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仓储业经历快速发展后逐渐进入饱和时期,仓库的空置率有所提高,行业投资减少,新增仓储面积下滑,同时,2020年初新冠疫情对仓储业的需求造成了较大的冲击,2020年3月以来,随着企业陆续复工,仓储业的需求也逐渐回暖。
1、中国仓储业投资连续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固定投资额为6246亿元,累计同比下降7.7%,是继2017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下降。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前些年仓储业增速较快,仓库设施日趋饱和,仓库空置率上升,典型仓储企业融资难,土地资源紧张,新增仓库减少。
注:2015年投资额增速为28.3%。
2、2019年中国仓库竣工面积出现下滑
2012-2019年我国仓库竣工面积波动变化,2018年我国仓库竣工面积为3109.1万平方米,与2017年基本持平,2019年我国仓库竣工面积为235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1%。
3、电商入局自建仓储体系建设
4、企业陆续复工,仓储业需求回暖
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仓储业务量指数可以看出,2016-2020年我国仓储业务量指数波动变化,但基本维持在50%左右,然而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1月和2月份,我国仓储业务量指数持续下滑,2月份下降至30%,2020年3月,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总体情况较好,我国仓储业务活跃度逐步提高。
截至3月底,仓储企业复工率已达到91.1%,业务活动得到恢复,设施利用率较为充分。特别是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均有所增长,钢材、有色金属、石化产品、机械设备等商品的仓储业务量均有不同程度回升。2020年3月我国仓储业务量指数为60.1%,较2月大幅回升30.1个百分点,达到一年以来高点。
与此同时,2020年3月我国仓储新订单指数为55.7%,较2月回升22.8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3%,较2月回升1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明显回升,且回升至扩张区间较高水平,表明仓储需求将有所增长,仓储行业后期走势较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