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版的清单内容非常简单,只有应急物品、应急工具、应急药品三大类共10种*基本的应急物资。
这份清单是由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北师大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提出的,两单位根据近年来的灾害特点与北京市的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要求,参考国内外应急物资储备清单,总结汶川大地震等特大灾害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这份清单。
■专家释疑
清单中为啥没帐篷?
在清单中,记者并没有发现家用帐篷。参与清单制定的北师大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武建军表示,家庭储备的应急物资只是”北京市防灾减灾物资储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级和区级政府均备有帐篷等大型救灾物资,用于集中救援。家庭储备的应急物资只需准备够3天的使用量,应主要用于黄金72小时内家庭成员间的自救、互救,既要功能齐全,又要携带便捷。
北京市民政局救灾处表示,北京市根据1%的常住人口数量,投资2亿元,配备有20万人口的救灾物资,包括厕所帐篷、淋浴车、净水车等现代化的救援物资。各区县配有足够的救灾物资储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