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印度教徒的儿子,他必须为父亲扶灵回到印度,然后喝一口恒河水才算尽了自己的义务。作为一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人,他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葛文德医生还很健康时的样子
尽管做足了防御措施,用疫苗把自己狠狠武装了起来,但最终喝了恒河水的葛文德医生回家以后还是病了好几个月。恒河水有毒……?
▲印度北方的大城市
大都分布在恒河沿岸
虽然来自美国的医生喝了恒河水以后一病不起,前往恒河朝圣的印度教徒倒是对此相当不以为然。沿恒河泛舟而下(光是想想就觉得发毛),你还是能看到很多赤身裸体的朝圣者用桶装起恒河水往自己身上倒。
▲啊,恒河水真他娘香甜!
带着小孩来洗礼的也不乏其人,我总觉得能经受住恒河水清洗的娃娃长大以后会成为阿克琉斯这样的好汉。
▲从小到大,这条河都陪伴着我
印度教徒明明见到恒河里漂浮着尸体、垃圾,却还是坚决地使用恒河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和印度教的传说故事有关。
恒河在印度教神话里就是下凡的银河。当时印度国王为了超度自己祖宗的灵魂,请银河女神降下银河作为圣水。
▲在他们眼中这是神赐的圣水
为了接纳威力巨大的圣水下界,印度国王甚至用自己的苦修打动了湿婆大神,让他用脑袋缓冲了冲力巨大的银河水。随后,恒河水由于大神的头发阻挡被分成了几股不同的水流,从喜马拉雅山上流下凡间,变成了人间的恒河。
▲关于恒河诞生的画作
恒河能够用来清洗国王家亲戚的灵魂,当然更能清洗教徒的灵魂了,人们都愿意相信,这股水流就是恒河女神和银河女神对人类的馈赠。
▲恒河边虔诚的人们
事实上他们的这种信仰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
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为止,恒河的污染情况都还没有今天这么严重,甚至在雨量充沛的季节是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恒河水拥有超强的自净能力。这是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老师。
简单来说,自净能力就是指河水内的微生物能够在氧气的帮助下快速分解进入水中的污染物,使之不会腐烂、滋生有害的微生物。
恒河的自净能力在世界主要河流中首屈一指,曾经引来了多国环保专家的考察。但是最终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恒河能够保有比其他河流更多的溶解氧和有益微生物。
▲在河边洗衣的居民
本来世世代代都是很干净的
但是,80年代以后,印度大开大合的工业发展开始上马,恒河的形势急转直下。和中国珠江三角洲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受到重金属和塑料制品污染的河口一样,恒河沿岸的制造企业也向这里肆无忌惮地排放各种污水。
其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含有重金属铬的污水废物。这种重金属会影响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不说,似乎对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也造成了影响,恒河中本来如同高效污水处理厂一般的微生物从那时候开始就罢工了。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味道
与之相对的,那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微生物则获得了更好的成长空间。
但就算你把铁证如山的数据摆在印度教徒们的面前,他们还是选择嘿嘿一笑就无视你的善意提醒,接着往自己身上倒恒河水。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自己给自己泼脏水呢?
下面高能预警,个别图片已马赛克,请谨慎阅读
工业废水阻拦了原有微生物群落的正常工作,那本来可以由河水自己消化掉的老问题也一下子浮现出来了。比如死尸。
▲河面飘着尸体,其他人根本不在乎
▲回归母亲的怀抱
▲河边火化的场景
如果仅仅是人的尸体也就算了,在水里上上下下的经常还有牛羊的尸体。印度教徒不能吃牛肉,死牛也只能就这样任凭它死了算数。如果突然爆发牛类瘟疫,那恒河就又要倒霉了。
为了躲避政府追查,农场主会把整栏整栏的死牛推到河里去,让疫情沿着河流扩散。印度官员的办事效率是有目共睹的,等他们从下游把一切调查清楚追杀到上游,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农场主还可以偷偷塞钱给他们买个平安。
▲众生在此刻似乎平等了
▲亚洲部分地区人口分布
恒河简直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大河流域
超过中国的长江和黄河
▲举世闻名的泰姬陵便在亚穆纳河沿岸
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喊“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但是每一个国家都在先污染后治理。中国的经验如是,印度也不能免俗,只是他们的收效比中国差劲多了。
▲如果有谁能从这泥潭里爬出来
简直就像做梦一般
1985年开始,印度政府陆续投入了2亿多美元用来治理恒河。听上去挺多的,但是实际上平摊到每个人头上,每年才几毛钱。这样的力度显然不能很好地治理一条被严重污染的大河。到最后,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治理计划被形容为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人造黄油会有的,桶装水也会有的
印度政府采取的方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几乎完全没有考虑到印度教顽固的习俗会持续不断地在河里产生新的污染源。再加上这笔本就不算多的经费被雁过拔毛的官员还克扣掉不少,就更加让治理速度惨不忍睹。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最终拯救恒河行动不了了之,一直到了2009年印度又从世界银行贷款10亿美元重启该项计划。然而这笔预算越长越大,仅仅一年以后他们就又伸手想再贷5亿。世界银行毕竟不是什么P2P信用贷款组织,自己手里也紧巴巴的,没有答应印度的要求。结果,先前贷出去的10亿也没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年头借钱的是爷爷,放租的是孙子……
干了这碗恒河水,来世还做印度人
反正我是不敢喝
“冲淤平衡”是水土保持学术语。冲淤平衡包括三种——纵向平衡、断面平衡、平面平衡。
纵向平衡:就是来水含沙量与支流挟沙能力的平衡问题,包括不冲不淤平衡和冲淤平衡两种情况。
断面平衡:就是水库或河流床面上水流的作用流速与床面土质的抗冲能力以及断面内的横向输沙都能相互平衡,不致引起断面形状的改变。
平面平衡:主要是指水库或游荡型河流的稳定问题。
1.什么是冲淤平衡?
“冲”,即侵蚀搬运,“淤”,即淤积沉积。
冲淤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上游带来多少泥沙,离开本河段时都能带走。
2.什么是冲淤不平衡?
冲淤不平衡,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淤积原理
上游来沙量>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所以产生淤积,河床升高;
冲刷原理
上游来沙量<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所以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交替原理
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这是一般情况下的结论,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的资料和数据判断)
河流的冲淤情况可不简单,它深刻影响着河床形态和河流附近的地貌。
比如河流侵蚀地貌(沟谷、瀑布、阶地等)和河流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等),都是由于冲淤不平衡形成的。
而在河口地区,除了河流因素外,潮汐(海浪)作用也影响着冲淤情况: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或者流水侵蚀+海浪堆积。
河流和海浪两者“此消彼长”,也影响着海岸线的变化。
3.考题怎么出?
冲淤平衡问题很重要,几乎年年都会出现在高考中,而且常以区域分布图、剖面图为背景,来考察某一河段或是河口海岸地区的冲淤平衡情况,一般难度都不低,高考备考的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哦~
押题冲刺
(2023河南洛阳·高三期末)黄河以高输沙量著称,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降低。2002年后黄河实施调水调沙,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减轻河道淤积,同时将小浪底水库前期淤积的泥沙排出。图示意1999~201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实测水沙通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以下年份未实施调水调沙的是()
A.2003年
B.2009年
C.2013年
D.2016年
2.若调水调沙中断后,对黄河下游带来的影响是()
A.下游河道冲淤平衡
B.陆上三角洲面积萎缩
C.下游河道变宽变浅
D.陆上三角洲向海淤进
【答案】1.D2.B
【解析】1.由材料“特别是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降低。2002年后黄河实施调水调沙,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减轻河道淤积,同时将小浪底水库前期淤积的泥沙排出。”分析可知,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降低,而调水调沙为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送入大海,冲刷的同时河流入海口输沙量会变大,读图可知2016年基本没有输沙,推断未实施调水调沙,D正确。故选D。
2.调水调沙是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送入大海,从而能够减少泥沙在下游河床的沉积,从而使下游河床降低,增加河流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多发。若调水调沙中断后,河流的冲刷能力降低,泥沙易在下游河段淤积,A错误;调水调沙中断后,输沙量变少,造陆功能减弱,陆上三角洲面积萎缩,B正确,D错误;“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以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阻止河床上涨。如果调水调沙中断,下游河道以冲刷为主,河道变深,C错误。故选B
【点睛】“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以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阻止河床上涨。非汛期排放的清水携带泥沙入海和人为的洪峰冲淤,可进一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2023·全国·一模)钱塘江位于长江干流以南,含沙量小,仅为长江的35%。近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1950年以来,人们在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月份中,钱塘江河口径流与潮流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的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4.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将()
A.降低河口水体盐度
B.增强径流对南岸的破坏
C.减缓岸线向外推移
D.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
【解析】3.当河流作用大于海流作用时,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且河流作用越强,偏移方向越明显。根据中国雨带移动的规律,6月份左右位于长江流域,此时降水量最多,河流的径流量最大,河流的作用最强,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的方向越明显。B正确。
4.大规模围垦滩涂,会导致河口地区湿地面积减少,淡水注入减少,导致盐度增加,A错;将会减少径流对南岸的破坏和加速岸线向外推移,B、C错误;挖掘河口泥沙围垦滩涂,有利于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D正确。
【点睛】长江口海域的泥沙在洋流的作用下,自北向南将泥沙带到钱塘江口堆积。
(2023·全国·模拟预测)泥石流冲出沟口后,由于地形突然开阔,坡度变缓,挟带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泥石流扇。天摩泥石流扇伸入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导致帕隆藏布江江岸位置变动,泥石流扇上下游附近河段冲淤交替,318国道因此改道。下图示意天摩泥石流扇附近帕隆藏布江的冲淤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天摩泥石流扇形成后,其下游附近河道冲淤交替,主要是因为泥石流扇改变了局部河流的()
A.流速
B.流量
C.局部落差
D.主流方向
6.天摩泥石流扇附近上方的帕隆藏布江河段()
①以冲刷为主②以淤积为主③夏季河床形态变化大④冬季河床形态变化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5.D6.C
【分析】本组题以“天摩泥石流扇附近帕隆藏布江的冲淤形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流水地貌及水文特征等知识,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5.天摩沟泥石流堵塞主河后,改变河流流向,主流呈折线冲向对岸,由此形成横向连锁反应,原来相对较为窄深的单一河道逐渐发育成宽阔游荡的辫状河道,D正确。河道形态的改变,没有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流速、流量没有变化,该河段的落差也没有变化,A、B、C错误。故选D。
6.由于堰塞体抬高了入汇主河附近河段的侵蚀基准,长期影响下,堰塞体上方河床淤积抬升,将发育形成平缓、宽阔的河谷,①错②对。夏季帕隆藏布江流量大,挟带的物质多,堆积作用更显著,河床形态变化大。冬季水量小,河床形态变化小,③对,④错。②③组合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故选C。
【点睛】较平直的河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顺着河流的流向,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7.(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流域水利工程对洞庭湖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
(2)以前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如今流域治湖措施对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减小所起到的改善作用。
【答案】(1)洪水期入湖水沙量减少,减轻洞庭湖区的防洪抢险压力和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延缓泥沙淤积速率;整体上枯水期入湖水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利于延长洞庭湖的寿命(或减缓洞庭湖的萎缩)等。
(2)流域人口增多,城市密集且规模扩大,生活生产需水量增大,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使洞庭湖的入水量小于出水量,湖泊整体水量减少;加之受上游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影响.该地河湖水流流速减缓.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减弱,最终使得水体挟沙能力降低;洞庭湖各类洲滩发育扩展,水生植物滋生蔓延,植被洲滩阻流促淤,导致湖水水体实际含沙量较大;湖盆底部淤高,形态改变.湖内水沙条件改变,湖泊水动力减弱。
(3)疏浚河道有利于排沙,减少水体含沙量;拆除部分水库等水利工程和裁弯取直有利于加快河湖水流流速,使水体挟沙能力变强;合理调控河湖地区人类活动的用水量,可以促使河湖整体水量增加,水体挟沙能力变强。
【详解】(1)根据材料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上游干流历经了荆江调弦口堵口、下荆江系统裁弯、葛洲坝截流、三峡水库拦蓄上游洪水,拦洪错峰。同时通过其他四河流中上游兴建水库,湖区治湖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使入湖水沙量减少,减少湖床的泥沙淤积,增加泄洪能力,使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明显减轻,减轻洞庭湖区的防洪抢险压力和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对行洪区及出湖口疏浚,延缓泥沙淤积速率,利于延长洞庭湖的寿命。
(2)根据材料“湖盆冲淤变化率是指水体实际含沙量与水体挟沙能力的比值,其大小反映了潮盆冲淤状态”。由于流域人口增多,城市密集且规模扩大,生活生产需水量增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同时入湖水量小于出湖水量,使得湖泊整体水量减少;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由于上游水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整体上入湖水沙量减少。这些因素使该地河湖水量减少,水流速度减缓,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减弱,水体挟沙能力减弱;湖泊水流速度减弱,湖盆底部淤高,形态改变,湖内水沙条件改变,湖泊水动力减弱,各类洲滩发育扩展,水生植物滋生蔓延,植被洲滩阻流促淤,导致湖水水体实际含沙量较大。因此,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较大。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湖水水体实际含沙量较大,水体挟沙能力减弱,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较大。根据材料“而如今经过疏浚河道、拆除部分水库、裁弯取直工程和合理调控湖区用水量等一系列的流域治湖措施,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较小”,说明疏浚河道有利于河湖排沙,减少河湖含沙量;拆除部分水库等水利工程和裁弯取直有利于加快河湖水流流速,使河湖水体挟沙能力变强;合理调控河湖地区生产、生活、农业等的用水量,可以促使河湖整体水量增加,水体流速增强,水体挟沙能力变强。这样使洞庭湖水体实际含沙量较小,水体挟沙能力增强,湖盆冲淤变化率减小。
8.(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中游地区湖泊密布,江河纵横。云梦泽指今汉江与长江交汇地带的古湖源,由第四纪地壳运动所成的洼地积水而成。先秦时期云梦泽地区江河漫流、河道曲折,河流或分或合,水运或通或塞,变化无常。由于河流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古云梦泽面积大大缩减并被分解成二百多个浅小的湖泊,逐渐演变为平原—湖沼景观。下图示意云梦泽地区范围。
(1)说明古云梦泽时期该区域多湖沼与该地自然环境的关联性。
(2)从河流冲淤角度,分析云梦泽地区变化无常的原因。
(3)分析古云梦泽由大湖演变成平原一湖沼的原因。
【答案】(1)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易改道,汛期江河漫流,水量补给大。
(2)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泥沙大量淤积,河流受阻分汊、改道;洪水季节,河岸崩塌,河水漫流;河流弯曲,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河流易栽弯取直。
(3)长江与汉江从山区流到江汉平原,流速减缓,泥沙入湖入河,云梦泽淤积严重;历史上人类围湖造田的不断加强。
【详解】(1)由材料可知,先秦时期云梦泽地区江河慢流,编基曲折,河流或分或合。水运或通或彦,变化无常。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江河漫流,水量补给大,河流易改道,变化无常。
(2)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从河流冲淤角度来看,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河流水量较小的季节,泥沙大量淤积,河流受阻分汊、改道;洪水季节,水位上升,河岸坍塌,河水漫流;河流弯曲,凹岸侵蚀,凸岸维积,河流易戴弯取直,因此云梦泽地区变化无常。
(3)由材料可知,由于河流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古云梦泽面积大大缩减并被分解成二百多个浅小的潮泊,逐渐演变为平原一湖沼景观。从河流作用来看,长江与汉江从山区流到江汉平原,流速减缓,泥沙入潮入河,云梦泽淤积严重;从人类活动来看,历史上人类围潮殖的不断加强,最终使湖泊萎缩,形成平原一湖沼。