植地块的生产质量与种植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出合格的基地与对应的代繁企业,并结合州协会下发的订单指导价,各县结合基地质量进行微调,然后下发乡镇,乡镇(村)严格落实。同时,在此基础上创高产,强化制种产业链管理,保证订单公司、代繁公司与农户三方共赢。
规范管理推动产业发展
在伊犁州协会的指导下,如伊宁县种子协会于2024年1月,已在伊宁县组织召开玉米制种管理规范启动会,明确规范生产经营备案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开展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建设、实施诚信“黑榜”监督等机制。当前开展效果较好,已有10余家企业主动报备,下一步协会将与农业主管部门一道评级,于2024年3月10日后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与其杞人忧天,不如迈开脚步。伊犁州种子协会将充分发挥协会作为行业社会组织的服务作用,发挥政府的“参谋团”、企业的“智囊团”,整合行业资源,汇聚行业力量,共同打赢玉米制种产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