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保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缺氧窒息、有毒气体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一、定义

1、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2、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⑴密闭设备:储罐、罐车、搅拌车、锅炉、烟道、压力容器、浮筒、管道、立式磨、球磨机、选粉机、烘干机、收尘器、热风炉、分解炉、旋风筒、篦冷机、回转窑、增湿塔等设备

⑵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坑、池(垃圾池、蓄水池、污水池、化粪池)沟(地沟、地下电缆沟、排水沟、下水道)井(建筑孔桩、电梯井道)等。

⑶地上有限空间:仓库、料仓、储库、储藏室、垃圾储站、垃圾转运站、封闭厂房等。

二、适用范围

1本规程适用于作业人员进入有缺氧危险、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场所,受环境限制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作业的安全管控。

2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一切从事上述危险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扩建单位。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1、GB8958—20xx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2、GBZ2.1—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3、GB/T18664—20xx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4、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1、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⑴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气体检测人员职责;

⑵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⑶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⑷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⑸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⑹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⑺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2、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⑴参与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⑵审核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⑶负责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⑷督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及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

⑸检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完好。

3、作业负责人职责

⑴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⑷指导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⑸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保管工作,并使之完好,发现存在缺陷,应及时报告。

4、监护人员职责

⑴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⑵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⑶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⑷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⑸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⑺现场应携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见附件1)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⑻协助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保管工作,并使之完好,发现存在缺陷,应及时报告。

5、气体检测人员职责:

⑴熟悉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方法;

⑵按照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入有限空间检测;

⑶能按照有限作业空间的气体采样方法采样;

⑷能科学分析有毒有害介质产生原因;

⑸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

6、作业人员职责

⑵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⑶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⑸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⑹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⑺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⑻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有限空间。

五、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

⑴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

⑵部门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安全许可证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员落实安全措施,并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

⑶部门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

⑸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⑴设施名称:填写详细,应写到具体设施、设备,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对象

⑵作业内容:指作业的具体内容,如对作业对象进行清理、检修、电焊、涂刷防腐涂料等作业种类,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

⑶作业人员:指直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姓名,有几人就填写几人,进去几人,出来几人,要相互一致,必须本人签名;

⑷监护人员:

1)监护人员自始至终必须在作业现场,对作业前必须落实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然后签字确认;

2)作业中密切注意作业安全状况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和沟通;

3)作业后清点人员和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4)按事故应急救援,携带好相应的救援器材,以备急用;

⑸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应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对整个作业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自始至终在现场直接指挥、参与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对安全措施给予确认,有权补充完善。

六、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职责

⑴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⑵作业现场所属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填写并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2、范围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有涉及进入炉、磨、塔、罐、库、管道、烟道、下水道、沟、坑、井、池等封闭、半封闭设施或特殊车辆(罐车、搅拌车、压缩车)容器内作业。

⑴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未办理许可证,严禁作业。

⑵《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⑷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①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②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③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急救方法等。

2)对所进入的有限空间要切实做要工艺处理,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表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有可视的明显断开点,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有监护;

3)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如不符合上述条件而必须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由作业单位与有限空间所在部门共同制定作业方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在作业前组织模拟演练,确认安全可靠后,经公司分管生产领导批准方可作业。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8小时;

4)分析合格1小时后作业,应再次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5)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电压在24V以下。要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用火应办理“动火动焊许可证”,不得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代替;

6)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要对放射源进行处理,保证人员作业时接触剂量符合国家要求;

7)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应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

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出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经单位安全部门批准;

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作业人员超过3人时,应对人员进行登记、清点;

10)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

1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方法。作业时,应视作业条件实施安排人员轮换作业或休息;

12)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必要时,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佩戴长管面具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要采取防止长管被挤压的措施,吸气口应置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处,并有人监护;

13)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报告工作。

⑺其它非生产区域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七、承包管理

⑴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⑵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⑶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八、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总则

⑴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伤亡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⑵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都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⑶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⑴凡新调入有限空间作业班组职工或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⑵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5)有关事故案例等。

3、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⑵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⑶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一是密闭设备:储罐、罐车、搅拌车、锅炉、烟道、压力容器、浮筒、管道、立式磨、球磨机、选粉机、烘干机、收尘器、热风炉、分解炉、旋风筒、篦冷机、回转窑、增湿塔等设备。

2)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坑、池(垃圾池、蓄水池、污水池、化粪池)沟(地沟、地下电缆沟、排水沟、下水道)井(建筑孔桩、电梯井道)等。

3)三是地上有限空间:仓库、料仓、储库、储藏室、垃圾储站、垃圾转运站、封闭厂房等。

⑷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检测

①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②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③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④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2)危害评估

①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

②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③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20xx《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通风

①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②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防护设备

①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②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③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呼吸防护用品

①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20xx《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②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20xx《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①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②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③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④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⑤应急照明设备;

⑥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九、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1、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

副组长:安全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

应急救援组名单:见附录

2、职责

⑴组长:

1)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2)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

3)对应急救护组员进行培训;

4)指挥现场救护。

⑵副组长:

1)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⑶组员:

1)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

2)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3、预防与预警

⑴危险源监控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各主管部门兼职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⑵信息报告与处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录

4、应急响应

⑴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⑵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⑶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⑷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5、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⑴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⑵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⑷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项目部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⑸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工程项目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7、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8、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组长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9、后期处置

⑵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由安委会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6)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10、应急物资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11、培训与演练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⑵演练根据有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并对预案进行评估,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12、奖励与责任追究

⑴奖励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依据法律、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⑵责任追究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1)属于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2)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3)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2、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3、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4、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7、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8、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9、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10、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11、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12、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⑴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⑵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⑶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⑷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⑸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⑹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13、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THE END
1.安徽金锡申请分层式网带烘干机专利,提高烘干效率物料金融界2025年1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金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分层式网带烘干机”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289646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烘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层式网带烘干机,包括烘干箱、供热组件、除湿组件,烘干箱内设置有传送网带,传送网带包括交错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UMKL9H0519QIKK.html
2.如何对清洁工具进行消毒确保手套箱无菌环境对于可以耐受高温的清洁工具,如金属镊子、硅胶刷等,可以采用干热消毒法。将清洁工具放入烘箱中,在 160 - 180℃的温度下保持 1 - 2 小时。这种方法通过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2、湿热消毒(高压蒸汽灭菌): 如果清洁工具能够耐受湿热环境,像无纤维清洁布等,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将清洁工具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419019
3.用烘干衣机伤衣服吗?严防损伤衣物火灾等危害坏处!家用烘干衣机主要有衣柜式、滚筒式和便携式。衣柜式烘干不均,效率低,易损衣,收纳难,且存火灾隐患。滚筒式效果好但成本高,占地大,衣物易皱。便携式小巧便携,但需防水滴损坏,优质款采用PTC发热体及独家技术,如循环热风、精准温控,实现无死角烘干并保护衣物,操作简便,安全节能。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409443532
4.管理原料库成品库车间设备如何管理?6.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制作,掌握安全生产要领。 7.严禁用没擦干的手开启,关闭各种电器设备。 8.清理、保养设备时先断电后工作。 9.车间内地板应及时保持干燥,避免水湿而滑倒。 四、器模具、工具的卫生标准 容器:是指生产所需要的盆、瓶、称、盘、店内烤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M4Njk5OA==&mid=2247548909&idx=4&sn=0f8960c15b1287c033de54f230113f56&chksm=e9cd4c41f67f0df16e91823457d51957cdb77d523cc75a17f50b8c23fd7c63e22138e65e971d&scene=27
5.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供干机安全操作规程 1、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设备,如有异常,暂停使用,并向主管或维修工报告,待故障消除后再投入使用。 2、供千前要清缸,防止沾色。 3、供千前要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好供千温度及千湿程度,严禁超时超温。 4、每缸放入的衣物量不得超出设备的限额,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420/23/78818870_1027497864.shtml
6.工业烘干机操作工业烘干机操作规程工业烘干机安全操作注意工业烘干机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在操作前,必须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开机前安全检查包括:确认设备及其关键部件无损;检查润滑系统;检验报警系统;检查热风室温度监控装置;确认接地是否良好;检查机座及连接部位的稳固性;确认防护栏杆和防滑材料的完好性;检查风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01056466793218147.html
7.烘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4篇(全文)15、严禁不相关人员随意开启烘干室。 编制: 审核: 批准: 烘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2篇 一、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 1、高处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目前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f01ac87.html
8.食品企业烘干机安全操作规1.doc食品企业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 ㈠、操作规程 1、 清除集尘箱内废尘,然后紧闭集尘箱;打开疏水器旁 路阀,待管路内积水排尽后,关路旁路阀,检查机器有无 异常;然后向机器送电。检查TTC表显示是否正常。 2、 打开装料门,放入经脱水处理后的食品企业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 https://www.taodocs.com/p-714789728.html
9.国家粮食局关于切实做好粮食烘干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一、烘干机系统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T1205-2002)进行。 二、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组织有关粮库认真学习《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保证粮食烘干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粮食安全,特别在安全用电、高空作业、热风炉停炉检修、钢板仓破拱时要高度重视人员安全。 https://www.lswz.gov.cn/html/gzdt2007/2018-06/13/content_220760.shtml
10.iTesterATT使用说明书(生产测试版)(5.0)编号:FS-QG-36426安装工业烘干机的操作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installing industrial dryer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工业烘干机安装要领: 烘干机是选矿设备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安装要求技术性强,工艺标准高。安装工作应根据有关的https://m.360docs.net/doc/2f13606061.html
11.GB/T286682012粮油储藏粮食烘干安全操作规程(8页)GB/T 28668-2012粮油储藏 粮食烘干安全操作规程.pdf 12页内容提供方:中国标准出版社 大小:333.05 KB 字数:约1.3万字 发布时间:2020-06-14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3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0/0614/8010131132002116.shtm
12.水洗机安全操作规程水洗布草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打开电源、蒸气开关、进水开关、启动压缩空气机。 2.空机转动一会,观察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检查滚筒内是否有遗留物。 (二)分检 1.客房日常布草 1.1将布草进行分类。 1.2将毛巾类与床单、枕套类明显分开。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69987535_1107287950.html
13.缩合硝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1.7烘干机操作时,投料口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操作,避免伤人。 3.2硝化工段 3.2.1硝化岗位操作,应戴好防护眼镜,防止各步酸气、酸液等对眼镜的伤害。 3.2.2釜内吸入硝酸母液及取样时,应戴好必要的劳保用品,防止酸液腐蚀手、眼及把酸气吸入体内造成身体伤害。 3.2.3补加硝酸时应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防止酸液灼伤https://www.safehoo.com/Rules/Chemical/201503/388246_2.shtml
14.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抛丸机安全操作规程、振磨机设备操作规程、打磨抛光工安全操作规程、数控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注塑机安全操作规程、折边安全操作规程、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打磨机安全操作规程、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冲床安全操作规程、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吊车安全操作规程、叉车https://www.1688.com/chanpin/-B2D9D7F7B9E6B3CC.html
15.烟花爆竹安全规程8.2.10 机械设备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根据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技术指导,制定本企业的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有效实施,严 禁随意改动工艺流程,运行环境,电气线路,工房结构以及防火,防爆,防静电等配套安全 设施; b) 设备正式投入运行前,应先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所采用的物料应是安全性能良好的药物替代 品; c) 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d451b9997fb27d87c71a2f453cfd891761179f54b87450a826f58e9482824cbb
16.和面机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和面机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和面机属于面食机械的一种,其主要就是将面粉和水就行均匀的混合。有真空式和面机和非真空式和面机,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和面机操作的注意事项。 和面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将和面机清洗干净,放入面粉和水,不要过量以免损坏机器,如需要和的面较多,需分2次或多次搅拌。面https://www.foodjx.com/tech_news/detail/111816.html
17.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煤矿运输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 煤矿操作规程汇编 煤矿安全规程2013 煤矿三大规程 煤矿各工种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煤矿运输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2014https://www.mkaq.org/czgc/tygc/index_16.shtml
18.烘干处理(精选十篇)烘干箱操作规程 篇5 一、启动前检查与准备 1、检查设备外观及箱内情况、检查电源线、接地线连接是否完好。 2、待烘干的电焊条,应均匀防置在各个抽屉内。 3、操作前应锁紧烘干箱夹头,以防热气外泄破坏油漆表面。 4、装卸焊条时,必须切断工作电流,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32v7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