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7.15
说到这,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根据字形去辨别入声字,是不是比一个个去死记简单的多了?记住一个字,就可以记住一大串乃至一大片。而且,我们这时也没用任何其他理论知识啊,只是用我们的眼睛,这就是直观记忆法(俺取的名)。至少,我们可以省力了许多,至少,我们先记住这一大片再说。还有一些我们常用的,比如“竹、笛、得、德、石、托”等等,用的多了,记住一个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去死记的。
入声的取消,其实是被派入现在国音的一二三四声里去了。这里,顺便再简单介绍一些字,看他们怎么被派进去的,也顺便帮大家熟悉一下,看多了,印象就有了:
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一声(阴平)的有:屋、哭、缩、屈、曲、积、绩、迹、失、湿、七、戚、漆、匹、忽、八、脱、杀、缺、约、托、激、黑…
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二声(阳平)的有:竹、筑、服、福、幅、熟、叔、塾、足、族、卒、局、读、孰、觉、质、实、疾、伐、罚、竭、杰、达、活、哲、极、急、息……
入声字派入今音第三声(上声)的有:谷、谷、毂、卜、角、笔、乙、骨、发、葛、铁、帖、脚、窄、尺、……
入声字派入今音第四声(去声)的有:木、录、目、若、弱、陆、鹿、腹、欲、玉、乐、日、术、物、勿、没、莫、月、越、阔、略、悦、落、鹤、壁、毕、赤、色……
现在三四声里的入声,不需要去另记
关于根据拼音方法来记忆“入声字”的,今天不另做介绍了。
跨越音韵障碍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其实还是”反切“之法。这是辨别中古四声之呼法的正途。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反切”。什么是反切读音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两字连读而成一音,取前字为声母(子音)下字为韵母(母音)。这两个字的读音慢点读呢,是两个音,急促一点读它,就成为一个音儿了。
这样切音的方法,就是传说中的“反切法”。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
举例:
“田”字---“徒年”切,
“偶”字---“五口”切,
“妻”字---“千西”切,
“扭”字---“你有”切,
“兼”字---“基添”切,
“租”字---“尊乌”切,
“庚”字---“歌亨”切等等……
截止到清末时为止,所有韵书都是由“反切”为注音法的。比如《唐韵》、《广韵》、《集韵》、《辞源》、《辞海》、《康熙字典》等等。所以,了解这些,对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是有很多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