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4.20
(一)粮面不同压盖物隔热效果分析
针对高大房式仓屋面隔热性能较差的特点,淮安直属库采用不同保温材料进行粮面压盖试验,寻找经济有效的保温办法。
方法一:粮面上直接铺设4层标新麻袋,每层麻袋之间交错搭缝,然后在麻袋上用0.1mm厚的尼龙复合膜密闭粮堆;
方法二:在粮面上铺一层麻袋,麻袋上铺厚度为50mm厚的聚苯烯泡沫板,挤实缝隙,最后用0.1mm厚的尼龙复合膜密闭粮堆;
方法三:在粮面上铺一层麻袋,在麻袋上铺一层厚度为2cm厚的腈纶棉被,最后用0.1mm厚的尼龙复合膜密闭粮堆;
方法四:在粮面上铺一层普通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铺两层稻壳包挤紧压实,且第二层与第一层包层层骑缝,最后用0.1mm厚的尼龙复合膜密闭粮堆。
南昌分公司简报第64期(总第194期)转载
(二)钢顶浅圆仓隔热改造
广州新沙港直属库将钢顶外表面进行清洗、除锈、保证无浮土、污物、油腻、锈蚀后,在钢顶外表喷0.2mm厚的“盾牌”隔热反光涂料(分二次喷涂)。并对出粮口、仓底通风口、仓顶通风口与仓体结合处,在仓外用发泡聚胺酯进行密封,聚胺酯泡沫层的厚度为50mm。经过试验表明,效果明显,与未改造仓相对比,屋顶扣板外表面温度平均低6.9℃,屋顶扣板内表面温度平均低4.5℃。隔热性能改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仓温,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表面白色的反光隔热涂层容易被环境中的灰尘污染,颜色逐渐变黑,且不易清洗,降低了反光隔热的效果。
(三)高大平房仓隔热改造
针对高大平房仓隔热性能较差的情况,内江直属库拟定了在粮仓拱内干铺膨胀珍珠岩后压实,再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压盖隔热的处理方案,并且对部分仓进行了屋面隔热处理。今年入夏以来,通过对比发现,进行了屋面隔热改造的与没有进行屋面隔热改造的,仓温差5℃至6℃,隔热效果十分明显。
摘自成都分公司简报第39期(总第51期)
(四)低温储粮综合技术研究
北京中谷润粮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用太阳反射涂料对仓顶进行表面处理,并利用夏季粮堆“冷心”的冷源进行环流调节粮堆温度,在仓房气密性较好的情况下,达到准低温储粮。具体操作步骤:擦去仓顶表面的尘土—除锈—涂防锈漆—均匀涂刷二次热反射涂料,同时利用夏季储粮“冷心”的冷源,使用环流装置,选择适当时机(上层粮温达到15℃—20℃时)进行环流,可以在水分基本不发生转移的情况下,使仓温、上层粮温明显下降,下层粮温略有升高,若持续该环流过程,可以平衡上下层粮温,达到准低温储粮,延缓粮食品质陈化,增加粮食的储藏稳定性。
摘自南昌分公司简报第64期(总第194期)
(五)立筒仓仓顶和平房仓通风口隔热
漳州直属库对立筒仓仓顶和平房仓通风口进行隔热。
一是对立筒仓仓顶进行遮网隔热,利用仓顶设备的支架,绑若干铁线作支撑,将遮阳网铺在上面并将其固定,遮阳网与仓顶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遮阳网隔热可大大减少阳光对仓顶的直射,使顶层水泥板的吸热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小外界高温对仓温及表层粮温的影响。但在台风来临时,要及时将遮阳网收集靠边。
二是针对高大平房仓底层粮温易受裸露9于仓外通风接口传热的影响问题,对高大平房仓通风接口进行隔热,采用钢板套5cm厚泡沫板制成的隔热罩,对仓外各个通风接口进行隔热,结果表明:隔热罩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尤其对于向阳面的隔热作用效果明显。三明、泉州等直属库在通风口外部进行聚胺酯发泡塑料包裹隔热,在通风口内部采用稻壳堵塞隔热。
(六)自动窗--粮仓机械设备改革创新的精品
摘自北京分公司简报第2期(总第2期)
(七)对新建仓进行隔热密闭技术改造大有作为
广西联络处部分中央储备粮承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梧州直属库在仓库天面上部喷涂5公分厚的聚氨酯硬泡隔热层,用良宝R-CH3型粮食保温材料六面密闭隔离仓体;北海直属库在仓库天面喷涂隔热防水瓷漆;全州绍水粮库在仓库下弦板粘贴5公分厚的高密度泡沫隔热层,仓库门窗加2公分厚的泡沫隔热层。
摘自广西联络处简报第19期(总第32期)
(八)粮仓通道充气隔囊
成都二仙桥国家粮食储备库积极寻求研究解决增强仓库密闭效果的技术和方法,成功研究设计了粮仓通道充气隔囊。它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造型新颖,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论仓型大小均可使用;它具有稳定的密闭效果,用药量少,粮食熏蒸效率提高;同时,也可减少布置防虫线。气囊和C型槽板均为PVC塑料,老化缓慢,不易腐蚀,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效应。粮仓安装气囊,可长期使用,节约费用。因此,该气囊的使用,为推广“四合一”技术提供了支持。该库李之瑜同志设计研制的粮仓通道充气隔囊技术获200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00244949.8),并在2001年9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社38期专利公报上刊登。目前,该库正在完善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气囊的中期实验,完善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并在一幢仓进行气密性实验、自然降氧实验、人工改变仓内气体成分实验,跟踪观察三温三湿的变化对粮情变化的影响,及时对实验数据加以总结分析;二是对气囊技术的商业价值评估,其中:包括气囊和槽板的生产成本核算、商业价值的核算及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气囊技术的开发,尽快将这项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力,为提高粮食仓储事业的科技含量贡献力量。
摘自成都分公司简报第7期(总第78期)
(一)寒冬季节通风降温
曲靖直属库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粮食储藏的一般规律,利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粮食储藏的“闲冬”时节的干冷天气,认真做好对储备粮通风降温和监控工作。具体做法:
一是抓住时机利用轴流风机平衡仓内粮食温度,同时起到将粮温适当降下来的作用;
实践证明,只要充分抓住冬季有利时机通风降温,严寒冬季的忙碌必然给盛夏繁忙的粮食保管工作创造一份轻松的环境。但目前,高大平房仓粮食从入库到出库因机械通风降温造成的水分损耗较大,据统计,水分下降幅度一般达1.0%-1.5%,弥补因水分损失损耗造成的库存亏量对中央储备粮轮换效益影响很大。因此在通风时既要保证降温,同时应更加注意大气的湿度条件,保证粮食水分不会大量流失,是今后保管工作中应进行的技术攻关。
摘自成都分公司简报第13期(总第84期)
(二)低温绿色储粮
河北三河直属库采用低温储粮技术,实现了在不使用药物熏蒸的条件下确保粮食品质良好,粮情稳定,延缓了粮食陈化。
2、在机械通风后对仓房补偿自然通风。由于粮层过厚而形成粮堆温差较大时,可充分利用排风扇缓速通风降温,首先降低粮食表层的温度,进而调节整个粮堆内部的温度梯度。
3、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必要时采用谷物冷却机对粮堆进行表层降温,对仓内空间进行冷风循环降温处理,从而控制整个粮堆温度的变化。
4、在每年春季用透气性低的尼龙复合塑膜对粮面进行密封,并覆盖粮堆专用GR型保温隔热膜,以利于低温、低氧储粮条件的形成。
5、在仓房外墙和屋顶表层涂刷太阳热反射涂料,减少了外界热量对仓内粮温的影响。
摘自北京分公司简报第19期(总第60期)
(三)高大平房仓喷水降温
四川蓬安国家粮食储备库进行高大平房仓喷水降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平均粮温比对照仓低7℃左右,且试验仓稻谷品质的各项指标下降速度明显小于对照仓。具体办法如下:在仓房中部的消防栓上,先用三通与镀锌管相连,将镀锌管接至仓房拱板顶部,并用铝塑复合管纵向固定在拱板顶部的避雷天线上,中间断开,再用三通分别与镀锌管相连,最后用0.6mm钻头在铝塑复合管的两侧钻孔,每侧16孔距1.2m。将安装好的喷水装置进行通水测试,观察其喷水状况,如果铝塑复合管两端喷出的水柱略小于中间的水柱,则表明喷水正常;如果两端没有水柱喷出,则表明水压不足,需增加水流量,调整好喷水量,使喷出的水在流入拱板端部时,完全被太阳的热量蒸发掉,从而保证在达到最佳降温效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
(四)轴流风机夜间通风降温
邵武、莆田、福州等直属库针对入夏以来高大平房仓遇到的仓温仓湿和拱板仓下悬板上部空间的温湿度较高的情况,积极的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选择夜间气温气湿较低的时机,进行自然通风或轴流风机通风,降低仓顶积热和仓温。在适合通风的夜间9点左右开启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或轴流风机通风,在凌晨仓外温湿度升高前关闭风机和门窗,有效的防止了高温进入粮堆,确保中央储备粮的安全渡夏。
(五)粮堆局部结露处理
在通风降温、谷物冷却等隔热保温过程中,仓壁四周、粮面等部位极易产生局部结露,为避免造成局部粮食发热霉变,要及时采取挖沟、翻包、单管通风等办法进行通风散气,同时可利用生石灰和干海带吸湿效果好的特点进行局部结露处理。具体办法如下:
(1)用旧麻袋或直径30cm左右的瓦盆,装入适量的生(干)石灰,埋藏于结露部位或置放于结露的粮面上进行吸湿,并及时将吸湿后的生石灰取出,吸湿后的生石灰取出晒干可反复使用多次。
(2)在局部结露或粮食水分偏高的粮堆中,放置适量无虫、无霉的干海带,既可吸收局部水分,又能抑制局部害虫、霉菌的生长,吸湿后的海带取出晒干,可反复使用。
(一)间歇投药熏蒸杀虫
磷化氢常规熏蒸中由于受药剂布点不均、环境温湿度及仓房的密闭性能等因素影响,常常会导致熏蒸效果不理想。若进行再熏蒸,既增加保粮费用,又易造成粮食污染,降低品质。上高直属库探索出了间歇投药熏蒸杀虫方法,运用封锁性投药和歼灭性投药,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在局部熏蒸中的运用。首先根据害虫对储粮危害部位来定熏蒸范围,选择在害虫危害活动范围外缘向外延伸3米以上;其次是合理布设投药点,熏蒸区外围探管的布置要紧密,然后沿害虫活动中心方向逐渐变疏,合理运用深层探管(2米左右)和浅层探管(0.6米左右);再次是间歇投药密闭。
一是封锁区域性投药密闭,向外围(扩展范围)部分探管投药,投药探管由外向内逐减,熏蒸范围最底层(通风道内)也应投药,然后密闭粮面;
二是歼灭性投药密闭,在第一次投药2天后再向剩余的探管、粮面投药密闭,在投药时增加探管内的湿度,从而达到密闭空间内的熏蒸剂能同步分解扩散钻透,使熏蒸粮堆内各部位熏蒸剂的浓度均衡。
摘自南昌分公司简报第41期(总第171期)
(二)贵溪直属库探索运用环流熏蒸新技术取得成效
摘自南昌分公司简报第97期(总第126期)
(三)萍乡直属库积极探索高大平房仓膜下环流熏蒸技术
高大平房仓由于跨度大、堆粮高,各层粮温不太均衡,特别是屋顶水泥拱板之间的浇筑收缩缝和屋檐边角等死角处达不到气密性要求,常发生熏蒸过后2-3个月粮堆局部又产生虫害的情况,往往需要重复熏蒸或局部熏蒸才能解决问题。针对此现象,萍乡直属库积极探索高大平房仓膜下环流熏蒸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杀虫效果理想,对有效降低用药量、确保储粮品质良好很有好处。有关做法和实验数据如下: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仓廒有关数据:1仓2廒和3仓2廒,均为长60m、宽24m,设计堆粮线6m,仓外有3个通风孔,并安装固定式环流熏蒸管道,仓内一机四道通风网3个,支风道按25%、30%、35%的顺序衔接。
熏蒸前储粮情况:
1仓2廒,99年产晚谷,2000年7月入库,数量4659t,散装,堆粮高度5.6m,水分12.9%,出糙率78.4%,杂质0.3%,无黄变;害虫密度:谷蠹9头/公斤、玉米象4头/公斤;用药量:磷化铝20kg,二氧化碳22瓶。
3仓2廒,99年产晚谷,2000年7月入库,数量4896t,散装,堆粮高度5.8m,水分12.9%,出糙率78.1%,杂质0.3%,黄变0.3%;害虫密度:谷蠹9头/公斤、长角谷盗2头/公斤;用药量:磷化铝21kg,二氧化碳23瓶。
2、熏蒸前的准备工作:
埋设测温电缆,平整粮面后在各风道中间垂直粮面上纵向挖13条气体环流沟道,并在进风管对面墙侧处挖一条横向沟道将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气体环流体系。堆粮线6m处安装密封槽管,扦样化验粮质,覆盖薄膜,预埋PH3检测管,并将铝金属软管一头连接仓内进风管,另一头连接三通PVC空气分配管。PVC空气分配管直接埋入粮堆表层0.2m处(在粮面薄膜上剪孔,用胶带粘好),为防止空气环流时吸入谷粒,埋入粮堆的PVC管头上用纱布粘牢。
3、机械设备、熏蒸药剂与器材:
(1)轴流风机:型号BL2-12,风量0.21m3/s,0.55kW(湖南长沙产);
(2)可控式PH3气体发生器(北京良茂产);
(3)磷化铝:含量56%,片剂(连云港产);
(4)二氧化碳:20kg瓶装(新余二化产);
(5)薄膜:产品标准GB4455-94,规格8m×0.14mm(湖南常德产);
(6)三通PVC空气分配管:直径120mm,高250mm,长1200mm(加工自制);
(7)铝金属软管:直径120mm(浙江金华产)。
5、熏蒸效果:自2001年9月份熏蒸到2002年6月份出库完毕,经多次筛虫检查,两个廒均未再发生虫害,粮食质量、水分、出糙、杂质、黄变均保持不变。
二、实验体会
1、操作安全简单。一是膜下环流熏蒸与整仓环流熏蒸比较,它对仓内屋顶和屋角边缘的气密性要求不严,但对密封材料薄膜要求有产品标号,厚度要0.12mm以上,二是熏蒸操作工艺简单易行。
2、有效降低熏蒸费用。从磷化铝和二氧化碳用量看,膜下环流熏蒸比整仓环流熏蒸减少了熏蒸空间,由此每个廒可节省磷化铝10公斤以上、二氧化碳10瓶以上,可节省费用600多元。
3、杀虫效果良好。
第一,膜下环流熏蒸是在粮堆内部进行,能有效保持二氧化碳在粮堆内的浓度,对PH3熏蒸的增效作用更明显,并使杀虫效果更彻底。
4、有利于保持粮食新鲜品质。由于减少了用药量,降低了药剂对粮食质量的影响,因此相对提高了粮食的储藏品质,保证粮食品质新鲜。
摘自南昌分公司简报第60期(总第190期)
(四)天然保粮剂--“普粮泰”
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高大平房仓的特点,在绿色环保储粮技术上进行了积极尝试,使用了以“硅藻土”矿物为主要成分的天然保粮剂“普粮泰”,它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性的粉状杀虫剂,无残留、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现已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成果,使用过此种保粮剂的粮食,有效地抑制了虫害的发生,而粮食品质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一)粮食新陈度快速检验方法
一、愈创木酚反应法
(一)原理过氧化物酶是以血红素为辅基,可直接催化过氧化物的酶。在过氧化氢存在下,愈创木酚被过氧化物酶作用而氧化,氧化产物是红褐色的。粮食愈新鲜,过氧化物酶活力愈高,反应产物的红色就越深,依此可进行粮食新陈度的检验。
(二)实验方法取粮食50—100粒置于试管内,加入1%愈创木酚溶液(将原液用水稀释100倍)2mL振动后,再加3%过氧化氢溶液1—3滴,振动后放置片刻,粮粒和溶液便显红色。同时作对照试验比较,显色越深,表示酶的活力越强,说明粮食新鲜程度越大,粮食品质变化越小。取大米或碾白后稻谷约5克,置于试管中,加10mL1%愈创木酚溶液,振摇20次后,将愈创木酚溶液移入另一个试管中,静置后滴加3滴1%过氧化氢溶液,在静置状态下,观察愈创木酚溶液的显色情况。
(三)结果判断
1、新鲜大米样品:经过1—3分钟,愈创木酚溶液自上部开始出现浓赤褐色;
2、陈米样品:愈创木酚溶液不显现颜色。
3、新、陈米混合样品:若样品中新鲜大米所占比例较大,则愈创木酚显色反应速度较快,而且红色较深。若陈米所占比例较大,则显色反应速度较慢,且红色较浅。这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样品中新陈大米的混合情况。但应注意,由于品种、收获期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的大米,其过氧化物酶活力不同,加入愈创木酚溶液后的显色反应不同,此方法的检验结果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作为新陈大米判断的辅助方法。
二、愈创木酚与对苯二胺联用法
(一)原理此方法的原理与方法一相同。对苯二胺在反应体系中经氧化还原反应,呈现紫黑色。颜色越深,表示酶活力越强;颜色越浅,酶活力越低,依此判断粮食的新陈度。
(二)实验方法取试样50—100粒于试管中,加入4mL1%愈创木酚溶液,振动后,静置2分钟,加入3—4滴3%过氧化氢溶液,再次振摇后加入3mL2%对苯二胺溶液。振摇静置,弃去试管中溶液,用水冲洗后,进行观察。
三、碘化钾法
四、pH值指示法
(一)原理随着粮食储藏期的增长,由于粮食发生氧化,而使其酸度增加,pH值降低,通过加入酸碱指示剂,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其pH值,进而表示粮食的新鲜程度。pH值指示剂选用甲基红、溴百里酚蓝的乙醇溶液。方法可用于判断全部样品的新鲜度,也可用于判断样品中新陈米的混合比率。
(二)试剂pH值指示剂原液:0.1g甲基红和0.3g溴百里酚蓝溶于150mL乙醇溶液中,加水稀释至200mL。
(三)实验方法
1、判断样品的新陈度将pH值指示剂原液与水按1:50的比例混合作为使用液。5g试样中加入10mL使用液,振摇后观察溶液的颜色。新鲜米的溶液颜色呈绿色;陈米的溶液呈黄色至橙色。pH值使用液中指示剂的浓度应随着试样氧化程度的不同,进行调整。
2、样品中新陈米混合比率的测定将pH值指示剂液原液与水按1:4比例混合,用碱液滴定溶液,使其颜色由红色调整为黄色,并以此溶液作为使用液。取试样20—100粒,加入10mL使用液,振荡后,使米粒着色,用水冲洗籽粒,观察其着色情况,依此进行新陈籽粒的判断。随着氧化程度由弱变强,籽粒着色后,颜色变化依次为绿色—黄色—橙色。为实现本方法中pH值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的仪器化,可将变色后的pH值指示剂过滤、取出,然后在一定浓度下,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
摘自成都分公司简报第36期(总第107期)
(二)新陈小麦感官鉴定方法
感官鉴定是凭借人的感觉器官,根据实践经验和感官指标对粮食新鲜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感官鉴定具有直观、快速的特点,可以用来初步判断粮食新陈度。感官鉴定小麦的新陈度可以根据以下各项指标进行。
一、色泽取一定量的小麦样品,放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它的光泽度。新麦光泽度亮,均匀,显得油光可鉴;陈麦光泽度暗,颜色不均。一些陈麦还有麦皮发乌的现象,那是存储年限久了所致。在送检的小麦样品中,常常混有麦糠。根据麦糠的色泽也可以鉴定小麦的新陈度。新麦的麦糠光泽度亮,颜色发青;陈麦的麦糠光泽度暗,颜色发黄。
二、气味将一定量小麦样品放在密闭无污染的筒内,首先用嘴对其直接哈气,闻它的气味是否正常。新麦的气味浓,清新,有一股麦香味;陈麦气味淡,或者没有气味,甚至有异味,如霉味,酸味,腐臭味等。另外,被熏蒸过的小麦还有一股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