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④丨亚洲最大粮仓华丽变身为艺术中心,竟只靠“一部电梯”!筒仓码头

前一阵儿,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随即有些地方出现了囤米抢面的小小骚动。

不管是为了应对突发灾害还是应对疫情中的小区临时封控,都将还在元宇宙中徜徉的中国人拉回到粮食够不够吃这一原始需求中。

随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辟谣中国粮食库存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够全国人民吃2天。也就是说完全没有囤的必要,不得不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粮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和平年代大国粮仓在哪儿?怎么储存的?中国是怎么靠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的?(小编也不知道,推荐一部纪录片《大国粮仓》)

自古以来,“手有余粮,心中不慌”,在粮食储备这件事上,中国人简直操碎了心。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缺氧和地下低温储粮的国家,远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挖地窖储存粮食。到了农耕社会,粮食吃不完,粮仓是粮食储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造一座粮仓,不但要地势高,防水淹,还要防潮通风,使仓粮历久不坏。

建国初,百废待兴,粮仓大都由旧庙宇、祠堂、民房等旧建筑改建而成。1955年起,全国开始引进了苏联机械化房式仓,即“苏式仓”修建粮仓。1983年起,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粮食仓库、棉花仓库、水果仓库的“三库”建设。

▲纪录片《大国粮仓》

直到2000年左右,粮食的存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国家先后投资新建了几百亿千克仓容的中央直属储备粮库,这些粮库的建成,极大地改观了我国储粮条件落后的局面。新仓型配备了新设备,并运用了四项储粮新技术,储粮功能发生了新的变化。至此现代化、智能化、高科技的“大国粮仓”崛起。

储粮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从建国初期的备荒年到后来的备战,再到专项粮食储备制度,防止“谷贱伤民”,制定最低限价来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再到如今的中央储备粮管理,市场化运作。

1.从粮仓到艺术仓,现代城市功能回归

八万吨筒仓就是用来满足黄浦江航道运输带来的吞吐和贮藏功能需求,曾经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粮仓。可惜的是,一方面2000年粮食储存方式发生了巨变,机械化作业比不上现代化智能化设备;另一方面,黄浦江岸线产业逐渐开始转型、工业外迁。经过了几次的翻修和整改,码头功能需求逐渐减弱,慢慢沉寂,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筒仓于2005年停用,借由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契机,筒仓作为主展场,由大舍建筑事务所负责改造设计,改造过后定位为“艺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公共文化空间”,改造面积为16322平方米,打造以艺术展览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浦江东岸沿线功能定位规划图

2.改造难度大从完全封闭到完全开放只靠两部电梯

八万吨筒仓作为工业仓储建筑,其巨大尺度与我们所熟知的民用建筑不一样,30个大筒组成长140米、高48米连续而厚重的立面,气势磅礴。我们说旧改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建立联结,如何能最大程度在筒仓这样相对封闭的空间塞进新的功能成了难题。

比如,筒仓平面为圆形阵列,高度很大,以承受水平推力为主,结构上不太适合加层。如何改造筒仓,建筑师还在探索中,绝大多数结构工程师也不知道该如何配合。

再比如,八万吨筒仓因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被列为文物建筑三类。建筑主要立面、主要结构体系、主要空间格局和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均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适当改变。

所以,八万吨筒仓改造能动的地方并不多。从国外筒仓改造的案例中,筒仓有的改造成公寓,如哥本哈根TheSilo公寓、芬兰仓筒公寓、比利时Kanaal麦芽厂公寓,都是要么将建筑立面改造的“面目全非”,要么是封闭的根本不适合住人。

有的改造成博物馆,比如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ZeitzMOCAA,这个项目改造的非常牛逼,功能同样是作为艺术展示,但内部的结构几乎被挖空了,仅保留了三分之一的筒仓,让外立面看起来还是一个筒仓,按照“玉米粒”同比例放大切割了中庭,使得线条流畅,非常有艺术性。

但这些显然都不适合八万吨筒仓的改造。我们能找到之前,关于八万吨筒仓改造的多个效果图,但最终都弃用,还是改成如今这样看起来没多大变化,但重新定义了筒仓的现代化功能,又将其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变成公共性的公共空间,这里面有很多巧思。

①外挂电梯将黄浦江的风景引入(第一部电梯)

建筑师主要使用筒仓建筑的底层和顶层,作为展览空间使用,最重要的一个改造动作是通过外挂一组自动扶梯,将三层的人流直接引至顶层展厅。这样人们在参展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北侧黄浦江以及整个民生码头的壮丽景观,除了悬浮在筒仓外的外挂扶梯,筒仓本身几乎不做任何改动,极大地保留了筒仓的原本风貌,同时我们又能看到重新利用所注入的新能量。

②将滨江跑道融合到建筑中

▲最佳视角可以跟杨浦大桥同框

③将运粮通道改造成自动扶梯(第二部电梯,未实现)

原定的二期工程是将筒仓原先的粮食输送带改造成自动扶梯,市民可以通过扶梯接到达顶层展厅,从而建立起一个从江边可以直接上至筒仓的公共通廊,这样八万吨筒仓就会变成一个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非常好的创意不知为何没有最后实行)

THE END
1.circularstockpile(圆形粮食储备仓)总图(dwg格式exb格式各一张图circular stockpile(圆形粮食储备仓)(dwg格式、exb格式各一张图)。来自网络。 (一)根据仓内粮食堆装方式分类散装仓、包装仓(二)根据仓房外形分类房式仓、筒仓、楼房仓(三)根据仓房建筑条件及设备配置分类简易仓、一般粮仓、机械化粮仓、装配式粮仓(四)https://www.mfcad.com/tuzhi/cad/nongyejixie/92552.html
2.粮仓圆筒高清图片下载红动中国提供粮仓圆筒图片下载,作品以粮仓圆筒为主题而设计,可作为中国上海,展览馆,城市空间,黄浦江畔,民生码头等主题图片使用,粮仓圆筒编号9169049,格式JPG,大小5.4 MB,欢迎会员进行下载。https://sucai.redocn.com/jianzhu_9169049.html
3.工业遗产你眼中的筒仓大变样啦!贮存散装物料的仓库。分农业筒仓和工业筒仓两大类。农业筒仓用来贮存粮食、饲料等粒状和粉状物料;工业筒仓用以贮存焦炭、水泥、食盐、食糖等散装物料。筒仓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矩形、多边形和圆形等。 ——360百科 ▲网上的筒仓图片 以上大概是一般人对筒仓的印象了:笨重、没有美感,甚至感觉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太直接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729/18/71157056_988726577.shtml
4.筒仓:从存储巨人到文化标志的演变机核GCORES第二部分:筒仓的种类与技术演进 木制筒仓:传统与适应性 木制筒仓最初采用简单的方形或矩形设计,但很快就演变成更复杂的八边形和圆形木箍筒仓,以减少角落处青贮料的损失。木箍筒仓由弯曲的木条(staves)构成,这些木条通过水平的铁箍固定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圆筒结构。木制筒仓的优势在于建造简便、成本低廉,但它们需要定期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85431
5.6000T稻米钢板仓立筒仓螺旋式钢板仓锥底仓小麦圆筒仓图片本页信息为巩义市锦邦机械设备销售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6000T稻米钢板仓立筒仓螺旋式钢板仓锥底仓小麦圆筒仓图片"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6000T稻米钢板仓立筒仓螺旋式钢板仓锥底仓小麦圆筒仓图片"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获取最低报价 商家收到后会立即联系您 信息保护中 同意 《服务条款https://www.china.cn/chuguan/4738479446.html
6.#城市浪漫地标打卡民生路粮仓艺术新地标#城市浪漫地标打卡 建于1908年的「民生路粮仓」曾是亚洲容量最大的粮仓。由高33.5米、直径11米的18座钢筋混凝土圆形筒仓和49.5米高的1座长方形工作楼及皮带栈桥、灌包房等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而黄浦江边高耸的大吊车象钢铁巨人守卫着整排的粮仓,钢铁和水泥构成黄浦江畔独特的地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5742198?bizType=29
7.圆形粮仓,粮仓圆形粮仓,圆筒形状的粮仓是否计算建筑面积(20米的直径,18米的高度)观海卫60年代的圆形粮仓,你见过吗天成建设http://dashangu.com/postimg_23102584.html
8.粮仓素材粮仓图片粮仓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149个原创粮仓素材图片,包括粮仓图片,粮仓素材,粮仓海报,粮仓背景,粮仓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粮仓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PT、视频等设计素材就来觅知网https://www.51miz.com/so-sucai/17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