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3年国内稻米市场走势明显强于其他粮食品种,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成为稳定我国粮食市场的“压舱石”。2024年稻谷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预计稻米市场走势或将弱于上年,但下行空间有限。
2023年我国稻谷产量继续小幅下降,但仍连续13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总体仍呈产大于需状态。受国际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带动,2023年国内稻米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虽然新稻达到上市高峰后有所走弱,总体涨幅不大,但明显强于其他粮食品种,成为稳定我国粮食市场的“压舱石”。
展望2024年,由于我国大米需求偏弱的局面短期难改,稻谷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预计稻米市场走势或将弱于上年,但下跌空间有限。
2023年稻米市场“前稳中强后弱”
国内稻米市场走强,且走势强于小麦、玉米,导致稻米替代需求减少,口粮需求继续下降,虽然大米进口大幅下降,稻谷产量小幅减产,但难以改变供强需弱的基本面。11月份,随着新季中晚稻全面上市,供应压力持续增大,稻米市场开始全面走弱,籼稻走势相对较强,粳稻走势偏弱,黑龙江佳木斯地区于2023年12月6日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成为2023年唯一启动预案的主产区。
20240119001
此后国际大米价格虽有回落,但仍维持高位运行,其中越南大米继续创出本轮行情上涨以来的新高。截至2023年12月底,泰国5%破碎率大米价格为659美元/吨,同比上涨182美元/吨,年度涨幅38.1%;越南5%破碎率白米报价655美元/吨,同比上涨195美元/吨,年度涨幅42%;印度5%破碎率蒸谷米价格为513~517美元/吨,同比上涨140美元/吨,年度涨幅37.3%。
2024年稻米市场下行空间或有限
2023年,国内稻米市场走势相对较强,与小麦、玉米的比价快速回升,稻谷种植效益有所好转,预计2023年稻谷种植面积下降趋势将得到遏制,大米需求将继续减少,稻谷供大于求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加重,预计2024年稻米市场重心多年来或首次下移,但受最低收购价支撑,预计国内稻米市场的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最低收购价或稳中小幅上调
稻谷种植面积有望稳中略增
大米市场需求或将继续减少
近几年来,我国口粮大米需求一直呈下降趋势,预计2024年仍将难以改观。一是人口下降影响。2022年,我国人口61年来首次下降。2023年12月6日出炉的《中国人口年龄构成统计人数》公布的我国人口为14.0968亿人,比上年又减少了207人。预计后期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大米口粮需求自然将减少。二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4亿,相当于总人口的17%,而这个数字仍在迅速增长。《中国人口年龄构成统计人数》公布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64亿,占比提升至18.7%。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1/3。老年人食量较年轻人小,老龄化加重,口粮需求难免会减少。而人口老龄化加重,也意味着适婚人口的下降,出生人口将继续减少。后期我国大米口粮需求将面临人口下降和人均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三是稻米替代需求将下降。由于玉米价格下降较快,部分主产区已跌至成本区。抛开定向稻谷销售,预计稻米作为饲料和食品的原料需求将下降,大米副产品价格预计也将下降。
大米进口数量或将先降后升
稻谷托市收购数量有望增加
2023年我国仅黑龙江一省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托市收购量与上年相比料将大幅下降。2024年,在我国稻米需求预计减少、大米进口预计将增的情况下,我国稻谷年度结余或将小幅增加,总体仍将供大于求,稻米市场走势弱于上年的可能性较大。因此,2024年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或将增加,预计黑龙江仍将呈产大于需,河南和安徽启动预案的可能性也较大,托市收购量预计会较上年有所增加。
稻谷库存或将出现小幅增长
同时,超期储存稻谷定向销售也将明显下降。超期储存稻谷主要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用粮,不进入口粮领域,对口粮市场影响不大。由于2020年以来已累计定向销售超期储存稻谷7000万吨左右,其中2023年成交1600万吨。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下降较快,后期继续大规模销售托市库存稻谷的迫切性降低。2024年最有可能作为定向稻谷销售的2020年产最低收购价稻谷仅600万吨左右,可供定向销售的数量明显减少。综合上述情况,在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可能增加、销售将减少的情况下,预计稻谷库存可能会自2020年以来首次略有增加,国内稻米市场安全将更有保障。
稻米市场下跌幅度可能有限
2023年国内大米市场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临近年底又有所走弱。主产区仅黑龙江启动了托市收购,托市收购量将低于上年。在新稻收购进度放缓、市场可流通新稻供应量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后期稻米市场供应压力同比将增大。
2024年春节前,由于节日放假天数增加,节前大米需求备货将会有所提升,加上外围国际大米市场高位坚挺,预计稻米市场短期弱势会有所改观,总体仍将维持高位,但上涨基本没有空间。春节后,随着节后大米需求减弱,而市场流通粮源同比偏高,加上地方储备稻谷轮换和政策性稻谷销售带来的供应压力,预计稻米市场可能会有所走弱。
2024年二季度,随着印度大米出口限制的逐步取消,国际大米可能会出现快速回落,叠加国内大米需求减弱,预计稻米市场将继续探底。南方大米价格偏高,预计向下的空间可能更大。由于上年早稻价格较高,预计新早稻收购价可能低开,总体走势或将弱于上年,但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不大。
新季中晚稻集中上市后,因大米进口可能开始回升,而需求仍可能低迷,预计国内新季中晚稻价格低开后将小幅走弱,收购价格预计将低于上年,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范围和力度可能强于上年。由于稻米市场上涨幅度本就不大,加上最低收购价支撑,预计稻米市场下跌幅度将相对有限,不太可能出现类似于小麦和玉米市场的大幅波动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