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手拉手》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2.能运用标记表示单数或双数。

3.理解活动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贴绒:教学挂图(四)中的圆片55个,教学挂图(一)中的1-10的数字卡一套。格子图(可用毛线拉出或用及时贴纸条贴出。如附图一所示)。

2.幼儿用书第23页《区分单数、双数》的材料,笔;"找水果"的操作单和记录单(见附图四);数量分别为5-9的5种玩具,分类盒,1-10的数卡。

活动过程:

(一)尝试给每排圆片两两排队。

1.引导幼儿观察绒板上排列的圆片。(见附图二)教师:绒板上有什么?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会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每排圆片的数目。

2.教师示范数量为7的一排圆片两两排列。

教师:圆片宝宝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排的圆片宝宝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

教师示范两两排列:按顺序把最上面的一个圆片拿下来与最下面的一个圆片配对。

3.请个别幼儿将其他各排圆片两两排列。

教师:这里的圆片也想散步,谁来帮他们两个两个手拉手?

(二)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观察圆片的排列结果。(见附图三)教师:哪些数目圆片的队伍两两排列后有一个单独出现的?哪些数目圆片的'队伍都能两两配对?

师幼共同总结:有些圆片两两拉手后,有一个是单独出现的,这样的数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数。两两拉手,都能配对的数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

教师:请你们看看,1-10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1-10中有几个单数几个双数?

2.感受1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教师:1-10中,单数和双数是怎样排列的?(一个单数一个双数间隔排列)

(三)游戏"看谁举的对又快"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将数卡按1-10的顺序排好,老师说举"单数"或"双数"的卡片,你们就举一张相应的数卡,再说说这是几,是单数还是双数。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苹果涂色"。(2组)教师:给每格中单数的苹果图上红色,双数的苹果图上绿色。

2.完成"编门牌号码"。(2组)教师:请给上一排每间房子编单数门牌,下一排编双数门牌。

3.完成"找水果"。(1组)教师:说说每张椅子在队伍中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上放着水果。请把能表示有水果的椅子的位置用数字印章印在记录单上,做好后再说一说第几张椅子是有水果的。

4.完成"玩具回家"。(1组)教师:请小朋友先将玩具分类,再按每种玩具数目多少的顺序,放在分类盒的每个格子里,并插上相应的数卡。

(五)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介绍"苹果涂色"和"编门牌号码"的活动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按活动规则检查活动结果。

活动目标:

1、运用对称剪纸方法表现人物。

2、激发对中国传统剪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幼儿剪出手拉手的作品。

活动难点:将纸折叠后,画出半个小朋友的轮廓,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

活动准备:

每人长条纸、彩纸、剪刀、彩笔、剪纸画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范例,引起剪纸的兴趣:

——“想知道这幅手拉手的剪纸作品是怎样做的吗”

(1)、教师将范例若干幅发至各小组,供幼儿研究。

(2)、小结:这幅画上的主要内容是许多手拉手、大小相同、连在一起的小朋友,并将纸对折几次后一下子剪成的'。

2、与幼儿共同讨论,分析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将纸折叠后,画出半个小朋友的轮廓,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然后打开折叠的纸,并贴在纸上,最后进行人物装饰及丰富背景画面。

3、学习折、剪、画的方法:

(1)、将长条纸对折2——3次。

(2)、在纸上画出一个小朋友的轮廓线,将小朋友的手一直画到纸的边缘。

(3)、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注意“手”处的边缘不要剪断。

(4、)剪好后将折叠的纸打开,画出不同服装、头发。

4、幼儿制作,教师给与指导和帮助:

帮助个别幼儿掌握剪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二方连续”的折剪基本技巧,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2.知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3.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哪一天是你的节日?

你们会怎样庆祝节日?

表演儿歌《全世界儿童是一家》。

2.老师表演变魔术,出示范例。

3.给老师的剪纸起个名字。手拉手4.什么叫“二方连续”

二.讲解

1.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出这幅作品的'?

排序折----画----剪----装饰2.说说你认为这四个步骤中哪一步最难。

三.操作

1.提要求你喜不喜欢这幅二方连续的作品,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老师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操作肯定会拥有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变魔术,说不定还会做得比老师更棒呢!有没有信心?

2.让我们做一个手指操,运动一下我们的手指让他们更灵活。

(黄婆婆在烧茶)

3.按步骤跟老师操作折短边对着,像折扇子一样画幻灯出示男女孩的不同画法,幼儿可安自己的兴趣选择(重点强调手指处要相连剪强调规则(废纸入篓)装饰幻灯片提供一些基本方法四.展示1.评析2.玩变魔术的游戏五.活动延伸回去给爸爸妈妈变魔术,想想你还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剪出哪些二方连续的图案来变魔术。大胆地试一试!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1.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表现人物.

2.激发对中国传统剪纸活动的兴趣.

1.收集各种民族剪纸艺术品,布置活动室.

2.每人长方形的纸条、彩纸、剪刀、彩笔和剪纸画范例一张.

1.欣赏范例,引起剪纸的兴趣:

“想知道这幅手拉手的剪纸作品是怎样做的吗”

教师将范例发给各小组,供幼儿研究.

小结:这幅画上的主要内容是许多手拉着手、大小相同、连在一起的'小朋友,并将纸对折几次后一下子剪成的.

2.与幼儿共同讨论,分析制作的方法与步骤:

将纸折叠后,画出半个小朋友的轮廓,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然后打开折叠的纸,并粘到纸上,然后进行人物装饰及丰富背景画面.

3.学习折、剪、画的方法:

将长条纸对折2-3次.

在纸上画出一个小朋友的轮廓线,将小朋友的手一直画到纸的边缘.

用剪刀沿轮廓线剪开,注意手处边缘线不要剪断.

剪好后将折叠的纸打开,画出不同服装和头发.

4.幼儿制作,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帮助个别幼儿掌握剪的方法.

设计意图

《手拉手》这个活动是一节有关美术的艺术活动,主要是目标是让幼儿绘画与好朋友手拉手的亲密情景;适当的在画中添加背景,表现好朋友在一起的活动场景;同时也回忆了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尝试用绘画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快的进入活动,活动中我首先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找朋友》音乐,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们去观察两人手拉手的状态,并说出了绘画“手拉手”的重要特征,为接下来绘画手拉手的内容做直观铺垫。在幼儿作画结束后也预设了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唤醒幼儿与同伴一起游戏的经验,鼓励幼儿题画背景图,是作品内容饱满、丰富、富有想象。

活动目标

(一)学习绘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动态,表现与好朋友的亲密关系。

(二)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绘画手拉手的情景,表现自己与好朋友的亲密。

难点:画出手拉手的'状态。

活动准备:绘画本、水彩笔。

(一)观察好朋友

教师:“你和好朋友牵过手吗?你们是怎么牵手的?”(请幼儿上来做示范)

(二)照片感知手拉手的动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两个幼儿与一个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2、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三)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1、教师请小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每位幼儿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2、教师提问:“和好朋友在一起,你们高兴吗?”

(四)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时动作是什么样子的?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玩?做什么事情呢?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五)说说我的好朋友。

启发幼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它们记录在图画

1、愿意参加游戏,体验音乐游戏中所带来的乐趣。

2、熟悉游戏歌曲,随歌曲节奏行走,感受稳定的节拍。

3、能理解歌词,知道“手拉手,大家都往圈里走”时,往前走围成一个圈,“走呀走,变成一个大气球”时,轻轻往后退。

1、音乐磁带《手拉手》、录音机。

1、复习游戏:拉个圆圈走。

(1)教师带领幼儿手拉着手边唱歌边按节拍玩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及内容。

(1)播放乐曲《手拉手》,让幼儿对歌曲产生初步的印象。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请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并引导幼儿从歌曲内容旋律的感受等发表意见。

3、学唱歌曲,重点感受歌曲第一段的`旋律和节拍。

(1)教师哼唱音乐,引导幼儿说一说第一段歌曲的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鼓励幼儿跟老师一起拍手,两拍一下。

(3)幼儿随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4)教师启发幼儿轻声和老师一起唱歌做动作,通过动作变化引发兴趣,使幼儿建立行走的节拍感。

4、音乐游戏:手拉手。

(1)教师通过谈话,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全班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唱第一段歌词时,幼儿边唱边向圆心走,一拍一步,结束时圆圈变小,唱到第二段歌词时。幼儿边唱边向后退,圆圈逐渐变大,歌曲结束时,幼儿把手放开,同时发出“嘭”的声音,表示气球破了。

(3)幼儿随音乐一起玩游戏:手拉手。

(4)教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做出肯定,师幼一起玩游戏。

活动延伸:在幼儿熟悉游戏情节后,可以引导其根据具体情境改编歌词,如“手拉手,手拉手我们向着大树走,走呀走呀走呀走,我和大树招招手”。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双数,剩下一个不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单数。

2、教幼儿能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学习两个两个地计数。

二、活动准备:

准备磁性教具:1—10的.数字卡;一套水果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复习从1正数到10,然后从10倒数到1。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先说出名称,再数出是几个最后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出来。

2、教幼儿学习用笔把水果两个两个地圈起来,看看哪几种水果刚好两个两个地圈好;哪几种水果还掉有一个。

3、圈起来后,告诉幼儿像刚好圈起来的水果数字2、4、6、8、10是双数;还剩一个没有圈起来的水果数字1、3、5、7、9是单数。

4、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单双数并理解单双数的含义。游戏:“手拉手”。

请数名幼儿到前面来分成两组,然后让每组的幼儿两两进行手拉手,拉手后,看看哪组的幼儿刚好匹配成对,哪组却剩有一人;最后说出哪组是单数,哪组是双数。

5、利用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在1—10的数字中分别找出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

(2)练习看标记分类摆放单双数。(“·”表示单数,“··”表示双数)让幼儿按标记把1—10数字卡送到单双数的家。

(三)结束部分:

通过主题队会活动,使队员了解个人成长和党的关系犹如花朵与太阳一样密不可分,从小热爱党,崇敬党。

一、队会仪式

辅导员宣布:西安丰镇中心小学“手拉手,心连心”少先队活动课开始

1、中队长:全体起立,各小队组汇报人数。

2、小组长:立正,向前看齐,报数----稍息。

3、小组长向班长汇报人数。

4、四小组报数结束后,班长向中队辅导员汇报。

中队长:全体起立。报告班主任,一(1)中队原有45人,实到45人,《手拉手心连心》主题队会准备就绪,请指示,报告完毕。班主任:接受你的报告,允许队会开始,并预祝队会取得圆满成功。

5、出旗,敬礼!礼毕!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一段。

6、辅导员说明本次活动课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过程

(一)朗诵《我爱我班》

甲:我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乙:我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过去和不同的想法。

甲:一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们轻轻地拉起了小手。

乙:蹦蹦跳跳地走到了一起。

合:组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甲:请听诗朗诵《我爱我班》

A:小鸟为我们歌唱

B:小树对我们点头

C:小草向我们招手

D:花儿对我们微笑

四人合:当我们背着新书包来到新学校,新班级,见到新老师,一切都感到很新奇。

合:我们45个小朋友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城南小学一年级。转眼间,一年快过去了,陌生的同学变成亲密的伙伴。

合: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班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关怀,也感受着它的变化。大家每天都在各自的班级小岗位上为大家服务。

A:有的擦窗台,有的排桌椅,有的整理卫生角,有的督促同学做好课前准备。

四人合:

白云爱蓝天,因为蓝天是白云的家。

小树爱森林,因为森林是小树的家。

花朵爱田野,因为田野是花朵的家。

浪花爱大海,因为大海是浪花的家。

合:我们都爱这温暖的班集体,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大家庭更美丽。

(二)表彰先进

甲:厦门市乐安小学,一个让我们骄傲的名字!

乙:我们爱学校,我们爱班级,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感到自豪。那么仔细想想我们一年级有那些值得骄傲的人和事呢?

代表发言:

1、好人好事(助人、拾金不昧事例)

A的铅笔找不到了,B主动把我的新铅笔借给了他。C不会系红领巾,D主动帮他系好,并耐心教他。

E看到教室里的笤帚都已经坏了,我就主动从家里带了一把笤帚。

F在体育课上捡到了十元钱,主动交给老师,还给了失主。A:好人好事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中都出现了许多的小明星。下面让我们去领略一下明星的风采吧!有请六位小明星上台。

A:这是我们班的管理之星李根,她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热心的帮老师做事,为同学服务。

B:这是我们班的守纪之星张铖,他尊师守纪,友爱同学,学习踏实努力,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C:这是我们班的学习之星杜锦程,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保持前列,这与他的聪明好学是分不开的。

D:我身边这位是我们一(2)班的阅读之星陈泓烨,他的课外知识可丰富了,是同学们眼中的百科全书。

请辅导员老师给这几位小明星献上“光荣之花”。乙: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扬这些小朋友!(鼓掌)

(三)童话故事《骄傲的桃花》

甲:在大家的团结努力下,我们渐渐地长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傲的成绩。

乙:美丽的花儿离不开滋润它成长的大树。

甲:我们的班级就像一座百花园,每一个同学就是其中一朵花,谁也离不开谁。

乙:请听童话故事《骄傲的桃花》

春天来了,微微轻风,绵绵细雨,大地上万物复苏,到处都可以见到

生机勃勃的景象。

花开的最茂盛、美丽的就是桃花了,每当人们看到这棵桃树,总是赞赏到:“多美啊!”忍不住去闻一闻,“多香啊!”

在一次一次的称赞声中,有一朵花有些骄傲了,她想:“在这棵桃树,就数我最香了。我不跟那些花在一起,就一定会更突出。”旁边的那些花纷纷劝到:“你可不要单独行动呀!那是危险的事啊!”可是那朵骄傲的小花却说:“我的危险与你们不相干!”她又想:我如果离开这,人们一看到我,一定会给我更多的赞美,而且我还能得到自由。不一会儿,风来了,这多花借着风的力量,使劲挣脱了出去。

谁知,太阳马上晒干了这多花,她使劲的喊“救命啊,救命啊!”,可是她再也不能回到树上去了,后来她终于凋谢了。

(四)舞蹈《快乐的同桌》

甲:三个好朋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相亲相爱不分手。多么令人感动的友谊啊!

乙:你和我,我和他,一个班,一个家,一颗一颗小甜瓜,阳光照耀,快乐长大。

甲:同桌的故事多又多,又香又甜酸辣辣,看,他们来了!同学介绍一下他们好的学习方法。

甲:“好方法一生受用”,感谢两位同学介绍的学习方法。

乙:我们是城南小学一年级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甲:小朋友们,你们爱这个大家庭吗?(爱)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为班级争光,为学校添彩呢?

E:我要做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不再调皮捣蛋,不给老师添麻烦。

F:我一定要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出好成绩。

A:我们要把教室、包干区打扫干净,还要爱护校园里的小花小草,让我们的学校更加美丽。

B:我争取做一个尊守纪律、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好孩子,让老师和爸爸妈妈开心。

G:老师和爸爸妈妈都说我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太调皮了,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今后我一定要把这个缺点改正,做老师、爸爸妈妈眼中的好孩子,做一名优秀的“三好学生”。

(五)大合唱《我爱上学》

甲:我爱上学,就像花儿爱着雨,

乙:我爱上学,就像鸟儿爱着羽。

甲:拥有N个知己。

乙:还有一个你。

合:一个快乐班集体。

三、中队辅导员总结队会

甲:带着不同的个性,我们聚合在一起

乙:为了共同的愿望,我们走到了一起

甲:七十二双求索的眼睛都闪烁着光芒

乙:我们努力,我们求实,我们探索!

甲、让我们手拉手

乙、心连心

合:相亲相爱,让我们共同祝愿:

明天会更美好!明天更灿烂!

四、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主题班队会,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同学们只要手拉手,互相帮助对方,帮助对方的。

五、退旗

中队长:呼号(全体起立)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体同学:时刻准备着!

中队长:退旗敬礼(礼毕)

中队长宣布:《手拉手心连心》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目标

1.在画直立人的基础上学习绘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动态,表现与好朋友的亲密关系。

2.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准备

油画棒,绘画纸。

过程

1.观察好朋友。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两个幼儿与一人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2.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每位幼儿选一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哪里玩,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3.说说我的好朋友。

――展览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和好朋友手拉手在千什么。

――启发幼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它们记录在图画背画。

建议

1.可根据幼儿的绘画基础,提示幼儿注意合理布局、色彩搭配等。

2.可在周围环境中提供一些小朋友在一起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3.可请幼儿将作品带回家,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1、了解手拉手剪纸的特点,知道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尝试用连续折剪方法表现相连的人物,并用已学过的各种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3、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前期准备:已有剪单独纹样、对称纹样小朋友的经验。

2、物质准备:范例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2幅、春天背景KT板3张;《手拉手去郊游》教学ppt;剪刀、彩色长条纸、白纸等人手一份;胶水、抹布每组各一个。

1、创设春天情境,自由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你看到了什么?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也都醒来了!春天可真美!看!一群小朋友去郊游啦!

2、欣赏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发现手拉手剪纸的美。

师:这和我们以前剪纸的`小朋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手拉手剪纸特点:以一个单独纹样的图案向左右重复排列。

欣赏连续纹样剪纸作品,感受手拉手剪纸的美。

3、演示ppt1,设疑: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

师:想一想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用什么折叠方法呢?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1)幼儿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尝试折叠。(运用连续折剪的方法)

(2)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表现手拉手的方法。

4、演示ppt2,解决疑问。

(1)师:你们成功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谁知道原因?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

(2)演示ppt2,教师以小结方式解决难点。

小结:手拉手剪纸运用的是连续折叠方法,在画的时候,画的图案要到纸的两边边缘,和左右两边拉拉手,这样剪出来的图案才能手拉手连在一起。

6、师生共同布置"大家去郊游",体验成功的喜悦。

引导幼儿用剪纸:手拉手的好朋友丰富春游画面。

设计意图:

1.能用黄豆和牙签拼搭平面和立体图形,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2.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拼搭是的想法。

3.体验拼搭游戏的乐趣。

事前浸泡过的黄豆、牙签、盘子、城市模型

一、出示黄豆、牙签导入

1.认识黄豆

师:它是什么嗯,它是黄豆,它是什么样的请你摸一摸,说说你的感觉。(有点湿湿的、有点滑滑的。。。)除了黄豆,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一一下。

2.出示牙签认识

师:这是什么牙签可以拿来干什么那当黄豆和牙签手拉手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二、用牙签和黄豆拼搭平面图形

1.幼儿初步尝试拼搭

2.师幼交流

师:刚刚在一分钟内,小朋友们拼搭出了很多东西,现在请你们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拼搭的(把牙签插到黄豆上)你在拼搭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太用力黄豆破掉了。。。)

:我们在拼搭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用力太轻,这样容易掉,但是也不能很用力,容易把黄豆戳破。而且牙签的两头很尖,用的时候注意安全。

三、立体图形的.拼搭

1.立体图形的拼搭

师:怎样让这个躺着的图形站起来变成立体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2.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原来,让图形与图形连接起来,能变成一个立体的图形。

四、幼儿第二次操作

1.出示城市模型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城市模型,我们来看看上面有什么少了什么

瞧,黄豆和牙签两位小帮手手拉手变成了什么看看它是怎么搭起来的

2.请个别小朋友尝试

3.集体操作,教师指导

师: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建筑师,想一想你会为这座城市造些什么,让它变得更美丽。

师:4人一组,可以合作,搭出更多的城市建筑,摆在这个小区里,让建筑师帮我们实现愿望。

(教师及时表扬幼儿的创意作品)

五、参观城市

师幼一起当游客参观城市模型,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小作品。

THE END
1.三个“的地得”用法哔哩哔哩#语文 #的地得用法 三个“的地得”是不是很简单,你们学会了吗?, 视频播放量 14、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小张老师大课堂,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声母p的拼读2,声母f的拼读,认识四声调,单韵母ü的读法,利用海浪发电,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R6uYtEaT/
2.给予和给与的区别是什么给予和给与的区别是什么 “给与”与“给予”的区别: 1、给与是供给,供应的意思,后面接的词句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以抽象事物为主,不说接受的人。 2、给予是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给予亲切的关怀,范围比“给与”大。 “给与”造句: 1、愿我们对非洲难民的关爱,给与他们精神的支持,非洲的朋友们,我们爱你们。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iSRDQDBY0I.html
3.给予和给与的用法有何区别?给予和给与的用法有何区别?1. 读音不同:- “给予”读作“jǐ yǔ”,意味着“送给、献给”,通常指宏观上的帮助,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较为概括和抽象。- “给与”读作“gěi yǔ”,“gěi”是常用口语,而“jǐ”是书面语言。意味着“交付、送与、给以”,指具体的帮助,形式较为具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44961991215792467.html
4.给与和给予是什么区别有哪些例句1给与和给予是什么区别 1、用法不同 给与与给予的用法不同,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也不同。其中,给与通常是作为动词出现,用于表示把某物给予他人,例如:我们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而给予则可同时作为动词和名词出现,具有更广泛的用法。 2、意思不同 除了用法不同,这两个词汇的意思也有所不同。给与通常指在动作http://m.chusan.com/zhongkao/336353.html
5.给予和给与的区别运用是什么如何区别给予和给与1、“给予”可读jǐyǔ也可读gěiyǔ。“给与”只读gěiyǔ。 2、当二者都读“gěiyǔ”时,为同源词,只不过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3、“给予”用“我给予他温暖”,而 “给与”用“我将温暖给与他”,也就是在句式上有所不同。 4、(给jǐ)和(给gěi)首先都可以做动词,一般都“引起动作的对象(词语)+给”http://m.yxlady.com/jingyan/1116841.shtml
6.给予与给与的区别。给予和给与在日常语言中都表示提供或赠送的意思,但它们在使用上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以下是具体分析: 读音:给予的读音是 jǐ yǔ,也可以读作 gěi yǔ,而给与通常只读作 gěi yǔ。 使用场合:给与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具有一定的礼貌和尊重;而给予则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广泛使用。 https://www.jianshu.com/p/360de411e499
7.给与给予区别理想股票技术论坛给与 给予 区别,给与 给予 区别给与 给予 区别 了解股票交易中给予和给与的差异对投资者的影响 [股票知识指标公式概念题材] 啊我靠 2023-7-21 相关标签:给予和给与是什么意思 给予和给予是什么意思 给与 给予 区别 给予给予的区别 阅读151 回复1 赞0 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1835415-1.html
8.给予的意思是什么?给与和给予是一个意思吗?给予,汉语词语,读音为jǐyǔ,一般用作动词使用。给予的意思是给,赠送,使别人得到,也作给与。给予一词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给予的近义词有:赋予、赐与、予以、赐予、 反义词有:取得、接受、索取、接收 区别是: 1、给与是供给,供应的意思,后面接的词句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以抽象事物http://m.weishan.cc/cnzhonggwswang/cnzhongguowswang/2023/0117/171865.html
9.错别字检查“给予”与“给与”–错别字辨析–无错字大家都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孩子厌学应给予正确引导。 对于屡教不改的坏人,必须给予严厉惩处。 对于这些翻然悔悟的失足青年,社会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 对于这些荼毒生灵的战争罪犯,我们一定要给予严惩。 https://www.wucuozi.com/bian/863/
10.给以和给予的区别(给予与给以的区别)给以和给予的区别(给予与给以的区别) 宣传位1-730*270 今天由湘潭网小编为带来关于 1、给予 jǐ yǔ 使别人得到;给给予我美好的往日吧没有给与这个词给予:两种读音1是geiyu[都是三声}2是jiyu。 2、给与只有一种读音就是geiyu。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www.junzilian.com/keji/shuma/242173.html
11.基金合作协议(通用9篇)第三条乙方应完善项目建设的相关手续,并向甲方报送工程建设和招商进度等相关资料,甲方积极配合并协调相关贷款手续的完善与办理批准手续。 第四条甲方向乙方承诺在符合国家金融政策的前提下,针对合作项目给乙方授信并提供不少于项目投资总额65%的信贷支持。 第五条乙方投资建设的立体车库在对外销售过程中,甲方可以给与购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2hs3u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