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全

1、外国文学名词解释拜伦式的英雄18131816年,拜伦写了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的英雄”。东方叙事诗是一组典型的浪漫诗,包括异教徒、海岛等篇。这些诗以抒情格调为主,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情节,都是东方或南欧的,充满异国情调,情节富有传奇性,比较紧张。诗中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对立的、孤独的反叛者,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

2、社会的牺牲者。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又巨大的进步意义。但作者写的这些英雄是个人主义英雄,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幸福,表现出无政府主义和忧郁悲观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最早萌芽于恰尔德哈洛尔德。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

3、盗中的康拉德。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

4、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自然派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5、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西欧派”19世纪40至50年代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中有屠格涅夫。其成员多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具有自由主义倾向。他们抨击俄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废除农奴制,但又反对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俄国走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行英、法式君主立宪或议会制。此派成分较杂,在农奴改革后瓦解。“含泪的笑”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

6、,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人物2000多个。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上升的历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

7、了社会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规模庞大,分类法与人物再现法运用巧妙。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将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的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概括为“心灵辩证法”,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他特别注意描写人物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和更替,思想情绪的瞬息变化,通过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心理全过程来反映人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塑造精神探索性的人物形象。“心灵辨证法”是托尔斯泰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贡献。忏悔贵族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出生贵族,有才学、有理想,正直

8、善良,由于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他们堕落成自私自利者。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俄专制制度的不合理,开始忏悔、赎罪,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湖畔派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诗人华兹华斯。他与柯尔律治和骚塞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并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不少相同之处,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1798年,华兹华斯在他与柯尔律治共同出版的诗集抒情歌谣集版时所写的序言,

9、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所宣扬的政治和道德主张,他在猛烈抨击沙皇旧制度的同时,鼓吹“勿以暴力抗恶”的道德原则、宣扬对上帝的信仰,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说教,把对上帝的信仰和道德的自我完善当成消除社会邪恶、改良社会的根本途径。在俄国民主主义革命日益高涨。人民日益觉醒的时代,托尔斯泰主义所起的是麻醉人民的作用。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

10、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耶拿派“耶拿派”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派别,它以创办于耶拿的文艺刊物雅典娜神庙为阵地,因此称“耶拿派”。它的代表人物有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和弗里德利希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耶拿派”反对古典主义理论,提出个性解放的要求,强调创作自由,反对传统束缚。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诺瓦利斯歌颂黑

11、夜与死亡的夜的颂歌就是一例。海德堡派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团体。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等人在海德尔堡出版隐士报,他们重视发掘德国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歌,给当时的德国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如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由此形成海德尔堡派。格林兄弟是当时涌现出的童话作家,他们整理出版的格林童话集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品,这些童话具有奇异的幻想情节,表现了人民的智慧和正义。世纪病/时代病19世纪初期,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欧洲有不少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既厌倦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习俗和冷酷的资本主义文明,又脱离人民,看不清前途,在现实生活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产生

THE END
1.00037《美学》第二部分知识点汇总(1)审美趣味的标准:①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②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要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 (2)提高审美趣味:①要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除了尽可能多地进行审美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539165
2.名词解释塑造组织形象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名词解释 塑造组织形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可以说是公共关系最基本的职能,有人据此将公共关系部称为组织的“形象设计师。反馈 收藏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0109735243477268&fr=search
3.行为塑造32[名词解释]编辑 编辑 采用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出所需要的行为并使之固化的过程,就叫作行为塑造。行为塑造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行为塑造的四种方法: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 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型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https://baike.sogou.com/v65943617.htm
4.网络传播考点为用户代加工名词解释: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浦尔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自由的技术》中提出,它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层面一般认为,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以及产业融合等不同层面。(书p23)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266590/article/details/112095769
5.2018年4月美育基础(00409)试题及答案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人格 37.审美创造能力 38.自然美 39.社会美育 40.美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审美趣味其有哪些具体内容? 42.如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43.音乐在少儿审美发展方面起到了什么特殊作用? https://www.zikao-zikao.com/zikaoshiti/4577.html
6.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通用5篇)一、名词解释(12分) 1. 艺术创作: 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 2. 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 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4.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n2hy71w.html
7.多余人名词解释“多余人”的名词解释是: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是一批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多余人”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CVKaOWniAO.html
8.西方文学史名词解释《欧美文学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1. 荷马时代:指古希腊历史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这一期间主要文学成就为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2. 古典时期:指古希腊历史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这一期间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的全面繁荣,包括悲剧和喜剧。 3. 希腊化时期:指古希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223233/?author=1
9.行政责任,名词解释.doc行政责任,名词解释篇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1-2章) 1、行政职能P1 行政职能是指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为维护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是相关的政治权力主体按照一定规则,经由一定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政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30/110246188.shtm
10.请说出南丁格尔塑造的护理职业形象?塑造组织形象 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一提到“海飞丝”大家就会联想到“去屑止痒”,从产品形象塑造角度来说,企业采取的是() A.产品功能形象的塑造 B.产品象征形象的塑造 C.使用者形象的塑造 D.产品体验形象的塑造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什么是学校形象?如何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https://www.shangxueba.cn/YZFWFWKP.html
11.名词解释(2020.11.9)草稿名词解释 1、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 2、艺术变形:作家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的形式表现出来。 3、艺术直觉: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在瞬间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https://www.jianshu.com/p/7cc732430f93
12.美学原理名词解释《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1、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3、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是美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https://www.360docs.net/doc/9bd03ee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