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毅探母》有感(共20篇)

我们都知道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公务繁忙,但他却能在百忙中抽空探望老母亲,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陈毅元帅孝顺母亲的优秀品质。一个星期天,我看见妈妈正在家里大扫除,我既没有帮妈妈扫地,也没有帮妈妈洗碗,而是在开心的玩电脑,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惭愧!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并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我们做什么都不了母亲这伟大的爱。还是陈毅元帅说得好:“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0条尿裤,也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这就是我们的元帅,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我们应该拥有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敬、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就有这么一个孝敬父母的开国大元帅-―陈毅。

我又想到了自己国庆假期时,家里呈现出一幅乱糟糟的情景,满地是书和杂物,书桌上堆满了洋娃娃和垃圾。妈妈见我做完了作业,就叫我帮她打扫一下卫生。我正在看书,便不耐烦地说:“烦死了,我在看书呢”现在我看了《陈毅探母》的故事十分惭愧。我立刻放下书,帮妈妈干活去了,妈妈很开心,但我心里却内疚地想:和陈毅比起来,我真是太渺小了。以后,我一定要向陈毅学习,做一个会孝顺父母的人。

希望在中国懂得孝顺父母的人越来越多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幸福、安康的国家!

我们都知道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公务繁忙,但他却能在百忙中抽空探望老母亲,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陈毅元帅孝顺母亲的优秀品质。一个星期天,我看见妈妈正在家里大扫除,我既没有帮妈妈扫地,也没有帮妈妈洗碗,而是在开心的玩电脑,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惭愧!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并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我们做什么都报答不了母亲这伟大的爱。还是陈毅元帅说得好:“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这就是我们的元帅,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在战争期间,听说自己的母亲得了病,他急忙赶了回来,看见母亲的衣服脏了,赶紧来帮母亲洗,这一举动感动了母亲。如果我要跟陈爷爷比,就差多了,我在家里,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都快成了家里的`“小公主”爸爸妈妈都快成了我的“奴隶”一天,爸爸出差,妈妈生病。中午,妈妈带病给我做了一碗蛋炒饭,我见没有肉,就使出自已的“看家本领”――哭,妈妈见我哭了,连忙说“我的小祖宗,别哭了,妈妈这就去给你买!”齿离家近近超市都没有妈妈只好到45公里的菜市场去买肉,买来之后,妈妈的病情又加重了。

那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一想,妈妈在店里一定没有带伞,于是,我披上了雨衣,穿上了胶鞋,去给妈妈送雨具。因为雨下得太大,我中途想过要回去,可是一想到陈爷爷我还是继续前行,到了之后,妈妈见我送雨具给她,可感动地哭了,对我说:“我家琪琪长大了!”我以后要多为爸爸妈妈做点事,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洗衣

应该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两教时

第一教时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2、学习生字词。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陈毅探母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探母的意思。

3、简介: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务。

4、过度:陈毅,是一位元帅,国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加家。他对带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读读。

(1)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地询问病情。

学生发言后,指名朗读。

(2)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他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朗读。

2、再次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正音。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元今盆陈探

后鼻音:乡应

(3)有哪些生字词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做交流。

(4)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询问母亲的病情,替母亲()。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的。

自由读课文,试填试答,同座互相交流。当众填空。

师生评议。

2、师:陈毅元帅是很孝顺的,请画出课文中写陈毅元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他们。

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3、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一进家门,就(),还替母(),他是一位()。

(板书:孝顺)

(四)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生字新词,会正确书写。

教学生字卡片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故乡

母亲

多少

今天

2、小黑板揭示,口头填空:

(1)()进家门,陈毅()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地()。

(2)陈毅元帅()多岁了,还替母亲()。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多()

小()

4、指名读课文。

5、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二)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的方法。

(1)猜字谜:少

(2)部件法:元

(3)换一换:该

(4)减一减:母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提醒:

元、少、今、母、乡都是独体字。

应是半包围结构。

3、学生描红。

(三)布置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单人旁()

言字旁()

人字头()

2、抄写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赶回

细心询问

《陈毅探母》教学计划

共几课时2课时

第几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4个生字。

3.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完整的话。

4.品读悟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5.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逐渐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完整的话。品读悟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资源

1.课文插图生动再现了陈毅探母的情景,神态刻画细腻,可放大展示在黑板上。

2.充分利用一些表现母爱的小诗、儿歌、散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古诗《游子吟》等;另外,一些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可以。

3.学生在生活中对母爱有很深的体验,且刚学过表达类似情感的'课文《奶奶的白发》,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情感经验资源。

学程预设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齐读词语。

2.准备学习新内容。

二.精读感悟,领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一段。

2.解释“赶”。交流曾经为什么事情“赶”,思考陈毅爷爷的“赶”说明了什么。

3.听老师的小结,有感情朗读词与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思考陈毅进家的第一件事,听一个同学读。

2.比较2句话,思考第二句话好在哪里体会陈毅的一片孝心,仔细看图,体会母亲的满足和幸福。

3.看看图,读读句子,说说陈毅正在同时做哪两件事。知道用“一边……一边……”说话时,两件事应能同时进行,并练习说话。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分角色朗读第三小节。

2.评点同学的朗读,体会陈毅当时的心情。

三.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交流收获。

2.聆听老师布置的任务。

四.指导书写

1.记字.组词。

2.集体书空。

3.在书上描红,完成《习字册》。

导学策略

1.小黑板出示词语,齐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毅探母》这篇课文。

1.有一次,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便怎么做出示第一段,指名读。

2.指名说,相机板书:赶回。

3.你知道什么是“赶”你曾经为什么事情“赶”过陈毅爷爷“赶回”说明了什么

4.陈毅爷爷知道自己母亲病了,心里多么着急呀!他希望自己能尽早到达故乡,看到母亲,了解母亲的病情,这可不是一般的“回去”。(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好词语:赶回故乡。)

5.陈毅是国家领导人,平时工作非常忙,也非常累。但当他知道母亲身患重病时,马上不顾自己劳累,赶回故乡去探望,这一份孝心多令人感动呀!让我们一起读,读出陈毅爷爷的孝心。

1.陈毅好不容易赶到家,进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相机板书:细心询问

2.比较两句话:

到家后,陈毅来到母亲床前,询问病情。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假如把第二句话改成这么短,好不好你认为哪句话好为什么

相机标出“一……就”.“拉着……”.“细心地询问”。

这些地方更体现了陈毅爷爷的一片孝心,瞧,图上的母亲一脸的满足和幸福。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这种幸福。

3.句式训练:“一……就”,表现了陈毅很着急,你平时急着干某事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个词,谁来用这个词说个句子

4.询问完母亲的病情后,他又干了什么事

出示第二句话,齐读第二句话。(洗衣服,谈家常)

板书:洗衣,谈家常

这两件事是做完了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

对了,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就用了“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标示“一边……一边……”。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哪些事可以同时进行

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谁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1.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体现了他的孝心。母亲可感动了,听听他们之间在说什么谁来读一读(分角色)

评:你认为这个同学扮演的这个母亲(陈毅)象不象为什么

讨论:为什么陈毅认为为母亲洗衣服是应该的

1.今天学习了《陈毅探母》这篇课文后,从“一……就……”.“细心询问”等词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陈毅板书:孝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陈毅爷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还是一个懂得尊敬孝顺长辈的人。我们呢,我们是否在生活中也孝顺我们的父母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在课后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家长听,并且帮自己的家长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1.指导书写剩下的几个字,边讲记字方法,边组词。

3.描红.仿写。

作业设计

一必做题

1.完成《习字册》上5个生字。

2.完成《一课一练》剩余题目。

二选做题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说说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背诵古诗《游子吟》。

搜集名人孝敬老人的故事,先读一读,再在班上讲一讲

《陈毅探母》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

3、简介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经理兼外交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4、过渡。

二、初读指导。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写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

2、再次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

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和后鼻音的字。

(3)有哪些生字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座相互交流。

(4)教者抽查。

3、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加上序号。

三、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象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深厚的感情,懂得在生活中要想陈毅那样尊敬和孝敬长辈。

2、句式练习:一……就……一边……一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了解陈毅)

一、导入

师:课前,老师让小朋友们去了解一下有关陈毅爷爷的生平事迹,谁来给大伙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可补充介绍,陈毅19出生于四川乐至。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内重要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2年1月16日病逝。

陈毅不仅是个优秀的领导人,还是一个懂得尊敬孝顺长辈的人。

二、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陈毅探母

1、师:揭示课题,这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探是什么意思?(探:探望,看望的意思)

先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遇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渎情况:

母元故乡少今应该

母亲元帅赶故乡看望细心询问病情洗衣服谈家常从小到大今天应该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赶”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时候可以用上“赶”字?

课文中这里用“赶”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用在这里说明陈毅听说母亲病了,很着急,很想早些见到母亲。)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陈毅好不容易赶到家,进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文中哪些词语表现出陈毅对母亲病情深深的关切?(“一……就”、“拉着……”、“细心的询问”)

句式训练:“一……就”,表现了陈毅很着急,你平时急着干某事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个词,谁来用这个词说个句子?

询问完母亲的病情后,他又干了什么事?齐读第二句话。(洗衣服,谈家常)

这两件事是做完了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不,同时做的)

师:对了,两减事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就用了“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下面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哪些事可以同时进行?

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谁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3、学习最后一段

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体现了他的孝心。母亲可感动了,听听他们之间在说什么?谁来读一读?(分角色)

评:你认为这个同学扮演的这个母亲(陈毅)象不象?为什么?

从母亲(陈毅)的形象,语气及心情来引导读出角色说的话。抓重点词:

也……还……快别这么说不知道多少次应该的

第二课时

1、复习生字词

2、复习课文:

全班齐读

分角色朗读

背诵课文

同桌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3、学习生字

母:独体字,共5画,母亲,母校,母爱,父母

元:上下结构,“二”+“儿”,共4画,单元,元年,元旦,元帅

故:左右结构,“古”+“反文旁”,共9画,故事,典故,故乡,故土

乡:独体字,共3画,故乡,同乡,乡村,乡土。注意和绞丝旁的区别

少:上下结构,共4画,多少,减少,少许,少有

今:上下结构,共4画,如今,今后,今天,今年

应:半包围结构,共7画,应当,应该,应有尽有

该:左右结构,共8画,应该,该地,该校

课后拓展:找一找,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或者你知道的有关名人孝敬父母的事迹。

附:事例一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二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陈毅探母教案]

《陈毅探母》这篇课文讲的是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母亲的故事,主要是让学生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同时要像陈毅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

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一……就……”来体会当时陈毅知道母亲生病后是多么着急。“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的询问病情。”接着我抓住“细心的询问病情”让学生猜测想象陈毅当时会说些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如开了闸的洪水一般向我涌来,有的说陈毅可能会问到:“母亲,您是什么时候生病的,现在好点了吗?”“母亲,您怎么不听话呢,我不是不让您干那么多活嘛,您一定是累病的吧?”“母亲,要不我去请大夫来给您瞧病吧!”还有的说:“这次回来我要多陪您住几天,等您病好了我再走。”“……”看到大家回答的这么积极,我顺势问道:“奶奶生病后,你的爸爸也会这么做吗?”有的说不会,有的说会,但没有陈毅问的这么细心。只听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到:“我知道陈毅很关心、孝顺他的母亲。”“对,陈毅是一个有孝心的儿子,我要像他学习。”这不正是这节课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嘛。

第二天,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她女儿昨天晚上要帮她洗脚,她说不用。没想到女儿却说:“妈妈,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脚。今天,我给你洗脚,是应该的呀!”听到孩子的妈妈这么说,我很欣慰,学生能真正的理解课文用课文中的话去说服妈妈并付诸于行动,真不简单!

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

(1)会读会写9个生字,只认不写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完整的话。

(2)激趣引思,促进学生个性化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阅读快乐,形成阅读欲望。

(2)品读悟情,感受并践行敬母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会写9个生字,只认不写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是谁吗?

(出示词语:陈毅,读准字音)

2、陈毅爷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市长、中共xx副主席等职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陈毅爷爷的一个小故事《陈毅探母》。(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题目中的“探”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己小生的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讨论。(出示词卡:探望)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遇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渎情况:

母亲元帅赶故乡看望细心询问病情

洗衣服谈家常从小到大今天应该

三、品读析句,精读感悟,领会课文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陈毅爷爷要回家探望母亲,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写到了。(出示)指名读。

2、这一段虽然短,生字新词却很多。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老师的嗓子也痒了,让我先来读一读这一个自然段好吗?(师读,故意漏掉“赶”字)

4、学生质疑。为什么“赶”这个字不能少?读读,体会一下。

5、讨论后小结:不是一般的“回去”,而是“赶回故乡”。陈毅爷爷知道自己母亲病了,心里多么着急呀!他希望自己能尽早到达故乡,看到母亲,了解母亲的病情。(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好词语:赶回故乡。)

6、齐读第一自然段。

7、陈毅是国家领导人,平时工作非常忙,也非常累。但当他知道母亲身患重病时,马上不顾自己劳累,赶回故乡去探望,这一份孝心多令人感动呀!而他们母子间那浓浓的亲情,我们到下一堂课再来进一步体会。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陈毅好不容易赶到家,进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2、文中哪些词语表现出陈毅对母亲病情深深的关切?(“一……就”、“拉着……”、“细心的询问”)

课件出示句子:

3、句式训练:“一……就”,表现了陈毅很着急,你平时急着干某事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个词,谁来用这个词说个句子?

4、询问完母亲的病情后,他又干了什么事?齐读第二句话。(洗衣服,谈家常)

师:对了,两减事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就用了“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哪些事可以同时进行?

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谁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三)、学习最后一段

1、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体现了他的孝心。母亲可感动了,听听他们之间在说什么?谁来读一读?(分角色)

评:你认为这个同学扮演的这个母亲(陈毅)象不象?为什么?从母亲(陈毅)的形象,语气及心情来引导读出角色说的话。抓重点词:

(四)联系生活,个性解读,升华课文情感

1、自主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生活实际,再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陈毅爷爷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人,还是一个懂得尊敬孝顺长辈的人。我们呢,我们是否在生活中也孝顺我们的父母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在课后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家长听,并且帮自己的家长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板书设计:

陈毅探母孝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第一自然段。

3、初步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读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光盘、课件、生字卡片。

二、观看动画,初步感知。

1、题目中的“探”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仔细听故事,边听边思考。(播放动画)

三、初读指导。

1、陈毅爷爷探望母亲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借助拼音自己拼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陈毅爷爷探望母亲时的情况。

2、讨论(是2、3自然段)

3、指名读,随机正音。

4、出示生字词。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去掉拼音读、打乱顺序读)

5、出示长句,指导读通读顺。

(1)“一进家门,陈毅……询问病情”

①指名读。

③齐读。

(2)“他看见……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①范读。

②看书上的插图,母子俩很久没见,真有说不完的话呀!他们会谈些什么家常呢?读读句子,想象一下。

③讨论交流(乡亲、乡邻的日常生活,健康及来往等)

④齐读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虽然短,生字新词却很多。(出示)

五、学习生字。

1、今天我们来认识3个生字宝宝。(出示生字卡片:母、元、亲)

2、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

(1)自学笔顺。

(2)范写。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教学要求:

2、学习本课16个生字,其中9个要求会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具准备:卡片、挂图

教时安排:两课时

1、指导看图。师:这个人你认识吗?(板书:陈毅)你对他有多少了解,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陈毅生平:四川人,19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2年1月6日病逝,毛爷爷夸他“是我们党的一个好同志。”

2、师简介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解放后不久,陈毅元帅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和外交部长,工作十分繁忙。1962年,他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来洗呀,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来,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拦住并动情说:“娘,我小时侯,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呀!”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3、相机补充课题:探母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画出生字词,请学生带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读好文中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哪些语句打动了你,你能读一读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巩固读音。

“应”在文中是第一声,可向学生介绍它的第二种读音,即第四声,“答应”。

需要指导学生读准的字还有:“今”是前鼻音,“床”是后鼻音,“少”是翘舌音。

2、自学生字笔顺。

3、反馈检查:指名书空,教师在黑板上书写。

4、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记这些生字要注意什么?

5、指导写字。

“今”的写法,教师重点指导说一说今的笔顺,共有几笔,以免和“令”混淆;

“亲”的第6笔稍短;

“故”的右边是反文旁;

“陈”注意写好左边的双挂耳旁;

“母”的笔顺要准确;

“少”上面的“小”中间的竖没有钩,右边的点稍平,最后的撇不要写得太平。

6、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认识绿线里的7个字,书写9个生字。

3、辨字组词:

元乡()该()陈()

无()红()孩()练()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扩词。

二、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赶回”是什么意思?你感觉到陈毅元帅的心情是怎样?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三、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边读边想:这段有几句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陈毅很孝敬他的母亲?

2、指名读第1句话。

(1)从哪些词中你看出陈毅元帅十分关心母亲?

指导理解“一……就……”

(2)比较句子。

到家后,陈毅来到母亲床前,询问病情。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读一读,比一比,第二句话好在什么地方?(体现陈毅的焦急与体贴)

练习用“一……就……”说话。

3、指名读第2句话。

(1)这句话告诉我们陈毅一共做了几件事?

(2)这两件事是做完了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

师:是呀,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我们就用“一边……一边……”把它们连起来。下面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平时的活动中,哪些事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3)谁会用“一边……一边……”来说话。

4、陈毅是如此关爱自己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第3自读段

1、刚到家的陈毅,没顾上休息,一边帮母亲洗衣服,一边和母亲谈家常,他们之间都谈些什么家常?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句子:你也五十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

讨论交流这句话的意思。

4、对于母亲的担忧,陈毅是怎么回答的?找到句子画一画。

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师:陈毅为什么觉得帮母亲洗衣服是应该的?

5、仔细观察书上插图,看看母亲和陈毅是怎样拉家常的。有感情朗读他们的对话。

五、总结课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陈毅元帅是个怎样的人?

3、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亲人默默地为我们做事,洗衣服、烧饭、辅导学习,面对他们的付出,我们应该怎么来回报他们的爱呢?

4、师生齐诵孟郊的《游子吟》,感悟母亲的恩情。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与测试》。

2、背诵课文。

一、教材简析

苏教版第二册12课《陈毅探母》,课文讲述陈毅回乡看望生病母亲的故事。课文记叙陈毅在母亲床前的所言、所行,反映了陈毅对母亲的无比敬爱之情。课文语言质朴自然,浓浓的母子之情洋溢其中。两幅插图紧扣课文内容,以片断特写的方式,再次凸显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对课文理解内化。

二、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理解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充分对话、互动,从而达到感悟升情,实现阅读成功。

三、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8个生字,只认不写8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合作,实现对课文的认读。

(一)以图为媒,释题引思,激发阅读欲望。

1、出示陈毅画像:

(1)这个人你认识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2)教师简单介绍陈毅生平。

评析1:陈毅对于现在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教者从照片入手,让学生直面人物,明确对象,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是十分必要的。这里出示陈毅画像并作人物的生平介绍,拉近了教材人物与学生之间心理距离,对激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铺垫作用。

2、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

(2)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由课题你会想到什么呢?

(3)小结:什么叫探母?陈毅为什么要探母?怎样探母?当时的情景怎么样?

评析2:学贵有疑,有疑才能产生阅读欲望,围绕课题进行释题思考,引发疑问,有助于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性与目的性。

(二)认读课文,理清文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自主交流,相互正音,反复练习。

2、检查认读,及时纠正。(评析3)

3、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情?(评析4)

评析3:读通读顺读正确,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本环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反复认读,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渗透“合作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阅读实践中读好课文。在其基础上及时检查反馈,对学生在先期的自主矫正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补救作用。

评析4:整体把握是阅读教学第一回路的首要环节。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和理清课文围绕大意所作的段落安排,对后期的深入精读理解课文具有统率和铺垫作用。

(三)品读析句,精读感悟,领会课文情感

1、通读全文,自主感悟: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自主认读,小组内相互交流。

3、大组汇报,重点品读(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出示下面句子)

(1)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关切之情(可结合图1指导学生理解朗读)

(2)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盘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长。

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孝顺之情(可结合图2帮助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3)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体会陈毅对母亲的敬爱和报答之情。

评析5:浓浓的感情是靠文字来传递的。感悟情感必须凭借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整体通读课文,找出自己对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这是对学生个性阅读的尊重。在此基础上,把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重点的品读训练,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充分的对话、互动,使文中浓浓的母子之情得到了很好的传递。

1、自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文大组交流。

4、自主选择,小组合作,表演陈毅探母。

5、模仿陈毅,回家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

评析6: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理解要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本环节的设计,把对课文的理解与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进行课本剧表演,既理解升华了课文的情感,也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实现文情向学生的有效迁移。最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

陈毅探母》这篇课文讲的是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母亲的故事,主要是让学生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同时要像陈毅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

一、看拼音,写词语。

mǔqinɡùxiānɡjīntiānyīnɡdānɡ

()()()()()()()()

yuánshuàimùchuánɡduōshǎochénliè

二、写出反义词。

小()多()前()粗心()

三、比一比,再组词。

元()应()公()故()

远()广()今()古()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你不知道替我洗了()()()()()()衣服。

()()()(),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啊!

2.陈毅

()()()()洗衣服,()()()()跟()()()()谈家常。

五、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1.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

2.,。

例: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

3.晚上一放学,小红就。

4.,妈妈就开始做饭。

5.,。

六、阅读驿站(背一背):

成语话“忠孝”:

赤胆忠心精忠报国忠贞不渝

孝子贤孙情深似海骨肉之情

欣赏陈毅爷爷写的诗: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红梅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

三课时。

3、简介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

总经理兼外交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2、再次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2)指名拼读生字词。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和后鼻音的字。

(3)有哪些生字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座相互交流。

(4)教者抽查。

在精讲第一自然段时,我在范读时故意漏掉“赶”字,学生立刻产生了质疑,然后我在顺势提问:为什么“赶”这个字不能少此问一出,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都能说出陈毅很着急,也都能体会出主人翁迫切想见到母亲的心情。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很巧妙,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隐埋于文字中的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同时对之后的深入、细化地感知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

在“洗衣服”这一件事情上,我抓住了“一边------一边------”引导学生说话。先让他们知道,洗衣服和谈家常是可以同时进行的,然后再说说还有什么事情也是可以同时做的学生马上就知道“我一边走路,一边背诵课文”是可以的,而“一边说话,一边唱歌”是不行的。

要上公开课,心里还是很紧张,有同事善意地说:“你都教过好几年一年级了,这些课文早就滚瓜烂熟了,还紧张个什么呀”按理说,对于教材,我还是有些熟悉的,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啊,每一届孩子各不相同,同一个班上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教学中的提问环节,一节课的学习效率如何,还是心里没有谱。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努力让孩子扎扎实实地学习,如生字“陈”的读音、结构、偏旁、组成部分、第一笔分别是什么,以及给它组词,尽量从字的音、形、义上面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如请小朋友自学二类字和生字,对于而类字的学习,我们一般采用已学过的字来帮助记忆,如陈毅的“毅”,孩子们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个字里有“立、家、没”字的部分结构,如“该”用“孩”来帮助记忆,还有“帅”和“师”,“探”和“深”等,这样唤起孩子们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学习新的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这样更能适应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向他们想学、乐学,让他们建立起主动识字的愿望。对于生字的学习,我让孩子们先看着书上的笔顺表自学,然后交流,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些字,这样来孩子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兴趣盎然。

本课的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是,对于如何指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朗读,我的指导还真是相当粗浅的,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从朗读中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我目前还是比较盲目的,所以,在指导朗读这个环节,我的额上不由得渗出了许多汗珠,都怪自己平时积累得太少,教案中此环节的设计不够充分,课堂预设不到位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这方面的学习。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

陈毅探母课文原文

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母亲说:“你也五六十岁了,还替娘洗衣服。”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我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写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

THE END
1.每日一字纷在五千余年的中华文化史上,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隶、草、行、楷等字体的字形演变。今天,当我们以审美的眼光欣赏时,诸体书法因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而展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毋庸置疑,研究文字学对推动当代的书法学习与创作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推出了"每日一字"栏目。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QyOTgyMA==&mid=2650927626&idx=2&sn=9a16d9f67be6992c8d0616cf2c06a87d&chksm=85ad7fb9777f05df984c62ea25ec4c4de69c6a76a6de551ff66d4100678ee9e255fc87b35158&scene=27
2.一个绞丝旁四个又念什么问题描述: 一个绞丝旁四个又念什么,在线求解答 答推荐答案 张老师学历提升 教育行业,学历提升和资格证培训。 2024-12-01 10:31:23 一个绞丝旁四个又是个缀字念zhuì或chuò 缀,读zhuì、chuò,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该字最古形体见于楚系简帛中的战国文字,本义是缝合,后引申为连接、装饰。为http://www.syjlp.com/gkknow/3677643.html
3.绞丝旁四个又叕怎么念什么意思综合 贴 吧 人 直播 股市论坛吧 olive桂圆c026 求助左边一个绞丝旁右边四个又读 分享1赞 吧友互助吧 purple盘鸡cd6 求助绞丝旁加四个又的缀 分享1赞 股市论坛吧 a112214_71 求助左边一个绞丝旁右边四个又读 分享1赞 吧友互助吧 kuopai003 求助绞丝旁加四个又的缀 分享1赞 暂无更多内容 https://tieba.baidu.com/mo/q/hybrid/search?keyword=%E7%BB%9E%E4%B8%9D%E6%97%81%E5%9B%9B%E4%B8%AA%E5%8F%88%E5%8F%95%E6%80%8E%E4%B9%88%E5%BF%B5%E4%BB%80%E4%B9%88%E6%84%8F%E6%80%9D
4.绞丝旁加四个又字是什么字?拼音怎么打请问缀 zhui https://wenwen.soso.com/z/q507828242.htm
5.绞丝旁加4个又字是什么字?,我给的分可不低哦!绞丝旁加4个又字是什么字?,我给的分可不低哦!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zhui,第四声,组词:点缀.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4)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http://zuoyebang.com/question/217934cf01ae3a500e2f90fffc14c3d8.html
6.绞丝旁加4个又字是什么字?,我给的分可不低哦!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zhui,第四声,组词:点缀.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4) 相似问题 一个绞丝旁加个 出 字念什么.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b7c861c4c683c7e926f6de2d39a880c9.html
7.春风吹教案小班春风吹教案大班语言(9篇)我在四处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⑴当学生看了桃花的图片后,问:“你想对桃花说什么?”⑵在学生读好“春风轻轻地吹”这个句子后,我引读“吹绿了——,吹红了——,吹来了——,吹醒了——”。假如你就是那柳树、那桃花,你想对春风说句什么话呢?⑶学完课文,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新课程标http://cooco.net.cn/zuowen/1832412.html
8.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试卷(精选8篇)横山()示字旁()衣字旁()绞丝旁()竖心旁()竹字头()将字旁() 立刀()青字部()里字部()戈字部()金字旁()登字头()建字底() 七、按要求写词,每类写四个。 表示颜色的词: 表示动作的词: 表示天气的词: 八、查字典。 要查的字 音序 部首 结构 共几画组词 造 然 湖 更 费 或 闻 九、在正确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gzo3j0e.html
9.升国旗课堂笔记之好词好句积累这五行诗展示了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https://www.smtxjs.com/html/167952212240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