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大涨,中国人的“饭碗”会受影响吗?

央视网消息: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一路上扬,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食品价格总体上涨20%。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国际谷物价格指数连续9个月上涨,于今年2月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谷物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5%,其中高粱价格同比大涨82.1%,玉米价格上涨45.5%,小麦价格上涨19.8%。如此涨幅之下,我们的“饭碗”会否受到影响呢?

目前来看,我国食品价格上涨要温和得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粮食类价格指数小幅上涨1.2%,猪肉价格指数强势上涨49.7%。2021年1月至2月,猪肉价格下降9.6%,粮食价格上涨1.5%。

3月3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综合粮食生产、库存、贸易等因素,中国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条件是十分扎实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产量数据,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增长0.9%。回顾历史数据,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部长通道”上曾强调:“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国际通常认为400公斤是粮食标准的安全线,我国已连续多年超过。粮食安全问题完全能保障,完全能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此外,我国进口粮食占国内粮食产量比重较小,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影响有限。回顾过去5年,我国粮食进口量涨跌互现。2020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创下新高,但如果仔细甄别,会发现大豆在进口粮食中占据绝对位置,相比较而言,三大主粮的进口量并不高,同国内产量相比微乎其微。我国还对小麦、大米和玉米实行进口配额管理,这道“防火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断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3月2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2020年以来的粮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从国际市场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加之沙漠蝗虫、东南亚旱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国际粮价的波动幅度。当前我国粮食供应整体充足。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和运行稳定有基础、有条件,粮价大幅上涨的支撑条件并不充分。

另一份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目前的迹象表明,2021年世界谷物产量将有小幅增长。粮农组织初步预测2021年全球小麦产量将连续第三年增加,创下历史新高。

THE END
1.粮价是2022年物价的黑天鹅吗?从成本端考虑,农资价格上涨也会推动粮价上涨。作为粮食的“粮食”,化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其价格波动也最大,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也最为明显。 从价格关系上看,每次全球粮价的上涨均伴随着化肥价格的上涨。 (3)冲突与新冠疫情 冲突(地缘冲突或国内动乱)会导致动乱国家内部或局部地区的居民流离失所,扰乱市场,作物生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695
2.全球粮价波动将影响国内?商务部称食用农产品价格难以大幅上涨针对国际市场粮价上涨是否会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3月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我国粮食供应总体充足。 针对国际市场粮价上涨是否会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3月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我国粮食供应总体充足。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能够满足一年消费需http://m.mnw.cn/quanzhou/piyao/2395613.html
3.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特征规律与应对策略——基于6次典型大幅上涨的摘要:我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长周期视角,分析了1964—2022年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特征和驱动因素。自1960年代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大涨共发生6次,分别发生于1972—1974年、1977—1981年、1994—1996年、2006—2008年、2010—2012年、2020—2022年,每次持续时http://www.card.zju.edu.cn/2023/0411/c24475a273977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