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4期粮情快讯

由于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澳大利亚的增产幅度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的减产幅度,预计本月全球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本月,全球饲料消费量增加,超过了去年的记录水平,因欧盟、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以及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的食品、种子和工业消费(FSI)增加。全球贸易向上调整,部分原因是欧盟、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的进口增加,以及澳大利亚和乌克兰的出口增加。全球库存较之前略有调整,尽管仍处于2015/16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季节平均农产品价格保持不变,为每蒲式耳5.70美元。

小麦价格

国内(美国):自7月WASDE报告发布以来,美国所有类别的小麦报价都有所下降,反映了冬小麦收成带来的持续压力和NASS7月产量预测所指出的极为有利的春小麦生产前景。软红冬(SRW)下跌11美元/吨,至218美元/吨,随着冬小麦收成达到88%,硬红冬(HRW)价格下跌12美元/吨,至252美元/吨。硬红春(HRS)下跌6美元/吨,至254美元/吨,小麦质量委员会在北达科他州的作物考察产生了创纪录的单产结果,证实了NASS7月份的产量预测。软白冬(SWW)仅下跌2美元/吨,至236美元/吨。

市场特征

2024/25年度欧盟小麦出口将大幅下降

2024/25年度欧盟小麦出口预计将处于3年来的最低水平。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出口主体,其主要进口市场将转向其他供应商。主要驱动因素是欧盟小麦产量减少,在收获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小麦产量比上一年下降了5%。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出口国法国,小麦产量预计将比上年下降20%,降至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鉴于该地区结转库存较低,可供出口量进一步收紧。

法国长期存在的天气问题也降低了粮食质量,减少了可用的碾磨品种小麦的数量。随着饲料品质小麦的供应增加和玉米作物的减少,欧盟对小麦饲料的需求预计将保持强劲。本月预计欧盟饲料使用量将上升150万吨,至4600万吨。

欧盟谷物收成前景的下降导致过去一个月法国小麦出口报价上涨,目前报价比主要竞争对手俄罗斯高出约10%,并继续上涨。

饲企库存压太低,买货补库渐增多

各大学校即将开学,按理说大米需求将会有所释放,但从当前各地市场反馈来看,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新单整体表现相对一般,而价格层面仍在相对持稳运行,佳木斯东部23年圆粒大米出厂参考价格1.85-1.87元/斤之间,且前期大米贸易商观望情绪较高,进而导致部分加工厂库存难以消化,大米市场近期表现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最后,大米贸易商主动权较高,少量多次为主。即便目前大米开机率低位运行,但下游终端需求表现欠佳才是大米表现疲软的根本原因,无论市场饮食结构发生调整,还是经济收缩之下,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终端释放出需求低迷信号之后,贸易商对于大米采购的积极性也降低,即便是拿货也已少量多次为主,在近期大米的交易市场上,大米贸易商的主动性变高,加之货源相对充足,贸易商更不急于采购,这样就导致了大米整体的流通缓解受冲击较大,大米企业旺季还能少量成交部分订单,淡季停产的加工厂逐渐变多。

当前,各主产区早稻价格涨跌不一,收购进度也有快有慢。早稻收购价格已处于高位,上涨难度增大;最低收购价中晚稻成交清淡,国内稻米市场依然低迷不振。预计国际大米价格继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大,四季度国内大米进口很可能会增加。

早稻收购进度不一,市场价格高位坚挺

当前早稻市场保持高位坚挺态势,继续上涨难度增大,各主产区早稻价格涨跌互现。价格表现强势的地区,早稻收购进度相对较快,反之,收购进度较慢。

截至8月15日,江西收购新早稻252万吨,同比减少6.5万吨(其中,国有企业67万吨,同比增加5.5万吨;其他各类企业185万吨,同比减少12万吨);广东收购新早稻33.3万吨,同比减少12.1万吨;湖北收购新早稻8.45万吨,同比减少1.65万吨;安徽收购新早稻11.3万吨,同比增加4.3万吨;湖南收购新早稻83.1万吨,同比增加18.4万吨(其中国有企业38.6万吨,同比增加8.8万吨)。

8月16日,湖北早籼稻收购价2765元/吨,周环比上涨1元/吨;早籼米出厂价4102元/吨,下跌15元/吨。江西早稻收购价2800元/吨,周环比下跌10元/吨。湖南早稻收购均价2797元/吨,周环比上涨29元/吨(其中,长沙早稻收购价2808元/吨,周环比上涨12元/吨;株洲早稻收购价2780元/吨,上涨4元/吨)。

稻米市场“淡季更淡”,期待开学集中备货启动

当前,最低收购价中晚稻成交清淡,国内稻米市场依然低迷不振。

临储稻谷拍卖更加清淡。上周,最低收购价中晚稻竞价销售继续进行,投放量与上期相同。

由于稻米市场需求较弱,“淡季更淡”特征明显,市场主体观望心理增强,成交更加清淡。8月20日,最低收购价稻谷投放60万吨,成交1.19万吨,周环比减少3.38万吨;成交率1.98%,下降5.6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投放粳稻29.8万吨,成交1.1万吨,成交率3.7%;成交价2590~2840元/吨,成交均价2756元/吨,周环比提高154元/吨。安徽投放中晚籼稻99601吨,成交850吨,成交率0.85%;成交价2590元/吨,周环比下跌1元/吨。江西销售2021年产中晚籼稻6.9872万吨,湖南销售2021年产中晚籼稻3341吨,河南销售2021年至2022年产中晚籼稻12.712万吨,全部流拍。

稻米市场依旧萎靡不振。近期,南方地区天气仍较炎热,主销区大米需求依然低迷,稻米市场总体以稳为主,局部小幅下跌。8月20日,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2620元/吨,长粒粳稻3400元/吨;绥化圆粒粳稻收购价2740元/吨,长粒粳稻33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江西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84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300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41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6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湖南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84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6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92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2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713元/吨,周环比下跌6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10元/吨,下跌1元/吨;“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840元/吨,下跌40元/吨;“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080元/吨,持平。安徽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74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8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浙江杭州市场黑龙江粳米平均批发价5720元/吨,周环比下跌20元/吨;安徽粳米4380元/吨,安徽晚籼米5080元/吨,江西晚籼米4780元/吨,均持平。

由于春节以来稻米市场需求低迷、价格较弱,加工企业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库存也持续降低。随着大中学校即将开学,大米集团需求将开始增加,加工企业备货预计将会有所提升,有望推动近期稻米市场逐步企稳。

国际米价处于下降通道,我国大米进口同比仍降

近期,随着美元贬值,部分大米出口国米价有所回升,但总体仍呈下降趋势。8月16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报价586美元/吨,周环比上涨6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FOB报价572美元/吨,上涨25美元/吨;印度蒸谷米报价536~540美元/吨,下跌4美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出口FOB报价546美元/吨,下跌19美元/吨。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仍处于下降通道,国内外大米价差持续收窄。8月16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402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率)到港完税成本4800元/吨,国内外价差-780元/吨;越南大米到港完税理论成本4635元/吨,价差-615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到港完税成本4439元/吨,价差-419元/吨。

今年国际大米价格持续走弱,但我国大米进口延续低迷状态。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口大米9万吨,环比增加1万吨,同比下降1万吨;1月至7月累计进口大米82万吨,同比下降109万吨。7月份我国出口大米7万吨,环比增加1万吨,同比减少13万吨;1月至7月累计出口大米63万吨,同比减少10万吨。1月至7月我国累计净进口大米19万吨,同比大减99万吨。

目前国内外大米价差已较年初大幅缩减,而10月份以后正是印度等亚洲大米主要出口国稻米上市旺季,届时若印度放松大米出口限制,预计国际大米价格继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大,国际大米价格很可能会低于国内大米价格,进口大米竞争优势将得到提升,四季度国内大米进口很可能会增加,国内稻米市场的供应压力也将加重。

现货采买参考因素较多

美豆供给压力仍在

油脂现货基差平稳

油脂后市展望

政策动态

本网讯8月23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召开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部署推进视频会,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治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农田沟渠修复整治、平原涝区治理等工作,加快补齐农田排涝短板,增强农业气候韧性和适应性,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夯实基础。

会议指出,沟渠是农田水利设施的“毛细血管”,是决定农田灌排是否通畅,实现“旱能浇、涝能排、洪能防”的“最后一米”。近年来随着降雨带北移,北方地区极端干旱和暴雨明显增多,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现象。必须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打通从主干渠道到农田沟渠的堵点卡点,防止由于农田沟渠与骨干渠系衔接不畅导致灌排功能不足,出现较为严重的农业灾情。各地要从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平原易涝区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开展排灌沟渠修复整治,提升农田建设水平。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主持会议,总农艺师潘文博出席。吉林省、河南漯河市、辽宁彰武县受邀作典型经验交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单位和吉林、辽宁、河南等24个省(区、市)农业农村和水利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综合信息

8月24日,长达40天的“三伏”终于结束。正所谓“三伏热浪走,初秋气象新”,目前,最早的一批秋粮已经开始零星收获。

眼下,黑龙江省的鲜食玉米已经开始收割,在青冈县的高标准农田里,三台鲜食玉米茎穗兼收机正在满负荷作业。

黑龙江省青冈县万德福粘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宋冬艳:把整个植株的茎收回来做饲料,穗做成食品,这样整个全株都充分利用好了。每台机械现在是平均一天采收80亩地。

宋冬艳告诉记者,由于雨水充足、温度适宜,再加上科学管理,今年他们的亩产实现了2500穗。由于鲜食玉米的市场价格是普通玉米的三到四倍,近年来也大大带动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当地通过支持龙头企业技改升级、做大冷库仓储、延长产业链条等多种方式,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黑龙江省青冈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洪福:不断提升鲜食玉米的品质和产品的附加值,让鲜玉米这个产业真正成为我们县富民增收的主要产业。截至目前,青冈县的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17万亩,年产鲜食玉米达到四亿穗以上。

四川省水稻陆续迎来收获季。今年,四川将提升单产水平列为全省粮食生产首要任务,并首次启动了“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在泸州市纳溪区,29万亩水稻已经开镰,今年当地通过中稻与再生稻轮作的方式,同时推广水稻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年均亩产再创新高。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村委会主任陈洪阳:年亩产达到2000斤,号称吨粮田。今年是我们皂角村种植水稻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当前,主产区玉米陆续进入开花乳熟期,中稻处于孕穗抽穗期,大豆即将进入开花结荚期,是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一喷多促”窗口期,但夺取秋粮丰收还面临洪涝、高温、干旱、冷害和病虫等灾害威胁。在秋粮生育中后期,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产量提高等多重效应,是秋粮中后期有灾防灾、无灾增产的关键措施。坚持“分类施策、优选肥药、精准喷施、确保安全”的原则,推进实施“一喷多促”,全力夯实秋粮丰产丰收基础。

(二)优选肥药,科学搭配。应对自然灾害,高温干旱地区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剂,渍涝地块及时排水后可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早霜威胁大的地区可喷施磷钾肥或液体膜。玉米生长调节剂可选用三十烷醇、噻苯隆、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等,大豆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等,水稻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芸苔素内酯、噻苯隆、赤·吲乙·芸苔、14-羟芸·噻苯隆、调环酸钙等。应对病虫害,玉米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醚菌酯·氟环唑等,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大豆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杀虫剂主要选择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毒死蜱等。水稻杀菌剂可选用三环唑、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噻呋酰胺、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杀虫剂主要选择三氟苯嘧啶、四氯虫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等。

(四)统一作业,确保安全。作业前依照有关法规提前公告,作业时设立警示牌防止人畜中毒和伤亡事故发生。优先选择无人机统一喷防作业,飞行速度控制在3~5米/秒,飞行高度要根据无人机载重量进行调整,载重30升以下无人机飞行高度距作物冠层2~3米,载重30升以上无人机飞行高度距作物冠层3.5~4.5米,防止作业时吹断茎秆;无人机起降作业时,应远离障碍物和人员,作业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开喷雾下风位,严禁在施药区穿行,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对不适用于无人机作业的田块,可因地制宜采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车载式担架机等进行喷雾作业。喷施作业前,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喷雾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小范围试验。

不仅在北京,上海、山东、四川、河北、河南等地近期蔬菜价格也持续上扬。据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数据显示,6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蔬菜日度价格从4.27元/公斤升至6.01元/公斤,上涨40.7%。从周度价格来看,自今年第25周(6月17日—23日)起,蔬菜价格逐步上涨,到第30周(7月22日—28日)达到4.91元/公斤,为近十年同期最高值。之后,价格继续走高,到第32周(8月5日—11日)达到5.55元/公斤,比近十年同期均值高26.8%。

那么,近期蔬菜价格为何集体上涨?这波涨价还会持续多久?为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多种蔬菜价格集体上涨,部分涨价超50%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市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据统计,8月份,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为4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5%。价格上涨较多的蔬菜有大白菜、圆白菜、菜花、西蓝花等。

蔬菜价格走高,不仅市场表现明显,种植端的感受也很真切。每天凌晨3点,山东潍坊寿光化龙镇诚麟蔬菜专业合作社便开始忙碌,周边农户种植的小黄瓜在这里集中周转发往全国各地。“从6月中旬起,小黄瓜的价格就一路上涨,从原本的1.7~2.5元/斤涨到了7月中下旬的5~7.5元/斤,品相好的甚至能卖到18元/斤。虽然8月初价格开始下降,但目前黄瓜的价格仍然保持在1.8~4元/斤。”合作社负责人张春宝表示。

“黄瓜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产量跟不上,受高温和雨水天气影响,黄瓜容易遭受病害影响,另外今年夏季气温偏高,也影响了黄瓜的长势。”张春宝表示,随着气温降低,黄瓜的生产也在恢复,这几天育苗场的黄瓜苗处于爆单状态,随着新茬黄瓜陆续上市,价格也将回归到合理区间。

多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但后期上行空间有限

近期菜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七八月份处于蔬菜生产供应的‘夏淡’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分析,从历史规律来看,我国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规律,一般从6月中旬起,蔬菜价格进入上行通道,至9月上旬达到高点,转为下降态势。主要原因是,夏季温度较高,不利于蔬菜生长,导致市场供应相对不足。

异常天气对蔬菜生长、流通造成了一定影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介绍,今夏7月初,湖南、山东、四川、安徽等地出现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一些地方还遭遇洪涝灾害,当地蔬菜生产、采收及外运受阻,部分蔬菜市场供应偏紧,进一步拉动全国价格上行。

菜农前期预期收入偏低也影响了生产积极性。孔繁涛表示,今年5月-6月上旬,由于蔬菜面积扩大、产量过剩以及异常天气、重叠上市等因素,个别品种蔬菜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的卖难买贵、滞销卖难等现象,挫伤了菜农积极性,导致个别地方出现提前拔秧、弃“管”、弃收等现象。由此,降低了菜农预期收益,导致七八月份疏于蔬菜田间管理,造成蔬菜产量下降、上市量不足,拉动了蔬菜价格上行。

“从后市蔬菜价格来看,预计仍将保持上行趋势,但上行空间有限。”张晶表示,整体看,目前蔬菜在田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6亿亩,同比增加90万亩,仍处于年内较高水平,稳产保供有基础。同时,随着蔬菜产地转换,后期北方及高山、高原地区的冷凉蔬菜逐渐进入采收旺季,市场供应充足。短期看,受产地转换及品种换茬影响,“北菜南运”“西菜东运”规模扩大,跨区调运蔬菜的运输、保鲜成本增加,将拉动菜价继续上涨。

“蔬菜价格上行至9月上旬后,将进入季节性下行区间。”孔繁涛表示,目前,蔬菜价格上涨仍然属于季节性的、区域性的、阶段性的,尤其是特定品种的短期波动较大。展望后市,鉴于蔬菜品种间较强的替代性,以及速生蔬菜种植的市场迅速反馈,尤其是蔬菜在田面积基数的有力支撑,我国蔬菜市场总体供给是有保障的、价格上行空间不大。随着天气转凉,蔬菜市场价格预计约在9月初将会进入下行通道。

各地积极应对,保障“菜篮子”量足价稳

为拎稳市民的“菜篮子”,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稳生产、促流通、保供应。

针对菜价上涨,北京市以“供应稳”促进“价格稳”。在批发端,北京市协调主要批发市场组织市场内经营商户进一步拓宽供货渠道,协调部分价格较高蔬菜品种替代产地,加强货源组织调运;在零售端,组织大型连锁超市和直营直供企业加大基地直采力度,增加相应品类蔬菜供应;同时协调外省市蔬菜基地,加大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在京的供应。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针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分赴河北、天津、内蒙古、陕西四地开展联合调查,追查涉事产品流向,核查涉事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违法行为,分析问题原因,理清各方责任。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链条清理排查,从各地清查情况看,截至目前,未发现其他同类问题。

联合调查组经调查核实后认定,罐车混运食用植物油事件性质极其恶劣,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是典型的行为违法犯罪,必须严厉打击。

一、违法事实

二、流向追查

涉事罐车冀E5476W所运35.91吨油品,用于饲料加工11吨,其余24.91吨未售出,已全部封存。涉事罐车冀E6365Z所运31.86吨油品,已封存2.48吨;剩余29.38吨被分装销售,其中5月22日分装8.5升规格580桶4.5吨、17升规格180桶2.79吨,5月28日分装8.5升规格280桶2.17吨、17升规格310桶4.81吨,6月10日分装8.5升规格490桶3.8吨、17升规格729桶11.31吨,总计8.5升规格1350桶10.47吨、17升规格1219桶18.91吨。已销售但未被使用的7.78吨已全部追回并封存,已被使用的21.6吨流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未流向其他地区。

三、责任认定

联合调查组认定,运输企业负有管理责任,依据《食品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给予行政处罚;车主负有主要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司机负有直接责任,应以行为犯论处,依据《刑法》有关条款追究刑事责任;购买企业作为委托运输方负有相应责任,应依据《食品安全法》给予行政处罚;生产企业通过销售合同约定将运输和交付环节责任全部由买方承担,违反《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规定,应给予行政处罚。

依法对涉事7家企业给予行政处罚:对河北邢台卓然联合运输车队,依法收缴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处罚没款合计约168万元;对河北邢台皓源物流有限公司,依法收缴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处罚没款合计约151万元;对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没款合计约192万元;对陕西勉县新力油脂有限公司,依法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30万元;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百胜隆粮油有限公司,依法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26万元;对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款约286万元;对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精炼植物油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款约251万元。

下一步国务院食安办按照全面清查、举一反三、打建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食用植物油运输专车专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处重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全链条管理,健全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确保食用植物油安全。欢迎来自媒体记者、人民群众等各种方式的社会监督。

价格信息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平均价

24

2024年8月31日

总9030期

(责任编辑:郝剑)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216号TEL:0591-22627298FAX:0591-22613463E-mail:fzgrain@163.com

THE END
1.[中国新闻]全球米价上涨推动粮食价格飙升[中国新闻]全球米价上涨推动粮食价格飙升 相关视频 00:00:39 [中国新闻]美国:飓风“米尔顿”预计9日登陆佛罗里达 00:00:40 [中国新闻]日媒曝驻日美军基地污染水或已流至基地外 00:00:17 [中国新闻]截至10月7日18时 2024国庆档电影票房达20.72亿 00:00:19 [中国新闻]大秦铁路启动秋季集中修施工 00http://m.app.cctv.com/video/detail/4de032ec1c98415791435d7b5fa74fcc/index.shtml
2.[中国新闻]全球米价上涨推动粮食价格飙升正在播放[中国新闻]全球米价上涨推动粮食价格飙升 《中国新闻》 20230828 21:00 00:25:19 《中国新闻》 20230828 19:00 00:25:26 《中国新闻》 20230828 18:00 00:25:02 《中国新闻》 20230828 12:00 00:53:56 《中国新闻》 20230828 10:00 00:07:59 《中国新闻》 20230828 07:00 00:26:58 《中国https://tv.cctv.cn/2023/08/28/VIDEIr2HkMJU9GRocjrQrDVR230828.shtml
3.如果粮食价格翻倍上涨,会是好事吗?科普视频东京之恋百科关注https://tv.sohu.com/v/dXMvMzM4NDUwNDY0LzQzMTIxODk0MS5zaHRtbA==.html
4.乌克兰危机造成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外交部回应视频 习近平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负责人 普京年度记者会 普京称俄中关系达到前所未有水平 15年,横琴蝶变 恒源祥女主播被质疑擦边 公厕用“凹凸”分辨男女 《唐探1900》定档大年初一 美国代表说完,耿爽憋不住笑了 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与繁荣 余承东:尊界S800价格仍未敲定 普京:今年俄经济增长将达https://m.163.com/v/video/VK3U874NL.html
5.德国农业部长称价格上涨都怪普京当地时来自Ruptly国际新闻Ruptly国际新闻视频通讯社 23-01-18 10:47 来自微博视频号 【德国农业部长称价格上涨都怪普京】当地时间周二,德国农业部长厄兹德米尔称,普京是全球粮食危机和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他称俄乌冲突导致环境和农业市场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必须采取迅速行动。 LRuptly国际新闻视频通讯社的微博视频 https://weibo.com/5108550554/MoQorBWx1
6.惊爆信息:全球气候变化加速影响农业生产预计未来十年粮食价格将最新消息:根据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的报告,全球气温在过去十年中上升了1.2摄氏度,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专家预测,未来十年粮食价格将大幅上涨,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深远影响 气候变化正在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全球农业格局。根据《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极端天气现象http://m.star-debris.cc/strgl/8645.html
7.视频国际粮油价格连续两月创下历史新高同时,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Maximo Torero Cullen)警告称,除了粮食价格上涨之外,化肥的成本也“一直在大幅攀升”。由于危机导致的供应中断,黑海地区多地的化肥产品成本已飙升了近30%。 “这将影响下一季的生产,因此我们感到非常担忧,”托雷罗解释道。https://m.kankanews.com/detail/RZ2n5WzJ9wj
8.粮食危机有多可怕?2007年全球粮价上涨,导致至少37个国家发生民众2023-08-21 14:26:1403:450来自香港 笑逐言开 《笑逐言开》依然由凤凰卫视当家男神尉迟琳嘉主持。全新升级的新栏目将继续紧跟社会热点,天下大小事无所不包。http://hn.ifeng.com/c/8SQfF5ppL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