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粮食节约行动,推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实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开展了粮食储存节约减损“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征集和“储粮故事”征文活动。
中储粮集团公司认真组织、积极报送
共有5部作品获评
“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十佳作品
2部作品获评
“储粮故事”十佳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
这7部获奖作品
↓↓↓
“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
十佳作品
新型粮食出入库安全节能作业设备
中储粮龙嘉直属库
自动出粮口控制设备
汽车安全吊索
安全人行通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设备亮点
(1)安全性高
通过在挡粮门出粮口安装“自动出粮口控制设备”,工作人员可在安全区域内远程遥控控制出粮,避免在出粮口附近被粮堆埋没的危险;同时,通过在装卸车时加装“安全吊索”和“移动式安全作业通道”,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通道,防止设备垮塌或零部件飞落撞击带来的伤害。
(2)能耗低
通过使用安装“智能控制系统”输送机,可以实时监测输送带上物料的流量及输送带的运行速度,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变化,系统自动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或启停,最大程度降低了能耗。
侧壁发放抑尘斗
中储粮厦门直属库
侧壁发放抑尘斗外观
侧壁发放抑尘斗安装效果图
传统的筒仓粮食出仓方式不仅容易造成粮食减量,同时有污染环境、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风险。中储粮厦门直属库结合实际工作,发明了侧壁发放抑尘斗。该设备能有效减少粮食装车损耗、降低80%的出仓作业粉尘排放,粉尘抑制效果明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目前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
降低环境污染及粮食损耗
设备采用自上而下渐缩结构,上端与侧壁发放出口连接。出仓的粮食在进入抑尘斗后,由于堆积、挤压密度增高,高密度的粮食流在下落过程中带走了粉尘,降低了粉尘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及粮食损耗。
浅圆仓“器”字型
防破碎无动力匀料入仓布料器
中储粮长乐直属库
中储粮长乐直属库和成都储藏研究院基于“雨伞和谷物分样器”原理,合作研发的浅圆仓无动力防破碎匀料入仓布料器,有效解决了浅圆仓因筒体高,进粮易形成严重的自动分级现象,从而存在较大粮食储存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引导粮粒入仓时在仓内均匀分布,改善粮堆通透性,确保储粮安全。该装置已经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实现了粮食分流,减轻自动分级现象。
入仓方式改摔落为滑落,降低粮食破碎率。
布料器无需动力装置,投入成本少。与市场上同类产品比较,每套可节约成本21.6万元。
大功率通风机改造变频通风机
中储粮宿迁直属库
改造用的变频器
风机改造后
中储粮宿迁直属库将固定的大功率通风机改造为变频通风机,在粮食保管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粮情采用不同频率进行机械通风,有效解决了使用大功率通风机通风和过度自然通风造成的储粮水分降低、数量损耗等问题,同时还降低了用电量,促进节能减损。目前该变频风机改造已在宿迁辖区中心库及分库进行推广使用。
(1)降低粮食损耗
以一个储存3000吨的中晚籼稻廒间为例进行测算,通过应用变频通风机,在一个储粮周期内,水分相比可少降低0.1%-0.2%,单仓即可减少3-6吨的粮食损耗,价值0.8-1万元左右。
(2)降低通风能耗
将大功率通风机改造为变频通风机,设备功率变小了,转速变慢了,耗电量也随之减少。以一个储存3000吨的中晚籼稻廒间为例进行测算,通过应用变频通风机,一个冬季可节约近1/3耗电量,节省电费约200余元。
(3)通风效率更高
变频通风机可以根据粮情需要采用不同频率进行机械通风,通过调节变频档位,改变通风机的风量、风压、功率等性能指标,使通风更加合理、工作效率更高。
地笼口密闭隔热气囊
中储粮新乡直属库延津石婆固分公司
地笼口密闭隔热气囊实物图
地笼口密闭隔热气囊使用图
粮仓的良好隔热性能是控温储粮的基础条件,地笼口是金属易传热部位,其隔热处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中储粮新乡直属库延津石婆固分公司研发的地笼口密闭隔热气囊,有效解决了地笼口气密隔热问题,且能与内环流控温技术配套使用。并且,该设备材料便宜、易购置,无污染,质量轻,便于安装拆卸,可重复使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可实现与内环流技术结合
地笼口密闭隔热气囊由环形气囊、保温圆盘、内环流管道及通风软管组装而成,在充气状态下,环形气囊可紧贴在圆形地笼口的内壁上,气囊中间预留内环流气流通道,通过通风软管与内环流管道连接,实现了粮仓地笼口隔热技术与内环流技术相结合。
(2)实现安全、绿色储粮
通过对比其他同等储粮条件实验发现,应用地笼口密闭隔热气囊后,粮堆底层粮温降低了5℃以上,能够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化学药剂熏蒸的次数,真正实现了安全储粮、绿色储粮和节粮减损。
“储粮巾帼”用精湛的质检技术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中储粮渭南高田直属库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故事↑
“有一批小麦需要验收检验,大家赶紧准备!”
“好,我去接收样品!”
“我来检测质量指标,准备各检测项目制备样!”
“我去配试剂,准备品质指标检测!”
“我去预热设备,准备食品安全指标检测!”
在这间不大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检化验仪器,中储粮西安分公司陕西质检中心李改婵总工程师及她的质检团队穿梭其间,她们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用精湛的质检技术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储粮事业贡献力量。
经过多年的磨砺,李改婵及她带领的团队获得了中央企业、中储粮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称号,并且以她个人名字命名的“李改婵技能拔尖人才工作室”被选为中储粮集团公司首批十个技能拔尖人才工作室之一,工作室的成员还连续多年蝉联西安分公司技能竞赛的冠军。她本人主持开展了2项中储粮集团公司的课题项目,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更是在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将储粮科技创新融入血液
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
在大家眼里,中储粮成都储藏院的付鹏程是“50岁的年龄、40岁的身体、30岁的干劲”,凭借一腔热血在储粮技术研究领域一干就是30年,用他的话来说,储粮科技创新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
付鹏程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5项,负责和参与起草中储粮集团公司企标15项、粮油学会团标4项,获得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论文43篇,参与编写著作13部。获得过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全国粮食行业领军人才、中储粮“两个确保”忠诚奉献奖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付鹏程说,用科技手段保质减损,就能有效增加“无形良田”。作为一名粮食人,自己的责任就是保护好每一粒粮食,用科技支撑“大国粮仓”,用一生坚守爱粮护粮之路。
用科技守护大国粮仓
用创新助力节粮减损
中储粮人积极弘扬传承
“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
储粮精神
努力管好大国粮仓
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排版/张云蕾
原标题:《中储粮7部作品获奖!用创新守护“大国粮仓”,用坚守讲好“储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